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希伯來語:שְׁמֹות,天主教思高譯本稱《出谷紀》)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帝國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出埃及记传统上认为是摩西在旷野完成的第二本书,因此在一些圣经译本如德文圣经中,它也简称作摩西二书(2. Mose)。 主題:基督是神子民的救贖、拯救和供應,也是他們敬拜並事奉神的憑藉,使他們在祂裏面與神建造在一起,而得與神相見,彼此交通,互為居所。

犹太教圣经正典《塔納赫》 及基督教《旧约圣经》 目录 | |||||||||||||||||||||||||||||||||||||||||||||||||||||||||||||
---|---|---|---|---|---|---|---|---|---|---|---|---|---|---|---|---|---|---|---|---|---|---|---|---|---|---|---|---|---|---|---|---|---|---|---|---|---|---|---|---|---|---|---|---|---|---|---|---|---|---|---|---|---|---|---|---|---|---|---|---|---|
![]() | |||||||||||||||||||||||||||||||||||||||||||||||||||||||||||||
| |||||||||||||||||||||||||||||||||||||||||||||||||||||||||||||
| |||||||||||||||||||||||||||||||||||||||||||||||||||||||||||||
| |||||||||||||||||||||||||||||||||||||||||||||||||||||||||||||
转到《新约圣经》目录 → | |||||||||||||||||||||||||||||||||||||||||||||||||||||||||||||
著者 编辑
犹太教、基督宗教各宗派都接受为正典的书卷 |
---|
創世記 · 出埃及記 · 利未記 · 民數記 · 申命記 · 约书亚记 · 士师记 · 路得記 · 撒母耳记 · 列王纪 · 历代志 · 以斯拉记 · 尼希米记 · 以斯帖记 · 约伯记 · 詩篇 · 箴言 · 传道书 · 雅歌 · 以賽亞書 · 耶利米書 · 耶利米哀歌 · 以西结书 · 但以理書 · 小先知书(何西阿书 · 约珥书 · 阿摩司书 · 俄巴底亚书 · 约拿书 · 弥迦书 · 那鴻書 · 哈巴谷书 · 西番雅書 · 哈该书 · 撒迦利亚书 · 玛拉基书) |
天主教与东正教都接受的次經 |
多俾亚传 · 犹滴传 · 馬加比一书 · 馬加比二书 · 所罗门智训 · 便西拉智训 · 巴錄書(耶利米书信) · 但以理书补编(即比新教的但以理书多出的3个段落) · 以斯帖记补编 |
此外东正教还接受的次经 |
以斯拉續篇上卷 · 詩篇续编(即第151篇和玛拿西祷词) · 馬加比三书 · 马加比四书(附录) |
![]() |
《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本經書,傳統學者認為本書的作者就是摩西本人。這本書提及摩西在三個不同的場合奉耶和華之命執筆作記錄。[1]據聖經學者韋斯科特(Westcott)和霍特(Hort)研究,耶穌及新约圣经(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執筆者曾引述或提及出埃及記的經文逾100次。例如耶穌曾经説:“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摩西在西奈曠野執筆寫成出埃及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一年之後。
文本中所記載的時間與主要人物 编辑
它包含一段共長145年的時期,從約瑟於公元前1657年逝世至供敬拜耶和華之用的帳幕建立起來為止。[2]
(主要人物)
真确性考证 编辑
考古发现 编辑
有某些考古學及其他外在證據證明這些記載可靠。出埃及記所用的埃及名字完全正確,所提及的官銜亦與埃及碑文所刻的吻合。考古學顯示埃及慣於容許外族人士在埃及寄居,然而他們會與外族人保持分離。埃及人以尼羅河水作沐浴之用,出埃及记就记载法老的女兒曾在那裡沐浴。人們發現埃及的磚有些混有稻草,有些則沒有。此外,在埃及的全盛時期,術士享有很顯要的地位。[3]
埃及的墓碑石刻顯示法老率領戰車隊御駕親征,出埃及記則表明摩西日子的法老也跟從這個傳統。但古代的埃及記錄完全沒有提及以色列人寄居埃及或埃及發生的災禍,因为考古學發現埃及每個新王朝均會把以往所有不光彩的歷史記載從史册中删除。他們不會把羞辱的戰敗事迹編入史册中。在出埃及记的十场灾殃里,埃及諸神如尼羅河神、蛙神及太陽神等埃及本地人崇拜的神受到打擊和羞辱,藉以證明耶和華超越諸神的事迹,就不會被收錄在國家的史册裏。[4][5]
然而,根據《出埃及記》第12章第37节参的記載,共有60萬成年男性逃離埃及。按此推斷,連同婦兒,逃亡的人數約為200萬人。但當時埃及的總人口估計為300-600萬。如此大量人口離開埃及,會嚴重影響埃及的經濟和勞動力,尤其埃及仍是当时世界最強大的文明帝國。
考古學並未找到任何有關這段時間內埃及經濟突然變化的證據,因此可推斷即使真有希伯來人出埃及之事件,人數也應遠低於《出埃及記》所記載。(聖經記載了60萬這數字,但當時不是用十進制的,所以實際逃離埃及的以色列男人可能只有約2萬人左右,60万亦可能包括牲畜)[6]以色列人或只是古埃及其中一个旅居但有影響力的少数族群,正如现今只占人口2%的美國猶太人般,人数雖少但有政治及经济的影響力。
