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英語:Diaper rash, Irritant diaper dermatitis),是指在嬰兒肛門附近、臀部會陰、生殖器、和大腿根皺褶處等直接接觸尿液、糞便的部位皮膚,出現發紅發炎的現象,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1]

尿布疹
類型對磨疹[*]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皮膚病學
ICD-11EH40.10
ICD-10L22
ICD-9-CM691.0
DiseasesDB23119
MedlinePlus000964
eMedicine911985、​801222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產生原因是由於嬰兒尿液糞便含有尿素酵素,若是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過久,就會刺激皮膚產生變化,引起紅疹。尿布疹多見於初生至1歲的嬰兒,因而又稱嬰兒紅臀。尿布疹根據症狀的輕重可分為三度:I度,只有臀部皮膚發紅的症狀;II度,臀部發紅並有皮疹;III度,臀部出現潰瘍、糜爛[2]

它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尿布」這個詞並不是因為尿布本身導致了皮疹,而是因為尿布的使用有關。也有人主張其為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英語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但卻缺乏此類證明[3]。成年人有尿失禁(糞便、泌尿或兩者兼有)導致的皮疹,有時被稱為尿失禁相關性皮炎[4][5]

病因 編輯

尿液或大便內的尿毒素,經過細菌消化產生腐蝕性物體,會使嬰兒嬌嫩的表皮損害,從而導致皮膚的角質層或皮膚最外層的破裂[6],使皮表的肌膚容易被細菌所感染,形成尿布疹[7]。嬰兒尿布更換不勤或洗滌不乾淨,長時間接觸、刺激嬰兒皮膚;尿布質地較硬,發生局部摩擦,這些都可能引發尿布疹,繼發細菌或念珠菌感染後加重。但皮疹極罕見於臀部[8][9]

雖然嬰兒在1歲以內多少都會患幾次尿布疹,但母乳餵養患尿布疹的概率低於配方奶嬰兒。嬰兒在某些年齡段或者情況下也容易感染尿布疹[9]

  • 8-10個月的嬰兒
  • 尿布區域未保護乾淨、乾爽。
  • 腹瀉的嬰兒
  • 剛開始吃輔食的嬰兒(由於食物品種的增加引起消化過程改變)
  • 正在服用抗生素的嬰兒(因為藥物刺激可導致皮膚感染的酵母菌的繁殖)

傳統的一次性尿布和可重複使用的布尿布中的尿布疹的發生率沒有明顯差異。嬰兒穿著帶有中心膠質物質的超強吸收劑的一次性尿布,與穿布尿布的情況相比,尿布疹發作次數較少,但是超強吸水性尿布中可能含有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染料[10]。無論是布尿布還是一次性紙尿布,都應該經常換以防止尿布疹。

臨床表現 編輯

皮損呈大片潮紅,亦可發生斑丘疹和丘疹,邊緣清楚,皮損形態與尿布包紮範圍一致。多累及嬰兒的會陰部,有時可蔓延至腹股溝及下腹部。[11]

預防與治療 編輯

注意觀察臀紅程度:臀部皮膚顏色、溫度,有無潰爛或滲出物。常見的尿布疹的治療方法是更換尿布、減少尿布使用、溫和擦拭、以及抗真菌藥物。在尿布區域還可能發生各種其他的炎症和傳染性過程,因此認識到這些並發的炎症有助於對患者的準確診斷和治療[12]

尿布更換 編輯

最有效的辦法是暫停使用尿布,儘可能將嬰兒的屁股暴露在空氣中[13][14]。另外一種常見方法是頻繁更換尿布。徹底乾爽的皮膚對尿布疹具有很好的預防性,因為尿液、糞便或出汗導致的過多水分為尿布疹的出現提供了條件[15]。加強臀部護理:保持嬰兒外陰和臀部皮膚乾燥、清潔,大小便後及時換尿布,不要給大小便產生糞毒的時間。大小便後應用溫開水將臀部洗淨[16]。用細軟布吸乾,尿布用吸水性強、質地細軟的棉質改制,並勤洗勤換,除去污物和尿布上殘留的肥皂和洗衣粉,尿布多曬陽光或烘乾後再用,或者使用一次性紙尿布。不用橡膠和塑料布墊在嬰兒身下或包在尿布外面[2]

有一些資料聲稱尿布疹更常見於布尿布[6]。也有主張尿布疹與尿布的材質有關係,只要其材質可以吸收並保持嬰兒皮膚的水分,就可防止繼發的念珠菌感染英語Candidiasis[17]。但是至今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或反駁尿布的種類會對病因產生區別[18]。此外,無法生物降解的尿布對環境的影響是一個涉及公共政策的問題[19]

