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会
坐标:21°18′51.55″N 157°51′42.52″W / 21.3143194°N 157.8618111°W 興中會,為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團體,為中國國民黨的前身組織, 中國國民黨即以其成立日1894年11月24日為建黨日。
近代歷史编辑
檀香山编辑
1894年11月24日,孫在檀香山歐胡島募款[1],在檀香山成立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現代革命團體興中會[2]:6,在檀香山卑涉銀行(Bishop Bank)華籍經理何寬住宅裡,召集僑社人士李昌、劉祥、程蔚南、鄧蔭南、鄭金、黃亮、黃華恢、鍾木賢、許直臣、卓海、李祿、李多馬、林鑑泉、鄭照、劉壽、鍾宇(工宇)、曹采、劉卓、宋居仁、陳南、夏百子、李𣏌、侯艾泉等24人[3]:1-23。提出「振興中華」口號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國,创立合眾政府」[4]:60[5]:26政綱[6]:2936。永和泰商号經理劉祥、卑涉銀行(Bank of Bishop and Co.,Ltd.)華人經理何寬為首任正副主席,黃華恢為司庫,程蔚南、許直臣為正副文案[3]:3。然而不久,劉祥便退出興中會。邓荫南率先加入兴中会,并参加了在何宽家里举行的兴中会成立会议;会上,邓荫南当选为兴中会副主席[7]。
據〈興中會會員及收入會銀時日與進支數簿〉,從1894年11月24日至1895年9月2日,先後共有112人加入興中會[8]:19。1894年冬,派人到茄荷蕾、百衣等地,發展會員,建立興中會分會[9]:363。
1895年2月21日,孫在英屬香港集合陳少白、杨鹤龄、尢列、陸皓東、郑士良、程奎光等舊友,並與楊衢雲的香港輔仁文社合併成立興中會總會,檀香山會為支會[註 1]。黃詠商獲選為臨時主席[11]。誓詞改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
興中會總會的辦事處,以經營貿易的商號“乾亨行”為名,設在香港中環士丹顿街13號。總會機構與檀香山支會大同小異,設總辦、協辦、管庫、華文文案、洋文文案各一人,設董事十人。“會底銀”仍為每人五銀元,“銀會”的股票仍为每股十银元,於開國之日按股發還本利共一百銀元。
廣州起義编辑
1895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廿二日)總會決定1895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初九)在廣州舉行起義(第一次乙未廣州之役),同時選舉楊衢雲為會長及合眾政府大總統(當時亦稱總辦或伯理璽天德,即President),孫中山為秘書。乙未廣州之役失败後,陸皓東被清廷捕害殉道。楊衢雲、孫中山被迫逃離香港。
11月上旬,陳少白在當時已由日本統治之台灣臺北創立興中會台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14]
惠州革命编辑
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並曾應允支援興中會發動1900年的惠州革命,孫中山坐鎮台北,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政策轉變,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惠州革命遂告失敗。[15]
1900年1月24日,楊衢雲辭去興中會會長職務,讓位给孫中山,之後,興中會多次發動起義,均以失敗告終。
與華興會、光復會和其他各會合併编辑
1905年7月30日,興中會与華興會、光復會和其他各會合併為同盟會,孫中山成為同盟會總理。孫中山從此掌控同盟會的最高權力。
興中會組織编辑
名稱(地點) | 成立時間 | 發起人 | 職員 | 會員人數 | 活動 |
---|---|---|---|---|---|
檀香山興中會 | 1894年11月 | 孫中山 | 主席:劉祥,副主席:何寬 | 約130人 | 有多人參加乙未廣州之役(第一次廣州起義),孫中山離開後則無活動,於1903年重組,並在希洛設立分會。 |
香港興中會 | 1895年2月 | 孫中山 | 姓名可查者約五十幾人 | 策劃廣州革命,設立農學會 |
评价编辑
学者章开沅认为,兴中会会员绝大部分属于广东省籍,其中香山县人又占一半以上,立会以来的数次起义,皆在华南沿海地区,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但是,这种不足与其说是孙中山的策略失误,不如说是当时环境的客观条件使然。实际上,孙中山的理念面向全国,会旨提出“振兴中华”。[16]:4-6
参見编辑
注释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羅家倫. 〈興中會成立日期之史的考訂〉. 《中山先生行誼》下冊 初版. 臺北: 臺灣書局. 1995.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三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0 3.1 馮自由. 《興中會組織史》. 《革命逸史》第四集. 1946.
- ^ 《國父年譜》增訂本上冊.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969-11-24.
- ^ 馮自由. 《華僑革命開國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3.
「聯盟人某省某縣人某某,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鑒察。」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海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http://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deng-yinnan.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 ^ 馬兗生. 《孫中山在夏威夷:活動和追隨者》.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3.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孫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冯自由:《革命逸史》
- ^ 巨人身影后的烈士杨衢云.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FOCUS 香港烈士楊衢雲被遺忘的辛亥革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都市日報
- ^ 回首香江醫療百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報月刊, 二零一一年四月號
- ^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 [201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8).
- ^ 惠州起義與中國革命. [201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 ^ 章开沅《兴中会的历史地位——纪念兴中会成立九十周年》,《孙中山研究》(第一辑),1986年6月第1版
延伸閱讀编辑
- 吳倫霓霞:〈興中會前期(1894-1900)孫中山革命運動與香港的關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李金强:〈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黎东方:《细说民国创立》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