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TongcyDai/沙盒/1

直轄市、縣、市

编辑

基隆市

编辑

基隆市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十七選舉區,範圍包含基隆市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基隆市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基隆市總共選出1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9[2]:9[3]:9[4]:11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基隆市選舉區 名稱 臺灣省第十七選舉區
基隆市選舉區
範圍 基隆市全境(2 基隆市全境(2333 基隆市全境

臺北市

编辑
 
臺北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圖。

臺北市立法委員選舉區設置於1969年第一屆增選立法委員選舉,範圍包含臺北市全境,屬於複數選舉區;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起劃分為兩個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臺北市總共選出8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1969年1986年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1]:1-2[2]:1-2[3]:1-2[4]:1-2
臺北市選舉區 臺北市全境[a]455888 劃分為8個選區
臺北市第一選舉區 未設置 松山區大同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5]:2206 松山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99101010 北投區全區、士林區的天母、蘭雅次分區共13里
臺北市第二選舉區 未設置 中正區建成區延平區大安區城中區龍山區古亭區雙園區景美區木柵區[5]:2206 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大安區文山區89101010 大同區全區、士林區街上、後港、社子、芝山岩、陽明山次分區共38里
臺北市第三選舉區 未設置 中山區全區、松山區的東社、三民、北本鎮次分區共20里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未設置 內湖區南港區
臺北市第五選舉區 未設置 萬華區全區、中正區城內東門南門崁頂次分區共21里[1]:2
臺北市第六選舉區 未設置 大安區
臺北市第七選舉區 未設置 信義區全區、松山區中崙、南本鎮次分區共13里
臺北市第八選舉區 未設置 文山區全區、中正區古亭公館次分區共10里

新北市

编辑

新北市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一選舉區,範圍包含新北市全境,應選人數1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臺北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拆分為三個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臺北縣總共選出12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2010年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縣內所有選舉區名稱遂自2012年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改為今名。

選區名稱 1989年 選區名稱 1992年1995年 說明
臺灣省第一選舉區 臺北縣全境(11 臺北縣選舉區
臺北縣全境(1617
1998年被分為三個選舉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1998年2004年 2008年[1]:3-6 2012年至今[2]:2-5[3]:2-5[4]:2-5
臺北縣第一選舉區 板橋市土城市樹林市鶯歌鎮三峽鎮888 石門鄉三芝鄉淡水鎮八里鄉林口鄉泰山鄉 新北市第一選舉區 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八里區林口區泰山區
臺北縣第二選舉區 三重市蘆洲市新莊市五股鄉泰山鄉林口鄉淡水鎮八里鄉三芝鄉石門鄉金山鄉萬里鄉101011 五股鄉蘆洲市三重市16里[b] 新北市第二選舉區 五股區蘆洲區三重區16里[b]
臺北縣第三選舉區 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烏來鄉汐止市瑞芳鎮平溪鄉雙溪鄉貢寮鄉999 三重市103里[c] 新北市第三選舉區 三重區103里[c]
臺北縣第四選舉區 未設置 新莊市75里[d] 新北市第四選舉區 新莊區75里[d]
臺北縣第五選舉區 未設置 樹林市鶯歌鎮、新莊市9里 新北市第五選舉區[e] 樹林區鶯歌區、新莊區9里[e]
臺北縣第六選舉區 未設置 板橋市西部[f] 新北市第六選舉區 板橋區西部[f]
臺北縣第七選舉區 未設置 板橋市東部[g] 新北市第七選舉區 板橋區東部[g]
臺北縣第八選舉區 未設置 中和市76里[h] 新北市第八選舉區 中和區76里[h]
臺北縣第九選舉區 未設置 永和市、中和市17里[i] 新北市第九選舉區 永和區、中和區17里[i]
臺北縣第十選舉區 未設置 土城市三峽鎮 新北市第十選舉區 土城區三峽區
臺北縣第十一選舉區 未設置 新店市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烏來鄉 新北市第十一選舉區 新店區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烏來區
臺北縣第十二選舉區 未設置 汐止市金山鄉萬里鄉瑞芳鎮平溪鄉雙溪鄉貢寮鄉 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 汐止區金山區萬里區瑞芳區平溪區雙溪區貢寮區

桃園市

编辑

桃園市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三選舉區,範圍包含桃園縣全境,應選人數5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桃園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桃園縣總共選出6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2014年臺北縣升格為桃園市,縣內所有選舉區名稱遂自2016年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改為今名。

