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張犁
十五張犁,是臺灣彰化縣線西鄉的一個地名,位於該鄉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德興村不含東南端。
十五張犁 | |
漢字 | 十五張犁 |
---|---|
白話字 | Cha̍p-gō͘-tiuⁿ-lôe |
台語羅馬字 | Tsa̍p-gōo-tiunn-luê |
閩南拼音 | Zápggoôdniūlué |
國際音標 | /t͡sap̚˧˨ ɡɔ˩˩ tiũ˧˧ lue˨˦/ |
歷史
编辑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十五張犁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十五張犁庄」,隸屬於線西堡。該庄北與泉州厝庄為鄰,東與月眉庄為鄰,南邊為頂犁庄,西邊為下見口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並改名為「十五張犁」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線西庄[2]。
交通
编辑縣道138甲線(中央路一段)是線西至和美的道路,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經過十五張犁地區南部邊界,往西 可前往線西海邊接回縣道138號主線,往東可至和美市區西北邊接上縣道134號。縣道138甲線位於主線北側,兩者大致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