發生時間 编辑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期,对应的埃及歷史朝代,考古學者之間有幾派說法:
- 一派認為公元前1290年是希伯來人出埃及的年份。這是考古學者推算比東(Pithom)和蘭塞(Ramses,意即「拉美西斯之城」)兩座積貨城被建造的年代而得出的,而當時的法老王為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的全盛時代霸主──拉美西斯二世(蘭塞二世)。持此說的學者認為摩西的一神教觀念,乃是啟蒙於不久之前在埃及推行歷史上第一個一神教信仰革命之法老王阿肯那頓;換言之,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擁有一神教觀念的民族。許多知名電影如《十誡》、《埃及王子》,都是採信「拉美西斯二世說」。
- 一派認為出埃及的年份遠至公元前1445年,這是根據《列王紀上》第6章第1节参推算出來的。(6: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從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間,反推算四百八十年前出埃及,當時的法老王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被後世稱為「埃及的拿破崙」之法老王──圖特摩斯三世(其後人便是推行一神教信仰革命的阿肯納頓)。近來,不少學者重新鑑定考古學的資料(例如耶利哥城崩塌的時間[7],以及導致埃及發生十災的愛琴海火山爆發事件[8]),認為公元前1290年的說法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而以1445年較合理。若是如此,則摩西建立的猶太教便是名正言順世界上第一個一神教信仰。
- 也有一些圣经學者认为,摩西带领希伯來人离开埃及的时间是公元前1513年,接获十诫的时间是公元前1512年。[9]所根据的时间依据是巴比伦前539年攻陷耶路撒冷的时间点接合圣经记载产生的时间线。
记载的地理细节 编辑

摩西在葉忒羅指導下從事了40年的牧羊工作,這使他熟悉當地的環境、水源及食物情況,從而使他具備能力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今日已不能肯定記載中所提及的許多地方的位置,因此無法確定以色列人當時離開埃及的精確路線。雖然如此,人們通常認為早期以色列人在西奈半島的安營地點之一玛拉便是位於距離今日的苏伊士東南偏南約80公里的艾因哈蒂拉。此外,人們亦通常認為以色列人的第二個安營地點以琳便是位於苏伊士東南偏南約88公里的瓦迪蓋爾蘭德。現今這個地點以植物茂盛,有棕櫚樹和泉水為人所知;這印证了聖經記載中的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10]的记载。宗教人士认为,摩西記載的真確性並不有賴於考古學家能鑑定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沿途經過的不同地點。(《出埃及記》第15章第23节参,《出埃及記》第15章第27节参)
帐幕样式 编辑
關於在西奈平原上建造帳幕的記載與當地的情況十分吻合。一位學者説:“帳幕在形式、構造和材料上都充滿了曠野的色彩。製造帳幕所用的木材是曠野所盛産的。”[11]不論在名稱、習俗、宗教、地方、地理或材料方面,所有外在的證據均證實寫出埃及記正确的记录了以色列人的历史。
其它经文的引用 编辑
其他的聖經執筆者經常提及出埃及記,由此表明它是圣經的一部分。
- 先知耶利米在他的著作里指出“至大全能的上帝,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他“用神迹奇事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與大可畏的事”領他的子民以色列人出了埃及。[12]
- 公元1世纪,使徒行传记载司提反在殉道之前的演讲從出埃及記引用大量資料[13]
- 《希伯來書》第11章第23节至第29节参以摩西作為信心的榜樣;
- 保羅也經常提及出埃及記的例子和鑑戒。[14]
主題特色 编辑
耶和華為了拯救名下的百姓脱離埃及人的苦待而施行異能和神迹,他將以色列人組織為自己的子民,作‘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以及以色列成為一個神治國的早期歷史——這一切都是出埃及記這本聖經書的重要主題。(出埃及记19:6)這本書在希伯來文稱為史莫特(Shemoth),意即“名字”[15]。這本書現代的英文名字源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稱為艾客素度斯(Exo·dos),後來加以拉丁化而成為艾客素杜斯(Exodus)[16]。出埃及記起頭所用的“現在”[17](見英文聖經,實際是“此後”)一詞足以表明出埃及記乃是創世記的延續記載。此外,它把雅各衆子的名字根據《創世記》第46章第8节至第27节参的詳細記錄重新列出,由此也可以看出它與創世記的關係。
出埃及記一書顯揚上帝的名耶和華及尊他的名為聖。上帝對摩西解釋他聖名的偉大含意時説:“我要證明是甚麽,就證明是甚麽,”並進一步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人“我要證明”是(希伯来文אהיה,’Eh‧yeh′,艾耶,來自希伯來文的動詞ha‧yah′,哈雅]派我到你們這裏來。”耶和華(יהוה,YHWH)這個名字來自一個有關的希伯來文動詞哈華(ha·wah′),意即“成為”,而這個名字本身的實際意思則是“我使之成為”。耶和華為了拯救以色列人而施展的大能,使他的名受到顯揚,充滿榮耀而值得記念,直至‘萬代’。[18]
