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

福建省閩東語福建平話字Hók-gióng閩南語Hok-kiàn客家話Fuk-kien),簡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省份,省會為福州。東西最寬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為530公里,陸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與江西省相連,西南與廣東省接界,東隔臺灣海峽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轄8個普通地級市,1個副省級城市平潭綜合實驗區

福建省
福建省的位置
福建省的位置
坐標:25°54′N 118°18′E / 25.9°N 118.3°E / 25.9; 118.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源福州建州兩州首字
省會福州市
最大城市福州市[1]
行政區劃地級行政區9個、​縣級行政區85個、​鄉級行政區1104個
政府
 • 省委書記周祖翼
 • 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
 • 省長趙龍
 • 政協主席滕佳材
面積
 • 總計121,400平方公里
面積排名第23名(土地面積)
占全國1.29%
人口(2022)
 • 總計4,188萬人
 • 排名第15名
 • 密度345人/平方公里
 • 占全國2.97%
 • 生育率(2010)1.12(第17名
族群
 • 民族漢族畲族回族滿族蒙古族高山族
 • 方言閩語客家語畲話贛語吳語官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ISO 3166碼CN-FJ
GDP(2022)¥53109.85億元
$9144億美元(第8名
• 人均¥126845元
$20776美元(第4名
• 占全國4.78%
HDI(2022)0.815( 極高 
極高 · 第9名
行政區劃代碼35
網站http://www.fujian.gov.cn/

福建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90%的土地是山地丘陵;這些山地多為森林所覆蓋,使得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第一。福建的大陸海岸線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折,島嶼眾多。而且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衝,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2]

福建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8位,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區共43平方公里,廈門片區共43.78平方公里),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後,中國第二批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福建旅遊資源豐富,僅世界遺產就有武夷山鼓浪嶼福建土樓中國丹霞(泰寧)泉州舊城區五處。福建的民族組成相對單一,畲族為該省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其它少數民族多為近現代以後遷居而來。[2]

名稱 編輯

福建省
正體字 福建
簡化字 福建
郵政式拼音 Fukien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才開始出現「福建」一詞。[3] 「閩」最早見於《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4] 漢代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定義閩人是崇的族群;可以作為佐證的是「閩」字的寫法,而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解釋為「閩為山地,多出蛇蟲之類,故門下增蟲字,以示其特性」,但此解釋並未得到史學界的證實。[5][6]

福建有過「七閩」、「八閩」之別稱,現習慣稱「八閩」。「七閩」最早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清蔡永兼《西山雜記》載:「福建周時有七閩,其地域即泉郡之家,三山之蜑戶(即蜑家),劍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岩之龍門,漳郡之南太武,汀贛之客家,此七族稱七閩。」

關於七閩,何光岳的《南蠻源流史》載:《周禮·職方氏》載:「掌七閩八蠻」。鄭玄註:「閩,蠻之別也」,即閩乃蠻之別種。「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異族部落,如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

所謂「八閩」,是因為宋朝時稱為福建路,下轄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六個州及邵武興化二個軍,共計有八個同級行政的機構,因而得名。[7]

歷史 編輯

 
五代閩國劉華墓出土的一組陶俑
 
1752年福州城圖

出土文物證實,福建和中國其他省份一樣,存在過舊石器時代文化,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泉州市晉江深滬灣海濱發現,年代距今五十萬年至八十萬年[來源請求]。福建在上古時代原為古閩人百越的一支)的居住地。古閩人善於駕舟行筏,有「斷髮紋身」的習俗。公元前306年,越王無彊楚國殺死,越國陷入混亂,部分越國王族遷入閩地;其後,從越國南下的于越人古閩人融合為閩越人,在今福州建閩越王城。在福建設置閩中郡,是第一個在福建設立行政機構的中原王朝,但仍在福建地區仍任命一些閩越人「君長」。[7]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封越王勾踐的後代無諸為閩越王,建閩越國,其形式為藩屬國,都城設於東冶[8],又稱「東越」。同樣在漢初受封的,還有南海國。到了漢武帝時期,閩越國勢大,長期與東甌南越等鄰國為敵。[9]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派遣的大軍攻入閩越國,閩越王族畏懼,繇王居股殺東越王(自稱武帝)余善以降。

於建安元年在今福州市設侯官縣。南梁時期,建安郡先後分設為晉安、建安、南安三個郡。南陳時期,為羈縻割據閩中的陳寶應,設閩州

廢三郡置泉州(今福州),後又改為建安郡。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軍區長官職稱),始出現「福建」之名。五代十國時期,福建獨立,王審知建立閩國,後來為南唐所滅,福建為南唐、吳越清源軍(後稱平海軍)三分。在隋唐時期前後,閩語逐漸分化為閩北語六朝時期形成)、閩南語中唐時期形成)和閩東語王潮、王審知執政時期形成)[10]

