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紀高塚古墳

佐紀高塚古墳(日语:佐紀高塚古墳さきたかつかこふん Sakitakatsukakofun)是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山陵町的一座前方後圓墳,屬於佐紀盾列古墳群日语佐紀盾列古墳群,雖然入葬者不明,但是古墳經宮內廳指定為第48代稱德天皇(亦是第46代孝謙天皇)之墓,並且稱為高野陵

佐紀高塚古墳

右邊是前方部分,左邊盡頭是後圓部分。
类型形狀:前方後圓墳
規模:墳丘長127米
墓室形態:不明
位置日本奈良縣奈良市山陵町字御陵前
建成时间古墳時代前期(約4世紀末)
当前用途出土文物:埴輪
所屬佐紀盾列古墳群日语佐紀盾列古墳群
入葬者稱德天皇宮內廳說法)

概要 编辑

古墳建於奈良盆地北部,佐紀丘陵南麓的丘尾上[1],同一丘陵上建有不少巨大古墳,統稱為佐紀盾列古墳群日语佐紀盾列古墳群,古墳與傳成務天皇佐紀石塚山古墳日语佐紀石塚山古墳、傳日葉酢媛命佐紀陵山古墳和傳神功皇后五社神古墳歸為「西群」[1]。古墳鄰接於佐紀石塚山古墳和佐紀陵山古墳的南部[1]明治以後,由於古墳經宮內廳指定為天皇陵日语天皇陵,因此至今為止仍未進行正式調查。

古墳是前方後圓墳,前方部分朝西面,跟其他西群古墳不同,古墳以東西為主軸[1][2],墳丘有3層[1]。據稱墳丘以前曾經發現有埴輪,但是詳細不明[2],周圍斷續地由鎖孔形的狹窄周壕所包圍[1][2],主體部分墓室不明。

古墳推測建於古墳時代前期後半(約4世紀後半)[3],在古墳群中屬於中型規模,由於墳丘主軸與其他主要古墳方向不同,因此有些意見認為其相對主要古墳較次一等[2]。雖然入葬者不明,古墳經宮內廳指定為第48代稱德天皇(即第46代孝謙天皇)的陵墓[4]

古墳域在平城京時代位於右京北邊二坊[5]文久3年(1863年),古墳在文久修陵時獲指定為稱德天皇陵[6]。1889年,改造了石柵和鐵門[6]。古墳西面的秋篠川進行河道改修工程時出土了不少大型圓筒埴輪日语円筒埴輪,有些意見認為這是本古墳的出土文物[3]

規模 编辑

古墳規模如下[1]

  • 墳丘長:127米
  • 後圓部分,3層。
    • 直徑:84米
  • 前方部分,3層。
    • 闊:70米

入葬者 编辑

雖然入葬者不明,但是古墳經宮內廳指定為第48代稱德天皇(亦是第46代孝謙天皇)之墓[7][8][4][9]。按《續日本紀》記載,稱德天皇在寶龜元年(770年)8月4日於西宮寢殿駕崩,同日任命了作山陵司等各司,動員畿內近國日语近国役夫共6,300人在高市皇子次子鈴鹿王日语鈴鹿王的舊宅興建陵墓,在8月17日時下葬於大和國添下郡佐貴鄉的「高野山陵」[4][10]。按《延喜式諸陵寮日语諸陵式記載則稱為遠陵的「高野陵」,兆域是東西5乘以南北3町,守墓人為5人[4]

按《西大寺資財流記帳》記載,古墳並非是稱德天皇的真正陵墓,真正的是在西大寺寺域西邊的地方[11][12]。然而,後來這份資料失傳,以鎌倉時代德治2年(1307年)以前繪成的「大和國西大寺往古敷地圖」為古墳的初出文獻,由於這份資料稱陵墓是位於西大寺東面,才出現本古墳為稱德天皇陵的說法[2]江戶時代則出現了北面的五社神古墳才是稱德天皇陵的說法[2]幕末文久修陵時,重新按照「大和國西大寺往古敷地圖」的說法,將本古墳定為稱德天皇陵,直至現在[4][2]。另外,有些說法認為稱德天皇陵位於西大寺西面的奈良自動車學校南面的丘陵附近[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称徳(孝謙)天皇陵古墳(古墳) & 1989年.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今尾文昭 & 2014年,第36-39頁.
  3. ^ 3.0 3.1 高野陵(平凡社、刊行後版) & 2006年.
  4. ^ 4.0 4.1 4.2 4.3 4.4 高野陵(国史).
  5. ^ 今尾文昭 & 2014年,第19頁.
  6. ^ 6.0 6.1 奈良市史 考古編 & 1971年,第125-126頁.
  7. ^ 天皇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宮内庁)。
  8. ^ 宮内省諸陵寮編『陵墓要覧』(1934年、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14コマ。
  9. ^ 『陵墓地形図集成 縮小版』 宮内庁書陵部陵墓課編、学生社、2014年、p. 409。
  10. ^ 高野陵(平凡社) & 1981年.
  11. ^ 『続日本紀 3(東洋文庫524)』 平凡社、1990年、p. 299。
  12. ^ 今尾文昭 & 2014年,第13頁.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