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柴胡的根,可入藥

柴胡(拉丁文:Bupleuri Radix),《神農本草經》中稱為茈胡,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紅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或全草。其中北柴胡又名硬柴胡,而紅柴胡又名南柴胡、軟柴胡。同屬植物如銀州柴胡興安柴胡長白柴胡三島柴胡台灣柴胡等亦可入藥。 《神農本草經》言:柴胡「主心腹腸胃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現代用以疏散退熱,疏肝解郁,昇陽舉陷。

柴胡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繖形目 Apiales
科: 繖形科 Apiaceae
屬: 柴胡屬 Bupleurum
L.

分佈 編輯

性味歸經 編輯

味苦,性微酸,無毒。歸心包經三焦經。

功效 編輯

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和解表里,疏肝,昇陽。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本經》: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中藥大辭典)1183頁)

記載柴胡苦平微寒,味薄氣升為陽。主陽氣下陷,能引清氣上行,而平少陽、厥陰之邪熱。宣暢氣血,散結調經。《本草備要》

為足少陽膽經表藥。治痰熱結實,虛勞肌熱,嘔吐心煩,諸瘧寒熱,婦人熱入血室,胎前產後諸熱,小兒痘疹,五疳羸熱,散十二經瘡疽,血凝氣聚,功同連翹。

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肝鬱型的慢性肝炎本品有較好療效。

禁忌 編輯

陰虛潮熱肝火上升忌用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柴胡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