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

東漢及曹魏大臣
(重定向自王朗 (三國)

王朗(?—228年),本名,字景兴东海郯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人物,在曹魏时官至司徒

生平 编辑

早年事迹 编辑

王朗曾以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任菑丘县长。后因老师杨赐逝世而弃官服丧。及后获举孝廉,被征辟,都不应命。

与琅琊人赵昱、彭城人张昭为好友。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任徐州治中从事。当时汉献帝董卓劫持长安,王朗与别驾赵昱建议陶谦遗使向皇帝表示对汉室的支持,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着奏章到长安。献帝接到奏章后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赵昱和王朗都获升迁,王朗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治理会稽 编辑

 
连环画《三国演义》(1957年版)中的王朗画像

王朗到会稽后见当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并且与夏禹同庙。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暴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于是取缔为淫祀。在任四年,获得当地人民爱戴。

建安元年(196年),横扫江东孙策率兵进攻会稽,王朗的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王朗不接纳,坚持要守护城池到底,领兵对抗,最后被孙策击败。

于是王朗逃跑到东冶(即侯官),侯官县长商升为王朗起兵。孙策派遣韩晏攻打东冶,商升击败韩晏。孙策再派贺齐攻打侯官,商升被贺齐威名震慑,意欲出降,被属下将帅张雅、詹强背叛斩杀,继而引发内乱,终被贺齐平定。

王朗打算逃到交州,出海时遭孙策追击,唯有投降。孙策因敬重王朗而不加害,亦曾派张昭劝王朗归顺,但王朗坚决不肯。

回归朝廷 编辑

及后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上表征召王朗,王朗由曲阿出发,但因为久经战乱而道路不通,辗转数年才到任。王朗先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并以十郡建立魏国,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王朗处理事务在于宽恕犯罪者,控罪有疑点时判罚都会从轻,因而与锺繇一起以治狱而知名。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任魏王,王朗迁任魏国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曾进言劝减轻刑狱,转以扶助幼弱,帮助人民休养生息。同年,曹丕受献帝禅让称帝,改官名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不久吴蜀夷陵之战爆发,有人认为应该举兵支援称藩的东吴,并一举吞灭蜀汉,但王朗认为应该等待两军相持不下时才领兵支持,并派持重的将领攻蜀军要害之处,一举决胜;而当时东吴尚未起兵,而且经常下雨,不利于行军,于是反对,曹丕听从。后来曹丕征召孙权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实为人质),但孙登没有来,曹丕于是到许昌大兴屯田,打算进攻东吴;王朗听闻孙权的回答未到,若发兵后孙登来到,影响甚大,于是反对出兵,建议增强边境戍守,预防东吴进攻。当时曹丕以已成军而出征吴国,而孙登始终没有来,曹丕进军至长江后战事不利,撤回。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即位,封兰陵侯,增邑五百户,共计一千二百户,后转任司徒。曾上书谏止营造宫室。次年(228年)十一月去世[1],谥成侯。由儿子王肃袭爵。

正始四年(243年),成为魏太祖庙第二次祭祀的功臣之一。

正始六年十二月辛亥日(246年1月9日),曹芳诏故司徒王朗所作易传,令学者得以课试。

性格特征 编辑

  • 《魏书》有此描述:朗高才儒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自婚姻中表礼贽无所受。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故用财以周急为先。
  • 王朗被孙策安置在曲阿后,虽然穷困,朝不保夕,但仍然接济亲人旧友。
  • 王朗年轻时与沛国名士刘阳结交。刘阳曾因见汉室衰微而曹操甚有野心,恐怕曹操会夺权,曾打算刺杀曹操,但没有成事。后曹操任司空(196年),掌握大权,而当时刘阳已死,曹操则通缉他的嗣子。刘阳亲属旧友虽然多,但没有一个敢收容他,而王朗却收容了他数年,见曹操后又多次代为开解。最后曹操才赦免他。
  • 沛相袁忠以清亮著称,避乱客居会稽,见王朗从属衣着奢华,心存嫌恶,于是托病不与王朗交往。[2]
  • 文帝时分王朗食邑,要封他一子为列侯,王朗却求文帝封他兄长的儿子王详
  • 世说新语》纪录有一篇与王朗有关的故事:某日王朗与华歆同乘一船逃难,半路遇一人亦为逃难而请求上船,虽然华歆觉得为难,但王朗仍让他上船;稍后盗贼乘船追来,其势甚紧,王朗害怕船行太慢被盗贼追上,想赶此人下船,结果华歆反而出面阻止王朗:“我之所以疑虑,正是考虑到会有这个情况。但既然已经接纳了他,又怎么可以因为情势危急就抛弃他呢?”便依然像当初一样带他继续逃难。世人遂以此评断王、华两人德行高低的比较。[3]

