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培道中学

香港中學

香港培道中学(英语:Pooi To Middle School),于1888年创校,由美国南方浸会女传道会派遣宣教士来华创办,现时为一所全日制基督新教资助女子中学。“培道”的意思 是“培”育学生认识及活出神的“道”。

香港培道中学
Pooi To Middle School

地址 香港九龙九龙城区九龙城延文礼士道2号
邮政编码ptm-info@pooito.edu.hk
类型资助学校女子中学
宗教背景基督新教
隶属香港浸信会联会
创办日期1888年
创始人容懿美女士
学区九龙城区
校监李树甘博士
校长张美华女士
年级中一至中六
校训爱·诚·贞·毅
电话号码(852) 2336 1706
传真号码(852) 2337 9762
学校网址https://www.pooito.edu.hk/
地图

校政管理 编辑

历任校监 编辑

历任校长 编辑

  • 1949年至1965年:禤伟灵 女士[1]
  • 张美华 女士

历史 编辑

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女传道会传教士容懿美女士(Miss Emma Young)被获派来华开办女子教育,因当时的女性大多未有机会进学堂读书,而且未接触过基督教。当时容女士只身只带着很少的金钱来华,没有物资建校,亦没有可依靠的人,她在广州五仙门开办了培道女子中学。在当时,劝喻女性上学并不容易,因为她们自古被认为无需读书。同年3月3日,学校正式开课,当时称为妇孺班,开学时仅有6名学生,但她仍全心教授她们。她让妇女带着孩子上学。亦让有缺陷的人学习刺绣,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在其努力下,学生人数渐渐增加。在1907年迁入广州东山民地的新校舍,于1918年开办中学、初级师范、小学和幼稚园各级。至1930年奉准立案,此后纯由华人管理[2]

但后来1937年发生第二次中日战争,广州遭遇空袭,使学校不能继续正常运作,被迫要离开五仙门,老师们带着愿意跟随学校走的学生离开,迁往肇庆暂避战火。1938年再由肇庆迁往香港旺角广华街,而小学部在1940年迁入马头围士他令道。1941年与培正中学坪石合办培联中学。1942年香港沦陷后,迁往澳门继续办学,后成立澳门培道中学。1945年战争结束,校方一方面迁回广州,接收东山校舍及复课,经历史演变成为现广州市第七中学;另一方面到香港设立分校,租用士他令道浸信会副堂作校舍之用。1946年香港分校正式命名为“香港培道女子中学”,1947年迁往九龙仔嘉林边道校舍。1952年向香港政府申请拨地延文礼士道2至8号,由师生筹款兴建校舍。1954年延文礼士道新校舍完工,敦请香港总督葛量洪爵士夫人主持启钥仪式。1959年扩建“七十周年纪念堂”。1984年加建培道长廊,连接延校舍与纪念堂两座校舍。1997年,全校进行大型的维修工程。

1961年,香港培道中学采用五年完成中学制度,再于1965年参加香港中学会考。1975年逐步转为资助中学。1991年实施循环制上课,1992年9月开始两年制预科班。1994年成立家长会。

2006年,学校获立法会通过资助$138,500,000原址重建校舍,学校展开约会$30,000,000筹款活动优化校舍。在高山剧场演出三场本校首出英语音乐剧《安妮》, 勉励各人积极面对环境的改变。自此“舞动声扬/音乐剧”成为培道每年的庆典,让学生有机会展现演艺才能。同年6月最后一星期举行“校舍告别周”。透过一系列活动为校舍感恩,之后暂在青山道德贞女子中学旧校舍上课。

2010年承蒙各地校友及各界人士捐款约3,000万元,提升新校舍建设。3月12日举行新校舍奉献及开幕典礼,主礼嘉宾为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太平绅士。9月起,校董会通过学校以“双语教学”为培道的新使命。本校根据教育局“教学语言微调方案”,由中一开始,5班中有3班为英文班及2班为中文班。全级数学科及科学科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而其中3班学生更会以英语学习历史科及电脑科。

2022年由中一开始,4班中有3班为英文班及1班为中文班,全级数学科及科学科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而其中3班学生更会以全英语学习历史科及电脑科,其他科目则有15%以英语学习,以强化中英兼擅之学校方向。

教学语言 编辑

https://www.pooito.edu.hk/English/Curriculum/School_MOI_eng.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校训 编辑

“爱·诚·贞·毅”是培道中学的校训。

“爱”: 爱无不亲,爱则远者悦近者来;

“诚”: 诚无不成,诚则众庶凭生,而无物不长;

“贞”: 贞无不正,贞则立一为宗,无所偏颇;

“毅”: 毅无不决,毅则勇往直前,无所犹豫。

学校希望培道女儿以“爱·诚·贞·毅”为人生目标。

校歌 编辑

香港培道使用广州培道原版校歌的第三段作为该校校歌。校歌显出学校希望同学无论在什么环境中生活,都要坚强,做到爱诚贞毅,这亦是培道女儿的特质。 校歌以普通话唱诵。

培道同学兮 爱诚贞毅

四德俱备兮 无往而畏

当兹社会兮 釜鸣而螗沸

毋徨毋惑兮 毋悲毋歔欷

培道同学兮 记取爱诚贞毅

编辑

香港培道中学的社有别于香港的其他学校,一个年级为一个,而社名每年度都不同。

1888-1906 五仙社 1907-1925 东山社

1926 觉社 1927 明社 1928 适适社

1929 互助社 1930 巩社 1931 蔚社

1932 曦社 1933 星社 1934 峰社

.........................................................

