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Edward Wong/切韵音的七元音系统

原则

编辑

根据王力《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以下简称《用韵考》),诸家均不能分的韵认为是同一部;有人能分,但音位上互补的也认为同一部;有人不分,但《切韵》对立的认为不同部。 一等和纯四等认为无介音,二等介音标成r,重纽四等介音j,重纽三等介音rj;所有三等韵精章组及來母,以及纯三等韵唇牙喉音认为同重纽四等,所有三等韵知莊组认为同重纽三等。 上去声不和平声通押,所有上声韵认为与对应的平声韵同部;去声除了部分押入声的需要特别解释外,次入韵自成一部,其他认为与对应的平声同部;入声韵自成一部。

分部

编辑

東部

编辑

《用韵考》東冬鍾江同用,又東独用,《切韵》東与冬鍾对立,从分。含《切韵》東董送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唇音三等后世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uŋ,一等uŋ,三等juŋ、rjuŋ。

冬部

编辑

《用韵考》東冬鍾江同用,又冬鍾江同用,又江陽唐同用,又江独用,今归江於冬鍾。含冬鍾江腫講宋用絳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oŋ,一等oŋ,二等roŋ,三等joŋ、rjoŋ。

支部

编辑

《用韵考》支佳同用,又支独用,又偶有麻佳同用,《切韵》支佳无对立,从合。含支佳紙蟹寘卦韵。有二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e,二等开口re,合口wre,重纽四等开口je,合口wje,重纽三等开口rje,合口wrje(介音依等呼类推,下面的韵部不再重复)。

脂部

编辑

《用韵考》之脂微齊皆灰咍同用(凡涉及韵太多的同用例,只在首见的韵部开列一次,其他韵部省略),又脂微同用,又脂独用,又脂之同用,《切韵》脂与之微均对立,从分。含脂旨至韵。有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i。 《用韵考》发现脂韵舌齿音合口总是押入微韵,而不和脂韵其他字押韵,因此分脂韵舌齿音合口归微韵。今从之。

之部

编辑

《用韵考》之独用,又脂之同用,从分。含之止志韵。有三等,无重纽,无唇音,不分开合。记为ɨ。

微部

编辑

《用韵考》脂微同用,又微独用,从分。含微尾未韵。有三等,无重纽,无舌齿音,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ɨj。 脂韵舌齿音合口归此部,已如上述。

魚部

编辑

《用韵考》魚虞模同用,又魚独用,又虞模同用,又虞独用,又模独用,《切韵》无对立,从合。按魚韵无唇音,虞韵可认为魚韵合口。含魚虞模語麌姥御遇暮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唇音归合口。记为ə。 《用韵考》说南北朝第一期魚虞模三韵是同用的,到了第三期,魚独用,虞模同用。似乎早期这三个韵都是不圆唇的,差别在介音;到了后来,虞韵在合口介音的影响下变成圆唇,模韵也因为不明的原因变成圆唇,就和魚韵分开了。考虑到这一点,虞模也可记为o。

齊部

编辑

《用韵考》齊皆灰咍同用,又齊独用,又皆独用,《切韵》齊与灰咍对立,从分,齊皆无对立,从合。含皆齊駭薺怪韵。有二四等,分开合。记为ej。

灰部

编辑

《用韵考》齊皆灰咍同用,又皆独用,又灰咍同用,《切韵》灰咍无对立,从合。含灰咍賄海隊代韵。有一等,分开合,唇音归合口。记为əj。 李荣《切韵音系》(以下简称《音系》)从灰咍韵找到唇音开合对立的孤例,此部只要是开合分立的韵,唇音都归合口,开口只有个别唇音字与合口对立,甚可疑。

真部

编辑

《用韵考》真諄臻欣文同用,又真諄臻同用,又真諄臻欣同用,《切韵》真諄同属真韵(《广韵》分《切韵》真韵为两真諄韵,下文凡说《切韵》某某同某韵者都是《广韵》分开),真臻互补,但与欣文对立,今合真臻为一部。含真臻軫震韵。有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in。

