伦敦地铁

轨道交通系统

倫敦地鐵(英語:London Underground)是英國倫敦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於1863年1月10日通車。地鐵車輛在倫敦市中心地底運行,至郊區在地面運行,其中地面運行路線佔55%。倫敦地鐵在英文中別稱“The Tube”(管子),名稱來源於車輛在像管道一樣的圓形隧道裡行駛。

倫敦地鐵
London Underground
概要
地区 英国倫敦
交通類型電氣化都市軌道系統
线路11
車站272個(有服務)
260個(有產權)
年客流量每年約12.65億人
(2013至14年度)[1][2]
網站www.tfl.gov.uk
运营
開始运营1863年1月10日,​161年前​(1863-01-10
运营單位倫敦運輸局
技术
系統長度402公里
轨距1,435毫米標準軌
动力方式630V-750V直流電第四軌供電
系統地圖

  • 非官方路線圖參照當前官方版本包含了地鐵、地上鐵(各色空心線)、輕鐵(深青色空心線)和伊利沙伯綫(紫藍色空心線)。
倫敦地鐵標誌
該隧道形象地顯示了倫敦地鐵稱為「管子」的原因。該列車位於北線1995年型列車)。
倫敦地鐵維多利亞線2009年型列車

今天倫敦已經建成總長402公里的地鐵網,其中160公里在地底,共有11條路線、272個運作中的車站,每日載客量平均高達304萬人。2004至2005年度總載客人次為9億7600萬。2003年起,倫敦地鐵成為倫敦運輸局一部份,該公司同時營運市內巴士(包括倫敦著名的紅色雙層巴士)及倫敦地上鐵系統。

倫敦地鐵是國際地鐵聯盟成員[3]

歷史 编辑

建立 编辑

倫敦地鐵最初的一部份:都會鐵路,是世界上首條市內載客地下鐵路,該條鐵路在柏靈頓(今柏靈頓站)和臨時的法靈頓街站(今法靈頓站西北)間運行。儘管鐵路計劃在1854年就獲批,但由於財政等各種原因遭一再推遲。地鐵最終於1863年1月10日正式運作,開張當天即有四萬人乘搭該路線,列車每十分鐘一班。到1880年,擴展後的大都會鐵路每年運載四千萬名乘客。與此同時,其他路線也迅速跟進,1884年,內環線(今環線)竣工。早期路線均使用需要頂部通風良好的蒸汽火車,隧道既淺又大,隨後電氣化鐵路使新隧道可以比原本隧道建得更深更窄,同時也採用和發展了盾構技術。首條電力運行的深層隧道-倫敦城與南倫敦鐵路(City & South London Railways,今北線一部份)於1890年建成。

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年代 编辑

20世紀初,當時六間營運商經營不同地鐵線,乘客轉乘十分不便,有些站的乘客必須在地面行一段距離到另一月台轉車。與此同時這些鐵路系統的營運成本也十分昂貴,為了擴展路線到郊區和將早期蒸汽運作的路線電氣化,很多公司開始尋找資本家來尋求資金。這當中成果最顯著者為美國大亨鄭京士,他在1900到1902年間獲得了大都會區域鐵路(今區域線)和當時在建的查令十字、尤斯頓暨漢普斯特德鐵路(今北線的查令十字支線)。耶金斯後來也獲得了大北方及河岸鐵路、布朗普頓與皮卡地利鐵路(隨後合併為大北方、皮卡地利及布朗普頓鐵路,今皮卡地利線核心部份)和貝克街-滑鐵盧鐵路(隨後成為今貝克盧線),鄭京士於1902年4月9日將這三條路線合併成為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該公司也擁有一些有軌電車線路並於後來繼續購買了倫敦公交總公司,這壯大的新公司當時在民間稱為「合體」(The Combine)。1913年1月1日,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將另外兩條獨立的地鐵線——城市及南倫敦鐵路、中央倫敦鐵路併入,後者建立於1900年7月30日,是重要的城市東西貫穿線,現為中央線一部份。