摩西對 神說:「請看,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 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甚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 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 YHWH (現代不能發音,這才是神自稱的名。)─你們祖宗的 神,就是亞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 YHWH (現代不能發音,這才是神自稱的名。)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世世代代。 自有永有的是事實,但不是神的名字。 因此,本書的前半段(《出埃及記》第19章第7节参-《出埃及記》第40章第38节参)則描述這個新團體如何得以成形。本書將焦點集中在兩個地區,一個是埃及,另一個是西奈。本書的前半部是描寫以色列人如何從埃及到西奈,後半部則他們在西奈如何組織成一特別的民族。
本書大綱 编辑
- 被壓迫者在古埃及的生活(第1章)
- 拯救者的預備(2-4章)
- 耶和華懲罰壓迫選民的法老(5-11章)
- 逾越節與出埃及(12-14章)
- 曠野的旅程(15-18章)
- 在西奈立約(19-24章)
- 有關崇拜及會幕的指示(25-31章)
- 盟約的破壞與重定(32-35章)
- 建造會幕(35-40章)
主要內容 编辑
耶和華差遣摩西,顯揚自己那值得記念的名字 编辑
(包含《出埃及記》第1章第1节参-《出埃及記》第4章第31节参)列出移居埃及的以色列人的名字之後,出埃及記接着記述約瑟的死亡。後來,有一位新王興起統治埃及,他既不認識約瑟(《出埃及記》第1章第8节参),也不認識耶和華(五章二節)。他目睹“以色列人生養衆多,並且繁茂,極其强盛”,於是便採取高壓手段,强迫他們做苦工,甚至下令把所有新生的以色列男嬰殺掉以免他們的男丁不斷增多。(《出埃及記》第1章第7节参)就在這種情勢下,有一個屬於利未支派的以色列人生了一個男嬰。這個小男孩在家中排行第三。當他三個月大的時候,他的母親把他放在一個蒲草箱內,然後把箱子擱在尼羅河的蘆荻中。後來法老的女兒發現了他,她憐愛這個孩子,於是把他收養了。孩子的親母成了他的奶娘,結果他得以在以色列人的家裏成長。後來他被送回法老的宮中。法老的女兒給他起名叫摩西,意思是“拉出[意即從水裏救出]”。[19]
摩西對以色列同胞的福利十分關注。有一次他把一個欺凌以色列人的埃及人殺了。他因此被迫逃亡,來到米甸。摩西在那地娶了米甸祭司葉忒羅的女兒西坡拉為妻。後來他得了兩個兒子,革舜和以利以謝。摩西在曠野裏逗留了40年,到他80歲的時候,耶和華差派他執行一項特别任務以便使上帝的名成聖。有一天,摩西牧放葉忒羅的羊群,到了“上帝的山”何烈山附近,他看見荊棘被火燒着,卻沒有焚毁。他過去要查看究竟的時候,耶和華的一位天使對他説話,告訴他上帝已定意打發他去“將[他]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埃及記》第3章第1节参,《出埃及記》第3章第10节参)耶和華要任用摩西作為他的工具,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來。[20]
摩西接着問上帝他在以色列衆人面前應當怎樣稱呼他。就在這個場合,耶和華首次顯明他的名字的真正意思,並為了達成他的旨意而將他的名立為紀念:“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説:‘那自有的[“我要證明是”,《圣经新世界译本》的译文]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耶和華你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上帝的名耶和華標明他必定會使與他名下百姓有關的旨意成就。他會把他曾向他們列祖應許的土地,‘一塊流奶與蜜之地’,賜給這群百姓,亞伯拉罕的後代。[21]
耶和華告訴摩西埃及王必不會容以色列人離去,但他會施行奇事打擊埃及。上帝立摩西的兄長亞倫作他的代言人,並賜給他們能力行三件神迹,以説服以色列人相信他們的確奉耶和華的名而來。在往埃及途中,摩西的兒子要接受割禮才得以挽回性命,這件事提醒摩西他必須遵守上帝的吩咐。(《創世記》第17章第14节参)摩西和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衆長老,告訴他們耶和華的旨意是要領他們出埃及到應許之地去。他們行了那些神迹,百姓就信了。
擊打埃及 编辑
(包含《出埃及記》第5章第1节参-《出埃及記》第10章第29节参)摩西與亞倫一同謁見法老,宣布以色列人的上帝耶和華如此説:“容我的百姓去。”妄自尊大的法老以譏諷的口吻説:“耶和華是誰,使我聽他的話,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出埃及記》第5章第1节至第2节参)法老不單沒有容以色列人去,反而强迫他們作更多苦工。然而,耶和華卻重申他的拯救應許,並再三强調要使他的名成聖,説:“我是耶和華。……你們要知道我是……你們的上帝,……我是耶和華。”(《出埃及記》第6章第6节至第8节参)
摩西在法老面前施行奇事,亞倫把杖丟在地上,杖就變成一條大蛇,埃及的術士也照樣行。雖然亞倫的大蛇吞了術士的蛇,但法老的心依然剛硬如故。耶和華開始向埃及降下十場連續的災殃。首先,尼羅河和埃及全地的水都變成血。然後全地受蛙災蹂躪。埃及的術士也能用邪術把頭兩場災殃照樣施行,但第三場使人和牲畜身上長滿虱子的災禍,術士們卻無法照樣行。埃及的術士們被迫承認:“這是上帝的手段。”可是法老仍不肯容以色列人離去。(《出埃及記》第8章第19节参)
