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路 (臺北市)
仁愛路為臺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仁愛路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四段,仁愛敦南圓環以西屬西向單行道,以東則為雙向道,仁愛圓環以西的西向單行道與南邊的信義路東向單行道構成一個互補的單行道網。仁愛路東抵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西抵臺北府城東門(景福門);仁愛路東端之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假日常封閉舉辦活動使用。仁愛路與敦化南路交會處之圓環,常做為臺北燈會活動之主燈區。仁愛路亦為臺北市著名的林蔭大道之一,路中央布設公車專用道。
行經行政區域编辑
(由西至東)
歷史编辑
仁愛路闢於日治時期,在1932年的都市計畫中即已被預定闢為林蔭道路,稱為東門大通(或稱東門通、東門町通)。戰後將路終點由新生南路累次向東延伸。1958年臺北市政府將松山機場至總統府必經之敦化南路與仁愛路(安東街至敦化南路段)拓為60公尺寬,以作為國際迎賓大道。1967年臺北升格直轄市之後,臺北市政府又將仁愛路東延至基隆路,其中仁愛路三段更闢為100公尺寬的林園大道,為目前臺北市最寬敞的道路。[1]
分段编辑
仁愛路共分四段。
道路設計编辑
車道數编辑
- 一段~三段:東向西八車道,北側第三車道為順向公車專用道,南側第三車道為逆向公車專用道。
- 四段(復興南路-敦化南路):東向西十車道,北側第四車道為順向公車專用道,南側第四車道為逆向公車專用道。
- 四段(敦化南路-光復南路):東向西六車道,西向東三車道,北側第四車道為順向公車專用道,南側第三車道為逆向公車專用道。
- 四段(光復南路-逸仙路):東向西五車道,西向東三車道,北側第三車道為順向公車專用道,南側第三車道為逆向公車專用道。
- 四段(逸仙路-市府路):雙向各四車道;此段又稱為新仁愛路。(例假日不開放行駛)
號碼编辑
- 一段:單號1~59,雙號2~50
- 二段:單號1~99,雙號2~108
- 三段:單號1~145,雙號2~160
- 四段:單號1~507,雙號2~520
寬度编辑
- 一段~二段:40公尺
- 三段:60~100公尺
- 四段(復興南路-光復南路):60公尺
- 四段(光復南路-市府路):40公尺
沿線設施(由西至東)编辑
|
|
參見编辑
參考來源编辑
- ^ 1.0 1.1 卞鳳奎. 大安區志 (PDF). 臺北市新生南路2段86號8、9樓: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2011-09: p.203 [2018-06-14]. ISBN 978986028549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