倫敦客運委員會年代 编辑

1933年,倫敦客運委員會(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LPTB)成立,地鐵、大都會鐵路、所有市營和獨立巴士、有軌電車線路全部併入委員會,委員會規模與先進倫敦運輸公司類似。委員會推出線路擴張計劃(1935-40 New Work Plan),旨在擴展部份路線,並取得當時仍由他人營運線路的控制權。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迫使計劃終止。到了1940年代中期,德國空軍發動倫敦大轟炸迫使很多地鐵車站充當防空洞

 
倫敦地鐵中較舊的地下隧道

倫敦公共交通管理局(1948—1962)年代 编辑

戰後,交通擁擠情況持續惡化。後來經過精心規劃的維多利亞線,呈東北-西南對角線穿越倫敦中心區,吸引了大量戰後擴張引起的過量交通,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

大倫敦議會年代 编辑

1970年1月1日,大倫敦議會接手地鐵事務。1975年2月發生沼澤門地鐵撞車事故,數十人死亡。1977年皮卡地利線延伸到希斯路機場

1979年朱比利線通車,它由從貝克街站查令十字站的新隧道和部份貝克盧線路段組成。

倫敦區域交通局年代 编辑

1984年,倫敦區域交通局成立。1994年4月,英鐵滑鐵盧及倫敦城鐵路轉交倫敦地鐵營運,並改稱滑鐵盧及城市線。在1999年,朱比利線綠園站經碼頭區延長至斯特拉特福站,同時停止服務綠園站至查令十字站路段。延長段車站是倫敦地鐵首批設有月台幕門的車站。

國王十字站大火 编辑

1987年11月18日,國王十字站發生大火,未熄滅火柴點燃了垃圾和電扶梯木面油脂,31人死亡。事故後整個地鐵系統開始禁煙,換走了木質電扶梯,以及採取了大量其他預防措施來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倫敦交通局年代 编辑

2000年,倫敦交通局成立。

非接觸式電子票證智能卡牡蠣卡自2003年開始使用。2007年,東倫敦線停止服務,由倫敦地上鐵取代並延長。2009年12月,環城線延長至咸思密。2014年9月,其他類型的非接觸式電子票證智能卡也可用於支付車資。

2005年炸彈襲擊 编辑

2005年7月7日,一系列炸彈在倫敦地鐵車廂內爆炸,爆炸涉及到利物浦街站羅素坊站英皇站、雅哲華道站與柏靈頓站。同時一輛位於塔思鐸廣場的雙層巴士也在此次爆炸中遭到襲擊。事件導致52死,700多傷。兩週後的7月21日,第二輪規模較小的爆炸發生在牧林墟站、華隆街站、木球會站的地鐵車廂和和在修迪治的一輛巴士上。後來發現四顆炸彈均未成功引爆。

票務 编辑

 
牡蠣卡
 
倫敦地鐵、地上鐵、碼頭區輕鐵和伊利沙伯綫標示了收費區邊界、站外轉乘計劃和設置了粉紅驗票機車站的路線圖

地鐵站內有售票窗口及自動售票機,可以接受VisaMasterCard美國運通發行的卡片或現金購票。倫敦地鐵站一律採用自動驗票閘門,但各站出入口均有職員駐守提供協助。交通局鼓勵乘客使用非接觸式的牡蠣卡(Oyster card)、信用卡、簽帳金融卡,或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Wallet等行動支付感應過閘門,在地鐵站、電車、公共汽車和大部份火車站付款。如果以現金購買單程票,收費會比牡蠣卡及感應式信用卡昂貴,另外巴士不收現金,只能使用牡蠣卡及感應式信用卡。牡蠣卡能夠儲值旅遊定期票(travelcard)及小童/學生/學徒/長者/傷殘/退伍軍人適用優惠,其他非接觸式付費如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以及信用卡直接感應支付的話系統會自動結算行程並以最低價位收取。