宋朝福建路,統轄六個州(福州建州泉州南劍州漳州汀州)與兩個軍(邵武軍興化軍)。南宋末,宋端宗短暫定都福州,改福州為福安府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泉州行中書省,二年後設福建等處行中書省,此後撤復不定。南宋時,泉州發展成國際著名的港口,市內形成大批外國僑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定居的居留地「蕃坊」,當年留下的清淨寺一直保留至今。元末,福建發生亦思巴奚兵亂,導致泉州港衰落以及大量人口遷往今廣東海南等地。

明朝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後,又改路為。宋代的六州兩軍以及後來改稱為八個路或八個府的區劃建制(「八閩」的由來)。在明代,倭寇經常襲擾福建,政府宣佈海禁,福建正常的海上貿易受阻。1645年8月18日,唐王朱聿鍵福州登基,年號隆武,改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為「福京」[11],改福州府為天興府。1646年10月6日,隆武帝被清軍殺死。此後,鄭成功家族領導的明鄭勢力,先後以廈門台灣為基地繼續抵抗清軍大約40年之久。清朝時福州是與琉球首里通航貿易的指定口岸。清代,在福建本土,增設了福寧府龍巖州永春州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併入福建省版圖台廈道,隨後於清德宗光緒十二年(1886年)單獨設省

1842年的《南京條約》將福州和廈門闢為通商口岸,向外國商人開放。1902年在廈門還開闢鼓浪嶼公共租界。在洋務運動中,左宗棠開辦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學堂,成為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一度湧現出薩鎮冰魏瀚李鼎新林泰曾劉步蟾藍建樞林永昇方伯謙林建章杜錫珪黃鍾瑛陳紹寬薩師俊等大批海軍將官。1883年,中法戰爭期間,法國襲擊了馬尾軍港。福建還是近代西歐傳教士人數最多也最活躍的省份。1933年,十九路軍發動「閩變」,在福建建立中華共和國,定都福州。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鐵路,因而阻礙該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與中國其他地區的聯繫,直到1956年建成鷹廈鐵路。1949年之後,福建省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進行實質管轄,雙方的行政區劃中也都設有福建省,中華民國福建省已虛級化。

清朝時期的福建省
中華民國時期的福建省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福建省圖

地理 編輯

 
武夷山

地形 編輯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部,土地總面積為12.4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3%,居全國第23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0%是山地丘陵,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內有閩西與閩中兩大山帶大體平行,閩西山帶以武夷山脈為主,斜貫閩、贛兩省,長約530千米,平均海拔1千米。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位於武夷山市西北部,是中國東南地區最高峰。閩中山帶從北至南分為鷲峰山脈、戴雲山脈、博平嶺。[2]

福建海岸地貌格局以多海灣、多半島的曲折海岸線為主體。閩江口由於山地逼近海岸,平原窄小;閩江口以南有較大的沿海平原,如福州平原興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且廣泛分布海蝕紅土台地。閩東南沿海地帶是省內耕地集中區,亦是福建省經濟文化最為發達地區。

省內城市間往來在過去往往要經水路來達成。

海洋 編輯

該省東南面對台灣海峽東海南海之間,平均寬180公里),海岸線曲折,雖然海岸線直線長度為535公里,但曲線長度卻達3324公里,約占全國海岸線總長度的18.3%。曲折的海岸線也形成了眾多的海灣,如福寧灣三沙灣羅源灣湄洲灣東山灣等,而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廈門港、泉州港等。沿海的島嶼共1404個,總面積約為1200多平方公里。[2]

四至 編輯

福建省四至
方位 地點 坐標
南平市浦城縣 28°19′14″N 118°42′26″E / 28.32050°N 118.70720°E / 28.32050; 118.70720
寧德市福鼎市東台山島 26°59′20″N 120°43′23″E / 26.98890°N 120.72310°E / 26.98890; 120.72310
漳州市東山縣 23°33′39″N 117°24′55″E / 23.56070°N 117.41530°E / 23.56070; 117.41530
西 龍巖市武平縣 25°09′45″N 115°50′51″E / 25.16260°N 115.84740°E / 25.16260; 115.84740
清代《福建省海岸全圖》(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行政區劃 編輯

福建省現轄9個地級市,其中廈門市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全省合共有31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42個;1108個鄉級行政單位,包括653,233,19民族鄉,203街道[12]

