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子部

部派佛教分支
(重定向自可住子部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犢子部[1]梵語Vātsīputrīya印度俗語:Vātsīputraka[2]巴利語Vacchīputtaka[3][4]),亦稱可住子部、跋次子部、跋私弗多羅可住子部、可住子弟子部、婆雌子部,音译爲跋私弗底梨與部、跋私弗多羅部、婆蹉妒路部、婆蹉富羅部、婆麤富羅部、婆蹉富多羅部、跋私弗部、婆蹉部[5]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自先上座部分支,《大毘婆沙論》稱《發智論》評破了犢子部的根本宗義[6][7],故此部起源比說一切有部更早,它同大眾部分別說部說一切有部一起並列為早期四大部派[8]

歷史 编辑

犢子部主流支派正量部稱犢子部是在佛滅滿二百年時,犢子長老舉行第三次結集所確立的。據正量部文獻,該長老名犢子Vātsīputra,出土銘文記為Vāchiputa[2]

西藏翻譯的清辨《異部精釋》,所舉部派分化的不同傳說中第三說為正量部[9]的傳說:“世尊般涅槃後,一百三十七年,經難陀王而至摩訶缽土摩王時,於華氏城集諸聖眾”。“僧伽諍論大起,長老龍及堅意等多聞者,宣揚根本五事。……由是分為二部”。“如是僧伽紛爭,經六十三年,及犢子長老,集諸僧伽,息諸諍論,舉行第三結集”。《布頓佛教史》轉載了有關記載[10]

異部宗輪論》傳說,在佛滅第三百年中(即佛滅滿二百年後而未滿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分出犢子部[11],南傳《島史》稱其從本上座部分出。

學說 编辑

早期宗義 编辑

犢子部根據地在跋蹉國Vatsa、Vaccha)都城拘舍彌地方,其早期宗義與說一切有部發智論》本身所確立的宗義大多相似,只有幾個需要注意的不同之處[6]

大毘婆沙論》記載:

十八部時期宗義 编辑

在犢子部確立後百年內,因為對《發智論》中的一頌[20]的解釋不同[21],又分出四個分支:

偈頌 發智論 法上部 賢冑部 正量部 密林山部
雖脫
而墜墮
外道道果 阿羅漢退 阿羅漢 1.預流果(初果) 2.思法(無學)
2.家家(二果向) 1.退法(無學)
饕餮
復來還
4.一間(三果向) 3.護法(無學)
3.一來果(二果) 4.住法(無學)
得安仍樂樂 有餘依涅槃界 阿羅漢住 獨覺 5.不還果(三果) 5.堪達(無學)
乘樂至樂所 無餘依涅槃界 阿羅漢進 6.阿羅漢果(四果) 6.不動(無學)

其中以正量部最為興盛,它後來取代了原先犢子部的地位,自稱為根本正量部。《依說論》(《三彌底部論》)是現存僅有的正面記述十八部時期犢子系宗義的論書,《三法度論》是犢子系釋經之論書,經過了信仰大乘佛教者的詮釋。

依說論》(《三彌底部論》)記載:佛說有三種,依說人,即依契經所說諸法施設人,契經說,人與色等五蘊,不一不異;度說人,即三世行度施設人;滅說人,即命終五蘊盡滅施設人[22]。對於依說人、度說人,命終時捨此生之五蘊無遺,受五蘊中間有,依五蘊中間有,可施設有,從此有度至彼有[23]

異部宗輪論》記載的犢子部宗義:

真諦譯《部執異論》額外的記載了犢子部的一些其他宗義:

宗義諍論 编辑

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將犢子部等批判為補特伽羅論者之後,有關的大是大非諍論從未止息。

補特伽羅問題 编辑

一般被認為犢子部是補特伽羅論者的代表,如《大毘婆沙論》記載犢子部認為「補特伽羅自體實有」[17]。《異部宗輪論》三譯本一致記載的犢子部宗義: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是依蘊處界而施設的假名[25],此說與在《依說論》(《三彌底部論》)中的正面論述大致相同。《十八部論》和《異部宗輪論》記載的犢子部宗義:依補特伽羅,有法從前世轉到後世,可說補特伽羅有移轉[27],此說與其自述宗義不同;而真諦譯《部執異論》記載:依,有法從前世轉到後世,可說補特伽羅有移轉[27],此說與之相近。