倫敦地鐵使用倫敦軌道運輸收費區計算票價,票務與倫敦地上鐵輕鐵伊利沙伯綫和部份大倫敦內的英鐵通勤服務兼容,即是說不論中途有否換乘上述任何鐵路系統都當一程計算。第一收費區大部份在市中心,其邊界剛好超過環線的環形段。第六收費區大部份在倫敦偏僻的地方,包括希斯路機場。收費區一到六覆蓋了整個大倫敦區域。大倫敦區以外也有大都會線延伸到收費區七至九。穿梭的收費區數量越多,票價亦相應增加。如果起點或目的地車站同時位處兩個收費區,票價以穿梭最少收費區計算,例如從諾丁山門站(第一和第二收費區)往邱園站(第三和第四收費區),這段旅程當作第二區往第三區。使用隨收隨付卡乘搭收費區適用的鐵路可享有近似定期任搭票的即日車費上限,如果乘客在同一日(凌晨4:30至翌日4:29,適用於通宵地鐵時段)或星期一至星期日的車費超過一個指定上限就不會再從隨收隨付卡扣除金額。車費上限同樣按穿梭多少收費區、是否來往第一區和是否在繁忙時段有異,又牡蠣卡與其他非接觸付費的車費上限計算有出入導致蠔卡在某些場合下會套用較昂貴的普通成人車費上限。部份特殊區域不支援牡蠣卡,僅能以感應式信用卡出入站。

指定兩個或以上車站的付費區雖然不相連,但它們之間設定了站外轉乘網絡(out-of-station interchange),即是說乘客在這些指定車站之間以同一張隨收隨付卡出站再進站轉乘,整段旅程就當作一程計算。

來往第一區的票價最貴(非公眾假期週日下午4:00至7:00從其他收費區進入第一區當作非繁忙時段),以外收費區分繁忙時段(非公眾假期週日的上午6:30至9:30及下午4:00至7:00)和非繁忙時段(全部以外時段包括週末通宵服務時段),非繁忙票價較為便宜。為了鼓勵乘客轉乘地上鐵以繞過經常擠擁的第一區,交通局在第二和第三收費區的地上鐵車站內設置了粉紅驗票機讓使用隨收隨付卡的乘客確認該旅程沒有進入過第一區而收取較便宜的車費。

設施 编辑

月台資訊 编辑

 
西敏站月台

樓梯電梯扶手電梯進入地下月台,按照路線圖找到所乘線路和方向。月台有電子熒幕顯示等候時間及該車終點,首節車廂上也會顯示終點。倫敦地鐵線路複雜,同一條線會有不同路線、不同終點,還有區間車,必須看清才上。

車輛到站門自動打開,過一定時間自動關閉。到站時,大部份市中心車站會發出廣播:「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the platform」(請小心列車與月台間之空隙),港鐵列車到站時也有類似的英文廣播。「Mind the Gap」(請小心空隙)這一短語儼然成為倫敦地鐵的聽覺標誌。車內有該線列車路線圖以及倫敦市中心換乘圖。車在行駛當中晃動很厲害,必須抓緊坐好。根據到站月台位置,兩側車門都有可能打開,要注意安全。

到達目的地車站後,尋找寫有黃字「出口」(Way out)的標誌到驗票口即可離開。換乘站都有明顯的標誌指引通向其他線的路線。

通風與冷卻 编辑

1906年,貝克盧線啟用時,自稱最高氣溫只有16度,惟隧道後來卻變得更熱。1938年,通風系統獲准安裝,托登罕宮路站升降機槽安裝了冷卻系統。2006年歐洲熱浪時,隧道氣溫曾升至47度。

2006年6月,維多利亞站安裝了地下水冷卻系統。2012年,綠園站月台也安裝了地下水冷卻系統。

倫敦地鐵系統亦因列車內無通風以及空調系統為人詬病。

升降機/扶手電梯 编辑

 
金絲雀碼頭站的扶手電梯

深層隧道路線剛投入服務時,乘客必須用升降機前往月台。所有升降機均有人看守,1920年代在一些人流較少的車站內,售票處甚至就在升降機內,或將升降機設計成可由售票處職員控制。1911年,伯爵宮站安裝了倫敦地鐵首條扶手電梯,該梯連接區域線和皮卡地利線月台。自此以後,很多深層隧道車站均由安裝升降機改為扶手電梯。1921年,倫敦地鐵錄製了錄音提醒乘客在扶手電梯上靠右,以騰出左面空間予其他乘客通過。1920至1930年代,很多升降機由扶手電梯取代。1987年國王十字站大火後,所有扶手電梯由木製改為金屬,以減低火災風險。2015年,所有木製扶手電梯更換完畢。

