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2]。也可以作为药用,中药也有丁香花蕾入药,药名「公丁香」,性温,味辛。[3][3]丁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也可以治疗烧伤,作为牙科的止痛剂。丁香還可用來解酒醉。[4]
曹操在诸葛亮书信中也提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5]唐代鸡舌香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用于烹调和入酒,也用于制造丁香油。[6]宋代称丁香为鸡舌香,用于口含。宋代臣子向皇帝起奏时,必须口含其除口臭。[7]
具有防腐劑及殺菌劑的特性,還可協助消化作用。精油局部被應用於減輕牙痛和嘴部疼痛。
- ^ 《齐民要术》说“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呼为丁子香”。《夢溪筆談·藥議》中說:“余集《靈苑方》論雞舌香,以為‘丁香母’蓋出陳氏《拾遺》,今細考之,尚未然。”
- ^ Dorenburg, Andrew and Page, Karen. "The New American Chef: Cooking with the Best Flavors and Techniqu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3.
- ^ 3.0 3.1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teria Medica, Third Edition by Dan Bensky, Steven Clavey, Erich Stoger, and Andrew Gamble 2004
- ^ 《云仙杂记》记载:“饮酒者嚼鸡舌香则量广,浸半天回则不醉”。
- ^ 《魏武帝文集》
- ^ 美爱德华·谢弗 《唐代的外来文明》 吴玉贵译 陕西师范学院出版社 171 -172页
ISBN 7-5613-3257-2
- ^ 《梦溪笔谈·药议》:“余集《靈苑方》,論雞舌香以為丁香母,蓋出《陳氏拾遺》。今細考之,尚未然。按《齊民要術》云:「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沈括在編輯《靈苑方》時,認為丁香即雞舌香。但他在《夢溪筆談·藥議》中,澄清當時世傳的雞舌香並非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