最初三場災殃使埃及人和以色列人同受打擊,但從第四場災殃起,受打擊的只限於埃及人,以色列人在耶和華的保護之下得以從埃及人當中分别出來。第四場災殃是蠅災。然後埃及的牲畜得了重重的瘟疫,接着人和牲畜身上都長滿起泡的瘡,連行法術的人也在摩西面前站立不住。耶和華仍讓法老的心剛硬,然後他通過摩西向法老説:“其實,我叫你存立,是特要向你顯我的大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出埃及記》第9章第16节参)其後,摩西告訴法老將有“重大的冰雹降下”。此外聖經首次透露在法老的臣僕當中,有些人懼怕耶和華的話而採取適當的行動。第八和第九場災殃迅速相繼臨到,風把蝗蟲從四面刮了來,此外埃及遍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這一切災禍使頑梗不化、怒不可遏的法老恐嚇摩西不得再見他的面,否則便必死無疑。(《出埃及記》第9章第18节参)
逾越節與擊殺首生子 编辑
(包含《出埃及記》第11章第1节参-《出埃及記》第13章第16节参)耶和華宣布説:“我再使一樣的災殃臨到法老和埃及”——擊殺長子。(《出埃及記》第11章第1节参)他吩咐把亞筆月定為以色列的正月。在該月初十日,他們要取一隻無殘疾的一歲綿羊羔或公羊羔,然後在十四日把牠宰殺了。在當日黃昏的時候,他們要取點血,塗在房屋的門框和門楣上。然後他們要留在家裏,吃烤羊羔的肉,但不可折斷牠的骨頭。他們家中不可有酵,而且他們要趕緊的吃,穿好衣服預備上路。他們要世世代代記念這逾越節,奉為耶和華的節。然後他們要守七日的無酵餅節,吃無酵餅,並要把事情的一切意義教訓子孫遵守。(後來,耶和華對這些節期頒下進一步的訓示,吩咐以色列家所有首生的男丁和雄性牲畜都要歸耶和華為聖。)
以色列遵照耶和華的吩咐而行。然後災禍臨到了!在午夜時分,耶和華把埃及地所有的長子,連同一切頭生的牲畜,盡都殺了,但天使卻越過及拯救以色列頭生的人畜。法老大聲喊叫説:“起來!連你們帶以色列人,從我民中出去。”‘埃及人也催促百姓’快快離開那地。(《出埃及記》第12章第31节参,《出埃及記》第12章第33节参)以色列人並非空手離去,因為他們向埃及人索取金器銀器和衣裳。他們擺成戰陣離開埃及,壯丁約有60萬,連同他們的家屬和一大群外族人及許多牲畜。自亞伯拉罕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入迦南地至這天,剛好滿了430年,這一夜實在值得以色列人謹守記念。[22]
耶和華的名在紅海顯為聖 编辑
(包含《出埃及記》第13章第17节参-《出埃及記》第15章第21节参)以色列人從疏割起行。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路,夜間則以火柱光照他們。法老的心剛硬如故,遂帶領車輛軍兵追趕他們,一心要在紅海把他們一舉消滅。摩西安慰百姓説:“不要懼怕,只管站稳!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施行的救恩。”(《出埃及記》第14章第13节参)耶和華使海水分開,露出乾地使摩西可以帶領以色列人安然到達對岸。法老的大軍尾隨不捨,結果復合的海水把他們全軍淹沒溺斃。聖經的第一首勝利之歌将以色列人脱离奴役的歡樂表達得淋漓盡致:“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也成了我的拯救。……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23]
耶和華在西奈訂立律法之約 编辑
(包含《出埃及記》第15章第22节参-《出埃及記》第34章第35节参)此後,在耶和華的引領下,以色列人逐步向上帝的聖山——西奈山——進發。百姓埋怨瑪拉的水苦,耶和華便施行神迹使之變甜。當他們埋怨無肉無餅時,他在晚上賜下大群鵪鶉,早上則賜給他們有如地上的露水、清甜可口的嗎哪。在其後的40年以色列人便以嗎哪為糧。此外,耶和華首次規定以色列人要守安息日,囑咐他們在第六天收取雙倍數量的嗎哪,第七天則沒有嗎哪賜下。在利非訂,上帝賜水給他們喝,並為他們與亞瑪力人爭戰。上帝吩咐摩西把他的判決記下,他要將亞瑪力人完全消滅。
後來,摩西的岳丈葉忒羅把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帶來給他。以色列人以更有效的方式組織起來的時候到了,葉忒羅在這方面提出一些切合實際的好建議。他勸告摩西莫再獨自肩負重任,相反可以委派一些敬畏上帝、精明能幹的男子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與十夫長管理百姓。摩西依計而行,有難斷的案件才親自處理。
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三個月之後在西奈的曠野安營。耶和華在該處應許他們説:“如今他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百姓都同聲起誓説:“凡耶和華所説的,我們都要遵行。”(《出埃及記》第19章第5节至第6节参,《出埃及記》第19章第8节参)在以色列舉國自潔之後,到了第三天,耶和華降臨西奈山,使全山冒煙,大大震動。
耶和華接着頒布十誡。十誡强調對耶和華作專一的效忠,同時禁止人崇拜假神偶像及妄稱耶和華的名。十誡吩咐以色列人六日要勞碌作工,然後要向耶和華守安息日,並要孝敬父母。其餘的誡命包括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存心貪婪。耶和華隨後向這個新生的國家頒布許多律令典章,包括怎樣對待奴僕、毆鬥、傷人、賠償、盜竊、失火損毁財物、謬誤的崇拜、誘姦、苦待寡婦孤兒、放債及其他事情的處理方式等。上帝也頒布安息的律法,並規定每年向耶和華持守三個節期。然後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寫下來,獻上祭物,將祭牲的血的一半灑在壇上。他又將約書念給百姓聽,他們再次誓言凡耶和華所吩咐的,他們都必遵行。於是摩西將其餘的血灑在約書上和百姓身上。這樣,耶和華以摩西為居間者,與以色列人立了律法的約。[24]