整個地鐵系統共有426條扶手電梯,當中最長的在天使站,有60米長。而最短的在斯特拉特福站,垂直距離為4.1米;升降機則有184部,數字在近年更因建設無障礙車站而不斷增加。在未來十年,將會有超過28個車站加裝升降機,屆時無障礙車站數目將超過100個。

Wifi及流動通訊 编辑

2012年夏天,維珍移動在倫敦地鐵很多站點試行免費無線熱點覆蓋,但服務無法擴展到隧道裡。試行成功使計劃延伸到2012年底,並最終成為了一項提供給維珍移動以及其他用戶的付費服務。[4]

曾有計劃在2012年奧運會之前擴建行動網絡,但經濟和技術問題使計劃最終放棄;[5]然而,2020年3月,朱比利線西敏和簡寧鎮間部份車站和隧道開始提供4G訊號。经营商的下阶段采购将很快开始,以便在整个网络其餘部份提供4G服务,从而使整个伦敦地铁网络在2020年代中期实现移动连接。[6]

路線 编辑

 
地理佈局準確的倫敦地鐵全收費區地圖
 
地理佈局準確的倫敦地鐵第一收費區(中央區域)地圖

倫敦地鐵共11條路線、270個車站,其中16個在大倫敦外,全長402公里(250英里),是全球路線長度第四的地鐵系統,地鐵隧道有淺有深。

環線區域線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和大都會線為淺層隧道路線。隧道僅位於地面以下,而且體積與英鐵相近。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環線、大都會線和區域線分別共用大部份地鐵站和路軌。

貝克盧線中央線朱比利線北線皮卡地利線維多利亞線,和滑鐵盧及城市線則為深層隧道路線。列車體積較小,並在直徑約3.56米的圓形隧道內行駛。這些路線大部份均使用獨立路段。 

倫敦地鐵路線
路線名稱 啟用年份 路線類型 長度 車站數目 備註
  貝克盧線
Bakerloo Line
1906 深層隧道 23公里
14英里
25 可以特價購買來往哈羅及威爾德斯通站的單程和來回車票
  中央線
Central Line
1900 深層隧道 74公里
46英里
49 每天晚上8時後,西萊斯里普站北阿克頓站勞頓站埃平站伍德福德站海諾特站等路段皆暫停服務
週末有限度通宵服務(見通宵地鐵
  環線
Circle Line
1884 淺層隧道 22公里
14英里
36
  區域線
District Line
1868 淺層隧道 64公里
40英里
60

|2022 |

  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
Hammersmith & City Line
1863 淺層隧道 14公里
9英里
29 此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鐵路之一。
  朱比利線
Jubilee Line
1979 深層隧道 36公里
23英里
27 週末通宵服務
  大都會線
Metropolitan Line
1863 淺層隧道 67公里
42英里
34 此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鐵路之一。
  北線
Northern Line
1890 深層隧道 58公里
36英里
52 在非繁忙時段,大部份列車通過英倫銀行支線來往莫登站,如需往返查令閣支線,須在堅寧頓站轉車
康登鎮站只在週日13:00至17:30開放,但僅限轉車和出站
週末有限度通宵服務(見通宵地鐵
  皮卡地利線
Piccadilly Line
1906 深層隧道 71公里
44英里
53 週末有限度通宵服務(見通宵地鐵
  維多利亞線
Victoria Line
1969 深層隧道 21公里
13英里
16 週末通宵服務
  滑鐵盧及城市線
Waterloo & City Line
1898 深層隧道 2公里
1.5英里
2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暫停服務

停辦路綫 编辑

東倫敦線(East London line)作為倫敦地鐵的其中一條客運路綫自1913年營運至2007年為止,地圖上曾以鮮橙色線標示。經過鐵路基建升級和伸延工程後於2010年作為倫敦地上鐵的溫德魯什綫啟用至今。

服務時間 编辑

地鐵在平日深夜暫停服務,但自2016年起,部份路線開始在星期五及星期六深夜提供通宵服務。列車每日約由早上5時服務至約深夜1時,而週末頭列車將較遲開出。地鐵在深夜時間將暫停服務以作日常維修,但部份路線在除夕夜或有公眾活動(如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會延長服務時間。部份路線更會定期在週末關閉維修。