文部

编辑

《用韵考》真諄臻欣文同用,又真諄臻欣同用,又文欣同用,又文独用,《切韵》文欣(《切韵》称欣韵为殷韵)无对立,从合。含文殷吻隱問焮韵。有三等,无重纽,无舌齿音,变轻唇,分开合,唇音归合口。记为ɨn。

元部

编辑

《用韵考》元魂痕先仙山刪寒桓同用,又元魂痕同用,《切韵》元魂痕无对立,从合。含元魂痕阮混很願慁恨韵。有一三等,无重纽,无舌齿音,变轻唇,分开合,唇音归合口。记为ən。

寒部

编辑

《用韵考》寒桓刪同用,又寒桓同用,又寒桓山同用,又刪独用,又刪山同用,《切韵》寒桓同寒韵,寒刪无对立,刪与山对立,今合寒刪为一部。含寒刪旱潸翰諫韵。有一二等,分开合。记为an。

山部

编辑

《用韵考》先仙山同用,又寒桓山同用,又山独用,又刪山同用,《切韵》先仙山无对立,从合。含山先仙產銑獮霰線韵。有二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en。

蕭部

编辑

《用韵考》蕭肖肴豪同用,又蕭肖同用,《切韵》蕭豪对立,从分。含蕭肖篠啸笑韵。有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ew。

肴部

编辑

《用韵考》蕭肖肴豪同用,又肴独用,又豪独用,《切韵》肴豪无对立,从合。含肴豪巧晧效號韵。有一二等,不分开合。记为aw。

歌部

编辑

《用韵考》歌戈麻同用,又歌戈同用,又麻独用,《切韵》歌戈同歌韵,歌麻无对立,从合。含歌麻哿馬箇禡韵。有一二三等,无重纽,三等无唇音,分开合。记为a。

陽部

编辑

《用韵考》陽唐同用,又江陽唐同用,《切韵》陽唐无对立,从合。含陽唐養蕩漾宕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记为aŋ。 《用韵考》说第一期東冬鍾江同用,到了第三期,江韵离冬归陽。早期的江韵应该记为roŋ,晚期似乎变成了raŋ。

庚部

编辑

《用韵考》庚耕清青同用,又庚耕清同用,又青独用,虽然《切韵》庚与耕对立,但全南北朝诗人均没有分用的痕迹,其余清青均无对立,故从合。含庚耕清青梗耿静迥映諍勁徑韵。有二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eŋ。 庚韵三等和清韵组成一对三等重韵,而且格局和有重纽的三等韵很相似,庚三相当于重纽三等,清相当与重纽四等,所以这个韵部算有重纽。庚韵二等和耕韵是一对二等重韵,从南北朝诗人用韵不能区分,后代更没有区分的痕迹,《切韵》分立两韵可能是志在存古。如果想保存庚耕的区别,可以把耕韵记为rəŋ。

蒸部

编辑

《用韵考》蒸独用。含蒸拯證韵。有三等,无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ɨŋ。 《切韵》蒸拯證三韵均无合口,但对应的職韵有合口,可能蒸拯證是有音无字。 三等后元音唇音例变轻唇,蒸韵是个例外。查《音系》蒸韵唇音用重纽三等字做切上字,似乎介音是rj,可能是这个介音阻止了唇音变轻唇。也可能蒸韵很早就变成了前元音iŋ,脱离了后元音的音变链条。 元音ɨ和u在蒸韵合口和東韵三等存在最小对立,《切韵》冰pɨŋ ≠ 風 pjuŋ,洫hwɨk ≠ 蓄hjuk。如果把蒸韵处理成iŋ,这个对立就不存在了,ɨ和u变成互补音位,u = wɨ。

登部

编辑

《用韵考》登独用。含登等嶝韵。有一等,分开合。记为əŋ。 和蒸部相类似,元音ə和o在登韵合口和冬韵存在最小对立,《切韵》肱kwəŋ ≠攻koŋ,國kwək ≠ 梏kok。其他韵都可以认为o = wə。

尤部

编辑

《用韵考》尤侯幽同用。含尤侯幽有厚黝宥候幼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u。 尤韵和幽韵也组成一对三等重韵,《用韵考》没有分用的痕迹。如果把这两韵也处理成重纽韵,势必破坏重纽的规律,一是后元音不带重纽,二是重纽韵不产生轻唇。如果认为幽韵是前元音所以不变轻唇,《切韵》又没有其他前元音只有唇牙喉音却没有舌齿音。如果要保存尤幽的区别,姑且把幽韵记为iw。 之韵没有唇音,尤韵可以看作之韵合口,从音位互补上说,此部可以并入之部。

