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权是声称美国的州有权反对其认为聯邦政府違憲的行动。

概述 编辑

按照干预论,一州被认为有权在联邦政府和本州人民间,通过行动来阻止联邦政府强制(实施)该州认为違憲的举措,进行干预。在1958年的庫伯訴亞倫案英语Cooper v. Aaron中,美國最高法院明确否定了干預權。美國最高法院和下級法院一直認為,宣布聯邦法律違憲的權力屬於聯邦司法機構,而不屬於各州。法院认定,被援引以阻碍联邦法律执行的干预论是无效的宪法学说。[1]

干预论跟废止论的提法很接近,废止论认为各州有权废止那些被认为不合宪的联邦法律,并有权在各州边界内阻止此类法律的执行。

尽管干预权和废止权颇有相似,但仍有一些差异。废止权是一州单独的行动,而干预权被认为各州采取的联合行动。[2]

废止权是一个州将一项联邦法律判定违宪的声明,并伴随有该法律无效且在该州不会执行。干预权也涉及一州将一项联邦法律判定违宪,但干预权最初被构想为并不会导致该项联邦法律在该州不会执行。相反,法律将仍旧被执行。因此,干预权可被视作比废止权更温和(的版本)。

一旦某项联邦法律被某州视作违宪,那该州可以采取诸多种“干预”行动。这些行动包括跟其他州沟通这项违宪法律,尝试获得其他州的支持,向联邦国会请愿撤销该项法律,向国会提交宪法修正案,或召开一次宪法会议。[3]

與废止论的關係 编辑

干预论和废止论经常被一同并提,并且很多同样的准则可同时适用于这两项理论。实践上,"废止"和"干预"这两个术语经常被不加区分地使用。约翰·卡德威尔·卡尔霍恩指出这两个术语可互换,表示:“被弗吉尼亚如此郑重宣称的干预权,无论其被如何表述,州权、否决权、废止权,或其他称呼——我认为这是我们制度的最基础原则”。[4] 在1950年南方反对学校取消种族隔离运动当中,很多南方州尝试以此称呼的《干预法》来保护其施行种族隔离的学校,倘若《干预法》有效的话,将会起到废止(联邦法律)的效果。[5]

这些《干预法》不管是被贴上“干预法”还是“废止法”的标签,都受到法院的严厉打击。

弗吉尼亚决议 编辑

干预权在由詹姆斯·麦迪逊所草拟的《弗吉尼亚决议案》中初次出現,他写道:

本大会明确和强制性地宣布,考虑到联邦政府诸权是由各州作为缔约方的契约所产生;受到缔结契约方式的明确意义和意图的限制;由于联邦政府诸权乃由契约所列举诸权之授予,倘若(联邦政府)故意、明显和危险地行使该契约未授予的其他权力,则这些权力将不再有效。作为该契约缔约方的各州,为维系各州在其各自范围内本留给各州的诸权限、诸权利和诸自由,有权利并有义务干预之,以阻止恶果蔓延

按此陈述,麦迪逊断言各州“有连带的义务来干预”,以制止因为一项来自联邦政府“故意、明显和危险的”的违宪举动带来的危害。麦迪逊并未特别说明这种干预权具体行动的法律程序性细节,也未澄清干预权将有怎样的后果。《弗吉尼亚决议案》,与同时代的《肯塔基决议案》不同,并未断言各州可判定一项联邦法律无效。

因此《弗吉尼亚决议案》有时被认为比《肯塔基决议案》更温和,而在《肯塔基决议案》中断言一州可废止违宪的联邦法律。

没有別州接受《肯塔基和弗吉尼亚决议案》。七州正式拒绝了肯塔基和弗吉尼亚州(的决议案)。[6] 其他三州通过各自决议表达了反对。[7]至少六州回应了这些决议,持有的立场是国会行动的合宪法性是联邦法院的问题,而非各州议会。例如,佛蒙特州的决议表述:“佛蒙特州的州大议会高度反对弗吉尼亚州的大议会决议,因为该决议在性质上违宪,并且其举动带有危险趋势。”并非各州议会有权决定由联邦政府制定之法律是否合宪;此种权力唯独由联邦司法机关享有。[8]

