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写成博刀泼刀、或钹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兵器

型態与用途 编辑

朴刀型態為一种长而宽的钢,可以装在木柄上成为比一般大刀还要长的长兵器,也可以卸下来单独作为一种短兵器。在小说《水浒传》中,宋代的“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1]

朴刀全长约一米二至一米五,其刀刃比大刀长,大约占总长度的一半,可劈、刺、砍,招数繁多。武术谚语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定手[2]。”演练朴刀时刀如猛虎,刀背、刀刃分明,使用任何招数,都要住把定手。由于朴刀用途广泛,是闯荡江湖的人常用的兵器。

历史 编辑

朴刀出现于宋代。起源是因当时不許民间保存兵器,于是有人把大刀改为短柄的朴刀配掛腰間,俗稱“著裤刀”,狩獵砍柴割稻烹飪皆可用之,因为成為民生必須品而不能禁止,于是朴刀成为唯一合法的兵刃[3],人民在禦敵或械鬥時會加裝長柄,增加破壞力與易使度。

朴刀到了清末前后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文學中的朴刀 编辑

小說 编辑

因为朴刀是宋代唯一的合法民间武器,在《水浒传》中,使用朴刀的角色很多,如卢俊义林冲楊志史进雷横刘唐楊雄石秀时迁崔道成邱小乙等。宋江宋清逃亡时也攜帶朴刀。基本上除了正规军人、徒手打鬥、以及个别使用特殊兵器的角色(如李逵[4]),其他人都使用朴刀。

施耐庵在几处用文字把江湖好汉鬥朴刀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的生动。

如第六回使禅杖鲁智深和使朴刀的史进鬥都使朴刀的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邱小乙,但見:

和尚囂頑,禪僧勇猛。鐵禪杖飛一條玉,鋒朴刀迸萬道霞光。壯士翻身,恨不得平吞了宇宙;道人縱步,只待要撼動了乾坤。八臂相交,有如三戰呂布。一聲響亮,不若四座天王。溪邊鬥處鬼神驚,橋上戰時山石裂。

再如第十二回落魄的杨志途径梁山被林冲截住,两人各使朴刀,但見:

初晴,薄方散,边踏一片寒,岸畔湧两条杀气。一上一下,似雲中,水中龍;一往一來,如岩下,林下虎。一个是擎天白玉柱,一个是架海紫金梁。那个沒些破綻高低,這个有千般威风勇猛。一个尽气力望心窩对戳,一个弄精神向肋忙穿。架隔遮拦,似馬超翼德;盤旋点搠,渾如敬德秦琼。鬥來半晌沒輸贏,戰到數番無勝敗。果然巧笔画难成,便是神須胆落。

再如第十四回,雷橫和劉唐因为十兩銀子各使朴刀相鬥,但見:

雲山显翠,露草凝珠。天色初明林下,曉烟才起村边。一來一往,似翻身;一撞一冲,如展翅。一个照搠尽依良法,一个遮拦自有悟头。這个丁字,搶將入來;那个四換头,搠將进去。兩句道:“雖然不上凌烟閣,只此堪描入画图。”

元曲 编辑

元代李文蔚亦於《燕青博魚》一曲之第四寫道:「荷葉樣煙氈帽,百煉鋼打就的長朴刀。」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小说《水浒传》
  2. ^ 定手:刀盘下面包铜皮处
  3. ^ 王学泰:游民与运动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6-07-19.
  4. ^ 李逵在下山探母时,宋江怕他暴露身份,不许他携带板,他便带了口朴刀,并以此杀了四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