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帝街
北帝街(英語:Pak Tai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涌的一條街道,連接宋皇臺道、馬頭圍道、馬頭涌道、天光道、馬坑涌道、新山道、馬頭角道及木廠街。北帝街是以附近的鶴園角北帝廟來命名[註 1]。
![]() ![]() | |
---|---|
![]() | |
基本資料 | |
總長度 | 約500米 |
車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時 |
行車線數目 | 2線單程 |
所在地區 | 九龍城區 |
起點 | 九龍馬頭涌馬頭涌道或馬坑涌道 |
終點 | 九龍馬頭涌宋皇臺道 |
行人專用區 | 沒有 |
收費 | 沒有 |
歷史資料 | |
命名日期 | 1926年2月12日[1] |
興建計劃 | 土瓜灣發展工程 |
北帝街傲雲峰
歷史编辑
在1930年代,北帝街曾是「影城」,「邵氏兄弟」早期的「南洋片場」正是位於土瓜灣的北帝街。[註 2]其後全球影片、四達影業、世界影片、大觀影片等公司亦先後進駐。不少香港影視作品都在該處取景,如《英雄本色》、《新不了情》、《重慶森林》以及無綫劇集《大時代》等。[2]
重建编辑
2008年2月,市區重建局開始馬頭角北帝街113-121,121A及123號的收購工作,並與中國海外集團合作,將該址發展為單幢式住宅物業「喜點」[3][4]。
鄰近建築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來源编辑
- ^ 香港地方〈道路及鐵路-二十年代初命名道路〉.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30).
- ^ 伍麗微. 【電影場景】土瓜灣曾是電影之城 90年前港產片曾遭政治打壓?. 香港01. 2018-05-25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7).
- ^ 中海外北帝街項目命名喜點. 信報. 7月16日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喜點短期登場 最細229呎. 香港蘋果日報. 4月22日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北帝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