1800年,弗吉尼亚议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回应了(各州)对《弗吉尼亚决议案》的批评。麦迪逊撰写了这份1800年的报告。麦迪逊承认了《弗吉尼亚决议案》的每一部分,并再次重申当其认为一项联邦法律违宪时,各州有权干预。他解释说,一州的干预行动与宪法的司法阐释不同,没有法律效应。但是,当各州干预并声明一项联邦法律违宪时,这些声明则“是观点的表达,并不伴随其可能产生的任何效果,仅仅是提供反馈”。司法部门的表达,在另一方面,则具有强制性的立即效果。

麦迪逊解释道,各州表达(对联邦法律)的违宪目的在于组织对联邦法律的反对,并争取其他州的协作(以反对该项法律)。麦迪逊说各州可以采取不同种类的联合行动来改变形势,比如联合要求国会撤销该法律,指示各州参议员提交宪法修正案,或者提议召开宪法会议以修宪。[9]

在19世纪30年代的抗税危机英语Nullification Crisis当中,麦迪逊进一步解释了他草拟的《弗吉尼亚决议案》当中的干预论的概念。麦迪逊否认任何单个州有权最终决定一项联邦立法是否合宪。麦迪逊写到,“但是,从任何角度来看,联邦(合众国)法律的废止都不可能像现在所主张的那样,(其权力)合法地属于作为宪法缔约方之一的单个州;州不能公开宣布不再遵守宪法。” 一个更明显的困难(矛盾)在于,(干预权)或许是更致命和无法想象的无政府状态的入口。[10] 相反,麦迪逊设想的干预权将是“各州的一致和合作的干预,而不是一个州的干预权。”麦迪逊认为,干预将涉及一些州间的联合行动,如修改宪法。[11]

19世纪干预权的尝试 编辑

在19世纪,一些州以干涉权或废止权威胁或试图废止联邦法律。这些州经常援引《弗吉尼亚决议》并使用干预权的语言,甚至他们经常试图和废止(联邦法律)来威胁。这些干预权尝试无一被法律认可。

从1809年开始,最高法院对一系列案件中的各种干预权和废止权的企图作出裁决。[12]

南北战争结束了大部分干预权的企图。

学校取消种族隔离 编辑

1950年代在联邦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判决种族隔离违背宪法后,一些南方州试图干预。在南方各州的很多人民强烈反对布朗案判决。他们认为 布朗案决议是一项违宪判决,削减了各州的权利,并且各州有权阻止其判决在南方边界内强制执行。詹姆斯·基尔帕特里克,Richmond News Leader的一位编辑,写了一系列社论敦促“大众抵抗”学校的取消种族隔离。基尔帕特里克重新提出了各州干预的观点,将其作为抵制联邦政府行动的宪法基础。[13]

至少有十州通过干预或废止意义上的法律,尝试阻止在其学校的取消种族隔离。阿肯色州通过了几项法律,以试图阻止在其学校的取消种族隔离运动。联邦最高法院,一致决议,各州政府无权废止布朗案的判决。最高法院认为,“布朗”案判决及其实施既不能由州立法者、州行政人员或司法官员公开和直接宣布无效,也不能由他们通过巧妙或巧妙的回避隔离计划间接宣布无效。[14] 另外,Cooper v. Aaron案 直接认为,州试图废止联邦法律是无效的。

一个相似的案件来自路易斯安纳的干预法,最高法院维持了 联邦地区法院的裁决,拒斥了干预权。联邦地区法院的裁决 重述了干预权的理论,并发现在联邦宪法中并未给干预论留有基础。联邦地区法院陈述:“结论非常清楚,干预权并非是一种宪法学说”。认真地看,干预权是对宪法权威的非法蔑视。否则,“这只不过是一场抗议,一个让立法者释放蒸汽以缓解紧张局势的逃生阀。”无论是庄严的还是精神的,干预决议都没有法律效力。[15]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其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中有提及干预权和废止权。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阿拉巴马能有所改观,尽管(现在)种族主义分子横行,尽管该州州长仍满嘴充斥着干预权和废止权的词句,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16]