選區 1989年 選區 1992年2004年 說明
臺灣省第三選舉區 桃園縣全境(5 桃園縣選舉區
桃園縣全境(78121313
2008年被分為6個選舉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說明
2008年2012年[1]:6-7[2]:7-8 2016年至今[3]:5-6[4]:5-7
桃園縣第一選舉區 蘆竹鄉龜山鄉桃園市11里 桃園市第一選舉區 蘆竹區龜山區桃園區11里→13里 中壢市自2010年1月1日起新增龍慈里(由至善里分割)、自信里(由自立里分割)、林森里(由新興里分割) 、金華里(由水尾里分割)等四個里[10];桃園區於2018年3月1日起新增3個里,從大林里新增大樹里(皆位於第四選舉區),從大興里新增大業里(皆位於第一選舉區),從忠義里新增福元里(皆位於第一選舉區)。[11]故桃園6個選舉區的涵蓋範圍實際上自2008年至2020年並無改變。
桃園縣第二選舉區 楊梅鎮→楊梅市新屋鄉觀音鄉大園鄉 桃園市第二選舉區 楊梅區新屋區觀音區大園區
桃園縣第三選舉區 中壢市69里→73里 桃園市第三選舉區 中壢區73里
桃園縣第四選舉區 桃園市65里 桃園市第四選舉區 桃園區65里→66里
桃園縣第五選舉區 平鎮市龍潭鄉 桃園市第五選舉區 平鎮區龍潭區
桃園縣第六選舉區 八德市大溪鎮復興鄉中壢市12里 桃園市第六選舉區 八德區大溪區復興區中壢區12里

新竹市

编辑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十八選舉區,範圍包含新竹市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新竹市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9[2]:9[3]:9[4]:11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十八選舉區 新竹市全境(1 新竹市選舉區 新竹市全境(22333 新竹市全境

新竹縣

编辑

新竹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四選舉區,範圍包含新竹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新竹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新竹縣總共選出1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2020年全國選區調整,新竹縣增為2席。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7[2]:8[3]:8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4]:9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2016年 2020年
臺灣省第四選舉區 新竹縣全境(2 新竹縣選舉區 新竹縣全境(33444 新竹縣全境 劃分為2個選區
未設置 新竹縣第一選舉區 新豐鄉湖口鄉新埔鎮芎林鄉關西鎮尖石鄉竹北市12里。[j]
新竹縣第二選舉區 竹東鎮寶山鄉北埔鄉峨眉鄉橫山鄉五峰鄉竹北市19里。[k]

苗栗縣

编辑

苗栗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五選舉區,範圍包含新竹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新竹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新竹縣總共選出1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7[2]:8[3]:8[4]:9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五選舉區 苗栗縣全境(2 苗栗縣選舉區 苗栗縣全境(22333 劃分為2個選區
未設置 苗栗縣第一選舉區 竹南鎮後龍鎮造橋鄉通霄鎮西湖鄉銅鑼鄉三義鄉苑裡鎮
苗栗縣第二選舉區 頭份市三灣鄉南庄鄉苗栗市公館鄉頭屋鄉大湖鄉獅潭鄉卓蘭鎮泰安鄉

臺中市

编辑

彰化縣

编辑

彰化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七選舉區,範圍包含彰化縣全境,應選人數4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彰化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彰化縣總共選出4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7[2]:8[3]:8[4]:10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七選舉區 彰化縣全境(4 彰化縣選舉區 彰化縣全境(77101010 劃分為4個選區
未設置 彰化縣第一選舉區 伸港鄉線西鄉和美鎮鹿港鎮福興鄉秀水鄉
彰化縣第二選舉區 彰化市花壇鄉芬園鄉
彰化縣第三選舉區 芳苑鄉二林鎮埔鹽鄉溪湖鎮埔心鄉大城鄉竹塘鄉埤頭鄉北斗鎮溪州鄉
彰化縣第四選舉區 大村鄉員林市永靖鄉社頭鄉田尾鄉田中鎮二水鄉

南投縣

编辑

南投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八選舉區,範圍包含南投縣全境,應選人數2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南投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南投縣總共選出2席立法委員,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7[2]:8[3]:8[4]:9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八選舉區 南投縣全境(2 南投縣選舉區 南投縣全境(33444 劃分為2個選區
未設置 南投縣第一選舉區 埔里鎮草屯鎮中寮鄉魚池鄉國姓鄉仁愛鄉
南投縣第二選舉區 南投市名間鄉集集鎮竹山鎮鹿谷鄉水里鄉信義鄉