後來摩西上山到耶和華那裏接受律法。他在山上40晝夜,上帝給了他許多訓示,關於建造帳幕所用的材料,其中一切器具的細節,帳幕本身的詳細規定,祭司袍服的設計,包括亞倫的冠上一塊刻着“歸耶和華為聖”等字樣的精金牌子。此外,一切與設立祭司有關的安排和當行之禮也都詳盡地記錄下來。上帝也提醒摩西守安息的約是耶和華和以色列人之間“永遠的證據”。耶和華於是把兩塊法版,就是“上帝用指頭”寫的石版,交給摩西。[25]
與此同時,百姓變得焦躁不耐,於是請求亞倫為他們作個神像在他們面前領路。亞倫鑄了一隻金牛犢,百姓便“向耶和華守節”而崇拜這偶像。(《出埃及記》第32章第5节参)耶和華表示要滅絶以色列人,但摩西為他們求情。摩西為此大發烈怒,把法版摔碎了。利未的子孫挺身維護純真的崇拜,殺了3000個狂歡作樂的人。耶和華也以瘟疫打擊以色列人。後來摩西懇求上帝繼續引領他的百姓,上帝告訴摩西他可以一睹他的榮耀,並吩咐他再鑿出兩塊石版,耶和華會再次把十誡寫在其上。摩西第二次上山時,耶和華在他面前經過,宣告自己的名説:“耶和華在摩西面前經過,宣告説:“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慈悲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大有忠貞之愛,信守真理,為千代的人存留忠貞之愛”(《出埃及記》第34章第6节至第7节参)他接着宣述立約的條件,摩西把它寫下而成為今日我們在出埃及記所讀到的資料。摩西從西奈山下來的時候,因耶和華所顯的榮耀而面皮發光,因此他要用帕子把臉蒙上。[26]
建造帳幕 编辑
(包含《出埃及記》第35章第1节参-《出埃及記》第40章第38节参)摩西於是招聚以色列全會衆,向他們轉述耶和華的吩咐,告訴他們凡是甘心樂意的人和心裏有智慧的人可以分别為建造帳幕而作出捐獻及參與建造的工程。不久,摩西接獲報告説:“百姓為耶和華吩咐使用之工所拿來的,富富有餘。”(《出埃及記》第36章第5节参)在摩西指揮之下,充滿耶和華的靈的工人開始建造帳幕及製造其中的各種器具,並替衆祭司縫製衣袍。在出了埃及一年之後,帳幕造成了,豎立在西奈山前。耶和華以雲彩遮蓋會幕,以他的榮光充滿帳幕,以致摩西無法進入會幕裏。藉此耶和華表示他的認可。在以色列的旅程上,自始至終耶和華均在日間以同樣的雲彩,在夜間則以火光指引以色列人。當時是公元前1512年。出埃及記的記載顯明耶和華為了拯救以色列而施行了許多神迹大能,使他的名得以成聖,這項記載至此遂告結束。
基督新教觀點 编辑
摩西律法和对信徒生活的影响 编辑
出埃及記顯明耶和華是拯救者、組織者和他的旨意的成就者,並且確立對他的信心。新约圣经曾多次引用出埃及記的經文。這些經文指出[27]:
- 律法的約有許多已獲得應驗;
- 向人提出復活的保證;
- 説明耶和華為了支持他的百姓而作的各項安排;
- 為基督徒的救濟工作立下先例;
- 勸人要關懷父母;
- 列出得生命的條件;
- 表明人對賞善罰惡一事應當懷有甚麽看法。總括來説,律法的總綱包含在愛上帝和愛同胞這兩條命令之內。
在《希伯來書》第11章第23节至第29节参提到摩西和他父母所懷的信心。因着信,摩西離開埃及;守逾越節;帶領以色列人渡過紅海。他們卻仍沒有贏得上帝的嘉許,因為他們試探上帝,並且成為拜偶像,犯淫亂和發怨言的人。保羅解釋這些記錄對今日的基督徒深具意義,説:“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28]
使徒保羅在希伯來書第9和10章,論及出埃及記的意義和預言的實現说,“律法只让人看见将来美好安排的影子,而不是实体,所以人到上帝面前来,单靠每年常献同样的祭牲,总不能得到完美。”(《希伯來書》第10章第1节参)因此,基督徒所關心的是認識“影兒”和明白“實體”。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他被描述為“上帝的羔羊”。像在預言性的先模中一樣,“羔羊”沒有一根骨頭被折斷。使徒保羅評論説:“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理]的無酵餅。”[29]
旧约和新约的关系 编辑
耶穌成為新約的居間者,正如摩西是律法的約的居間者。使徒保羅清楚解釋兩約之間的對照;他論及藉着耶穌死在苦刑柱上,‘律例上所寫的字據’都被塗抹了。復活了的大祭司耶穌“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裏,作執事;這帳幕是主[耶和華]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律法之下的祭司們致力於‘供奉的職事,本是天上事物的形狀和影像’,依照上帝賜給摩西的樣式。“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居間者”,《圣经新世界译本》的译文];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舊約含有叫人死的律法,這約已被廢去。保羅把那些不瞭解這事的猶太人描述為冥頑不靈的人,但是相信的人體會到屬靈的以色列人已經歸於新約之下;藉着獲得充分的裝備作傳道者,他們能‘敞着臉好像由鏡子裏反映出耶和華的榮耀’。他們能够懷着清白的良心‘以頌讚為祭物,就是公開宣揚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30]
上帝的子民 编辑
出埃及記顯揚耶和華的聖名和至高統治權,也指向屬靈的以色列人所獲得的拯救。使徒彼得指出:“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上帝的子民。”[31]耶和華從世上把屬靈以色列人召集出來以顯揚他的名。耶和華為了彰顯他的大能及傳揚他的名而讓法老作为见证存留,他藉此預示他要通過他的見證人成就一項更偉大的見證。[32]