社名一定要有日、羽、山其中一个字,三年为一循环。

“ 日”字旁 “ 羽”字旁 “山”字旁

(属蓝黄系) (属红白系) (属绿白系)

1935 晔晔社 1936 翼社 1937 峑社

1938 晖晖社 1939 凌社 1940 崇社

1941 晶社 1942 翀社 1943 崑社

1944 暾社 1945 翚社 1946 崧社

1947 昕社 1948 翘社 1949 嶝社

1950 旭社 1951 翔社 1952 岳社

1953 是社 1954 翱社 1955 嵚社

1956 昭社 1957 翨社 1958 峻社

1959 晃社 1960 翊社 1961 岱社

1962 昱社 1963 翎社 1964 崎社

1965(初中三) 旸社 1965 翰社 1966 嵘社

1967 晨社 1968 翕社 1969 山令社

1970 暚社 1971 羽也 社 1972 峩社

1973 智社 1974 羽青 社 1975 崝社

1976 晅社 1977 羽宾 社 1978 峘社

1979 旼社 1980 耀社 1981 岚社

1982 晟社 1983 翾社 1984 峣社

1985 景社 1986 翩社 1987 山宣 社

1988 晴社 1989 翯社 1990 峦社

1991 昊社 1992 习社 1993 峥社

1994 晰社 1995 翠社 1996 山社

1997 晋社 1998 翪社 1999 峤社

2000 昫社 2001 翥社 2002 崚社

2003 曜社 2004 新翱社 2005 峯社

2006 𬀩社 2007 翛社 2008 嵩社

2009 日社 2010 翙社 2012 𪩘社

2013 晞社 2014 翮社 2015 岭社

2016 曈社 2017 䎚社 2018 屹社

2019 昂社 2020 翧社 2021 巍社

2022 暟社 2023 翓社 2024 峑社

2025 昉社 2026 羿社 2027 屾社

2028 暻社

校舍及设施 编辑

学校楼高7层,面积15,512平方米,由A座大楼、B座大楼、C座大楼及D座大楼四部分组成。学校的设施如下:[3][4][5]

  • 28间课室
  • 礼堂(可容纳1,000人,名为“校友会礼堂”)
  • 演讲厅(可容纳240人,相等于两个年级的人数)
  • 体育馆(具国际篮球赛场地标准)
  • 2个室外篮球场
  • 校史馆(2000平方尺)
  • 教堂 (可容纳150人,相等于一个年级的人数)
  • 艺术教育中心(3000平方尺)
  • 学生活动中心(1800平方尺)
  • 5间实验室
  • 梁胡燕群健康教育中心
  • 中华文化室
  • 历史文化室
  • 地理室
  • 2间家政室
  • 学治会室、学生领袖室
  • STEM室、电脑室、多媒体学习室
  • 音乐室
  • 视觉艺术室
  • 健身室
  • 学生活动中心(1500平方尺)
  • 学生辅导室、社工室
  • 会议室
  • 教员室
  • 教员休息室
  • 学生餐厅(3000平方尺)
  • T 花园
  • 四叶雅座
  • 停车场(20个车位)

著名/杰出校友 编辑

参见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甄咏蓓是Facebook公开校友群组“Pooi To Middle School”(group/2221367874)的成员。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英女皇嘉獎香港有功官民 元旦授勳名單. 华侨日报. 1968-01-01 [2024-02-25]. 
  2. ^ 培道中學發展史 盧家碧 (PDF).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06). 
  3. ^ 九龙仔延文礼士道香港培道中学重建计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立法会工务小姐委员会文件
  4. ^ 九龙仔校舍兴建进展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4-16.香港培道中学
  5. ^ 校舍特色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4-08.香港培道中学
  6. ^ 卢子健、何安达. 香港人名錄. 天地图书. 1994: 287. 
  7. ^ 鄧碧雲小史. 华侨日报. 1991-03-26: 22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8. ^ 八間學校畢業禮. 华侨日报. 1967-07-23: 11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6). 
  9. ^ 升學乎?就業乎? 七學校畢業生題名. 华侨日报. 1958-07-15: 14 [2022-04-16]. 
  10. ^ 中文中學會考放榜 一千四百餘人合格. 工商晚报. 1958-07-19: 8 [2022-04-19]. 

外部链接 编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