藥物治療 編輯

藥物治療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

軟膏 編輯

另一種方法是阻止水分進入皮膚。通常是採用補救辦法,包括油基保護劑或障礙膏、各種非處方的「尿布霜」、凡士林聚二甲矽氧烷英語Polydimethylsiloxane和其他油。如果皮膚沒有完全乾燥,密封劑有時會起到相反作用。

含有氧化鋅的軟膏非常有效,特別是在預防方面;因為它們對皮膚有一種乾燥和收斂的作用,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而不會引起刺激[12][20]

粉末 編輯

各種吸濕粉末,如滑石粉澱粉,可以減少水分,但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任何種類的空氣粉末都會刺激肺組織,而由澱粉類植物(玉米、竹芋粉)製成的粉末為真菌提供營養,因此美國皮膚病學會並不推薦[21]

抗真菌劑 編輯

如果尿布疹持續發作或者惡化,通常會使用抗真菌藥藥膏。比如較為溫和的皮質類固醇製劑,例如氫化可的松乳膏[22]。由於很難通過肉眼分辨真菌源,許多醫生更喜歡皮質類固醇和抗真菌的混合乳膏,如氫化可的松/咪康唑英語Hydrocortisone/miconazole

參考 編輯

  1. ^ 周忠蜀著. 新生儿婴儿护理大百科.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2016.01: 61. ISBN 978-7-5127-1222-5. 
  2. ^ 2.0 2.1 張麗萍主編. 孕产妇居家护理.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6.07: 169. ISBN 978-7-308-15925-8. 
  3. ^ John Harper (MB; BS; MRCP.); Arnold P. Oranje; Neil S. Prose. Textbook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 Wiley-Blackwell. 2006: 160– [2010-05-09]. ISBN 978-1-4051-1046-4. 
  4. ^ Payne, D, Stop the rash: managing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n the community, Br J Community Nurs, 2017, 22 (Suppl 3): S20–S26, PMID 28252336, doi:10.12968/bjcn.2017.22.Sup3.S20. 
  5. ^ PubMed search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Title]", [2018-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6. ^ 6.0 6.1 Shin, Helen 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per Dermatitis.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Pediatric Dermatology. 2014-04-01, 61 (2): 367–382. doi:10.1016/j.pcl.2013.11.009. 
  7. ^ 王絮,譚豐瑜編著. 育儿百科. 新疆人民出版總社;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03: 202–203. ISBN 978-7-5466-2132-6. 
  8. ^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學術部主編. 0-3岁婴幼儿养育大百科 彩图升级版.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06: 50. ISBN 978-7-5384-9742-7. 
  9. ^ 9.0 9.1 斯蒂文·謝爾弗.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全新修订-第6版.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4: 55–56. ISBN 978-7-5304-8176-9. 
  10. ^ Dib, Rania. Diaper Rash. Medscape.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11. ^ 張學軍. 皮肤性病学(第八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3: 107–108. ISBN 978-7-117-17164-9 (中文(中國大陸)). 
  12. ^ 12.0 12.1 Scheinfeld, N., Diaper dermatitis : a review and brief survey of eruptions of the diaper area.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2005;6:273-81. PMID 16252927
  13. ^ Nappy Rash. Medinfo.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8). 
  14. ^ 張宛生主編. 育儿百科.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6.01: 40–41. ISBN 978-7-5068-5133-6. 
  15. ^ How to Treat Baby Rash? Identify and Treat Baby Rash. thebabyrash.com. [2017-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美國英語). 
  16. ^ 付娟娟編著.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细节全书.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 2015.01: 246–247. ISBN 978-7-5101-2998-8. 
  17. ^ Akin, Frank; Spraker, Mary; Aly, Raza; Leyden, James; Raynor, William; Landin, Wendell. Effects of Breathable Disposable Diapers: Reduced Prevalence of Candida and Common Diaper Dermatitis. Pediatric Dermatology. 2001-08-01, 18 (4): 282–290 [2018-04-30]. ISSN 1525-1470. doi:10.1046/j.1525-1470.2001.0192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英語). 
  18. ^ Baer, E. L.; Davies, M. W.; Easterbrook, K. J. Disposable nappies for preventing napkin dermatitis in infant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6-07-19, (3): CD004262 [2018-04-30]. ISSN 1469-493X. PMID 16856040. doi:10.1002/14651858.CD004262.pub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5). 
  19. ^ Prasad, H. R. Y.; Srivastava, Pushplata; Verma, Kaushal K. Diapers and skin care: merits and demerits.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October 2004, 71 (10): 907–908 [2018-04-30]. ISSN 0019-5456. PMID 15531833. doi:10.1007/bf028308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5). 
  20. ^ 崔玉濤著.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 10 小儿常见病.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15.03: 79. ISBN 7-5060-7687-X. 
  21. ^ Mom and baby skin car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7日). 
  22. ^ (美)施瓦茨編. 美国儿科专家临床会诊 2版.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2007.10: 323. ISBN 7-5433-2197-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