地鐵在平安夜只提供有限度服務(如部份路線提早暫停服務),而在聖誕節更會全線關閉。自2010年起,地鐵在聖誕節翌日亦只作有限度服務。

通宵地鐵 编辑

 
通宵地鐵包括地上鐡通宵營運部份的路線圖(2017年)

原定2015年8月會有5條地鐵線提供週末通宵服務(Night Tube),但由於相關路線駕駛員所屬公會不滿意倫敦交通局提出的執勤待遇調整而發起罷工,令計劃推延到2016年8月19日實行並縮減到兩條路線投入通宵營運。參與通宵營運的路線不一定完整運行。在英國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肆虐期間,通宵地鐵臨時停運。

視覺形象 编辑

 
倫敦地鐵紅色圓圈中間藍色橫槓的標誌可以追溯到1908年,至今仍然在使用

倫敦地鐵路線圖及其圓形標誌是經典設計,為全英國乃至全球所熟知,標誌亦常出現在紀念品中。

圓形標誌 编辑

人們對倫敦地鐵圓形標誌,即早年稱作「牛眼」(Bulls-eye)或「槍靶」(Target)的紅色環狀標誌最早的使用並不清楚。現僅知該標誌最早在倫敦交通中的使用是在19世紀,作為倫敦公交總公司的標誌,當時中間的橫槓標有「GENERAL」(「總」)字樣。1908年,標誌獲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採用。標誌中間文字改成「UNDERGROUND」(即「地鐵」)作為早期的企業形象標識。1919年,愛德華·約翰斯頓微調了標誌。

現在,倫敦地鐵所有月台均有圓形標誌,並在中間配以站名。在2013年,倫敦交通局更將圓形標誌配上不同顏色並用於其它交通工具,例如倫敦巴士倫敦電車連線倫敦地上鐵碼頭區輕便鐵路。2018年啟用的橫貫鐵路亦用了圓形標誌。

路線圖 编辑

現在普遍流傳的倫敦地鐵路線圖PDF文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最早由電子工程師哈利·貝克於1931年設計並向地鐵公司自薦,於1933年得到採用而發行了70萬份。該圖設計極具創新,與一般道路地圖不同,特色為該圖只顯示地鐵站位置、連接和路線,而不按實際地理位置所繪,因此地圖可以只用直線及45度角作基本設計元素,加上每條路線有獨特顏色,使查找和使用極其方便。這設計思想是拓撲學的好例子,現在應用於全球各大城市的鐵路網,並影響到巴士路線圖的設計。

現今為了標榜地鐵系統與其他同屬倫敦交通局的鐵路網互通,特別是由於制定了出站免費換乘以疏導乘客,路線圖不再只標示地鐵本身的網絡,而是加入了碼頭區輕便鐵路倫敦地上鐵和橫貫鐵路伊利莎伯線

字型 编辑

愛德華·約翰斯頓在1916年同時也為倫敦交通公司設計了一套無襯線體,字體後來加入小寫字母的新版本「New Johnston」沿用至今,字體特點在於在小寫字母「l」底部有捲曲,與多數無襯線體不同;另一特點是i和j的圓點、以及句點等標點符號皆為菱形。倫敦交通公司聲稱擁有字體版權,但也有字體與新約翰斯頓體十分類似,如Paddington。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Transport for London, Windsor House, 42-50 Victoria Street, London SW1H 0TL, enquire@tfl.gov.uk. tfl/what-we-do/london-underground/facts-and-figures Facts & figures 请检查|url=值 (帮助).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2. ^ [http ://www.bbc.co.uk/news/uk-england-london-27606195 BBC News - Tube passenger numbers reach record high of 3.5ma day] 请检查|url=值 (帮助). BBC News.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 ^ 國際地鐵聯盟(CoM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4. ^ 地鐵站台上的Wifi(英文). London for Transport. [18 Ap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5). 
  5. ^ Mulholland, Hélène. Plans for mobile network on London underground shelved. The Guardian (London). 1 April 2011 [1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9). 
  6. ^ Matters, Transport for London | Every Journey. 4G on Jubilee line tunnel section from March 2020. Transport for London.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英国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