龍樹大智度論》記載犢子部尊奉舊有的《舍利弗阿毘曇》[34],犢子部傳承的此論又稱為《犢子阿毘曇》,不同於現存分別說部傳承的《舍利弗阿毘曇論[35]。《大智度論》記載其學說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36]中所攝」[37]補特伽羅不是五蘊有為法和無為法所攝,《三法度論》有關記載與此說大致相符。龍樹中論》歸結犢子部認為補特伽羅是一種實有的「不可說我」[38]

說轉部立「勝義補特伽羅」,是五蘊所攝的微細難以施設之法[39]。學術界有人認為,此說可能受到了犢子部補特伽羅學說的影響。

剎那起滅問題 编辑

婆藪跋摩四諦論》與玄奘所譯版本的《異部宗輪論》記載犢子部認為,諸行中,有暫住者,如部份色法,亦有剎那滅者,如心、心所法[26];不承認化地部[40]說一切有部[41]以及飲光部的「一切行皆剎那滅」學說。

分支 编辑

影響 编辑

犢子部被認為是佛教中少見的認為「有」的部派[42],因此常受到其他部派的批判,在大乘佛教智顗等人更指稱他們為附佛外道[43]

學術研究 编辑

印順法師稱,《大毘婆沙論》將犢子部的「涅槃有三種」主張[44],歸為分別論者而加以批判[45]

