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諸郡帥指的是唐朝末期四節度使 的合稱,源於張昭遠《舊唐書》。四人分別是昭義節度使薛嵩幽州節度使李懷仙天雄節度使田承嗣成德節度使張忠志

成員

编辑
姓名 官职 爵位
薛嵩 昭義節度使 平陽郡王
李懷仙 幽州節度使
田承嗣 承嗣 天雄節度使 雁门郡王
張忠志 为辅 成德節度使

简介

编辑

薛嵩

编辑

平阳郡王、昭義節度使薛嵩 (?-773年1月17日),字嵩,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朝的武将。 薛仁貴之孫,薛楚玉之子。曾參與安史之亂的叛軍,後歸順唐朝,封昭義節度使、平陽郡王。著名小說《薛刚反唐》的薛刚,原型即薛嵩。大历七年(772年)病死,葬於夏縣水頭鎮大張村北300公尺處。薛嵩墓现为山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懷仙

编辑

幽州節度使李懷仙 (?-768年),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胡人。生年没有记载。李懷仙善骑射,世事契丹,鎮守營州。安祿山用為裨將。安庆绪兵敗後,又投靠史思明。史朝义殺史思明自立後,任命太常卿李怀仙为御史大夫、范阳节度使以牽制高鞫仁,後計殺高鞫仁。晚年的李懷仙在幽州迷上占星五術,日夜推算穷通夭寿之理,后为部将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杀。

田承嗣

编辑

雁门郡王、魏博節度使田承嗣 (705年-779年),字承嗣,平州盧龍(今屬河北省盧龍縣)人。安祿山的部将 ,拜武威將軍射。官至魏博節度使,為了安定北方人心,特別為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四人立祠,號為四聖。大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卒。

張忠志

编辑

成德節度使李寶臣(718年-781年),本名張忠志,字为辅,范陽(今北京保定一帶)人。唐朝的武将。建中二年(781年)一月,寶臣死,终年六十四岁。唐德宗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傅。

評價

编辑

薛嵩

编辑

李懷仙

编辑

田承嗣

编辑

張昭遠 《舊唐書》 評曰: 田宗不令,禍淫無應。謂天輔仁,胡覆弘正。茂昭知止,終以善勝。孰生厲階,上失威柄。 歐陽脩 《新唐書》 評曰: 田承嗣幾禽矣,李寶臣怒承倩而釋魏。建中之際,三將軍持銳躪血,功無成者。

張忠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