福建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3]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4]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縣級行政區劃[15]
市轄區 縣級市
350000 福建省 Fújiàn Shěng 123,951.14 41,540,086 福州市 31 11 42
地級市
350100 福州市 Fúzhōu Shì 12,250.72 8,291,268 鼓樓區 6 1 6
350300 莆田市 Pútián Shì 4,130.78 3,210,714 城廂區 4 1
350400 三明市 Sānmíng Shì 22,964.77 2,486,450 三元區 2 1 8
350500 泉州市 Quánzhōu Shì 11,286.59 8,782,285 豐澤區 4 3 5[註 3]
350600 漳州市 Zhāngzhōu Shì 12,879.62 5,054,328 龍文區 4 7
350700 南平市 Nánpíng Shì 26,279.67 2,680,645 建陽區 2 3 5
350800 龍巖市 Lóngyán Shì 19,027.62 2,723,637 新羅區 2 1 4
350900 寧德市 Níngdé Shì 13,431.98 3,146,789 蕉城區 1 2 6
副省級市
350200 廈門市 Xiàmén Shì 1,699.39 5,163,970 思明區 6
註:金門縣連江縣馬祖鄉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烏丘村等地未實際管轄,參見福建省 (中華民國)條目。

經濟 編輯

福建是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9年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八位。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138.02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12.4%,增長速度次於廣東浙江等二省份全國第三位,2010年GDP增長13.8%,僅次於天津市重慶市四川省,增幅居全國第四位。1978-2008年,有21年GDP年增長率高於10%,GDP增幅最高的年份為1993年,年增長率達到22.6%。福建省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22位,至2007年上升至第10位;福建省1981年GDP總量首次突破100億元,1993年GDP突破1千億元,2008年突破1萬億元。據初步核算,2010年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4357.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432元,比上年增長13.0%,三次產業比例為9.5∶51.3∶39.2[16]

交通 編輯

據統計,截至2016年末,福建省的公路總里程106756.53公里,公路密度為87.9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等級公路里程分別為:國道10404.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17.98公里)、省道5195.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7.74公里)、縣道14995.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33公里)、鄉道41134.08公里、專用公路118.01公里、村道34908.56公里。

2016年末福建省全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3245.28公里。其中:等級航道1268.65公里,占總里程的39.1%,與上年持平。其中,四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443.8公里,占總里程的13.7%,與上年持平。各等級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一級航道107.84公里,二級航道20.25公里,三級航道52.05公里,四級航道263.66公里,五級航道204.57公里,六級航道46.18公里,七級航道574.1公里。各水系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閩江水系1972.8公里,九龍江水系454.43公里,其他水系818.05公里。全省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578個,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68個。

全省有民航機場6個。

截至2016年末,全省有營運汽車26.69萬輛,其中大型客車6924輛,載貨汽車25.03萬輛;水上運輸船舶1940艘。城市及縣城擁有公共汽電車18324輛,巡遊出租汽車運營車輛24961輛,城市客運輪渡29艘。[17]福州市開通了全省首條地鐵,擁有地鐵車站6個;運營車輛144輛。

2016年全年全省營業性客運車輛完成公路客運量3.91億人、旅客周轉量251.95億人公里。全省營業性貨運車輛完成貨運量8.58億噸、貨物周轉量1094.70億噸公里,2016年全省水路客運量2016.40萬人、旅客周轉量2.72億人公里。全省完成水路貨運量3.17億噸、貨物周轉量4846.44億噸公里。[17]

人口 編輯

分布 編輯

福建的人口比較稠密。但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地區人口多,內地山區人口少。

民族 編輯

 
南平市延平區夜景
 
福建畬族民族鄉分布圖

福建民族構成較單一,人口以漢族為主體,但語言及文化多元性極高,主要由閩民系客家民系兩大漢族民系構成。然而閩系內部由各種截然不同語言及文化組成的漢族族群本質上是否應歸為同一民系,歷來爭議極大。福建省少數民族以畲族為主,另有回族滿族蒙古族高山族等。畲族主要分布在內陸山區,約占全國畲族人口的60%。回族主要分布在惠安縣百崎回族鄉晉江市陳埭鎮長樂區航城街道琴江村晉江市龍湖鎮福林村和南安市霞美鎮梧坑村為滿族聚居村落。泉港區塗嶺鎮小壩村為蒙古族聚居村落。華安縣仙都鎮送坑村為高山族聚居村落。餘下少數民族大多是近現代遷徙而來,大部分人口極少。福州市區一帶有元朝遺留的色目裔存在(如雁門薩氏,目前皆已經被歸為漢族及蒙古族)。

2009年,福建省共有19個民族鄉,其中18個畲族鄉和1個回族鄉,562個民族村[18]

宗教 編輯

福建宗教[19][註 4]

