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魟星雲(Hen 3-1357)是已知最年輕的行星狀星雲(PN)(Bobrowsky 1994)。刺魟星雲位於南天天壇座的方向上,距離18,000光年。雖然它的大小約為太陽系的130倍,但只有其它已知行星狀星雲大小的1/10左右。大約40年前,我們觀察到它還只是一顆氣體還沒有變熱和電離的原行星狀星雲。在《自然》這本雜誌上,博布朗斯基(Bobrowsky)等人[3]描述了哈伯太空望遠鏡是如何發現刺魟星雲15等的中心恆星和17等的伴星。此處的刺魟星雲影像顯示從中央恆星持續流出的光,是如何的與氣體的外殼准直英语Collimated beam。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因為還沒有很好的了解這些光流出時是如何變得如此准直的過程。

刺魟星雲(Stingray Nebula)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刺魟星雲(創建者:M. Bobrowsky和NASA)
觀測數據
曆元 J2000
赤經17h 16m 21.071s[1]
赤緯-59° 29′ 23.64″[1]
距離地球18,000 光年(5,600 秒差距[2]
視星等 (V)10.75[1]
視直徑 (V)1″.6[2]
所屬星座天壇座
物理屬性
半徑 (光年)0.08[2]
絕對星等 (V)-3.0[a]
其他名稱PN G331.3-12.1,[1]
Hen 3-1357[1]
參看:行星狀星雲星雲列表

歷史 编辑

在發現刺魟星雲之前,它的中央恆星被稱為He3-1357,卡爾·海因茲在1967年該星分類為A或B型譜線恆星。在1971年觀測到這是一顆原行星(PPNe),而它似乎是一顆漸近巨星支(AGB)的B1超巨星。1989年,IUE發現這顆恆星有行星狀星雲(PN)的發射線(Parthasarathy et al. 1993)[4]。由於星雲是新形成的,而且非常的小,地面觀測無法解析它;博布朗斯基[2]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發現了這個星雲,並將它命名為"刺魟星雲"("Stingray Nebula")。

行星狀星雲核 编辑

在1995年,行星狀星雲中央星(PNN)被觀測為DA白矮星,在1987至1995年之間,它的亮度似乎下降了3個因次。估計PNN的質量為0.6 M,並且有一個相距0.3弧秒的伴星;估計星雲的質量為0.015 M,亮度是3000 LParthasarathy 2000)。

這顆中央恆星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它的光度在20年間變暗。它的溫度上升了40,000°C,一個解釋是它經歷了一次氦閃[5]

圖集 编辑

註解 编辑

  1. ^ 10.75 apparent magnitude - 5 * (log10(5.6 kpc distance) - 1) = -3.0 absolute magnitude
  1. ^ 1.0 1.1 1.2 1.3 1.4 SIMBAD 2007
  2. ^ 2.0 2.1 2.2 2.3 Bobrowsky 1994
  3. ^ Bobrowsky et al. 1998
  4. ^ Parthasarathy 2000
  5. ^ Astronomers observe star reborn in a flash. PhysOrg. 13 September 2016 [18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6. ^ Stingray Nebula and SAO 244567. www.spacetelescope.org. [15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