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英語:Civic engagement, civic participation)意指人的一種行為與涉入過程,其能主動參與一個方案、團體、組織(機構)或環境當中的決策,這些包括影響他們的工作職場、醫療院所、鄰里、學校、宗教集會、社會等,也有像致力於環境改造的草根社區組織英语community organizing。公民參與是一種減少心理疏離並增加知覺能力及控制感的良好方式。[1][2][3]

公民參與的概念和「賦權」、「自助英语self-help」、「協同合作」與「社群意識」之間是息息相關的。[1][4]

公民參與可涉及以下範疇:對完善社區計劃的興趣,對公眾事務的關注和對政治選舉的熱忱。此外,公民參與也被定義為離散的活動和行為。而在這種情況下,公民參與就意味著個體參與到社區和政治事務中,如幫助弱小,對公眾議題感興趣,以及參加鄰里協會或社區音樂會等活動。

公民參與的理論發展 编辑

1980年代與1990年代之間,公民參與相關文獻(以社區心理學為例)急速成長。其中,在美國不少關注參與鄰里的志願工作或是街坊守望互助會(block association),這些草根grass roots)組織協助解決鄰里解決或預防諸多的問題,例如區域劃分、住宅、鄰里景觀、犯罪、交通與休閒娛樂等。這些鄰里組織逐漸成為居民與市政府、郡政府之間的「中介結構」(mediating structure)(Berger & Neuhaus, 1977)。[1][4]

根據相關研究(Hughey, Speer & Peterson, 1999)顯示,公民參與鄰里草根組織能夠顯著預測正向社區意識之凝聚,如以下結果:[1]

  1. 非正式鄰里行為(informal neighboring behavior)
  2. 社區意識英语sense of community、公民責任感(sens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3. 對鄰里、街坊與大樓等生活品質感到滿意
  4. 參加公寓大樓的活動
  5. 擔任其他社區組織的志願服務
  6. 知覺鄰里協會英语neighborhood association的效能

公民參與和賦權的歷程關係 编辑

個人(心理賦權)、環境(刺激、草根組織)、公民參與 [5]、社區意識之間的互動關係,如以下圖示。其中,社區意識受到挑釁激怒(provocation)的威脅,其可能是最近的一特定事件,例如某家公司計畫拆除一個村莊,準備去蓋座水壩,因此引起居民的暴力攻擊,或者是承包商沒有信守承諾等。[1]

 

增進公民參與的策略比較 编辑

雪莉·菲莉絲·安蕬甜於1969年提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文章《公民參與的階梯》(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她認為公民參與在某些程度上是有價值的。在公民參與階梯中,將公民參與依程度分為8個梯級如下[6][3] 

一、不參與(Nonparticipation)
(一)操縱(Manipulation):階梯最底部,亦代表公民參與的最低 層級。公共政策全由政府操控,人民沒有參與的機會與管道。
(二)教化/治療(Therapy):階梯第2梯級,此階層中政府認為其決策並無瑕庛,不需考慮民眾的意見。倘遇發生錯誤或損害人民利益時,將以事後補償方式解決爭議。

二、象徵性參與(Tokenism)
(一)通知/告知(Informing):階梯第3梯級,政府施政前,政府僅以單向方式告知民眾政策內容,但民眾並無參與決策及表達意見的機會。
(二)諮詢(Consultation):階梯第4梯級,民眾有機會表達意見,但並不保證民眾所提出之建議將納入政府決策中。
(三)安撫(Placation):階梯第5梯級,此梯級中民眾對政府政策已有部分影響力,民眾可充分表達意見,也可要求政府將民眾意見納入決策中,但最終施政計畫仍由政府來審定。

三、公民參與(Citizen Power)
(一)合夥/夥伴(Partnership):階梯第6梯級,政府與公民間是水平夥伴關係,彼此共同治理與共同承擔責任。
(二)授權(Delegated Power):階梯第7梯級,政府授權其公權力,由公民團體來運作公共事務。
(三)公民控制(Citizen Control):階梯第8梯級,政府之決策完全由公民來決定。

公民參與的成功實例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Dalton, James H.; Maurice J. Elias, Abraham Wandersman. Com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7. ISBN 0-534-63454-0. 
  2. ^ 2.0 2.1 Rappaport, Julian; Edward Seidman.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0. ISBN 0-306-46160-9. 
  3. ^ 3.0 3.1 Orford, Jim. Community Psychology: Challenges, Controversies and Emerging Consensus.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8. ISBN 978-0-470-85593-5. 
  4. ^ 4.0 4.1 Kessler, Marc; Stephen E. Goldston & Justin M. Joffe.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Prevention: In Honor of George W Albee. Sage Publications. 1992. ISBN 978-0-803-94590-6. 
  5. ^ 臺北市都市發展公民社會行動綱領. [2014-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5). 
  6. ^ 林美秀(2016)。台灣公民參與政策規劃之現況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論文計畫書,10-1
  7. ^ Altman, Irwin; Abraham Wandersman. Neighborhood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s. Plenum Press. 1987. ISBN 0-306-42513-0. 

延伸閱讀 编辑

  • Rappaport, Julian; Carolyn F. Swift & Robert Hess. Studies in Empowerment: Steps toward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 Routledge. 1984. ISBN 0-866-56283-4. 
  • Zimmerman, Marc A.; Julian Rappaport.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rceived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8, 16(5): 725–750. 
  • Wandersman, Abraham; P. Flor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sights for Empowerment and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0, 18(1). 
  • Hughey, Joseph; Paul W. Speer & N. Andrew Peterson. Sense of Community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and Evidence of Valid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9, 27(1): 97–11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