  無宗教或其他宗教[註 5](65.19%)
  基督宗教(3.5%)

福建的主要宗教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佛教。根據2007年和2009年進行的調查,福建有31.31%的人口有祖先崇拜,3.5%的人口是基督徒。報告沒有提供其他宗教的統計數字; 65.19%的人口無宗教或信奉中國民間宗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蘭教

文化 編輯

福建文化歷史悠久,由5000年前的曇石山文化結合中原文化發展出了閩都文化閩南文化閩西文化等地域文化[20],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貢獻良多,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程朱理學、二是以林則徐的「林學」和嚴復的「侯官新學」為代表的近代閩都文化,三是以南島民族擴散海上絲綢之路為主要體現的海洋文化[21]

社會 編輯

教育 編輯

宋朝以來,福建一直有堅實的學術傳統。福建擁有廈門大學1所985和211工程院校,福州大學1所211工程院校,以及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理工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範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9所省重點建設高校。根據2008年的統計表明,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中,有96名為福建省出生,在全國排名第5[22]

體育 編輯

福建體育從20世紀50年代起發展迅速,建立了各級體育組織機構,在修復興建各類體育場館設施的同時,陸續創辦了各類體育學校、體育訓練班和國防體育俱樂部。[23]

姓氏 編輯


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福建五大姓氏是:陳(第一)、林(第二)、黃(第三)、張(第四)、吳(第五)。[24]

國際友好關係 編輯

截至2024年1月1日,福建省已與世界上47個國家的省、市建立了125對友城關係,其中省級34對,福州市20對、廈門市22對、泉州市10對、漳州市6對、莆田市5對、南平市3對、三明市2對、龍巖市3對、寧德市4對,石獅市2對、武夷山市2對、南安市2對、福鼎市1對、晉江市2對,福清市1對、上杭縣1對、泰寧縣1對,福州市鼓樓區1對、廈門市思明區1對、福州市長樂區1對、泉州市鯉城區1對[25]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3. ^ 包含未實際管治的金門縣
  4. ^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of 2009 and by the Chinese Spiritual Life Survey of 2007, reported and assembled by Xiuhua Wang (2015)[19] to determine the demographics of: ① Christian churches, and ②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 of the lineage (i. e. people believing and worshipping ancestral deities often organised into lineage "churches" and ancestral shrines). Data for other religions with a significant presence in China (deity cults, Buddhism, Taoism, folk religious sects, Islam, et al.) was not reported by Wang.
  5. ^ 可能包括: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ttps://tjj.fujian.gov.cn/xxgk/ndsj/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年度數據 - 福建省統計局 - 福建省人民政府
  2. ^ 2.0 2.1 2.2 2.3 《福建統計年鑑2007》,中國統計出版社,第一章《綜合》:基本省情
  3. ^ 历史沿革. 閩台在線. 2016-06-08 [2016-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4. ^ 山海經卷十海內南經
  5. ^ 关于“闽”字的故事. 海峽都市報. 2015-04-26 [2016-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6. ^ 福建名称的由来. 中國青年網. 2015-09-06 [2016-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7. ^ 7.0 7.1 徐曉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8. ^ 《史記·東越列傳》中華書局1982
  9. ^ 《汉书·武帝纪》. 
  10. ^ 李如龍. 福建方言.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 26–62. ISBN 9787211024063 (中文(簡體)). 
  11. ^ 顺治二年(1645年). [202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3-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7-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4. ^ 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福建省統計局. [2021-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3). 
  15.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August 2014. ISBN 978-7-5037-7130-9. 
  16. ^ 2010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tats-fj.gov.cn. 2010-02-21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7). 
  17. ^ 17.0 17.1 2015年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 2016-09-19 [201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18. ^ 吳新榕. 2009年福建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福建省統計局. [2010-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19. ^ 19.0 19.1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9, Chinese Spiritual Life Survey (CSLS) 2007. 作者:Xiuhua Wang (2015, p. 15)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5.
  20. ^ 福建. 香港貿易發展局. [201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21. ^ 福建文化:中华文化的“桃花源”. 福建省旅遊局官方網站. 福建日報. 2016-03-09 [201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22. ^ a/20080423/000240.htm 2008中國兩院院士調查報告-院士出生省市分佈. Edu.qq.com. 1970-01-02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23. ^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 福建省統計局. 福建改革开放30年.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2016-12-14]. ISBN 9787211058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24. ^ 騰訊 (福建省十大姓氏你知道多少?大姓帶來大的文化,值得深究)
  25. ^ 福建省国际友好城市.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5). 

外部連結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福建總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新五代史·卷68》,出自歐陽修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