雲林縣

编辑

嘉義縣

编辑

嘉義市

编辑

嘉義市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二十選舉區,範圍包含嘉義市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嘉義市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1]:9[2]:9[3]:9[4]:11
臺灣省第二十選舉區 嘉義市全境(1 嘉義市選舉區 嘉義市全境(11222 嘉義市全境

臺南市

编辑

高雄市

编辑

屏東縣

编辑

宜蘭縣

编辑

宜蘭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二選舉區,範圍包含宜蘭縣全境,應選人數2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宜蘭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6[2]:9[3]:9[4]:11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二選舉區 宜蘭縣全境(2 宜蘭縣選舉區 宜蘭縣全境(22443 宜蘭縣全境

花蓮縣

编辑

花蓮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十五選舉區,範圍包含花蓮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花蓮縣選舉區,屬於複數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9[2]:9[3]:9[4]:11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十五選舉區 花蓮縣全境(1 花蓮縣選舉區 花蓮縣全境(22222 花蓮縣全境

臺東縣

编辑

臺東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十四選舉區,範圍包含臺東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臺東縣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臺東縣無論在當今的單一選區制或過往的複數選區制,縣內選區的應選名額皆為一席,是臺灣本島唯一未曾有第二席的縣市。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9[2]:9[3]:9[4]:11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十四選舉區 臺東縣全境(1 臺東縣選舉區 臺東縣全境(11111 臺東縣全境

澎湖縣

编辑

澎湖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89年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原稱臺灣省第十六選舉區,範圍包含澎湖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起改稱澎湖縣選舉區;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9[2]:9[3]:9[4]:11
1989年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臺灣省第十六選舉區 澎湖縣全境(1 澎湖縣選舉區 澎湖縣全境(11111 澎湖縣全境

金門縣

编辑

金門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範圍包含金門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10[2]:9[3]:9[4]:11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金門縣選舉區 金門縣全境(11111 金門縣全境

連江縣

编辑

連江縣立法委員選舉區肇始於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範圍包含連江縣全境,應選人數1人;自2005年修憲後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於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實施。

選區 包含的行政區[1]:10[2]:9[3]:9[4]:11
1992年2004年 2008年至今
連江縣選舉區 連江縣全境(11111 連江縣全境


原住民選區

编辑

不分區

编辑

已廢除的選舉區

编辑

臺灣省

编辑

在1998年臺灣省虛級化以前,臺灣省曾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行政區劃。[12]臺灣省立法委員選舉區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設置,於其後之增選增額選舉中,則分割為數個複數選區。[13]以下列出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包含原始選舉、增選及六次增額選舉)的選區變化。選區後附帶的粗體數字為應選人數。

名稱 包含的二級行政區 說明
1948年
8
1969年
7[l]
1972年
21[m]
1975年
22[n]
1980年
38[o]
1983年
39[p]
1986年
41[q]
1989年
39[r]
臺灣省選舉區 臺灣省全境(臺灣島、澎湖群島及其附屬島嶼) 已裁撤 於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時設置,共選出8名立委;1950年曾進行補選。1969年時裁撤,改劃為臺灣省第一選區、臺灣省第二選區。
臺灣省第一選區 未設置 基隆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彰化臺中縣臺中市南投等8縣2市(3 台北縣基隆市宜蘭縣34899 台北縣11 原為於第一屆增選立法委員選舉於臺灣省劃分的兩個複數選舉區之一,1989年選區範圍則改為臺北縣全境。
臺灣省第二選區 未設置 雲林嘉義臺南縣臺南市高雄縣高雄市屏東臺東花蓮澎湖等8縣2市(4 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336 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66)   宜蘭縣2 原為於第一屆增選立法委員選舉於臺灣省劃分的兩個複數選舉區之一,1982年7月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仍在選區內。1989年選區範圍則改為宜蘭縣全境。
臺灣省第三選區 未設置 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559910 桃園縣5 原為於第一屆第一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於臺灣省劃分的六個複數選舉區之一,1989年選區範圍則改為桃園縣全境。
臺灣省第四選區 未設置 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臺南市558 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縣臺南市89 新竹縣1 原為於第一屆第一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於臺灣省劃分的六個複數選舉區之一,1982年7月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仍在選區內。1989年選區範圍則改為新竹縣全境。
臺灣省第五選區 未設置 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44 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555 苗栗縣2 原為於第一屆第一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於臺灣省劃分的六個複數選舉區之一,1979年7月高雄市改為直轄市,故從選區中移除。1989年選區範圍則改為苗栗縣全境。
臺灣省第六選區 未設置 花蓮縣台東縣11222 台中縣4 原為於第一屆第一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於臺灣省劃分的六個複數選舉區之一,1989年選區範圍則改為台中縣全境。
臺灣省第七選區 未設置 彰化縣4 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設立。
臺灣省第八選區 未設置 南投縣2
臺灣省第九選區 未設置 雲林縣3
臺灣省第十選區 未設置 嘉義縣2
臺灣省第十一選區 未設置 台南縣4
臺灣省第十二選區 未設置 高雄縣4
臺灣省第十三選區 未設置 屏東縣3
臺灣省第十四選區 未設置 台東縣1
臺灣省第十五選區 未設置 花蓮縣1
臺灣省第十六選區 未設置 澎湖縣1
臺灣省第十七選區 未設置 基隆市1
臺灣省第十八選區 未設置 新竹市1
臺灣省第十九選區 未設置 臺中市3
臺灣省第二十選區 未設置 嘉義市1
臺灣省第二十一選區 未設置 臺南市2