侵部

编辑

《用韵考》侵独用。含侵寝沁韵。有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im。

覃部

编辑

《用韵考》覃銜同用,又鹽添凡同用,又嚴韵一见,韵覃銜,又《音系》认为嚴凡互补,《切韵》覃銜嚴凡无对立,今合为一部。含覃銜嚴凡感檻儼范勘鑑釅梵韵。有一二三等,无重纽,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əm。 《用韵考》说覃談鹽添咸銜嚴凡八韵很少见,嚴韵只一见,咸韵完全不见,音韵地位很难确定。嚴韵的入声業韵与凡韵的入声乏韵同用,所以把嚴凡归为一部,咸韵的入声洽韵与葉帖同用,所以把咸韵归入鹽添。嚴凡归覃,则是参照覃部与元部的平行关系来的。 《音系》认为嚴凡是一开一合。按闭口音例无合口,嚴韵无唇音,凡韵除了唇音,只有牙音个别冷僻字,甚可疑,嚴凡可能是互补关系。

談部

编辑

《用韵考》談独用。含談敢鬫韵。有一等,不分开合。记为am。

鹽部

编辑

《用韵考》鹽添凡同用,咸韵未见,《切韵》鹽凡对立,从分,又咸入声洽与嚴添入声葉帖同用,《切韵》鹽添咸无对立,今合为一部。含鹽添咸琰忝豏豔㮇陷韵。有二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em。

至部

编辑

《用韵考》至韵偶与質術櫛为韵,《切韵》至去声,質術櫛入声,今分至为一部。含至韵。有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is。 《用韵考》说去声寘至志未霽祭泰怪隊代都有与入声相通的痕迹,卦夬韵窄未见。这些韵常用来对译梵文的s尾,音值应介于阴声与入声之间。其中祭泰夬廢只有去声,是纯粹的次入韵;寘至志未霽卦怪隊代有对应的平上声,可能部分字配阴声,部分字配入声,不能分辨。 《用韵考》说脂韵去声匱轡位寐等字与質術櫛为韵。可能只有上古收t尾的字入此部,其他归脂部。 又,与脂部平行,至韵舌齿音合口应归未部。

未部

编辑

《用韵考》未韵偶与物为韵,《切韵》未去声,物入声,今分未为一部。含未韵。有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ɨs。 《用韵考》说微韵去声慰字与物为韵。可能只有上古收t尾的字入此部,其他归微部。 至韵舌齿音合口归此部,已如上述。

祭部

编辑

《用韵考》月沒廢霽祭屑薛黠鎋曷末同用,又月沒霽祭薛曷末泰同用,又霽祭屑薛同用,又寘祭同用,又霽祭同用,《切韵》霽祭属去声,屑薛属入声,又寘祭对立,又霽泰对立,皆从分,霽祭无对立,今合为一部。含霽祭韵。有一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es。

泰部

编辑

《用韵考》曷末泰同用,又泰独用,夬未见,《切韵》泰夬去声,末曷入声,泰夬无对立,今合为一部。含泰夬韵。有一二等,分开合。记为as。

廢部

编辑

《用韵考》偶有以廢韵隊,又以隊韵月,《切韵》代(《广韵》分为隊代两韵)怪廢无对立,今合为一部。含代廢,有一二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əs。 《用韵考》说廢韵很罕见,个别押入隊韵,这里参照平行的皆部和月部,把相通韵腹的去声都合为一部。廢韵是次入韵,全韵归此部,代怪两韵似乎只有上古收t尾的字入此部,其他归皆部。

屋部

编辑

《用韵考》屋沃燭覺同用,又屋沃燭同用,又屋独用,《切韵》屋与沃覺对立,从分。含屋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uk。

沃部

编辑

《用韵考》屋沃燭覺同用,又屋沃燭同用,又燭覺同用,又燭独用,又覺独用,又覺藥鐸同用,《切韵》沃燭覺无对立,从合。含沃燭覺韵。有一二三等,无重纽,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ok。

