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梵語Śuka-sūtra直译首迦(長老)契經;藏語Las rnam-par-ḥbyed-pa),由中印度人、隋代譯經家瞿曇法智(又稱達磨闍那達磨般若法智,梵名Gautama Dharmajñāna)所譯[1][2],收錄於大正藏阿含部第1冊第80部[3];於乾隆藏稱為《佛說業報差別經》收錄於小乘單譯經 58冊第735部[4],另於開寶藏高麗藏嘉興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普寧藏、至元錄、卍正藏等經藏皆有收錄此經典[5]

內容概要 编辑

釋迦牟尼佛舍衛國古印度大國之一)的祗園精舍,為首迦長者宣說眾生善惡業報的種種差別,及造成業報種種差別的原因:

  • 造作了什麼樣的善業、善事(如:不殺害生命、勸導他人不殺生、見別人不殺生而心生歡喜),將會讓眾生得到什麼樣的善業果報(如:壽命增長),而做了什麼樣的惡業、壞事(如:殺害生命、勸導他人殺生、見別人殺害生命而心生歡喜),將會讓眾生得到什麼樣的因果報應(如:壽命短暫),並以一段偈語「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說明懺悔的重要,真心懺悔改過並不再造罪,則能拔除根本罪業、除罪清淨,如同阿闍世王犯下弒父的五逆重罪,後來因他真誠的發心懺悔並不再造罪,因此入地獄受報不久後即得解脫[3]
  • 若有眾生恭敬禮佛或至誠供養,將依不同的情況獲得10種殊勝功德。
    • 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
    • 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
    • 奉施繒幡,得十種功德
    • 奉施鍾鈴,得十種功德
    • 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
    • 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
    • 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
    • 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
    • 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
    • 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
    • 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3]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吳秉勳/林世賢/陳沛淇/黃守正/黃庭頎/蕭正龍. 《中文經典100句:四朝高僧傳》. 台灣: 商周出版. 2011-08-07. ISBN 9789861209487. 
  2. ^ 瞿曇法智. 佛光大辭典.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中文). 
  3. ^ 3.0 3.1 3.2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一冊 No. 0080 第一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4. ^ 乾隆大藏經 佛說業報差別經 小乘單譯經58冊第735部.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5. ^ 漢籍全文.佛典經錄資料庫 - 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