福建省

编辑

福建省立法委員選舉區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設置,範圍包含福建省全境,並分割為數個複數選舉區。自第一屆增額選舉起,則成為單一選舉區,至第二屆選舉裁撤。

名稱 包含的二級行政區 說明
第一屆[14] 第一屆增額至第一屆第六次增額
第一選區 福州市林森縣福清縣長樂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古田縣屏南縣永泰縣平潭縣霞浦縣周寧縣福安縣福鼎縣寧德縣柘榮縣周寧縣壽寧縣 已裁撤 粗體字為聯合選舉事務所所在地。[14]
第二選區 建陽縣浦城縣崇安縣、永吉縣(待查)、政和縣建甌縣邵武縣尤溪縣南平縣沙縣順昌縣建寧縣泰寧縣三元縣將樂縣永安縣光澤縣松溪縣
第三選區 廈門市大田縣德化縣蒲田縣仙遊縣惠安縣晉江縣南安縣永春縣安溪縣同安縣金門縣
第四選區 龍溪縣雲霄縣長泰縣海澄縣漳浦縣詔安縣東山縣明溪縣寧洋縣清流縣寧化縣長汀縣連城縣武平縣漳平縣上杭縣永定縣龍岩縣南靖縣華安縣平和縣
福建省選舉區 未設置 金門縣連江縣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公告第7屆立法委員選舉之種類、名額、選舉區之劃分、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時間及競選經費最高金額等事項. 行政院公報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 2007-11-9,. 013:216: 33856–3386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公告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之種類、名額、選舉區之劃分、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時間及競選經費最高金額等事項. 行政院公報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 2011-11-11,. 017:217: 35414–3542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公告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之種類、名額、選舉區之劃分、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時間及競選經費最高金額等事項. 行政院公報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 2015-11-13,. 021:215: 48342–48352.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公告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之選舉種類、名額、選舉區之劃分、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時間及競選經費最高金額等事項. 行政院公報 (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 2019-11-08,. 025:213: 53070–53082.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續修臺北市志 卷三‧政事志-自治與選舉篇. 臺北市文獻館. 2015-12. ISBN 978-986-04-6947-9. 
  6. ^ 6.0 6.1 新北市三重區行政區域圖 (PDF).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7. ^ 新北市新莊區行政區域圖 (PDF).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8. ^ 8.0 8.1 新北市板橋區行政區域圖 (PDF).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9. ^ 9.0 9.1 新北市中和區行政區域圖 (PDF).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10. ^ 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及村里代碼增刪修訂表 99.01-99.12 (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 
  11. ^ 桃園市轄里編組調整案」自107年3月1日起實施。. 桃園區戶政事務所. 
  12. ^ 司法院大法官. 釋字第 467 號. 全國法規資料庫. 
  13. ^ 立法委員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109-03-09. 
  14. ^ 14.0 14.1 〈茲修正福建省立法委員名額分配表及選舉區劃分表,公布之〉. 《國民政府公報》. 1947-07-12, 2875: 11.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标签或{{efn}}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