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24小时 (游戏)

反恐24小时(英语:24: The Game是改编自福克斯电视连续剧《24》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游戏由索尼电脑娱乐的康桥工作室开发,2K GamesPlayStation 2平台发行。游戏消息于2005年3月30日公布,2006年2月27日在北美首发。玩家在游戏中不同地点控制来自连续剧的不同角色。游戏的任务使用了第三人称射击驾驶益智游戏元素。游戏配乐由肖恩·卡勒里谱曲,剧本由Duppy Demetrius和连续剧制作团队编写。

反恐24小时
  • 24: The Game
类型第三人称射击
平台PlayStation 2
开发商SCE Studio Cambridge
发行商
设计师亚历克斯·萨勒曼
克里斯·索瑞尔
编剧杜比·德米特里
克里斯·索瑞尔
美术Rob Hill
音乐肖恩·卡勒,由位于艾比路的尼姆罗德工作室乐团录制
模式单人
发行日
  • 北美:2006年2月27日
  • 欧洲:2006年3月17日
  • 澳洲:2006年4月21日

《反恐24小时》广泛使用了电视连续剧中演员的配音和相貌,此外还有同一制作团队的剧本和乐谱。《反恐24小时》的演员与配音制作由Blindlight组织处理。游戏包含的事件设定于电视剧第二季和第三季情节之间的洛杉矶。故事有三个主要情节,其围绕着曾名彼得·马德森的角色杰克·鲍尔。虽然该游戏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因剧本元素而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提名。

游戏性 编辑

如同连续剧,游戏发生时间为24小时,并同样以每个钟头的开始与结束表示每个章节的始末。每个小时被分为三大类58个独立的任务。一些任务是基于目标的,另一些则有时间限制元素[1]。每个任务都有满分为100的成绩,其决定于表现质量、完成目标数和射击精度等。玩家取得90分或以上,可得到某种需解锁的奖励功能,包括三部影片(游戏配音员的采访、电视宣传片)、98幅图片(主角的壁纸形图片)和23个角色(玩家可查看其3D模型)[2]

多数任务以第三人称射击形式发生[1],同时使用的还有遮罩系统[3]。当角色在货箱等低高度物体的后面、或墙角于门框边缘时,他们可按下一个按钮,使用物体或边缘做掩护。另一个按钮允许各处的伙伴进入瞄准模式,当放开按键时他们将快速恢复遮罩。游戏还有隐蔽模式,玩家需要弯腰、轻声走步、躲在任何低物品后面,即尽可能的隐蔽并减少发声以被发觉。角色可以使用隐蔽模式潜行到敌人后方,通过攻击其脖子完成一次隐蔽击杀[3]

游戏包括手枪、自动武器和猎枪等一系列武器,以及不同类型的弹药[4]。在游戏中弹药是有限的,尽管玩家可以收集更多的弹药,但武器也必须重新装载[3]。游戏中有时会出现投降的敌人,并可以俘虏他们(带手铐)并收集其弹药。游戏中也会出现需要玩家营救平民,有时还会出现有生命条的敌人、车辆或是必须保护的伙伴对象。游戏有可以建起的生命包,还有挂在墙壁上的生命站。有时还可以得到或在关卡中找到护身甲。一个带有箭头的小型平视显示器雷达/地图会为玩家指示方向,红点岱庙敌人、绿点代表平民、黄星代表目标[1]

在第三人称和间或的其他类型的任务中,玩家可以使用一个PDA。玩家可通过PDA查看自己的物品清单(可对调任务线路的顺序),如果可能,还会出现区域的地图,此外还有帮助屏幕和所持武器清单及各武器信息[3]。玩家通常拥有手机。在任务中有时会接到电话。一些任务包括以第一人称射击形式狙击。这类任务类似于在常规任务中使用狙击步枪,但不能切换到第三人称视角[1]

在几个任务中玩家控制一辆汽车[1]。虽然游戏引擎同为第三人称模式,但这些人物以车辆为基础。这一般包括在一定时间内到达一定地点,通常是在前往重点的途中避开追兵。在车内不能使用武器。而PDA在此类关卡中亦不可用,地图则为城市地图。这些任务中有时会接到手机电话。

