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
克里米亞大橋(烏克蘭語:Кримський міст,俄语:Крымский мост,羅馬化:Krymsky most),舊稱刻赤海峽大橋(міст через Керченську протоку,мост че́рез Ке́рченский проли́в),是一條歷經建成、損毀、重建、又被重創的橋樑。
克里米亞大橋 | |
---|---|
![]() | |
坐标 | 45°18′31″N 36°30′22″E / 45.3086°N 36.5061°E坐标:45°18′31″N 36°30′22″E / 45.3086°N 36.5061°E |
承載 | A290高速公路 巴格羅佛-維舍斯捷布利耶夫斯卡亞鐵道 |
跨越 | 刻赤海峽:(克赤-葉尼卡爾運河, 圖茲拉島) |
地點 | ![]() ![]() |
官方名稱 | Крымский мост |
业主 | 俄羅斯聯邦政府[1] |
维护单位 | 俄羅斯聯邦交通運輸部(行車橋) 克里米亞鐵路公司(鐵路橋) |
網站 | www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鐵道─公路雙道平行桁架拱橋 |
全长 | 公路:18.1公里(11.2英里) 鐵道:16.9公里(10.5英里) |
水深 | 最深處9米(30英尺)[2] |
最大跨度 | 227米(745英尺)[3] |
桥下净空 | 35 m[4] |
车道数 | 4條 |
轨道特性 | |
轨道数 | 2條 |
轨距 | 1,520mm |
历史 | |
設計师 | Institute Giprostroymost – Saint Petersbirg[5] |
施工單位 | Stroygazmontazh |
开工日 | 2016[註 2] |
完工日 | 2018年(公路) 2019年(鐵道) |
总造价 | 2,279億盧布[6] |
启用日 | 2018年5月15日(公路) 2019年12月23日(鐵道) |
开通日 | 2018年[註 3] 2019年12月25日年 (鐵路客運) | 年(公路)
毀壞日 | 2022年10月8日(已恢復部分功能) |
取代 | 克赤鐵路橋 克赤海峽渡輪 |
统计 | |
日交通量 | 15,000輛/每日[9] |
通行费 | 免費[10] |
舊橋橫跨刻赤海峽連接俄羅斯塔曼半島的丘什卡沙嘴到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註 2]。在缺乏橋樑的時候兩岸的交通由汽車渡輪接駁俄羅斯的卡夫卡茲港和俄罗斯的克雷姆港[註 2],早期更有鐵路渡輪服務,但後來因為技術問題而停辦。
歷史编辑
| |
|
在沙皇時代這條橋樑的計畫最早被提出,但因為一戰與革命等緣故而無力建設,之後由德國建築師阿爾伯特·斯佩爾於1943年二戰時正式構思動工,目的是為了加速德國在高加索戰役中進攻蘇聯,並成為德軍前往高加索區域的重要交通建設之一,不過在大橋完工前克里米亞半島已經在同年10月由蘇聯紅軍解放,蘇聯接手德國人遺留下來的工程,於1944年11月完成了全長4.5公里的鐵路大橋,但因為施作簡陋,而次年2月因為橋墩缺乏防波堤保護而遭浮冰撞毀,再度無法通行。[12]
在橋毀後蘇聯先後有重建大橋的計劃,但後來克里米亞移交烏克蘭管理,蘇聯解體後政治分家,因此大橋一直未能建成而淪為紙上談兵,1994年甚至提出過海峽隧道的方案,這些計劃都因為資金與共識不足而未能實現。1999年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重提了興建一條三層大橋,一層為汽車,一層為鐵路,一層為鋪設水管和天然氣管專用。[12]俄烏關係改善的時候,曾於2010年4月25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簽署興建大橋的同意書,[13]同年11月26日兩國再簽定了相互諒解備忘錄。[14]
隨著2014年俄羅斯聯邦併吞克里米亞,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交通局全力改善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的交通接駁,重建大橋的願景得以加速進行,交通局部長表示會將海峽隧道方案納入考慮。[15]但由於受到制裁,俄國企業在沒有國際保險與工程外包的情況下獨自承建此計畫。當地地質有斷層與泥火山,施作較為困難,最終選擇跨海大橋方案進行重建。
2018年5月15日,18.1公里的新橋樑道路部分工程完工,普京本人親自駕駛大卡車通過此橋以慶祝通車,不過因為歐盟認定是違章建設,參與建設的企業已經被列入黑名單。克里米亞大橋通車後取代葡萄牙的瓦斯科達伽馬大橋成為歐洲最長的橋樑。[16]2019年12月23日鐵路橋部分亦建成通車,普京出席了通車儀式,並乘坐第一班列車通過大橋。[17]
遇襲中斷通行编辑
2022年10月8日清晨,克里米亞大桥发生爆炸,克里米亞一側附近的鐵路橋發生大火。照片顯示鐵路橋和公路橋都無法使用,部分公路桥面塌陷沉入水中。當日稍晚俄占克里米亚当局首長阿克肖諾夫(俄語:Сергей Аксёнов、英語:Sergey Aksyonov)表示克里米亞刻赤大橋的公路運輸道已經恢復,但上橋的巴士和汽車必須接受全套檢查程序。
2022年11月9日,俄罗斯副总理表示,克里米亚大桥公路桥的首个桥跨已安装完毕。[18]
註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О проекте. [17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7 August 2020).
