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臨時被佔領土重返社會部

烏克蘭臨時被佔領土重返社會部烏克蘭語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з питань реінтеграції тимчасово окупованих територій України України</link> )是烏克蘭的一個政府部門,於2016年4月20日正式成立[1] ,負責管理2014年頓巴斯戰爭後,受俄羅斯影響的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和被俄羅斯非法吞併克里米亞地區。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該部亦負責管理俄羅斯新佔領的領土,包括赫爾松州扎波羅熱州

乌克兰政府政府機構
臨時被佔領土重返社會部
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з питань реінтеграції тимчасово окупованих територій України
概要
成立時間2016年4月20日​(8年前)​(2016-04-20
前身機構頓巴斯主權恢復機構(2014-2016)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問題特使(2015-2016)
臨時被占領土和國內流離失所者部(2016-2019)
臨時被占領土、國內流離失所者和退伍軍人事務部(2019-2020)
機構類型乌克兰的政府部门[*]
机构驻地基輔
年度預算額934,166,300 乌克兰格里夫纳
机构首长Minister of Temporarily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IDPs[*]
上级部门烏克蘭政府
網站https://minre.gov.ua minre.gov.ua

2019年8月,阿列克謝·貢恰魯克內閣將退伍軍人事務部併入此部。[2]2020年3月,傑尼斯·什米加爾內閣重新分拆兩個部門。[3]

歷史 编辑

瓦季姆·切爾尼什於2016年4月14日被任命為臨時被佔領土和境內流離失所問題首席部長。[4][4] 2016年4月20日,通過合併頓巴斯主權恢復機構(原地區發展部的一部分)和遭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國家管理局(原由烏克蘭內閣直接管理)而成立。[1] [5]

外交部試圖為烏克蘭重新控制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尋找解決方案和重新融合戰略。[6]2014年3月,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單方面吞併,烏克蘭失去對克里米亞的控制。2014年4月初,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親俄羅斯的抗議活動升級為武裝分離主義叛亂,蒙面槍手控制多座政府大樓和城鎮,[7][8] 並宣布獨立,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9]

烏克蘭軍隊與兩個分離部隊之間的衝突升級為武裝衝突,稱為頓巴斯戰爭[10][11] 根據烏克蘭政府的登記,頓巴斯戰爭導致160萬人流離失所。[12]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2016年3月的報告則表示,有80萬至100萬頓巴斯居民生活在烏克蘭政府控制的烏克蘭境內。[12]

2019年8月阿列克謝·貢恰魯克內閣將退伍軍人事務部併入此部,並降格為分支機構。[2] 2020年1月23日,時任部長奧克薩納·科利亞達表示,該部可能會再次分拆為退伍軍人事務部和臨時被佔領土和國內流離失所者部,並更名為「臨時被佔領土重返社會部」。[13]實際上,到2020年3月4日,傑尼斯·什米加爾內閣才重新分拆兩個部門。[3]

部長名單 编辑

頓巴斯主權恢復機構 编辑

名字 任期
开始
安德烈·尼古拉延科 2014年9月22日 2014年10月14日
瓦迪姆·切尔尼什 2015年6月26日 2016年4月20日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問題特使 编辑

名字 任期
开始
阿斯蘭·奧米爾·基里姆里 2015年5月14日 2015年8月19日
纳里曼·乌斯塔耶夫 2015年8月20日 2016年4月20日

臨時被佔領土部部長 编辑

部门名称 名字 任期 照片
开始
临时被占领土和国内流离失所者部 瓦迪姆・切尔尼什[4] 2016年4月20日[5] 2019年8月29日[4]  
临时被占领土、国内流离失所者和退伍军人事務部 奧克薩納·科利亞達 2019年8月29日 2020年3月4日  
临时被占领土重返社会部 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 2020年3月4日[3] 2021年11月3日  
伊瑞娜 · 维雷什丘克 2021年11月4日[14] 现在  

參見 编辑

筆記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烏克蘭語) The Cabinet decided to create the Ministry of temporarily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krayinska Pravda (20 April 2016)
  2. ^ 2.0 2.1 New Cabinet formed in Ukraine The Rada appointed the new Cabinet: Avakov and Markarova remained (РАДА ПРИЗНАЧИЛА НОВИЙ КАБМІН: АВАКОВ І МАРКАРОВА ЛИШИЛИС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krayinska Pravda (29 August 2019)
  3. ^ 3.0 3.1 3.2 Ukraine's new Cabinet of Ministers. [202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4. ^ 4.0 4.1 4.2 4.3 New Cabinet formed in Ukra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AN (14 April 2016)
    Week’s balance: PM Groysman, Rada’s sabotage, and disappointing IMF foreca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AN (18 April 2016)
  5. ^ 5.0 5.1 (烏克蘭語) Cabinet of Ukraine approved creation of Temporarily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IDPs. Radio Liberty. 20 April 2016
  6. ^ (烏克蘭語) Vadim Chernish, Minister of temporarily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IDPs: "The State shall clearly outline the position on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the people who were the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Zerkalo Nedeli (15 April 2016)
  7. ^ EU & Ukraine 17 April 2014 FACT SHEET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14 May 2014.,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 (17 April 2014)
  8. ^ Masked gunmen tighten grip on eastern Ukra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uters (30 April 2014)
  9. ^ Eighteen of thirty-four district election commissions in Donetsk and Luhansk regions captured – CE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fax-Ukraine (22 May 2014)
  10. ^ Grytsenko, Oksana. Armed pro-Russian insurgents in Luhansk say they are ready for police raid. Kyiv Post. 12 April 2014 [202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2). 
  11. ^ Leonard, Peter. Ukraine to deploy troops to quash pro-Russian insurgency in the east. Yahoo News Canada. Associated Press. 14 April 2014 [26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April 2014). 
  12. ^ 12.0 12.1 Over 3 mln people live in conflict zone in Ukraine's east – UN repo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fax-Ukraine (3 March 2016)
  13. ^ (烏克蘭語) Two ministries will be in charge of Donbas: they will divide the Ministry of Vetera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krayinska Pravda (23 January 2020)
  14. ^ Vereshchuk appointed Ukraine's deputy prime minister. www.ukrinform.net.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3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