所以可以根據聖經説,在摩西手下建立起來的國預表耶穌手下的新國家,一個永不動搖的王國。因此,基督徒应当籍此受到鼓勵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上帝”。正如在曠野中耶和華的臨在遮蓋帳幕,他也應許永遠與敬畏他的人同在:“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出埃及記的確是聖經中不可少的有益記載。[33]
聖經恢復本與相關著作 编辑
《出埃及记加註單行本》 编辑
綱目
- 壹 被奴役 一1∼22
- 貳 蒙救贖並得拯救 二1∼十五21
一 豫備拯救者 二1∼25 二 神對所豫備之人的呼召 三1∼22 三 蒙神呼召並差遣的三個主觀神蹟 四1∼9 四 蒙召者的男幫手與女幫手 四10∼31 五 神的要求與法老的抗拒 五1∼十三22 1 第一次衝突:耶和華與法老之間,為釋放以色列人而有的衝突 五1∼23 2 神對摩西進一步的訓練 六1∼七7 3 第二次衝突:暴露埃及生活的真實性質 七8∼14 4 第三次衝突:第一樣災害-血 七15∼25 5 第四次衝突:第二樣災害-青蛙 八1∼15 6 第五次衝突:第三樣災害-虱子 八16∼19 7 第六次衝突:第四樣災害-蒼蠅 八20∼32 8 第七次衝突:第五樣災害-瘟疫 九1∼7 9 第八次衝突:第六樣災害-起泡的瘡 九8∼12 10 第九次衝突:第七樣災害-冰雹 九13∼35 11 第十次衝突:第八樣災害-蝗蟲 十1∼20 12 第十一次衝突:第九樣災害-黑暗 十21∼29 13 第十二次衝突:第十樣災害-殺長子 十一1∼十三22 a 逾越節 十二1∼36,43∼51 b 以色列人出埃及 十二37∼42,十三1∼22 a 逾越節(續) 十二43∼51 b 以色列人出埃及(續) 十三1∼22 六 法老最後的掙扎與以色列人過紅海 十四1∼31 七 得救之人的讚美 十五1∼21 1 摩西的歌 1∼19 2 米利暗的歌 20∼21
- 參 蒙引領 十五22∼十八27
一 以色列人在瑪拉和以琳的經歷 十五22∼27 二 對嗎哪-屬天糧食-的經歷 十六1∼36 三 從被擊打的磐石流出的活水 十七1∼7 四 戰敗亞瑪力人 十七8∼16 五 國度的豫表 十八1∼27
- 肆 領受啟示 十九1∼三四35
一 被帶進神的同在和對神的認識中 十九1∼25 二 律法是神的見證,將神啟示給祂的百姓 二十1∼17 三 律法消極的一面 二十18∼21 四 律法上關乎敬拜神的條例 二十22∼26 五 律法上關乎人際關係的第一個條例 二一1∼6 六 律法的各項條例 二一7∼二三19 七 耶和華的使者引領祂的百姓得著應許之地 二三20∼33 八 約的制定 二四1∼8 九 神的異象 二四9∼11 十 摩西在神的榮耀之下與神同住 二四 12∼18 十一 帳幕及其中器具的異象 二五1∼三十38 1 材料和樣式 二五1∼9 2 約櫃連同遮罪蓋 二五10∼22 3 陳設餅的桌子 二五23∼30 4 燈臺 二五31∼40 5 帳幕的蓋 二六1∼14 6 帳幕的豎板 二六15∼30 7 帳幕內的幔子 二六31∼35 8 帳幕的門簾 二六36∼37 9 燔祭壇 二七1∼8 10 帳幕的外院子 二七9∼19 11 點燈 二七20∼21 12 祭司的衣服 二八1∼43 13 亞倫和他兒子們分別為聖作祭司 二九1∼46 14 金香壇 三十1∼10 15 遮罪的銀價 三十11∼16 16 銅洗濯盆 三十17∼21 17 聖膏油 三十22∼33 18 香 三十34∼38 十二 製作帳幕、器具、和祭司衣服的人 三一1∼11 十三 安息日與帳幕建造工作的關係 三一12∼17 十四 干犯律法 三一18∼三二6 十五 對付偶像和拜偶像的人 三二7∼29 十六 神的同伴 三二30∼三三23 十七 摩西與神同在 三四1∼35
- 伍 帳幕的建造 三五1∼四十38
一 製作帳幕及其器具和祭司的衣服 三五1∼三九31 1 論到安息日的話 三五1∼3 2 奉獻材料並豫備工人 三五4∼三六7 3 帳幕的幕幔、蓋和頂蓋 三六8∼19 4 帳幕的豎板 三六20∼34 5 帳幕內的幔子 三六35∼36 6 帳幕的門簾 三六37∼38 7 約櫃 三七1∼9 8 陳設餅的桌子 三七10∼16 9 金燈臺 三七17∼24 10 香壇 三七25∼28 11 聖膏油和純淨的香 三七29 12 燔祭壇 三八1∼7 13 銅洗濯盆 三八8 14 帳幕的外院子 三八9∼20 15 數點奉獻的材料 三八21∼31 16 為祭司製作衣服 三九1∼31 二 所作帳幕的工送到摩西那裏,由他查看並祝福 三九32∼43 三 帳幕的建立 四十1∼38 1 耶和華吩咐摩西立起帳幕 1∼16 2 立起帳幕 17∼33 3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帳幕 34∼35 4 與神的居所一同行動 36∼38
《出埃及記生命讀經》八册(共185篇) 编辑
第一册(1~22篇) 编辑
1.序2.以色列被奴役3.預備拯救者4.對神有用的生命5.呼召摩西(一)6.呼召摩西(二)7.團體的荊棘/2014四、再反蒭8.三個神蹟9.蒙召者的男幫手與女幫手10.神呼召摩西的總覽11.神呼召的目的12.完成神定旨的三個站口13.法老抗拒神(一)14.耶和華神的名與祂的約15.神對摩西進一步的訓練16.法老抗拒神(二)17.法老抗拒神(三)18.法老抗拒神(四)19.法老抗拒神(五)20.法老的討價還價21.法老的心剛硬22.法老抗拒神(六)
第二册(23~41篇) 编辑
23.~25.逾越節(一)(二)(三)26.~27.走出埃及(一)(二)28.法老最後的掙扎29.過紅海30.在瑪拉的經歷31.在以琳的經歷32.吃嗎哪33.神對付祂百姓的肉體34.飲食的改變35.~39.屬天的嗎哪(一)(二)(三)(四)(五)40.~41.擊磐流泉
第三册(42~60篇) 编辑
42.復活裡的生命水43.~44.喝生命水(一)(二)45.湧流生命水46.擊敗亞瑪力人47.和亞瑪力人持續爭戰48.亞瑪力人與君王職份相對49.國度的預表50.被帶進神的同在和對神的認識中51.神的見證將神啟示給祂的百姓52.律法是神的話,將神的本質注入到愛祂的尋求者裡面53.神將律法賜給祂百姓時,尋找愛祂的人54.~55.藉著愛神和祂的話並且與神成為一而遵守神的律法(一)(二)56.~57.舊約尋求神的人如何享受神的律法(一)(二)58.律法做為神活的話,對於愛祂之尋求者的功用59.~60.愛神的尋求者藉著做為神話的律法所領受的祝福(一)(二)