註釋 编辑

  1.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犢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欲已起不知所止。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則婆羅門姓也。佛在之日。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說。此後門徒相傳不絕。至此分部。從遠襲為名。言犢子部。文殊問經云。犢子部注云。律主姓是也。真諦法師云。可住子弟子部。謂羅睺羅舍利子弟子。皤雌子是羅睺羅弟子。弘舍利子所說。因以部分。名為可住。可住仍言上古有仙名可住。今此律主母是彼種。從母為姓。名可住子。此理難解。幸願詳之。」
  2. ^ 2.0 2.1 Maythee Pitakteeradham. 犢子部の成立と名称について (PDF). 世界宗教學刊. 2006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28). そうしたことを考えて、指導者たちの中に、Vāchiputaという人物はVātsīputrīyā(犢子部)の開祖であることが推測できる。これは、 正量部の文献によれば、犢子部の開祖はVāts-īputraという高僧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と一致する。 ……「Sārnāth 石柱銘文(Lüders, 923) 〔A.D.IV〕Sammitiya とVātsīputrakaの所有。 
  3. ^ [Buddha-l] Re: Pudgalavada.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Vacchiputtaka does in fact occur in the PTS edition of the Mohavicchedanii on p. 258, although it is not read in CSCD. (CSCD版把犢子部拼作Vajjiputtakā有可能為錯拼,PTS版的Vacchīputtaka才是正確的拼法,因為Vaccha即是犢、小牛,亦是跋蹉國之國名。Vajja是跋耆國,Vajjiputtakā是指主張十事的東方僧團跋耆族比丘。)
  4. ^ 佛光大辭典. 犢子部.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另據日本學者赤沼智善研究,此部諸師為十六大國中筏蹉國(梵 Vatsa)之比丘,故此部之梵名作 Vatsī-putriyā(意謂筏蹉之弟子);又此部之巴利名 Vajji-puttaka,或係由 Vatsa 與第二次經典結集時之跋耆(巴 Vajji)混同而成者。 
  5. ^ 《佛光大辞典》【犊子部】:梵名 Vātsī-putrīyāh,巴利名 Vajji-puttaka。為小乘二十部之一。音譯跋私弗底梨與部、跋私弗多羅部、婆蹉妒路部、婆蹉富羅部、婆麤富羅部、婆蹉富多羅部、跋私弗部、婆蹉部。又稱跋次子部、跋私弗多羅可住子部、可住子弟子部、婆雌子部。有關此部之分派,諸說不同。依異部宗輪論載,此部係於佛陀入滅後三百年,自說一切有部所分出者;舍利弗問經及南傳島史等,則謂於上座部分出。又南傳佛教謂其分裂年代在佛陀入滅後二百年中。其部名與部主,三論玄義舉真諦三藏之說,謂有名為「可住」之古仙人,其後裔有可住子阿羅漢者,今此部為其弟子所倡,故稱可住子弟子部。異部宗輪論述記則別出有關犢子名稱之傳說,以前說為非;謂上古有一仙人,貪欲莫遏,染母牛而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為婆羅門之一姓。佛世時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其後門徒相傳不絕,分部之後,即稱犢子部。又俱舍論光記卷三十亦以此部主為佛世時犢子外道之黨徒。蓋可住子、犢子兩者之譯語相異,係由於梵音不同所致,其長音言「可住」,短音則云「犢」;若據稱友之梵文俱舍論疏、翻譯名義大集等所載此部之梵名,則「可住」之譯語為謬誤,犢子始為正確譯名。另據日本學者赤沼智善研究,此部諸師為十六大國中筏蹉國(梵 Vatsa)之比丘,故此部之梵名作 Vatsī-putriyā(意謂筏蹉之弟子);又此部之巴利名 Vajji-puttaka,或係由 Vatsa 與第二次經典結集時之跋耆(巴 Vajji)混同而成者。依真諦之說,此部屬於舍利弗之法系,謂舍利弗作阿毘曇論,其弟子羅睺羅大弘其說,可住子復闡述羅睺羅之說。其教義係將一切事物分為過去、未來、現在、無為、不可說等五藏,以為均屬實有,特別主張有補特伽羅(我),稱之為不可說,以此補特伽羅與五蘊不即不離(非即非離蘊),實則承認有生死輪迴之主體。歷來多有破斥補特伽羅實有說者,貶為依附佛法之外道,然後世佛教發達,大乘教義立如來藏者,與此補特伽羅思想不無關係。另據異部宗輪論載,爾後自此部更分出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四部。其分派之原因乃源於對一偈之解釋產生異義,此偈為(大四九‧一六下):「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部品、大毘婆沙論卷二、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二、卷十、部執異論、十八部論、中論卷二、出三藏記集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一〕(參閱「小乘二十部」928、「印度佛教」2215) p6667
  6. ^ 6.0 6.1 迦多衍尼子阿毘達磨發智論》:「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大毘婆沙論》:「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問:誰作此說?答:是舊阿毘達磨者說。……有說:此是犢子部宗,彼部師執: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為自性。」
