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兆中(1915年2月-),字星拱,江蘇省宜興縣人。自一名土木工程學家,教育家,以及台灣通識教育的倡導人。

生平 编辑

民國四年(1915)二月生。祖父為地方仕紳,父親從商,家境小康。虞兆中幼時先在家鄉接受新式小學教育,後至縣城宜興念初中,十五歲入蘇州中學。民國二十六年(1937)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三十八年改名為南京大學,七十七年再度更名為東南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國民政府「導准委員會」服務。一年之後,返回南京中央大學任教,次年升等為講師。

民國三十五年(1946)陸志鴻臺大校長的函邀至臺灣參訪,次年成行,並受聘為臺大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四十六年至五十年間(1957-1961),擔任系主任,並於四十九年(1960)創立土木研究所,為臺大工學院第一個成立之研究所。

民國六十一年至六十八年間(1972-1979),轉任工學院院長,增設造船、資訊工程兩個學系,以及造船、環境工程兩個研究所。此外,增設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工業研究中心。再者,「資訊工程學」之「資訊」二字乃虞兆中首先使用。

民國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間(1965-1968),中國土木(水利)工程會中設置並主持混凝土工程研究會;六十三年(1974)膺選為該會之榮譽會員。六十二年(1973)起任國際預力混凝土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師學會論文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起並主持優秀青年工程師之選拔;六十五年(1976)任中華學術院中華工學協會會長。六十六年(1977)發起創立中華民國力學學會,次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評議員。

民國六十四年(1975),擔任教育部工業專科學校評鑑之總召集人;六十五年(1976),任大學評鑑土木水利各系所之召集人;六十六年(1977),任教育部改進工業教育規劃小組委員。

民國七十年(1981)八月,擔任臺大校長(擔任期間的詳細之內容為後述);七十三年(1984),當選為臺灣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同年七月在校長任滿離職,之後受聘為臺大名譽教授。

臺大校長時期 编辑

民國七十一年(1982)制定含校名、校訓、椰樹之校徽,以弘揚「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之校訓。同年十一月設立校園規劃委員會,翌年三月制定完成長達四百餘頁之「校園環境總規劃」,為此後臺大之校園設施繪製了未來的藍圖。

為了導正大學偏重專業教育之偏差、增加學生的基本知識及具有學生的可塑性,推廣通才教育。設立由十三位教授組成之工作小組,制定近中期計畫,就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社會、數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諸領域建立課程,詳列各課程之宗旨、綱要、授課方式,開出自然科學的大意、社會科學大意、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欣賞、藝術的接觸、數學方法與推理、應用科技概念等通才課程,備受學界重視,此後教育部及各校均相繼規劃通識教育課程。

虞兆中校長治理臺大,有理想大學之理念作為基礎。其大學理念,要言之,可歸納為「大學自治,學術自主」、「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大學教育是一種品德教育」等三方面。

對蹺課問題的看法為,教師的教法也有問題,也說道到值得教師與學生共同檢討改進。大學生已經有自主能力,上不上課自己可以決定,大學不需要中小學同樣的管理方式。

研究學術方面 编辑

著書甚豐,在結構理論、綜合分析法、結構之分段解析與傅接矩陣、結構之塑性分析與軸力影響等方面,發表為數甚多之學術論文。主要出版物有:《結構分析:虞兆中教授學術論著集》、《工程環境面面觀》等。

所獲榮譽頗多,主要有:民國五十五年(1966)之教育部學術獎章與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之工程學術獎章、七十一年(1982)之韓國釜山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九十一年(1992)國立中央大學之名譽工學博士學位等。

評價 编辑

其他 编辑

由於強烈的自由主義教育觀,很難見容於政治權威,故臺大校長在三年任內,處處受到政治因素之掣肘。

1.資料庫名稱

聯合知識庫

2.連接

http://udndata.com/library/

台大莫丟失了人文傳統 2010-11-22/聯合晚報

3.日期

2013.10.08

4.資料摘要

1980年代中期之前,台大校園內曾蓋了些不協調的建物,虞兆中校長時代成立校園規畫小組,統一校園建築風格。其後興建的新總圖等建物,大致尚能維護這整體風格。

1.資料庫名稱

聯合知識庫

2.連接

http://udndata.com/library/

六大學校院長核定 1981-07-21/聯合報

3.日期

2013.10.08

4.資料摘要

台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在1981年8月01日就職。

1.資料庫名稱

聯合知識庫

2.連接

http://udndata.com/library/

大學校長看學生「蹺課」問題 1983-04-22/聯合報

3.日期

2013.10.08

4.資料摘要

台大校長虞兆中表示,台大一向不過問學生上不上課,他認為,這個問題要看教授講課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如果教授教書很差,學生都不願聽,而一定強留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這個教授一定有問題。

虞校長認為,大學生蹺課問題,值得教師與學生共同重視及自我檢討改進,如果資質優異的學生認為上課受罪,學不到什麼,也不必用點名來強迫學生「悶」在教室裏,但教師應設法瞭解學生不願上課的原因,加以檢討改進,尤其是教材、教法是不是不夠吸引學生,而學生也不可對教師如何上課作過份要求,而忽略了自己在課前課後溫習作業的本份。

虞兆中說,大學生已有自主能力,上不上課自己可以決定,他不同意各校一定要像管中小學校學生般,用各種方法去限制學生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