第四册(61~83篇) 编辑
61.~63.頒賜律法和律法功用的消極方面(一)(二)(三)64.律法離開活神,就成了殺死人的字句65.遮蔽那定罪和屬死職事之榮光的帕子66.律法上關乎敬拜神的典章67.人的工作所造成的污穢,以及因著人的方法而赤身露體68.律法上關乎人際關係的第一條典章69.律法的各項典章70.~72.律法典章所含示,指明和表徵的意義(一)(二)(三)73.~75.耶和華的使者引領祂的百姓得著應許之地(一)(二)(三)76~77.約的制定(一)(二)78.~79.立約的血(一)(二)80.在透亮清明的天裡神的異象,以及在神的榮耀之下與神同住81.~83.帳幕及其中器物之材料和式樣的異象(一)(二)(三)
第五册(84~104篇) 编辑
84~89.見證的櫃(一)(二)(三)(四)(五)(六)90.~91.陳設餅的桌子(一)(二)92~94.燈枱(一)(二)(三)95~96.帳幕的蓋(一)(二)97~98.帳幕的竪板(一)(二)99.~100.帳幕內的幔子(一)(二)101~103.帳幕的門簾(一)(二)(三)104~106.燔祭壇(一)(二)(三)
第六册(107~132篇):本册亮點為「祭司袍」共17篇 编辑
107~109.火秀燔祭壇(四)(五)(六)110~113.帳幕的院子(一)(二)(三)(四)114~115.點燈和祭司袍(一)(二)116~132.祭司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第七册(133~159篇) 编辑
133.~146.亞倫和他兒子們分別為聖做祭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147.~152.金香壇(一)(二)(三)(四)(五)(六)153.~155.遮罪銀(一)(二)(三)156.銅洗濯盆157.~159.聖膏油(一)(二)(三)
第八册(160~185篇) 编辑
160.~162.複合膏油、複合靈(一)(二)(三)163~166.複合膏油所預表複合靈的成份(一)(二)(三)(四)167.~169.香/滿足(一)(二)(三)170.~171.製做帳幕、器物和祭司衣服的人(一)(二)172.安息日與帳幕建造工作的關係173.干犯律法174.金牛犢偶像的原則175.對付偶像和拜偶像的人176~177.神的同伴(一)(二)178.~181.摩西與神的同在(一)(二)(三)(四)182.~183.製作帳幕及其器物和祭司的衣服(一)(二)184~185.帳幕的建立(一)(二)
《出埃及記結晶讀經》四册(共48篇) 编辑
2014 Winter Training 编辑
- 一、神的啟示,以及神的建造做為衪救恩、供備和啟示的目標
- 二、神呼召摩西做神僕人之標準模型的總覽
- 三、神呼召的目的
- 四、團體的荊棘
- 五、逾越節
- 六、出埃及與過紅海
- 七、瑪拉和以琳的經歷
(第七篇,從瑪拉苦水論哈拿職事,是轉移時代的職事,同年318太陽花學運,台北市長由無黨籍柯文哲當選。從以琳十二道泉水/湧流的生命與七十顆棕樹/生長的生命,論以色列人「就在那裡的水邊安營」使他們有資格並裝備好爭戰)
- 八、耶和華做為戰士之榮耀的勝利,以及不斷與亞瑪力人爭戰
- 九、更換飲食,吃屬天的基督做為神子民獨一的食物
- 十、喝並湧流在復活裡的生命水
- 十一、神國的描繪
- 十二、祭司的國度
2015 Summer Training 编辑
- 一、律法是神的見證,將神啟示給衪的百姓,也是神活的話,將神的本質灌注到愛祂的尋求者裡面
- 二、律法:神與祂百姓之間的婚約
- 三、在愛神之尋求者的經歷裡,神的話乃是光的範圍
- 四、愛神的尋求者藉著神的話語的功用所領受的福
- 五、基督是神的奴僕,以及信徒在召會生活中是神和基督的奴僕
- 六、立約的神與祂的諸約(一):神與人所立主要的約
- 七、立約的神與祂的諸約(二):新約的內容
- 八、立約的血
- 九、一年三次向神守節,預表在基督裡完滿的享受三一神
- 十、對神的敬拜
- 十一、耶和華的使者引領祂的百姓得著應許之地
- 十二、在透亮清明的天裡神的異象,以及神的心願是要在地上得著與人同住之居所的屬天異象
2015 Winter Training 编辑
- 一、見證的櫃
- 二、遮罪蓋:平息處
- 三、陳設餅的桌子
- 四、金燈枱內在的意義、主觀的經歷、並生機的維持,為著新的復興
- 五、金香壇
- 六、燔祭壇
- 七、銅洗濯盆
- 八、遮罪銀為著編組成軍,為神在地上的權益和行動爭戰
- 九、聖膏油
- 十、複合的靈
- 十一、複合之靈的膏油塗抹
- 十二、香(滿足)
2016 Summer Training 编辑
- 一、出到拜偶像的營外,進入幔內
- 二、認識神和祂的法則(道路)
- 三、事奉神
- 四、三個帳幕
- 五、帳幕與祭司體系
- 六、帳幕所預表在三一神裡的一
- 七、幔子、簾子、以及和好的兩面
- 八、做祭司穿著基督的彰顯而事奉,在神的聖所裡點燈
- 九、胸牌:祭司體系中心和終極的點
- 十、帳幕的八重意義
- 十一、製做帳幕的人,以及安息日與建造工作的關係
- 十二、帳幕的建立,以及帳幕、雲彩、與榮光乃是三一神完滿的預表
劉遂弟兄主持出版的其他著作 编辑
注释与参考文献 编辑
- ^ 参看《出埃及記》第17章第14节参;《出埃及記》第24章第4节参;《出埃及記》第34章第27节参
- ^ 参看《約翰福音》第7章第19节参;《出埃及記》第1章第6节参;《出埃及記》第40章第17节参。
- ^ 参看《出埃及記》第8章第22节参;《出埃及記》第2章第5节参;《出埃及記》第5章第6节至第7节参,《出埃及記》第5章第18节参;《出埃及記》第7章第11节参。
- ^ 参考Insight on the Scriptures, Vol.1, pages532, 535; Archaeology and Bible History, 1964, J.P.Free, page98.