質部

编辑

《用韵考》質術櫛同用,又質術櫛物同用,《切韵》質術同質韵,又質櫛与物对立,从分。含質櫛韵。有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it。

物部

编辑

《用韵考》質術櫛物同用,又物独用。含物韵。有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ɨt。

月部

编辑

《用韵考》月沒同用,又月沒屑薛同用,《切韵》月薛对立,从分。含月沒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ət。

曷部

编辑

《用韵考》曷末泰同用,又曷末同用。《切韵》曷末同曷韵,又鎋与曷末无对立,从合。含曷鎋韵。有一二等,分开合。记为at。 《用韵考》鎋韵仅举察拔二字,拔又属月韵末韵,察仅与月同用。今参照与寒部的平行关系,把鎋韵归入此部。

屑部

编辑

《用韵考》霽祭屑薛同用,又屑薛同用,又月沒屑薛同用,又黠偶与月同用,又黠偶与屑薛同用,《切韵》屑薛黠无对立,从合。含屑薛韵。有二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et。 《用韵考》黠韵有些字与月同用,有些字与屑薛同用。今参照与先部的平行关系,把黠韵归入此部。

藥部

编辑

《用韵考》藥鐸同用,又覺藥鐸同用,今和藥鐸为一部。含藥鐸韵。有一三等,无重纽,变轻唇,分开合。记为ak。 与江韵平行,覺韵后期可能也离沃部入此部。

陌部

编辑

《用韵考》陌麥昔錫同用,又陌麥昔同用,又錫独用,《切韵》陌麥昔与錫无对立,从合。含陌麥昔錫韵。有二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ek。 陌麥昔与庚耕清平行,陌三与昔的关系参照庚三清,陌二与麥的关系参照庚二耕。如果想保存陌麥的对立,可以把麥记为rək。

職部

编辑

《用韵考》職独用,又職德同用,今从分。含職韵。有三等,无重纽,不变轻唇,分开合。记为ɨk。 《用韵考》说職德与蒸登相配,蒸登既分用,職德也跟着分用,職德合韵的例子比蒸登合韵多些,可能是主元音在北方渐渐混同的缘故。今参照蒸登,把職德分开。蒸部中对蒸韵音韵地位的描述,也能平移至職韵。

德部

编辑

《用韵考》德独用,又職德同用,今从分。含德韵。有一等,分开合。记为ək。

緝部

编辑

《用韵考》緝独用。含緝韵。有三等,有重纽,不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ip。

合部

编辑

《用韵考》合独用,又業乏同用,狎未见,《切韵》无对立,今合为一部。含合狎業乏韵。有一二三等,无重纽,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əp。 《用韵考》说覃銜同用,合狎也该同用,但狎韵字未见。今参照合部与覃部的平行关系,合合狎業乏为一部。

盍部

编辑

《用韵考》未见。含盍韵。有一等,不分开合。记为ap。 《用韵考》说談独用,盍也该独用,但盍韵字未见。

葉部

编辑

《用韵考》葉帖洽同用。含葉帖洽韵。有二三四等,有重纽,不变轻唇,不分开合。记为ep。

合韵的规律

编辑

按照上文的分部,《用韵考》除有一部自为韵的情况,还有很多两三部合韵的例子。古风、祭文之类不分诗人,每每横跨数部,可能是刻意存古所致。其他合韵的规律,约有如下数端。

  1. 二等重韵相互为韵。即同韵尾的二等韵(标记为r者)互押。如此者有佳麻同用、刪山同用。其他二等重韵可能也能互押,不过韵字少,用例也少,没有同用例流传下来。庚耕两韵历来认为重韵,上文既归为同部,因此不算合韵。江韵不认为与庚耕重韵,也从不与庚耕同用。
  2. 前后元音相互为韵。即同韵尾,主元音前后相对的韵互押。前后相对的主元音有两组,e与ə,i与ɨ。如此者有脂微同用、脂之同用、齊皆灰咍同用、真諄臻欣文同用、真諄臻欣同用、鹽添凡同用、質術櫛物同用、月沒屑薛同用。大体来说高元音和入声用韵宽,低元音和非入声用韵严,所以真諄臻欣文可以同用,月沒屑薛也可以同用,元魂痕和先仙却始终分用。
  3. s尾与t尾相互为韵。即同主元音,s尾(去声)和t尾(入声)的韵互押,造成去入通押。如此者有霽祭屑薛同用、末曷泰同用。