小说中的形象 编辑

 
连环画《三国演义》(1957年版)中的王朗画像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以会稽太守的身份初次登场。在孙策打败吴郡严白虎之后节节进逼,基于唇亡齿寒的原因,力排众议接纳了逃亡的严白虎,但遭到虞翻的反对。之后派遣大将周昕与孙策作战失败,自知不敌孙策而向中原逃亡。

逃亡至中原后,受到曹操的赏识在朝中任职。在此之后则成为极力帮助曹操夺权的得力助手,与华歆等人联手,使曹操得以晋升至魏公、魏王的位子。曹操死后则威逼汉献帝禅让帝位与曹丕,成为魏国建立的一大功臣。

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经76岁之高龄,与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然而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

影视形象 编辑

家庭 编辑

妻子 编辑

杨夫人[4]

编辑

根据王朗写给许靖的信,他有一子一女早亡,只有两子在世,即时年二十九岁的王肃和一岁多的幼子。《郯城县志》记载王朗有一女儿被送到青山庵出家为尼,不知是否就是这个早亡女儿。

编辑

  • 王恽,王肃嗣子,死时无子而国除。
  • 王恂,王恽死后封国撤除,景元四年(263年)重新后获封兰陵侯。
  • 王虔,字恭祖,曾任平东将军、光禄勋尚书等职。有子王康、王隆,仕亦宦达,为后世所重。
  • 王元姬,嫁给司马昭,即文明皇后,成为司马炎司马攸兄弟的生母。
  • 王恺王肃子,西晋外戚,身份显贵,十分富有,且性格奢侈,曾与晋朝富豪石崇斗富。

编辑

  • 王详,王朗兄长之子,曹丕在位时曾经让王朗从自己封邑中分出一部分,封一个儿子为列侯,但是王朗却请封王详。

部下 编辑

  • 虞翻,会稽名士,王朗为会稽太守时,任命虞翻为功曹。
  • 周昕,会稽周氏三兄弟的长兄,在孙策出兵攻打会稽时,周昕率军抵御孙策,战死沙场。
  • 韩晏,永宁长,孙策将韩晏改任为南部都尉,永宁改由贺齐镇守。孙策派韩晏征讨侯官长商升,被商升击败。
  • 商升,侯官长,在王朗逃到东冶时,商升为王朗起兵,并击败了孙策派遣的永宁长韩晏。后来得知永宁改由贺齐镇守,因其威名最终决定投降。但部下张雅、詹彊等人并不愿意商升投降,所以合谋将商升反杀。
  • 张雅、詹彊,商升将帅,二人杀害商升后,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彊自称会稽太守。后来张雅与女婿何强因争地而互相猜忌,贺齐乘机以反间计从中挑拨,一战击破张雅,詹彊亦望风而降。

相关人物 编辑

  • 杨赐,东汉名臣,王朗老师。王朗曾以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任菑丘县长。后因老师杨赐逝世而弃官服丧。
  • 赵昱,琅琊人,东汉名士,王朗好友。被迫出任陶谦别驾从事。
  • 张昭,彭城人,东汉名士,王朗好友。拒绝陶谦征召而下狱,为赵昱所救。
  • 刘阳,沛国名士,年轻时与王朗结交。曾看出曹操将会夺权,因而计划暗杀曹操,但没成事就死去。曹操任司空后要捉拿刘阳之子,当时只有王朗敢收留其子,并代为求情,曹操最终放过刘阳之子。
  • 袁忠,故沛相,以高洁清廉著称,避乱客居会稽上虞。见太守王朗随从衣着奢侈,心感嫌恶,从此托病与王朗断绝来往。孙策破会稽后,袁忠从海路出走交趾。

延伸阅读 编辑

[]

 三国志·卷13》,出自陈寿三国志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三国志·魏明帝纪》:十一月,司徒王朗薨。
  2. ^ 《后汉书·卷四十五》:初平中,为沛相,乘苇车到官,以清亮称。及天下大乱,忠弃官客会稽上虞。一见太守王朗徒从整饰,心嫌之,遂称病自绝。后孙策破会稽,忠等浮海南投交阯。献帝都许,征为卫尉,未到,卒。
  3. ^   世說新語/德行. 维基文库. 
  4. ^ 《晋书·文明王皇后传》:(后)外曾祖母故司徒王朗夫人杨氏

典籍 编辑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 《晋书·后妃传上》
曹魏官职
前任:
华歆
曹魏司徒
226年—228年
继任:
暂无继任者
前任:
首任
曹魏司空
220年—226年
继任:
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