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壩
龍溪壩,是臺灣的一座攔河堰,由台灣電力公司管理,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山區的木瓜溪支流龍溪(巴托蘭溪)上,中央山脈的奇萊山山腳下,功能為匯集木瓜溪水系上游之溪水供龍澗發電廠水力發電之用[2]。
龍溪壩 | |
---|---|
国家 | 中華民國(臺灣) |
位置 |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 |
坐标 | 24°01′21″N 121°24′36″E / 24.02250°N 121.41000°E |
现状 | 运作中 |
始建 | 1955年 |
啟用 | 1959年 |
耗资 | 龍澗廠與龍溪壩:新台幣2億7千萬元 奇萊引水工程:新台幣18億5千萬元 |
所有者 | 台灣電力公司 |
运营方 | 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 |
水坝和溢洪道 | |
水坝类型 | 混凝土重力壩 |
橫跨 | 木瓜溪支流龍溪 |
高度 | 29.5米(97英尺) |
长度 | 83米(272英尺) |
壩頂海拔 | 1,278.6米(4,195英尺) |
壩頂寬度 | 5.5米(18英尺) |
壩基寬度 | 20米(66英尺) |
坝体积 | 15,450 立方公尺 |
溢洪道 | 閘門控制溢流堰 弧型閘門3門,寬8.5公尺、高10.7公尺 |
溢洪道类型 | Gated overflow, service |
溢洪量 | 1370立方公尺/秒 |
水库 | |
形成 | 龍溪水庫 |
总容量 | 22萬立方公尺 |
有效容量 | 18.8萬立方公尺(2010年施測) |
集水面积 | 52.7+76平方公里 |
表面积 | 3.6公頃 |
正常水位 | 1,276.6米(4,188英尺) |
发电站 | |
运营者 | 東部發電廠 |
運作日期 | 1959年 |
類型 | 传统式 |
扬程 | 水頭落差893公尺 |
涡轮机 | 法國製橫軸佩爾頓式水輪機 日本製發電機 |
裝機容量 | 97.2 MW |
年均發電量 | 3億7千400萬度(龍澗電廠)[1] |
网站 |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龍溪壩 |
簡介
编辑龍溪壩大壩工程於1959年(民國48年)6月竣工,壩高29.5公尺,壩長38公尺,係一混凝土重力壩[2],上設有3座高10.7公尺、寬8.5公尺的弧形閘門,形成21萬立方公尺的調整池。主要功能為攔截龍溪的溪水、龍溪電廠發電後的尾水,以及匯集奇萊引水隧道所引木瓜溪上游溪水(包括林溪、檜溪、奇萊溪、天長溪、磐石溪等支流)後,提供下游的龍澗發電廠發電之用[2]。而龍澗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更可以繼續提供下游的水簾、銅門、榕樹、初英等水力發電廠尖峰運轉發電,最後溪水排入吉安圳供灌溉使用,故龍溪壩為木瓜溪水力發電廠之樞紐[3][2]。
奇萊引水工程
编辑龍溪壩完工後,出現水壩滲漏的問題。龍溪溪水在進入調整池前即潛入地下形成伏流,使水壩攔截不到溪水[4]。為了解決此一問題,以增加龍澗發電廠的發電量,1960年乃在於龍溪壩的上游避開漏水河段,完成「小龍澗壩」(後來簡稱為「小龍壩」),將龍溪的溪水利用隧道直接導入龍溪壩[5]。1977年,奇萊引水工程由榮工處承做,計畫利用木瓜溪更上游的河段,包括檜溪、林溪、奇萊溪、天長溪及盤石溪等五條支流,興建數座攔水壩,分別興築檜溪壩、林溪壩、奇萊壩、天長壩、磐石壩、小龍壩等六座小型攔水壩,再以開鑿一條全長十四點六公里的引水隧道引到下游的龍溪壩[1][6],整體工程於1984年宣告完成。
鄰近景點
编辑註釋
编辑- ^ 1.0 1.1 劉智淵. 後山電力博物館-獨具風格的東部發電廠 (PDF). 台灣電力公司. 2008-11(台電月刊第551期) [2013-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24)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龍溪壩.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2012-11-12 [2013-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東部發電廠 (PDF). 台灣電力公司. [2013-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2-03) (中文(臺灣)).
- ^ 黃兆慧. 台灣水庫巡禮. 自由電子報. 2002-08-24 [2013-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14) (中文(臺灣)).
- ^ 張炎銘. 遊水庫聽故事. 臺北市: 科技圖書. 2011年: 頁125. ISBN 978-957-655-492-6.
- ^ 林世曼. 榮工處與東台灣的建設. [2013-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 (繁體中文)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龍溪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