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西隘門,又稱為佳冬褒忠門,是指台灣屏東縣佳冬鄉茄冬柵門所留下之城門遺址,位於現六根村冬根路口,於1985年被列為屏東縣縣定古蹟。

佳冬西隘門
茄冬西隘門、佳冬隘門、六根庄西隘門
佳冬西隘門
位置 臺灣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口
建成时间 清朝嘉慶16年(西元1811年)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開放參觀中

沿革 编辑

 
佳冬西隘門

茄苳腳於清末屬鳳山縣港東中里,原稱六根庄下六根庄[1]其中茄冬柵門創建於清光緒年間16年(1890年),是歸於當時閩、客、排灣族三個族群經常發生衝突,設置於三族群聚落之交接處的客家人聚落為求自衛,因此在村庄周圍皆種植莿竹而造,成為構成守護昔日茄苳地區的防禦工事。 當時,整個聚落共設置東、西、南、北等四個隘門以為進出孔道。根據北隘門現存之<港東里建立褒忠碑>顯示,隘門上的「褒忠」碑是於1811年(清嘉慶16年)所立,故現存之隘門門樓形式大約於1811年左右完工。另外在1850年(道光30年)時,因門樓「年湮日遠,牆壁傾頹,棟樑朽壞」,因此庄民乃集資重修。[2]


1895年10月11日,因乙未戰爭爆發,並進軍茄冬庄,由日本乃木希典大將率領的臺灣遠征軍第二師團約7,930人從枋寮街北方番仔崙莊登陸,隨之則和茄苳腳雙方爆發茄苳腳之役。並在東隘門與步月樓遭受客家義民激烈的反抗,左堆軍因不敵日軍的武力優勢,以茄苳腳的蕭家祖屋步月樓為最後防線。但在各堆客家軍支援之前,戰至翌日丑時,日軍即攻陷茄苳腳,步月樓戰役終告結束。爾後至日治期間並無留下相關的興修資料,茄冬柵門和城牆也在村莊現代化下漸漸消失。[3]

1985年11月27日,茄苳西隘門被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後在1996年隘門因結構受損嚴重,乃將江正立面重新整修,當前該城的四個隘門中,南柵門因修築公路拆除,東柵門則徒留<重建六根莊門樓碑記>而消失殆盡,只僅存西隘門與北隘門,其中又以西隘門規模最為完整,雖兩座城門早已失去實質的防禦功能,但則具有見證該聚落歷史發展、客家義民與抗日事件的重要意義。[4]

建築 编辑

當前西隘門為該城保留最為完整之建築,屋頂採硬山擱檁式結構,屬關塞型隘門。結構主要以紅磚、白灰、木材混合興建而成,外向立面嵌有仿乾隆因過去六堆客家人助清廷平訂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所特別頒賜臺灣客家人,頒封御筆的「褒忠」二字,以作為表揚其保衛之精神,而「褒忠」橫額兩側有對稱圓形之防禦銃孔與泥塑蝙蝠圖案,左右柱面題「褒雍粵城,忠著閩邦」,傳達客家人過去保家衛鄉、幸福安居的忠義精神,當前門扇均拆除,現為六根村交通之出入要道,兩側則存留一小段城牆遺跡。[5]

北隘門 编辑

北隘門位於溝渚路口,因過去風災損毀後失去原貌,當前結構則有鋼筋水泥替代,以並未被列為古蹟。而隘門內則存有<港東里建立褒忠碑>,共有三塊石碑,設立年代為1820年(嘉慶25年),2014年時該石碑曾受到不明人士噴漆破壞。[6][7]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 屏東縣第三級古蹟茄冬西隘門(佳冬西柵門)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符宏仁·2001
引用
  1. ^ 洪敏麟.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 南投縣: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 (中文(臺灣)). 
  2. ^ 百奕行銷有限公司. 《屏東縣內埔鄉新北勢庄客家風貌調查研究》. 屏東縣: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2014 (中文(臺灣)). 
  3. ^ 楊景謀. 《屏東縣佳冬鄉客家社區的文資保存與活化》. 台北市: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 2015 (中文(臺灣)). 
  4. ^ 余雙芹. 《佳冬鄉情》. 屏東縣: 佳冬鄉公所. 1997 (中文(臺灣)). 
  5. ^ 2010·屏東縣政府·屏東縣縣定古蹟佳冬西隘門修繕工程工作報告書
  6. ^ 黃郁棋. 屏東嘉慶25年石碑被不明人士噴漆!上頭寫著:「天龍」. 三立新聞網. 2014-03-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7. ^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 台北市: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