  7. ^ 苻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迦旃延子)立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答曰。……或以三事故。增益智故。開意故。離計故。……離計人者。誦爾所阿毘曇前句後何。如是四句不說計人。一切中說無我行。非眾生、非命、非長養、非士。空淨聚也。以三事益智、開意、離計人故作此經。」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以三因緣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斷我故。……斷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未曾說有我。於一切處常說無我無人。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復次尊者(迦多衍尼子)以三因緣制造此論(阿毘達磨發智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恒顯諸行空。無有我。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8. ^ 印順《印度之佛教》:「佛世一味之教,以七百結集,初分為聖大眾部及聖上座部,謂之根本二部。次於佛元百三十年頃,於上座部出分別說者,合為大眾、上座分別說及上座之三系,成鼎立之勢。迨大天等率眾南行,其上座系之沿恆河北岸及雪山麓而東進者,別出犢子部。其在西北印者,自稱說一切有部以別之,成四大派。『寄歸傳』云:「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國相承,大綱唯四」,蓋謂此也。其弘布之區域,略言之,則大眾系在南印,說一切有系在西北印,分別說系在中印,犢子系則在中印之東北,亦間及西南也。」
  9. ^ 《三論玄義》:次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復出四部。以嫌舍利弗毘曇不足。更各各造論取經中義足之。所執異故。故成四部。一法尚部。即舊曇無德部也。二賢乘部。三正量弟子部。有大正量羅漢。其是弟子。故名正量弟子部。此三從人作名。四名密林部。從住處作名也。
  10. ^ 布頓佛教史大寶藏論》:佛滅度後一百三十七年,難阿迦王及大蓮王在世,當‘白崛城’長老‘大迦葉’和上師等還在世時,有一罪惡者名‘賢善’,裝飾比丘外相,示現各種神通,使諸僧伽內部分裂,佛教發生混亂。那時正當‘龍軍’及‘悅意’兩位尊者護持教法,僧伽分成各部各家,經過了六十三年,‘上座寓母子部’,才結集法藏。
  11. ^ 真諦譯《部執異論》:「上座弟子部。住世若千年。至第三百年中,有小因緣分成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
  12. ^ 雜阿含經·六五三經》:「若比丘,於彼五根,增上明利,滿足者,得阿羅漢俱分解脫。若軟、若劣者,得身證。於彼若軟、若劣,得見到。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解脫。於彼若軟、若劣,得一種。於彼若軟、若劣,得斯陀含。於彼若軟、若劣,得家家。於彼若軟、若劣,得七有。於彼若軟、若劣,得法行。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行。……如是,滿足者,作滿足事;減少者,作減少事;彼諸根,則不空無果。若無此諸根者,我說彼為作凡夫數。」
    大毘婆沙論》:「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問:誰作此說?答:是舊阿毘達磨者說。問:彼何故作此說?答:為遮餘部,故作是說,不必唯說五根為性,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為遮彼意故,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
    有說:此是犢子部宗,彼部師執: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為自性。唯此五根,是自性善,餘雜此故,亦得善名。由此五根,建立一切賢聖差別,不由餘根。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俱解脫;從此減下,成慧解脫;次復減下,成身證;次復減下,成見至;次復減下,成信解;次復減下,成隨法行;次復減下,成隨信行。』」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為斷彼人如是論故,說:信等五根,是世第一法。若信等五根是無漏者,無始已來,未曾能起一念無漏,而得世第一法,是故當知,五根非純無漏。」
  13.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云何異生性。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是異生性。如犢子部。彼說異生性是欲界繫。是染污性是見所斷。是相應行蘊攝。為遮彼執顯異生性是三界繫。是修所斷。是不染污。是不相應行蘊所攝。」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凡夫性。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異義者意故。如犢子部說。欲界見苦所斷十種煩惱。是凡夫性。彼說凡夫性。定是欲界繫是染污。是見道斷。是相應。為止如是說者。意明凡夫性是三界繫是不染污。是修道所斷。是不相應法。故而作此論。」
  14. ^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然犢子部信有去來。執有隨眠非相應法。如是所執極為無用。如彼論言。諸欲貪纏一切皆是欲貪隨眠。有欲貪隨眠非欲貪纏。謂不相應行欲貪隨眠。」
