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是根據愛利克·艾瑞克森描述,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面臨、並克服新的挑戰。每個階段都建築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再次造成問題。

1950年代,愛利克·艾瑞克森創立這個理論,作為對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階段的改進。艾瑞克森接受佛洛伊德理論的觀念(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中的幼兒性慾),但是反對佛洛伊德試圖單純以性慾為基礎來描述人格。此外,艾瑞克森批評佛洛伊德originology的觀念。[1]。就是說所有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經驗。根據艾瑞克森,童年早期的經驗很重要,但是個體仍能在社會環境內得到發展。[2]艾瑞克森相信童年對於人格發展非常重要,與佛洛伊德不同,認為人格在5歲以後繼續發展。在他最有影響的著作《兒童與社會》(1950年)中,他將人的一生分為8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階段 編輯

大約年齡 德性 社會心理危機[3] 顯著關係[4] 存在問題[5] 例子[5]
0-2歲 希望 信任對不信任 母親 我能不能信任這個世界? 餵食、遺棄
2-4歲 意志 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 雙親 我可不可以成為我自己? 如廁訓練、自行著裝
4-5歲 目的 主動對內疚 家庭 為我自己而做、移動和行動是可以的嗎? 探索、使用工具或創作藝術
5-12歲 能力 勤奮對自卑 鄰居、學校 我能不能為全世界的人與事物做什麼事? 學校活動、運動
13-19歲 忠誠 身份認同對角色混亂 同儕、模範 我是誰?我能成為什麼? 人際關係
20-39歲 親密對孤獨 朋友、伴侶 我能不能去愛? 親密關係
40-64歲 關懷 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 家庭成員、工作夥伴 如何完成我所認為的人生? 工作、夥伴
65歲-死亡 智慧 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 人類、我的同類 對於成為我自己的過程是否滿意? 回顧人生

嬰兒期(0-2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信任對不信任
  • 主要問題: 我的環境可信嗎?
  • 中心任務: 接受照料
  • 正面結果: 信任、樂觀
  • 發展障礙: 焦慮、不安
  • 自我品質: 希望
  • 重要關係: 父母


幼年(2-3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自主對羞怯、懷疑
  • 主要問題: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
  • 中心任務:模仿
  • 正面後果:自我控制
  • 發展障礙: 懷疑、缺乏信心
  • 自我品質: 意志
  • 重要關係:父母

學齡前期(3-6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主動性對內疚感
  • 中心任務: 認同
  • 正面後果: 具有自信心、進取心
  • 發展障礙: 缺少主動性
  • 自我品質: 目的
  • 重要關係: 家庭

學齡期(6-12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勤勉對自卑
  • 中心任務: 教育
  • 正面成果: 獲得學習能力,成就感
  • 發展障礙: 失敗感
  • 自我品質: 能力
  • 重要關係: 學校

青春期(13-19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 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
  • 中心任務: 同輩群體
  • 正面後果: 強烈的團體歸屬感,為將來準備計劃
  • 發展障礙: 角色混亂、生活無目的
  • 自我品質: 忠誠
  • 重要關係: 同輩群體

成人早期(20-39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 親密對孤獨
  • 中心任務: 關心
  • 正面後果: 組成密切關係,和他人分享
  • 發展障礙: 疏離社會、寂寞孤獨
  • 自我品質: 相互關懷,同甘共苦
  • 重要關係: 配偶、朋友

成人中期(40-64歲)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 創造對停滯
  • 中心任務: 獲得創造力,養育與輔導
  • 正面後果: 成功的個人事業和悉心關懷與培養下一代
  • 發展障礙: 自我關注、不關心後代福祉
  • 自我品質: 關懷
  • 重要關係: 工作場所 - 社區與家庭...

老年期(65歲-死亡) 編輯

  • 社會心理危機:自我完善對失望
  • 中心任務: 反省並接受人生
  • 正面後果: 對一生感到滿意
  • 發展障礙: 悔恨、絕望
  • 自我品質: 智慧
  • 重要關係: 人類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oare, C.H. (2005). Erikson’s general and adult developmental revisions of Freudian thought: 「Outward, forward, upward」.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2, 19-31.
  2. ^ Erikson, E.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3. ^ 存档副本.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30). 
  4. ^ PSY 345 Lecture Notes - Ego Psychologists, Erik Erikson (PDF). [2009-08-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0-16). 
  5. ^ 5.0 5.1 Macnow, Alexander Stone (編). MCAT Behavioral Science Review. New York City: Kaplan Publishing. 2014: 220. ISBN 978-1-61865-485-4. 

參考書目 編輯

  • Coady, N & Lehmann, P, (Eds.), 2016,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 3 edn,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 Erikson, Erik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
  • Erikson, Erik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59.
  • Sheehy, Gail. Passages: Predictable Crises of Adult Life. New York: E. P. Dutton, 1976.
  • Stevens, Richard. Erik Eriks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198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