当代争论 编辑

最近几个州的立法机构提出了干预权和废止权。一些议员认为,各州应该利用这些理论来宣布国会某些法案违宪,特别是包括2010年的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一些州的立法机构已经提出干预或废除相关的法案。反对者回应说,干预论不是一个有效的宪法学说,且已经不可信。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ush v. Orleans Parish School Boa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8 F. Supp. 916 (E.D. La. 1960), aff'd 364 U.S. 500 (1960).
  2. ^ Joseph McGraw, "'To Secure These Rights': Virginia Republicans on the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Opposition, 1788-1800", 91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54, 57 (1983)
  3. ^ See the Report of 1800, in which Madison wrote that the states may take actions such as "declaring the unconstitutionality of proceedings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 communicating the declaration to other states, and inviting their concurrence in a like declaration. ... The legislatures of the states might have made a direct representation to Congress, with a view to obtain a rescinding of the two offensive acts; or, they might have represented to their respective senators in Congress their wish, that two-thirds thereof would propose an explanatory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or two-thirds of themselves, if such had been their option, might, by an application to Congress, have obtained a convention for the same object."
  4. ^ Calhoun, John C., The Fort Hill Addr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uly 26, 1831.
  5. ^ See, for example, the Louisiana act of interposition, set out in the appendix to Bush v. Orleans Parish School Boa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8 F. Supp. 916 (E.D. La. 1960), aff'd 364 U.S. 500 (1960).
  6. ^ The seven states that transmitted rejections were Delaware, Massachusetts, New York, Connecticut, Rhode Island, New Hampshire, and Vermont. See Elliot, Jonathan. Debates in the Several State Conventions on the Adoption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4 expanded 2n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1907: 538–539 [1836]. ISBN 0-8337-1038-9. 
  7. ^ Anderson, Frank Maloy. Contemporary Opinion of the Virginia and Kentucky Resolu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899: 45–63, 225–244. Maryland, Pennsylvania, and New Jersey passed resolutions that disapproved the Kentucky and Virginia resolutions, but did not transmit formal responses to Kentucky and Virginia. 
  8. ^ Elliot, Jonathan. Answers of the Several State Legislatures: State of Vermont. Debates in the Several State Conventions on the Adoption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4 expanded 2n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1907: 538–539 [1836]. ISBN 0-8337-1038-9. . The other states taking the position that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federal laws is a question for the federal courts, not the states, were New York, Massachusetts, Rhode Island, New Hampshire, and Pennsylvania. The Governor of Delaware also took this position. Anderson, Frank Maloy. Contemporary Opinion of the Virginia and Kentucky Resolu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899: 45–63, 225–24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9. ^ See Report of 18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Madison, James "Notes, On Nullific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rary of Congress, December, 1834.
  11. ^ Ibid.
  12. ^ See United States v. Pet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U.S. (5 Cranch) 115 (1809), Martin v. Hunter's Lessee, 14 U.S. (1 Wheat.) 304 (1816), Cohens v. Virginia, 19 U.S. (6 Wheat.) 264 (1821), Osborn v.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22 U.S. (9 Wheat.) 738 (1824), Worcester v. Georgia, 31 U.S. (6 Pet.) 515 (1832), Prigg v. Pennsylvania, 41 U.S. 539 (1842), Ableman v. Booth, 62 U.S. 506 (1859).
  13. ^ Obituary: James J. Kilpatrick / Conservative columnist sparred on '60 Minutes'. old.post-gazette.com.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14. ^ Cooper, 358 U.S. at 17.
  15. ^ Bush v. Orleans Parish School Board, 188 F. Supp. 9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D. La. 1960), aff'd 364 U.S. 5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60).
  16. ^ Martin Luther King's I Have A Dream Speech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EqnnklfY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