  15. ^ 、《大毘婆沙論》:「有作是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如犢子部。彼作是說。涅槃自性有三種相。一學、二無學、三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云何無學。謂無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云何非學非無學。謂有漏得諸結斷得獲觸證。」
  16. ^ 大毘婆沙論》:「已說五趣一一差別。於彼中有阿素洛今當說。謂有餘部立阿素洛為第六趣。彼不應作是說。契經唯說有五趣故。問何故名阿素洛。答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復次素洛名端政。彼非端政故名阿素洛。以彼憎嫉諸天令所得身形不端政故。復次素洛名同類。彼先與天相近而住。然類不同故名阿素洛。……問阿素洛其形云何。答其形上立。問語言云何。答皆作聖語。問諸阿素洛何趣所攝。答有說。是天趣攝。……如是說者。是鬼趣攝。………」
  17. ^ 17.0 17.1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犢子部作如是說:處所是假名法,無有定體;結非假名,眾生非假名,各有定體。……」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犢子部說:所繫事是實,能繫結亦實;補特伽羅亦是實。……」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以何等故?如不可得,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他人意故,或有說者:有,以有故,憶本所作。……」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補特伽羅自體實有,如犢子部,彼作是說:我許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今自憶故,若無我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18.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問曰:以何事故,尊者迦旃延子引犢子部所立義耶?答曰:彼犢子部所說而與此經少有相違,所謂五根是世第一法,凡夫性一向染污,彼以欲界、苦諦所斷、十使是凡夫性,涅槃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阿須羅是第六道,說有我人。為如是等。若五、若六,與此經相違,莫謂彼部所說盡與此經同。」
  19. ^ 大毘婆沙論》:「何故此法,不應言無色界繫耶?答: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合辦色、無色界事。……此中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者,謂:見道中,先別現觀欲界苦諦,為苦行相;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諦,為苦行相。……問:如於色界苦,非先現觀,而世第一法是色界繫;如是,於無色界苦,雖非先現觀,何妨世第一法是無色界繫?答:以色界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及緣上、下故,於色界苦,雖非先現觀,而世第一法,得是色界繫。無色界中,無遍緣智,雖緣自、上,而不緣下故,世第一法非無色界繫。」
  20. ^ 玄奘迦多衍尼子阿毘達磨發智論》:「『雖脫而墜墮。饕餮復來還。得安仍樂樂。乘樂至樂所。』(1)雖脫者。謂諸外道。雖脫欲界。而墜墮者。謂彼而墜色無色界生。及墮彼受生貪。(2)饕餮復來還者。謂彼於順五下分結。雖少分斷。而餘多故。後必起貪。還生欲界。(3)得安者。安謂有餘依涅槃界。諸阿羅漢。已證故名得。仍樂樂者。樂謂無餘依涅槃界。彼恒欣慕故名樂。(4)乘樂至樂所者。謂乘道樂。至涅槃樂。」
    苻秦僧伽提婆迦旃延子阿毘曇八犍度論》:「『脫若墮已墮。貪餮復來還。已逮安隱處。樂往至樂所。』(1)脫若墮已墮者。脫謂欲界也。已墮謂生色界。若墮謂辦色界中五陰也。故曰脫若墮已墮也。(2)貪餮復來還者。有世間道垢盡聖智未生。彼自身娛樂自身恃怙。復墮地獄畜生餓鬼。故曰貪餮復來還也。(3)已逮安隱處。已逮者。謂佛佛弟子。安隱者。謂之泥洹彼娛樂。故曰已逮安隱處也。(4)樂往至樂所者。彼道樂至泥洹。故曰樂往至樂所也。」
  21. ^ 異部宗輪論》:「因釋一頌執義不同。從此部中流出四部。謂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釋頌言。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有如是等多差別義。因釋一頌執義不同。從此部中流出四部。謂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釋頌言:『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法上等四部執義別。四釋一頌以舊四釋:一、阿羅漢中有退住進。初二句釋退。次一釋住。後一釋進。二、三乘無學。初二句釋阿羅漢。次一釋獨覺。後一釋佛。三、四果有六種人。一解脫人即預流初得解脫故。二家家人即第二果向。三一來果人、四一間人。五不還人。六阿羅漢。已解脫一、更墮二。墮由貪第四人、復還者第三人。第三句第五人。第四句第六人。四、六種無學。退、思、護、住、堪達、不動。已解脫是第二人、更墮是第一人。墮由貪是第三人、復還是第四人。第三句第五人。第四句第六人。」
  22. ^ 三彌底部論》:「問曰:云何說有人?答曰:佛說有三種人。問曰:云何三種人?答: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問曰:云何依說?答:如佛所說,語跋婆耶,言是是行所依,說是是其名安,是名依說。如火譬,如佛語舍利弗,有人名象,白淨可愛,四大所成,是名我,如是。一切,亦如乳譬,如是。
