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溪鄉
卓溪鄉(布農語:Panital),舊稱「乾溪」,二戰後初期舊稱「太平鄉」,位於臺灣花蓮縣西南部,屬於花蓮縣的山地鄉之一,北臨萬榮鄉,東鄰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鄉,西鄰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南接臺東縣海端鄉,有北回歸線經過,是花蓮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中,人口密度排行第三低[註 1],面積則高居第五大[註 2]。
卓溪鄉 Zhuoxi Township 舊稱:乾溪(Panital) | ||
---|---|---|
山地鄉 | ||
| ||
坐标:23°20′00″N 121°17′00″E / 23.3333°N 121.2833°E | ||
國家 | ![]() | |
省 | 臺灣省(已虛級化) | |
上級區劃 | 花蓮縣 | |
下級區劃 | 6村106鄰 |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卓溪鄉公所 (立法機關:卓溪鄉民代表會) | |
• 鄉長 | 田桂花(卓溪鄉鄉長列表) | |
面积 | ||
• 总计 | 1,021.3130 平方公里(394.3312 平方英里) | |
海拔 | 1,691 公尺(5,548 英尺) | |
人口(2023年10月)(1,738戶) | ||
• 總計 | 5,993人 | |
• 排名 | 12 | |
• 密度 | 5.87人/平方公里(15.2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
郵遞區號 | 982 |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5130 | |
毗鄰 | 萬榮鄉、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鄉;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台東縣海端鄉 | |
地方語言 | 布農語、賽德克語都達方言 | |
網站 | http://www.zhuo-xi.gov.tw/ |
卓溪鄉地處中央山脈之上,鄉境內有95%以上的土地均為山地,地勢甚為崎嶇陡峭,許多河流均發源於此,僅在中央山脈東麓有少許河谷平原,氣候則隨地勢高低而有所差異。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為主,亦有太魯閣族,產業以農業為主。地方通行語為布農語[1]。
歷史 编辑
相傳卓溪鄉舊名「乾溪」(Takkei),係因本地溪流,除大雨滂沱外,終年無水,因而得名。卓溪鄉在日本時代,為花蓮港廳玉里郡直轄的臺灣原住民蕃地。
卓溪鄉的布農族原住民大約在18世紀中期來到卓溪鄉(中央山脈東側)發展、定居。日治中期對原住民採取「集團移住」政策,於1933年將八通關古道沿線的大分、太魯那斯的族人遷到山下的卓溪鄉居住,由日本警察(花蓮港廳玉里郡郡警察課)直接統治各部落,受各派出所及駐在所管轄。目前卓溪鄉的六個村:卓溪、太平、崙山、立山、卓清、古風,大部份都是在這個時期集中遷入的。
戰後初期曾將卓溪鄉分別劃入玉里鎮、富里鄉管轄,1946年才在此地設置花蓮縣太平鄉,當時因與台中縣太平鄉(今太平區)以及宜蘭縣太平鄉(隨後也改名為大同鄉)同名,於1950年易名為「卓溪鄉」。
人口 编辑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8,315 | — |
1986 | 8,151 | −2.0% |
1991 | 7,892 | −3.2% |
1996 | 7,759 | −1.7% |
2001 | 7,112 | −8.3% |
2006 | 6,664 | −6.3% |
2011 | 6,233 | −6.5% |
2016 | 6,036 | −3.2% |
2021 | 5,967 | −1.1%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據花蓮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2年底卓溪鄉戶數約1.7千戶,人口約6.1千人[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6人,是花蓮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也是全臺灣人口密度第三低的三級行政區[3]。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卓清村與崙山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291人與679人[2]。
政治 编辑
歷任首長 编辑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高宗榮 | |
2 | 高宗榮 | |
3 | 高宗榮 | |
4 | 陳進榮 | |
5 | 陳進榮 | |
6 | 陳子榮 | |
7 | 陳子榮 | |
8 | 黃阿進 | |
9 | 黃阿進 | |
10 | 高金土 | |
11 | 高玉樹 | |
12 | 高玉樹 | |
13 | 石進燕 | |
14 | 石進燕 | |
15 | 蘇正清 | |
16 | 蘇正清 | |
17 | 呂必賢 | |
18 | 呂必賢 | 現任 |
鄉政組織 编辑
卓溪鄉公所是卓溪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卓溪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花蓮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卓溪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4]。
卓溪鄉民代表會是卓溪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卓溪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卓溪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4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5]。
行政區劃 编辑
以下列出的「村」屬於行政區劃,因此村內可能有數個部落。括號內皆為賽德克語、布農語或日語名稱。
|
教育 编辑
國民小學 编辑
- 花蓮縣卓溪鄉崙山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立山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太平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卓溪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卓樂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卓清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卓楓國民小學
- 花蓮縣卓溪鄉古風國民小學
交通 编辑
省道 编辑
鄉道 编辑
旅遊景點 编辑
文化設施 编辑
自然景觀 编辑
溫泉 编辑
- 大分溫泉(拉庫拉庫溫泉)
文化資產 编辑
- 頌德碑
- コノホン(古楓)社共同墓碑
- 殉職警察官之碑
- イソガン(崙天)駐在所門柱
- 崙天指導農園碑
八通關越道路 编辑
- 八通關越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
- 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碑
- 鹿鳴橋
- 山風橋
- カシハナ(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
- 野尻光一等戰死之地碑
- 圖師八藏等戰死之地碑
- 小山惟精等戰死之地碑
- リノウサン戰死之地碑
- 關儀三郎戰死之地碑
- 殉難諸士之碑
- 納靈之碑
- 仁木三十郎戰死之地碑
- 宮野七衛等戰死之地碑
- スラ等戰死之地碑
遺址 编辑
- 佳心舊部落
特產 编辑
注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 ^ 55公所 原民「地方通行語」公告了[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 2017-10-12.
- ^ 2.0 2.1 人口統計-人口統計各式列表.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8) (中文(臺灣)).
- ^ 內政部戶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中文(臺灣)).
- ^ 卓溪鄉公所. 公所介紹-公所團隊-公所組織. 花蓮縣卓溪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中文(臺灣)).
- ^ 卓溪鄉公所. 鄉民代表會-本屆代表. 花蓮縣卓溪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2021-10-01]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維基導遊上的旅遊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