- ^ 参看《出埃及記》第14章第7节至第10节参;《出埃及記》第15章第4节参。
- ^ Robert Feather, The Copper Scroll Decoded
- ^ 參看BBC《聖經解碼》影片
- ^ 參看BBC與Discovery合拍的《真假摩西》影片
- ^ 請參閱《洞察圣经》,英文版,第一卷,458-467页。
- ^ 参考Insight on the Scriptures, Vol.1, pages540-1.
- ^ Exodus, 1874, F. C. Cook, page 247.
- ^ 参看《耶利米书》第32章第18节至第21节参
- ^ 参看《使徒行傳》第7章第17节至第44节参
- ^ 参看《使徒行傳》第13章第17节参;《哥林多前書》第10章第1节至第4节参,《哥林多前書》第10章第11节至第12节参;《[[]]》第3章第7节至第16节参
- ^ “名字”的希伯来语Shemot就成了这部分的名称。“名字”的希伯来语是Shem,其复数为Shemot. [201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1).
- ^ 这个英语词的拼写直接照搬自拉丁语,来源于希腊语的Éxodos,是由exo-(意思是“出、外”)和hodos(意思是“路、途”)合起来的. [201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 ^ 这卷书的第一个字是Ve’eileh(词义“这些”). [201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3).
- ^ 参看《出埃及記》第3章第14节至第15节参;《出埃及記》第6章第6节参;《圣经新世界译本》。
- ^ 参看《出埃及記》第2章第10节参;《使徒行傳》第7章第17节至第22节参。
- ^ 参看《使徒行傳》第7章第23节至第35节参。
- ^ 参看《出埃及記》第3章第14节至第15节参,《出埃及記》第3章第17节参。
- ^ 参看《出埃及記》第12章第40节参,《圣经新世界译本》第二腳注;《加拉太書》第3章第17节参。
- ^ 参看《出埃及記》第15章第1节至第2节参,《出埃及記》第15章第18节参。
- ^ 参看《希伯來書》第9章第19节至第20节参。
- ^ 参看《出埃及記》第28章第36节参;《出埃及記》第31章第17节至第18节参。
- ^ 参看《哥林多後書》第3章第7节至第11节参。
- ^ 参看和对比下列经文:《馬太福音》第22章第32节参-《出埃及記》第4章第5节参;《約翰福音》第6章第31节至第35节参和《哥林多後書》第8章第15节参-《出埃及記》第16章第4节参和《出埃及記》第16章第18节参;《馬太福音》第15章第4节参和《以弗所書》第6章第2节参-《出埃及記》第20章第12节参;《馬太福音》第5章第26节参和《馬太福音》第5章第38节至第39节参-《出埃及記》第21章第24节参;《馬太福音》第22章第37节至第40节参。
- ^ 参看《哥林多前書》第10章第1节至第12节参;《希伯來書》第3章第7节至第13节参。
- ^ 参看《希伯來書》第10章第12节参;《約翰福音》第1章第29节参和《約伯記》第19章第36节参-《出埃及記》第12章第46节参;《哥林多前書》第5章第7节至第8节参-《出埃及記》第23章第15节参。
- ^ 参看《歌羅西書》第2章第14节参;《希伯來書》第8章第1节至第6节参,《希伯來書》第13章参;《哥林多後書》第3章第6节至第18节参;《希伯來書》第13章第15节参;《出埃及記》第34章第27节至第35节参。
- ^ 参看《彼得前書》第2章第9节至第10节参
- ^ 参看《羅馬書》第9章第17节参;《啟示錄》第12章第17节参。
- ^ 参看《出埃及記》第19章第16节至第19节参-《希伯來書》第12章第18节至第29节参;《出埃及記》第40章第34节参-《啟示錄》第21章第3节参,《啟示錄》第21章第5节参。
- "Did the Red Sea Part? No Evidence, Archaeologists S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Michael Slackman,纽约时报, 2007年4月3日刊
参考书目 编辑
- Colin J. Humphreys, The Miracles of Exodus: A Scientist’s Discovery of the Extraordinary Natural Causes of the Biblical Stories 2003, HarperSanFrancisco
- W. F. Albright From the Stone Age to Christianity(2nd edition)Doubleday/Anchor
- W. F. Albright 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5th edition)1969, Doubleday/Anchor
- Encyclopedia Judaica, Keter Publishing, entry on "Population", volume 13, column 866.
- Y. Shiloh, "The Population of Iron Age Palestine in the Light of a Sample Analysis of Urban Plans, Area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BASOR), 1980, 239:25-35
- Exploring Exodus: The Origins of Biblical Israel Nahum Sarna, Shocken Books, 1986(第一版), 1996(重印版),第5章, "Six hundred thousand men on foot".
- "Those Amazing Biblical Numbers: Taking Stock of the Armies of Ancient Israel" William Sierichs, Jr.
- "The Rise of Ancient Israel : Symposium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October 26, 1991" by Hershel Shanks, William G. Dever, Baruch Halpern and P. Kyle McCarter,圣经考古学会(Biblical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992.
- The Biblical Exodus in the Light of Recent Research: Is There Any Archaeological or Extra-Biblical Evidence?, Hershel Shanks,编辑,圣经考古学会(Biblical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997
- Secrets of the Exodus: The Egyptian Origins of the Hebrew People", by Messod Sabbah, Roger Sabbath, Helios Press, 2004
外部链接 编辑
- 出埃及记解经注释——“圣经说”网站提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藏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華人基督宗教文獻保存計劃
- 思高聖經學會藏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華人基督宗教文獻保存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