    依修多羅等所說,是名依說,如色、得色人,得色人不可說異色,色不可說異得色人,依色,得名依色人。
    若人說,是色是我,是其色成,名我見,若人說色是我者,以是過,五陰人,前所說,成是其過。
    復言,若人說,得色人異色者,名異我見,若人說異我,以是過,人異五陰,成是其過。
    得色人相從而已,非是真說,若人說,色、得色人相從而已,成其邪見,若邪見者,言無我,以是過,前所說,成是其過。
    以是故,此是三過,是故,實、異、邪見。不隨實、異,不隨邪見,依色,得色人可說。以是故,得色人共色,實可說。是故,是時色起,是時得色人亦起,是時色滅,是時得色人亦滅,不是不可說,如是。
    五陰,十二門,五道阿修羅道中陰為七道,人生有處,迦羅羅阿浮陀那、肉團、支,新生、童子、年少、中年、老。善、惡記心。戒、犯戒,如是。上一切,合、不合。依上諸法,是名依說人可知。
    問曰:云何度說人?答曰:以是時度異有,是時佛說度眾生。云何度說眾生?過去說,未來說,現在說。云何過去說?……如佛所說,我過去世時,曾作頂生王,是名過去說。……依三世行,制三說,如是。應知,以是行度說,是名度說。……
    云何滅說?答:逐依說人,度說人,佛說滅說人,如過去身壞時,是名滅說,如是。如佛所說,漏盡比丘,五陰無常滅,是名滅說。如佛說偈言,智者莫能測,得至無動樂,是名滅說。」
  23. ^ 三彌底部論》:「見依說、度說,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見滅說,佛說無復有受陰處,如是。
    問曰: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答曰:何所疑?曰:見先師意互相違故生疑。
    有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
    又諸部說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是陰。……是故,如諸部見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陰,如是。
    又諸部說,無人從此有度彼有。……前世已生,不復更生,是故無人,捨此度彼有。是故生疑。
    曰:前所問,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今若捨五陰,五陰無遺餘,從此有度彼有。如佛說偈言:棄捨此人形,受天身具足。如佛說人無,財寶一切捨,隨所往,如是。如佛說臨死時,捨其身獨自去,在世之時言,皆是我有,臨死之時,一切捨,獨自去,戒定熏心,藉此善業上生,是故,佛說,善心而已,上生勝處。是故,捨五陰滅盡,往彼勝處,依業不滅。佛說偈言:是業是其物,自捉自隨去。中陰根故,往生彼處,受根義,行中陰處,天眼見中陰色。如諸部說,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是故,捨此語,如是。
    前所說,如是。人從此有往彼有,唯人而已。若爾者,應至道。實、異,無往。若實、異,若常,若不常,成邪見。如前所說,實、異、常、不常,成邪見遮。以是故,人共陰,實、異不可說。是故,是人而已往生處不可說
    問曰:云何人身滅時五中有起?答曰:人欲滅時,中有起時,依五中有,是名五中有人可說。逐過去說,依度說,人可說。以是故,不依人,是故,不依義,不是人可說,如是。見法念滅念滅,不滅行念念,是名佛說,應當知,以是故,捨五陰身都盡,人從此有度彼有,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24. ^ 雜阿含經·二一三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雜阿含經·三〇六經》:「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satta)、那羅(nara)、摩[少/兔]闍(manussa)、摩那婆(mānava)、士夫(purisa)、福伽羅puggala)、耆婆(jīva)、禪頭(jantu)。……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如上說。……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
    提婆設摩識身論》:「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捺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如是八種補特伽羅。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預流果能作證向。若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能作證向。」「……如是三聚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如是三種補特伽羅。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學補特伽羅。無學補特伽羅。非學非無學補特伽羅。」
  25. ^ 25.0 25.1 失譯《十八部論》:「彼犢子部根本見者。非即是人。亦非離陰界入。和合施設故。」
    真諦譯《部執異論》:「可住子部是執義本。非即五陰是人。非異五陰是人。陰界入故。立人等假名。有三種假。一攝一切假。二攝一分假。三攝滅度假。」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有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蘊處界假施設名。」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施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