元音音位

编辑

综合上述各部共得元音七个,即a、e、ə、o、i、ɨ、u。其中ə与o只在登韵与冬韵存在对立,ɨ与u只在蒸韵与東韵三等存在对立。若将蒸韵拟成iŋ,则ɨ与u的对立消失,即u=wɨ,u音位可取消,已如前述。

轻唇音只出现于非前元音a、ə、o、ɨ(u),重纽只出现于前元音e、i。进一步,记为r的二等及重纽B类只出现于非后元音a、e、i,只有江韵的roŋ例外。为消除此例外,可将冬部重新处理为awŋ,江韵为rawŋ,如此,ə与o的对立也消失了,o=aw,o音位亦可取消。为表明ə、ɨ后元音的性质,把两者分别重新记为ɤ、ɯ。

综上所述,切韵音的元音音位有a、e、ɤ、i、ɯ五个,各元音所辖韵部如下表。

元音音位 - -j -w -m -n -jŋ -wŋ -s -p -t -k -jk -wk 备注
a 歌 a 肴 aw 談 am 寒 an 陽 aŋ 冬 awŋ=oŋ 泰 as 盍 ap 曷 at 藥 ak 沃 awk=ok 二等、轻唇
e 支 e 齊 ej 蕭 ew 鹽 em 山 en 庚 eŋ 耕 ejŋ 祭 es 葉 ep 屑 et 陌 ek 麥 ejk 二等、重纽
ɤ 魚 ɤ 咍 ɤj 覃 ɤm 痕 ɤ 登 ɤŋ 廢 ɤs 合 ɤp 月 ɤt 德 ɤk 轻唇
i 脂 i 幽 iw 侵 im 真 in 蒸 iŋ 至 is 緝 ip 質 it 職 ik 重纽
ɯ 之 ɯ 尤 wɯ=u 微 ɯj 文 ɯn 東 wɯŋ=uŋ 未 ɯs 物 ɯt 屋 wɯk=uk 轻唇

蒸韵来源于上古蒸部三等,蒸部三等重纽A类合口(包括唇音)(wrj)入于切韵东韵三等(同入于东韵三等的还有上古冬部,蒸应是入于冬再入于东),其他(重纽A类开口及重纽B类)(j/wj/rj)入于蒸韵。与之平行,上古之部重纽A类合口入于尤韵,重纽A类开口入于之韵,重纽B类入于脂韵,同入于尤韵的还有上古幽部。但与尤韵同用的不是来自幽部一二等的豪肴等韵,却是来自侯部一等的侯韵,侯部三等的虞韵却去与模鱼等韵同用。正如东韵三等与来自上古东部的东韵一等合为一韵,同来自东部三等的鍾韵却要与冬部一等的冬韵同用。可见上古的元音o到了中古,一等高化,三等低化,u反之,一等低化,三等高化。

本来ɨ只有三等,u并入ɨ音位之后,多了东侯两个一等韵。为了保持一等韵只有中低元音,可以把東处理成əwŋ,侯处理成əw,如此三等韵只有i、ɨ、u=wɨ等高元音,非三等韵只有a、e、ə、o=wə等中低元音。切韵切上字三等韵为一组,非三等韵为另一组,可以看成高元音的元音和谐。

由于i、ɨ只有三等,所有以二者为主元音的韵母的三等标志(j)都可径去。脂与之、真与文的区别,就是元音前后的对立。与此平行的支与鱼、仙与元除了主元音前后有别,其介音也可有i/ɨ的不同,以与主元音和谐。只是三等A类介音不存在前后对立,仍可只记为同一个j。这样更能解释丑类韵云以母的对立,如于是wjə=wɨə=uo,俞是jwjə=jwiə=yo。因为以母的j和介音j并不是同一个,三等介音j可出现于子类韵和丑类韵的云母(表现为ɨ),也可出现于寅A类和丑类韵的以母(表现为i),云母只配前者,以母只配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