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

社會學術語

M型社會極端社會M-Form SocietyM-shaped Society),M型社會M-Form Society)是一個社會學術語,是指社會財富-人口統計曲線大致呈現以字母「M」的形狀出現,即中產階級逐漸縮小和消失,社會的主體不再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很少有人能成為上層階級,大多數中產階級會逐漸淪為低收入群體。更糟糕的是,下層階級向上流通的通道似乎消失,公平競爭的機會越來越少,即使受過較高教育的社會底層人士也無法獲得高薪或穩定的工作。可以用有錢的人更有錢、窮的人更窮來形容M型社會。M型社會最早見於威廉·大內的著述《M型社會:美國團隊如何奪回競爭優勢》中[1][2]

美國前1%富人占社會財富比率變遷

日本趨勢學家、經濟評論家、管理顧問師、政策顧問師大前研一在《中下階層的衝擊》(ロウアーミドルの衝撃)一書中亦提出M型社會(M-shaped Society)的概念[3],此書中文翻譯為《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M型社會」遂成為台灣流行成氾的用語。原來是描述日本社會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中產階級逐漸消失)。這個概念在21世紀初亦被形容台灣香港等地的社會現況。

影響 編輯

 
2011年美國佔領華爾街活動抗議貧富差距的人群,抗議華爾街的高獎金和掀起金融海嘯腐蝕社會的公平性。
 
英國富裕階級的豪宅
 
肯亞奈洛比貧民窟

相對於失業人士,政府較難對工作貧窮人士提供合適的支援。而工作貧窮的家庭,因缺乏資源為子女供書教學,較易使貧窮問題延續下一代,造成世襲貧窮。當工作貧窮(低薪)擴及高學歷的年輕人,代表社會製造出一整個失敗的世代;而財力較佳的年輕人面對低薪的方法可能為拒絕工作,許多年輕人也會因為努力沒有回報而拒絕努力及充實自我,高學歷者應付貧窮的方法則為不生育(依照市場理論,當社會將年輕人的價格定到遠低於生產成本時,「年輕人」這個產品的減產--也就是降低生育率,以及更多年輕人拒絕販售勞動力,是必然結果;依照心理學理論,當社會把年輕人的價格定到如此低時,會有更多年輕人認為自己沒有競爭力,還是不要製造後代讓他們痛苦;而失去自信也容易讓人失去動力,造成普遍的無力化)[來源請求],將會造成低生育率的後果,而低生育率也會打擊內需,造成惡性循環。

如下表為日本調查21世紀前10年間收入階層分布變化表,日本總勞動力4500多萬人中年薪400萬日圓以上的中產人數十年來皆為下降共400多萬人,低薪群的人數卻也增加400多萬等於幾乎全部消失的中產階級都是往下轉移,而同時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的巨富卻增加2.2萬人。

日本所得階層別人數推移情況
(單位:千人)
[4]
區分 1999年 2009年 增減
〜100萬円 2,961 3,989 1,028
100〜200萬円 5,076 7,010 1,934
200〜300萬円 6,875 7,899 1,024
300〜400萬円 8,046 8,149 103
400〜500萬円 6,600 6,163 -437
500〜600萬円 4,788 4,074 -714
600〜700萬円 3,210 2,464 -746
700〜800萬円 2,284 1,695 -589
800〜900萬円 1,584 1,148 -436
900〜1,000萬円 1,070 710 -360
1,000〜1,500萬円 1,894 1,303 -591
1,500〜2,000萬円 431 268 -163
2,000萬円〜 164 186 22
合計 44,984 45,056 7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型社會的時代:協調合作的企管方式》,1985年,志文出版社,陳 鳴/譯
  2. ^ 《M型社會:政府與企業如何透過團隊合作形成競爭優勢》,1984年,長河出版社,黃宏義/譯
  3. ^ 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M-shaped Society)」(2006年)與威廉·大內(William G. Ouchi)的「M型社會(M-Form Society)」(1984年)形成相當有趣的今昔對比。
  4. ^ 日本國稅廳:日本民間給與実態統計調査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