    訶梨跋摩成實論》:「犢子道人說有我。餘者說無。……佛但以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常不壞相。斷此邪見故。言無我。今我等說五陰和合。名之為我。是故無咎。……如然可然。不得言一。不得言異。我亦如是。」
    世親俱舍論·破執我品》:「然犢子部執有補特伽羅。其體與蘊不一不異。……此如世間依薪立火。如何立火可說依薪。謂非離薪可立有火。而薪與火非異非一。若火異薪。薪應不熱。若火與薪一。所燒即能燒。如是不離蘊立補特伽羅。然補特伽羅與蘊非異一。若與蘊異。體應是常。若與蘊一。體應成斷。」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不可說非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
  26. ^ 26.0 26.1 雜阿含經·二八九經》:「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尅。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失譯《十八部論》:「彼犢子部根本見者。……一切陰剎那不住。」
    真諦譯《部執異論》:「可住子部是執義本。……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滅。」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有犢子部本宗同義。……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
    婆藪跋摩四諦論》:「又跋私弗部。說有為諸法實有暫住。此住有異。是有為相說名為老。如經中說。此身得住百年。或說有四識住。以是義故說名為老。若有為法實念念滅。少壯不成亦無命根。」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者。即正量部計從此流出。心心所法。燈燄鈴聲。念念滅。色法中。如大地經劫。命根等皆隨一生。長猶有生滅等。」
  27. ^ 27.0 27.1 27.2 失譯《十八部論》:「彼犢子部根本見者。……一切陰剎那不住。離無有法從此世至他世。當說人至彼。」
    真諦譯《部執異論》:「可住子部是執義本。……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滅。離無有一法從此世至後世。可說人有移。」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有犢子部本宗同義。……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諸法若離等者。此中意說。法無移轉可說。命根滅時法亦隨滅。然由我不滅故。能從前世至後世法。不離我亦可說有移轉。」
    大毘婆沙論》:「云何死?答: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眾同分移轉,壞沒捨壽煖,命根滅棄,諸蘊身殞喪。是謂死。」「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苾芻諸行不住。』答:不久住,故說不住言,非謂全無剎那住相。尊者世友作是釋言:契經但遮剎那後住,說不住言,非謂諸行無剎那住;若全無住,世尊不應建立施設世及剎那。復作是釋:剎那住相微細難知、難可施設故,說不住,謂剎那量是佛所知,非諸聲聞獨覺等境;如乘神通屈伸臂頃從此處沒至色究竟,於其中間,非不相續可有從此往至彼義,亦非一法移轉至彼,又無從此越至彼義;是故決定剎那剎那生滅相續,從此至彼,於其中間,諸剎那量最極微細,唯佛能知,由此故言,諸行不住。」
  28.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亦有外道得通。現見有脩得故。」
  29.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五識無染亦無離染。但有無記。都無善惡。無分別故。有分別者。有善惡故。若斷欲界修所斷惑等者。以修惑唯迷事有不障理。有漏六行既非證理故。唯伏修。非見所斷。見所斷法迷理起故。要見理時方能永斷。凡聖六行皆爾。離色界等亦爾。此中且舉欲界。」
  30. ^ 三法度論》:「近行禪者,忍、名、想。近於思惟,故曰近行禪。問:為近誰?答:如前說善勝。問:如前已說四禪,何故重說?答:前說禪,是趣生死勝,此趣出要勝,此次第觀真諦。如人始度曠野,見種種妙好華池,若干清泉盈滿,及園觀種種華樹嚴飾;見已作是念:『此非空野中可得,必近城邑。』如是,行者在生死曠野,婬怒癡煩勞,得真知識故,
    • 正思惟,觀陰、界、入,無常、苦、空、無我時,若欲樂,是謂
    • 正思惟,意不動,是謂
    • 如夢中見親,如鏡中像,如是苦觀,
    世間第一法,由世尊想。是謂近行禪,彼次第,如夢覺見親,後得聖諦觀,亦如是。」
    四阿鋡暮抄解》:「思惟疾行陰、界、處,無常、無我、苦所有觀,若欲,是有忍(三忍)增。思惟不動,如夢中見樂,見其形像,苦時相見,是想增。世間最好法,世尊想。如是,是禪行,其中間覺見喜,是聖諦時。」
  31. ^ 部執異論》:「忍、名、相、世第一法,此四位名正定。」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初觀四諦,但總忍可,名『忍』。亦觀四諦,名『名』。次觀四諦所詮體,名『相』,世第一法可知。此根本所誦,但說此四,而為善根。」
  32. ^ 三法度論》:「見地者,法、觀、未知智。法智,觀智,未知智,此是見地智。
    • 於中法智者,是現智義,譬如良醫,知癰已熟,以利刀破癰,然後以指貫通道,令不傷脈,而後破癰;彼修行人,亦如是,正思惟,觀欲界苦時,斷見苦所斷煩惱,然後生第二智;如欲界苦、無常,色、無色界,亦如是,從此比智,斷色、無色界煩惱,是謂見苦三智。
    • 欲界,愛苦因,是法智,即是觀智;如是,色、無色界,未知智,是見習三智。
    • 欲界滅止,是法智,即是觀智;如是,色、無色界,未知智,是謂見盡三智。