小游戏 编辑

《反恐24小时》的小游戏穿插在主线任务中,其类型为询问序列和电脑谜题。二者皆为单一的第三人称益智游戏,并独立于任务的时间以外。电脑益智包括迷宫谜题,玩家必须选择从起始框到终点框的彩色路线,有时还会有第二和第三个框,这需要绕过封锁和其他计算机功能。在字母序列谜题中,玩家将面对一系列随机字母,一对一对交换相邻的字母直至排到正确的顺序,这用于破译密码,如加密的文件或锁着的门。在颜色/符号匹配谜题中,一个随机光标穿过彩色方块的一段区域,玩家需安控制按钮来对应彩色的方块,受损网络中传输文件、建筑物红外扫描、区域雷达扫描和创建连通整个星球的网络[5]

小游戏审问包括玩家角色审讯嫌疑犯。一个模拟正弦波振荡的图表显示了嫌疑人的“压力水平”。玩家需要在积极、平静或中性中选择一种行动。这些行动将升高、降低或不改变其压力水平。图表上用水平线标记出了目标区段,玩家必须控制压力水平在这段区间内,以推进审问进行。图表旁的一个标记指示了如何推动审讯。玩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审讯[6]

情节 编辑

反恐24小時發生在第二季和第三季的事件之間。與電視劇類似,它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或章節。第一節圍繞對副總統吉姆·普雷斯科特的襲擊展開,第二節圍繞對反恐部隊 (CTU) 的襲擊展開。第三部分涵蓋重大恐怖襲擊和企圖獲得核武器。大量來自第二季和第三季的角色出現在反恐24小時中,每個角色都使用原演員的肖像和配音[7]。回歸的主要角色包括傑克·鮑爾、金伯利·“金”·鮑爾、托尼·阿爾梅達、米歇爾·德斯勒、蔡斯·埃德蒙茲、大衛·帕爾默、麥克斯、凱特·華納、克洛伊·奧布萊恩和瑞恩·查佩爾,彼得·馬德森由克里斯蒂安·凱恩配音[8]

遊戲開始於傑克鮑爾在洛杉磯港口的一艘船外等候,恐怖分子將在供水處釋放蓖麻毒素炸彈。一名 CTU 團隊成員觸發警報,導致傑克和他的團隊沖進了這艘船,發現整艘船的船員都死在貨艙裡。他後來通過臥底特工蔡斯·埃德蒙茲得知了對副總統普雷斯科特的暗殺企圖。傑克挫敗了這次襲擊,他發現這次襲擊的幕後黑手是他過去的敵人彼得馬德森[1]

洛杉磯地鐵站的沙林毒氣襲擊將CTU特工引離其總部。在心煩意亂的同時,恐怖分子啟動了EMP,攻擊並佔領了CTU LA主樓,將工作人員扣為人質。恐怖分子處決了這些人質,包括數據分析師肖恩·沃克(Sean Walker),最終帶著被盜的硬盤逃跑。傑克遇到彼得·馬德森,後者綁架了傑克的女兒金鮑爾,迫使傑克為恐怖組織做“差事”。其中一項任務是潛入國家安全局大樓並為恐怖分子檢索機密數據。在臥底特工蔡斯·埃德蒙茲的幫助下,傑克設法找到並營救了金並找回了被盜的硬盤[7]

