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德語:Mehrwert)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勞動者產生的被資本家剝削勞動價值,這些被剝削的勞動價值最終成為資本家的利潤(產出的勞動價值和工資的落差),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價值”。關於剩余價值,社會主義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剩余價值應該歸無產階級所有。

發展經過

编辑

19世紀的世界經濟是處於發展初期,企業規模小,生產技術落伍,結果是成本高,利潤低。馬克思論調在於假定利潤提升源於在缺乏法律監管下,勞工被嚴重減薪,被迫超時工作。因此,馬認為所有的資本積累都是剝削。

當時的馬克思派不認為資方有參與「勞動」,因此利潤應全歸勞工所有。剩餘價值的計算是m(剩餘價值)=W(商品價值)-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

定義假設

编辑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源泉,即勞動價值論。 “價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一定義表明:首先,價值是商品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沒有市場就沒有商品;其次,價值是勞動的凝聚,所以機器不能創造價值。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也認為,機器和其他的原材料,雖然不能創造勞動,但是可以把其作為商品的價值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這種轉移是通過生產過程完成的,而新價值的產生也是通過這個過程完成的。這一個統一的過程隱蓋了工人創造剩餘價值的過程。

馬克思認為,商品流通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而商品流通具有兩個基礎的表現形式——為要買而賣,以及為要賣而買;如果用G表示商品(goods),用C表示貨幣(currency),則前者可以簡寫為GCG(商品-貨幣-商品),後者亦可寫作CGC(貨幣-商品-貨幣)。馬克思提出,這兩種流通形態的主要不同在於,前者是為了換取商品而出賣已有的等價商品,後者則是為了得到增額的貨幣而進行商品買賣。在G-C-G的流通過程中,雖然前後商品的使用價值會有不同,但是價值量是基本相等的,即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貨幣在其中只是充當“墊支”的媒介。而在CGC的過程則大不相同,在一輪交換過程結束後,商品買賣者可以從中取回一筆增加的貨幣:譬如,用100元購買棉花,再將此棉花販賣出去而得到110元,最終所得的貨幣比開始時增加了10元;此時,這一過程的表示應該寫作CG-C',而C'比C增加的貨幣量,即C' -C=ΔC被稱作剩餘價值,即流通過程中的價值增值額。當人將財富(貨幣)視為最重要,忽略了真實世界及人本身,是商品拜物教的內涵之一。

通過剩餘價值,我們很容易推出,工人們所得的總收入是永遠比他們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要少的(否則沒有剩餘價值);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的購買力是低於社會所生產的物質財富資本主義經濟學:「供過於求」),因此,經濟危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假定剩余价值不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而实际上,资本获得利润,会被用于扩大生产,直到当生产的边际利润降低时,资本会被投入国债等渠道,资助政府的种种公共支出,如教育,医疗等,最终使社会上所有人受益。(此结论,为没有考虑资本垄断的情况下得出)

兩大類別

编辑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說,剩餘價值按照其產生原因分為兩類——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

通過延長工作日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叫作絕對剩餘價值; 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改變工作日的兩個組成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剩餘勞動時間的量的比例而產生的剩餘價值,叫做相對剩餘價值。

争议与反思

编辑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學者認為,剩餘價值並非無償被資產階級佔有。資本家創業的過程中須擔負各種生產風險,如:政治壓迫、租金上升、勞力流失、機器維護、舉債創業、市場走向不確定性。企業家風險證明企業家所得的剩餘價值時正時負,資方的承擔屬無形勞動,其「價值」不該被無視。再者,剩餘價值並非被資本家霸佔,應視為資本家無形勞動(承擔風險)的結果。相反,當該等風險出現時,勞方並無分擔資本家風險的義務,勞動者的最低勞動狀態是零,而非負。

在傳統的經濟上了解馬克思的存在意義。企業家職能在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社會中,「利潤」是證明未雨綢繆的企業家的成績,同時資方要面對成本和風險。勞方亦是企業成本的一部份,但資方應保證勞方在任何情況下,得到共識下的「薪酬」和「福利」,而非把成本和風險轉移至勞方,如欠薪,等非法行為。反之,指令經濟,和國企下,資方與勞方;公营单位人员與人民亦應要存在上述原理,並非把責任推向另一方,造成经济困难和社會問題。

夥伴合作模式,資本家和勞動者的角色混合,使之同時演繹兩者角色,付出與收入將被等份以一定比例瓜分(中國人民公社和公营单位人员與人民之間,存在職級身份的不同,與此假設不同。)。但自僱人士就是勞者自負盈虧,證明剩餘價值可於個人中實現,同時剩餘價值存在正和負。

相關條目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 Shane Mage, The Law of the Falling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Its Place in the Marxia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Relevance to the US Economy. Ph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1963.
  • Fred Moseley papers: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erard Dumenil & Dominique Levy papers [2]
  • Steve Keen, Debunking Economics; The Naked Emper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Zed Press, 2004.Economics: Debunking Economics Overview
  • Emmanuel Farjoun and Moshe Machover, Laws of Chaos;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to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Verso,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