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

(重定向自克里特島

克里特岛希臘語Κρήτη羅馬化:Kriti / Crete古希臘語Κρήτη羅馬化:Krḗtē土耳其語Girit聖書體:𓎡𓆑𓍘𓅱𓈉,轉寫:keftiu),舊譯革哩底聖經中又稱迦斐托(古希伯來文:כפתור,轉寫:caphtor),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臘第一大岛,地中海第五大島,東西長244公里,最寬處56公里,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行政上属于克里特大区,中部為高山,最高峰海拔為2740公尺,南部山勢陡峻,特別是西南部,全為峭壁,難以開闢公路,北部較平緩,居民多集中北岸。島上主要為地中海氣候。克里特島擁有漫長的文明史,是希臘乃至西方文明的源頭。古時林木茂盛,農產豐富,人民善於航海和貿易,據荷馬史詩所記說,「在深紅葡萄酒色的海中,是一片美麗,富庶的土地,四面環水,島上的人多得數不清,城市有九十個」。島嶼地處埃及、希臘、意大利腓尼基之間,自古為戰略要衝和貿易重鎮,島上有米諾斯王宮等遺跡。

克里特島
Κρήτη
2011年7月,由國際空间站拍攝的克里特島
地理
位置東地中海地區
坐标35°12.6′N 24°54.6′E / 35.2100°N 24.9100°E / 35.2100; 24.9100坐标35°12.6′N 24°54.6′E / 35.2100°N 24.9100°E / 35.2100; 24.9100
面積8,336平方公里(3,219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世界面積第89大島嶼
海岸線1,046千米(650英里)
最高海拔2,456米(8058英尺)
最高點伊達山英语Mount Ida (Crete)
管轄
大區克里特大區
哈尼亚州
伊拉克利翁州
拉西錫州
雷西姆農州
最大聚居地伊拉克利翁
人口统计
人口617,360[1](2021年)
人口排名第73∕
人口密度75人/平方公里(194人/平方英里)
族群希臘人
其他资料
时区
  • GMT +2
官方網站www.crete.gov.gr

歷史 编辑

米诺斯时期 编辑

 
修复的米诺斯王宫遗址

克里特是最古老的欧洲文明「米诺斯文明」的中心。这种文明的起源几乎不为人所知。该文明留下的文字记录并不多,而且它们使用的是一种称作“线性文字A”的人们至今无法解读的文字。不过,该文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宫殿、房屋、道路、绘画以及雕塑。尽管早期克里特历史只留在荷马史诗之类的神话故事中(如米诺斯忒修斯阿里阿德涅弥诺陶洛斯代达洛斯伊卡洛斯的神话故事),史学家和诗人似乎传达给我们了人类在克里特岛上定居的悠久历史。最早的定居点可追溯到无陶新石器时代,人们养殖牛、羊、猪、狗等动物,并种植谷物、豆角等作物。

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岛的宫殿遭到人为破坏,可能是由于巴尔干半岛希腊人(多利安人)的入侵。从这时起希腊人成了克里特岛的主宰,并逐渐与当地原有居民融合,克里特文明亦随之结束。

罗马时期 编辑

罗马共和国时期,克里特因被罗马人怀疑暗中加入米特里達梯六世的阵营而卷入米特里達梯戰爭。罗马人派出马克·安东尼·克里提库斯于公元前71年攻打克里特却被击败,接着,昆图斯·卡埃基利乌斯·梅特鲁斯·克雷提库斯率领3个军团的兵力,经过3年苦战,才在公元前69年征服了克里特,梅特鲁斯本人还获得了“克里提库斯”(克里特的)的称号。之后,格尔蒂成为一个包括昔兰尼加的克里特省的首府。

拜占廷—鄂圖曼时期 编辑

这段时期是克里特的动荡时期。克里特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廷)的属地,维持着安宁以及依然落后的文明,直到公元824年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成为独立的埃米尔国。960年,尼基福鲁斯·福卡斯让拜占廷重新接管了克里特。

1204年,當時正值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被瓜分后,克里特就归属威尼斯。在威尼斯人统治下,克里特的希腊人被文艺复兴的气氛熏陶着。到了1669年,奥斯曼帝国击败威尼斯占据了克里特島

现代:隶属希腊 编辑

 
與納粹空降獵兵軍人對抗的希臘克里特島孔多馬里村村民。
 
1941年納粹空降獵兵軍人對孔多馬里村男性村民進行屠殺

众多克里特人参加了开始于1821年的希腊独立战争。这场基督徒组织的暴动遭到了奥斯曼政权的激烈对抗,战争中处死了一些身为暴动头目的主教。1821—1828年间,该岛都是战争的中心。现在估算当时约有45%的岛民是穆斯林,其中又有一些是皈依基督教的秘密基督徒。许多人因动乱而逃离该岛。到了1900年,只有11%的岛民仍为穆斯林。他们常被称做“土耳其人”,即使他们之间语言、文化甚至祖先都不相同。这些剩下的穆斯林在1924年的希腊土耳其人口互换事件中被迫离开。

二战时期,克里特岛在1941年5月希臘陷落后的克里特島战役中成为关键。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伞兵部队空降獵兵夺取了英联邦伯纳德·弗賴伯格少将对岛的控制权,也夺走了地中海东部和爱琴海的制海权,之後空降獵兵部隊在指揮官司徒登的命令下,在克里特島犯下多起針對盟軍戰俘以及當地平民的暴行。1945年德國投降後,克里特島上的德軍對英軍投降,克里特島重新由希臘統治。

在克里特島戰役期間,納粹德国伞兵部队空降獵兵的指揮官司徒登曾下令處決阿力基亞諾斯村民眾英语Alikianos executions;而在克里特島戰役後,1941年6月2日空降獵兵在司徒登的命令下,在克里特島的孔多馬里村英语Kondomari屠殺了至少23名村民,史稱孔多馬里村屠殺,一些史料認為多達60名村民遭到空降獵兵屠戮。屠殺孔多馬里村後的第二天,空降獵兵又在指揮官司徒登的命令下屠殺並毀滅了坎大諾斯村。據估計有約180名平民死於毀滅坎大諾斯村的行動中,其中包括婦女及兒童,同時坎大諾斯村的所有家畜也都遭到空降獵兵的屠殺。

行政區 编辑

 
希臘和克里特地圖
 
克里特島衛星照片 (NASA)

克里特的主要行政區:

历史人物 编辑

旅遊業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Census 2021 GR (PDF) (新闻稿). Hellenic Statistical Authority. 2022-07-19 [2022-09-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19).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