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色,又称隱蔽色,是動物體色會隨著環境而改變,是為求生存、適應環境的方式。

加彭膨蝰(Bitis gabonica

樹蛙鍬形蟲赤尾鮐(赤尾青竹絲)、北極熊蟹蛛加彭膨蝰都有保護色。

隱蔽色可能出現在被獵食者身上,使其能夠躲避敵害。然而這種具有隱蔽作用的保護色,不僅出現在被獵食者身上,某些獵食者也可能具有隱蔽色,就以螳螂為例,綠色的螳螂常潛伏在綠色的草叢中;而褐色的螳螂則生活在枯草堆裡,牠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顏色差異,主要是螳螂本身多為食蟲性的,而身體顏色近似於環境,有利於牠們不易被小蟲所發現,等到身臨其境,發覺螳螂存在時,早已因來不及反應,而成了牠的俘虜,供其飽餐一頓了。同時,鳥類也很喜歡捕食螳螂,有了這一層保護色的隱蔽作用,也可使鳥類不易發覺螳螂的存在,所以保護色對螳螂而言,就具有雙重的功能,分別是:有利於捕獲獵物,另一方面也發揮了躲避敵人的效果。

參閲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