洛杉磯發生了一場大地震,由恐怖分子在焦點(斷層線相交的地方)引爆爆炸物引起。凱特·華納(Kate Warner)和州長詹姆斯·拉德福(James Radford)也被恐怖分子綁架,後者因暗殺而被綁架,但隨後被CTU營救。 CTU發現了一個涉及Radford在當天襲擊中的陰謀,Radford因試圖退出而被恐怖分子小組殺死。美國軍事基地和地震震中的萊斯克堡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和占領,他們隨後開始竊取武器級钚,然後試圖將這些武器從美國走私到中東。凱特華納的父親被迫幫助恐怖分子,幫助他們用海關通行證走私武器。當馬德森試圖逃跑時,傑克最終殺死了馬德森,他用M-80突擊步槍射擊了他的快艇,導致它爆炸。他還射殺了麥克斯,麥克斯是第 2 季和遊戲事件的幕後黑手,他將凱特華納扣為人質,挽救了她的生命,但在這樣做的過程中,麥克斯設法在死前向杰克的腹部開了一槍。結果,蔡斯·埃德蒙茲乘坐直升機將傑克帶到了醫院[7]

《反恐24小时》设定于第二季第三季情节之间。和电视连续剧类似,游戏分为三个部分或章节。第一部分是围绕副总裁吉姆·普雷斯科特的攻击、第二部分是包括了反恐单位(CTU)的攻击、第三部分包括一个重大恐怖袭击并尝试获得核武器[1]。《反恐24小时》的许多角色都来自第二季和第三季,并使用了原演员的相貌和配音。主要角色包括杰克·鲍尔、金佰利·鲍尔、托尼·阿尔梅达、米歇尔·戴斯勒、蔡斯·埃德蒙兹、戴维·帕尔默、马克斯、凯特·华纳、和由Christian Kane配音的Ryan Chappelle与彼得·马德森[6]

开发 编辑

2005年3月30日,由索尼电脑娱乐欧洲二十世纪福克斯达成的许可协议,《反恐24小时》将发行于PlayStation 2的消息公布[9],同时索尼电脑娱乐康桥工作室作为开发商的消息得到确认[10]。公告介绍了游戏将如何设定于连续剧第二和第三季之间,回答了许多电视剧情节中没有答案的问题。还有消息包括游戏配有许多电视剧演员的配音和肖像。同时公布的还有游戏已决定由肖恩·卡勒谱曲,和一段已由杜比·德米特里和《24》制作团队合作编写的剧本[9]。公告还称,电视连续剧的音效与声音将用于游戏中[9]。和新闻稿一同的只有基弗·萨瑟兰描述一些情节和游戏元素的预告片[10]

游戏后来在2005年5月的E3游戏展上展出,其中展示了四个部分:一段第三人称枪战、审问、一台使用电脑的迷你游戏和驾驶场景。一些场景中还展示了过场动画。审问获得了一致好评,而驾驶部分则失望于其不佳的力学和物理现象[11]。原先提出的100个任务最重只有58个收录于游戏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克·格林称,游戏风格受到了《指环王:双塔奇兵》和《黑客帝国》的影响,而游戏性则受到了《詹姆斯邦德007:谁与争锋》和《特工风云》的影响[12]

游戏最初计划于2005年北半球秋季在全球发行[13],但最终延迟。游戏于2006年2月27日在北美发行[14],2006年3月17日在欧洲发行(爱尔兰赢圣帕特里克节于3月16日发行),2006年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发行[15]。游戏的配乐由尼姆罗德工作室乐团演奏并于伦敦艾比路录音室录制[16],并在游戏发售后提供数字版下载[17]

评价 编辑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64%[19]
Metacritic62/100[18]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Eurogamer6/10[20]
GameSpot6.2/10[5]
GameSpy2/5[21]
IGN4.2/10[22]

游戏得到媒体褒贬不一的评价;在评论汇总网站Metacritic53个评价中的到62%的平均分[18],在汇总网站GameRankings58个评价中得到64%的平均分[19]

Gamespy的Eduardo Vasconcellos称赞了游戏的情节和高质量的配音工作,但批评了“锯齿状”的画面导致角色渲染看着像“关闭了”。他还抱怨控制缺乏响应能力。“不连贯而别扭”的视角角度。一些敌人对玩家的动作反应迟钝[21]