- ^ Началось возведение свайных фундаментов Керченского моста. 10 March 2016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 ^ Проектировщик моста в Крым – РБК: "Мы нашли оптимальное решение". РБК. [16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 ^ О проекте.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Проектировщиком моста в Крым стал 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ипростроймост". 2015-04-06 [201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俄语).
- ^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моста через Керченский пролив. Съемка с коптера. РИА Новости Крым. 22 May 2017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 ^ Автодорожная часть Крымского моста открылась для движе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ей. ТАСС. [16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6) (俄语).
- ^ Крыму начало везти. Коммерсантъ. [201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Крымский мост 1 октября стал доступен для движения груз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 ^ Названа средняя загрузка Крымского моста: 15 тысяч машин в сутки. 6 November 2019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 ^ Сколько будет стоить проезд по Крымскому мосту? КерчьИНФО – новости Керчи. 12 May 2018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 ^ Мост через Керченский пролив. pantikapei.ru. 2011-02-28 [201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俄语).
- ^ 12.0 12.1 Лужков присоединяет Крым к России(盧日科夫連接俄羅斯到克里米亞). 生意人报. 1999-04-08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俄语).
- ^ Azarov creates group for bridging the Kerch Strait(烏克蘭總理阿扎羅夫創立刻赤海峽大橋小組). 基輔郵報. 2010-08-09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3) (英语).
- ^ Russia, Ukraine to construct bridge across Kerch Strait(俄烏興建跨刻赤海峽大橋). 基輔郵報. 2010-11-26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6) (英语).
- ^ Керченский мост будет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м 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м(刻赤大橋將會是汽車與鐵路兩用). 塔斯社. 2014-03-19 [2014-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 (俄语).
- ^ 克里米亞跨海大橋啟用 蒲亭駕卡車通過.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2).
- ^ 克里米亞大橋鐵路通車 普亭遭批侵犯烏克蘭領土.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 ^ 俄副总理:克里米亚大桥公路桥首个桥跨安装完毕. [202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延伸閱讀编辑
- MacFarquhar, Neil; Nechepurenko, Ivan. Putin’s Bridge to Crimea May Carry More Symbolism Than Traffic. The New York Times. 11 November 2017 [2018-11-2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克里米亞大橋 |
紀錄 | ||
---|---|---|
前任者: 華士古·達伽馬大橋 |
欧洲最长大桥 2018–2022 |
繼任者: 華士古·達伽馬大橋 |
前任者: 西部高速直径路南立交桥 |
俄罗斯最长大桥 2018–20221 |
繼任者: 西部高速直径路南立交桥 |
前任者: 厄勒海峽大橋 |
欧洲最长铁路桥 2019–2022 |
繼任者: 厄勒海峽大橋 |
前任者: 尤里贝桥 |
俄罗斯最长铁路桥 2019–2022 |
繼任者: 尤里贝桥 |
註解 | ||
1. 俄罗斯建造的最长大桥,俄方认为归属于克里米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