一些取自连续剧的项目,如多视点屏幕(如包装盒所示)因展示实体的多个视点而非常流行[21]。类似的还有使用剧集开始和结束的图像表示任务的始终。剧本通常认为是游戏的一个可取之处,虽然系列爱好者可能认为动机、观点和对坏人的推理的掩盖的不好[22]。IGN特别将过场动画单列出来赞扬,称其精彩的利用了视角和紧密聚焦。游戏配音获得普遍赞扬[22]。相比之下,设备、环境音效和特别提到的炮火声深受好评[5]

游戏力学因其相当糟糕而被特别提出。第三人称射击环节因其糟糕的视角管理,而使目标敌人感到“难以对付且不连贯”[21]。因采取重复射击的姿态,或多次被枪杀后依然无视角色,这段环节的敌人人工智能得到了可预测且相当简单的描述[22]。变种狙击手在这方面表现的更好。车辆部分也令人失望,物理现象和车辆的操作被评为差劣。车辆被形容为“缓慢而旧损”,而追捕也被描述为“无聊”[20]。这段的AI得到了可预见且单纯的严厉批评,敌方的车辆也不考虑其自身的安全[21]。益智游戏也获得了不佳的评价,并获得了“15色简单,20色可怕”的评价[5]。与此相反的是审问很受欢迎,评论者认为这些场景的对话很有趣[2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24: The Game Guide & Walkthrough – PlayStation 2 (PS2) – IGN (Walkthrough). IGN.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7). 
  2. ^ 24: The Game Guide & Walkthrough – PlayStation 2 (PS2) – IGN (Mission Rankings). IGN.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5). 
  3. ^ 3.0 3.1 3.2 3.3 24: The Game Guide & Walkthrough – PlayStation 2 (PS2) – IGN (Basic Strategies). IGN.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9). 
  4. ^ 24: The Game Guide & Walkthrough – PlayStation 2 (PS2) – IGN (Weaponry). IGN.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1). 
  5. ^ 5.0 5.1 5.2 5.3 Alex Navarro. 24: The Game. GameSpot. 2006-03-03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9). 
  6. ^ 6.0 6.1 24 The Game (Official site). 2K Games.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09). 
  7. ^ 7.0 7.1 7.2 Guides: 24: The Game Guide (PS2), 24: The Game Walkthrough. web.archive.org. 2007-05-27 [202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7. 
  8. ^ 24 The Game™. web.archive.org. 2006-04-09 [202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09. 
  9. ^ 9.0 9.1 9.2 SCEE Announces 24: The Game, Exclusive to PlayStation 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2005-03-30 [2008-03-04]. [永久失效連結]
  10. ^ 10.0 10.1 Brad Shoemaker. 24: The Game First Look. GameSpot. 2005-03-30 [2008-03-04]. [永久失效連結]
  11. ^ Alex Navarro. 24: The Game E3 2005 Hands-On Impressions. GameSpot. 2005-05-19 [2008-03-04]. [永久失效連結]
  12. ^ Tom Bramwell. 24: The Game Interview. Eurogamer. 2006-01-26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6). 
  13. ^ 2K Games Announces 24: The Game. 2K Games. 2005-05-16 [2008-03-04]. [永久失效連結]
  14. ^ Countdown Begins with 2k Games' Release of 24: The Game. 2K Games. 2006-02-28 [2008-03-04]. [永久失效連結]
  15. ^ 24: The Game Related Games. Gamespot. [2012-01-03]. [永久失效連結]
  16. ^ Tom Flint. Recording 24: The Game. Sound on Sound. 2006-05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17. ^ 24: The Game Soundtrack Revealed. IGN Music. 2006-03-09 [201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18. ^ 18.0 18.1 24: The Game. metacritic.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1). 
  19. ^ 19.0 19.1 24: The Game. Game Rankings. [2008-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9). 
  20. ^ 20.0 20.1 Rob Purchese. 24: The Game. Eurogamer. 2006-03-08 [200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Eduardo Vasconcellos. 24: The Game (PS2),. GameSpy. 2006-03-17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12日). 
  22. ^ 22.0 22.1 22.2 22.3 Chris Roper. 24: The Game, Jack Bauer's worst day yet.. IGN. 2006-03-02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