    • 此道滅欲界苦,是法智,即是觀智;如是、色無色界,未知智,是謂見道三智。
    此十二智,見地廣當知。」
  33.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若已入正性離生、十二心等者。此中諦別,有三心,一、苦法智,即觀欲界苦;二、苦法忍,後觀欲界苦諦惑,斷未斷,以猶有上界惑故,重觀斷等;三、苦類智,即合觀色、無色界苦。以苦諦三界盡故,不復重觀故,合十二心。第十三心,或說即道類智第二念相續心,或總觀四諦心。次第超越得果,皆爾;次第得第二、三果,如常。」
  34. ^ 龍樹大智度論》:「有人言。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毘曇。後犢子道人等讀誦。乃至今名為《舍利弗阿毘曇》。」
  35. ^ 龍樹大智度論》:「煩惱名一切結使。結有九結。使有七。合為九十八結。如《迦旃延子阿毘曇》義中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犢子兒阿毘曇》中結使亦同。纏有五百。」
  36. ^ 龍樹大智度論》:「般若波羅蜜中說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中,無戲論垢濁故,名畢竟清淨。畢竟清淨故,能遍照一切五種法藏,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佛實是一切智人,何以故?凡一切法有五法藏,所謂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出三世法、不可說法,唯佛如實遍知是法。」
  37. ^ 龍樹大智度論》:「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犢子阿毘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不可說五眾是人,離五眾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
  38. ^ 梵志青目龍樹中論》:「『若人說我相。』如犢子部眾說,不得言色即是我,不得言離色是我,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
    訶梨跋摩成實論》:「又汝法中說,可知法者,謂五法藏,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法。我在第五法中,則異於四法。」
  39. ^ 世友菩薩異部宗輪論》:「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薀永滅。有根邊薀、有一味薀。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有別體故也。」
  40. ^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其化地部本宗同義。……說一切行皆剎那滅。」
    真諦譯《部執異論》:「正地部是執義本。……一切行剎尼柯(有剎那)。」
    失譯《十八部論》:「彼彌沙塞部根本見者。……一切行剎那。」
  41. ^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者。……說一切行皆剎那滅。」
    真諦譯《部執異論》:「說一切有部是執義本。……一切行剎尼柯(有剎那)。」
    失譯《十八部論》:「彼薩婆多根本見者。……一切行磨滅。」
  42. ^ 窺基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我法俱有宗,此宗攝二十部、五部之義,謂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或亦取經部根本一分之義。」
  43. ^ 《摩訶止觀》卷10:「附佛法外道者,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犢子讀《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我在四句外,第五不可說藏中。……今犢子計我異於六師,復非佛法,諸論皆推不受,便是附佛法邪人法也。」
  44.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33:「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如犢子部。……
    有說:此中應作餘說,問答決擇,理更顯故。謂應理論者,辨分別論者,所說有過,顯自無失。分別論者所說有二:一說,涅槃先是非學非無學後轉成學,先是學後轉成無學,先是無學復轉成學。二說,涅槃有三種,謂學者常是學,無學者常是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常是非學非無學。
    若對前說釋此文者,而『汝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耶?』者,是應理論者問。重定前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我說涅槃轉變不定,可有三種,故言『如是』。……我說涅槃體類差別,定有三種,故言『如是』。……」
  45.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犢子部立三種涅槃: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毘婆沙師評破他,稱之為「分別論者」。「分別」,本為阿毘達磨的標幟,上座系的獨到學風。由於現在有派,自稱「分別說者」,因而三世有派,漸形成「說一切有」,以為對立。分別說者雖是上座部中的現在有派,但是說一切有 部的對立者,所以毘婆沙師,也泛指說一切有部以外的上座別系為分別論者。這樣,犢子部也被稱為分別論者了。或可以這樣說:犢子部所宗奉的根本阿毘達磨,雖誦本不同,而與分別論者(印度本土的,如法藏部等)一樣,都是『舍利弗阿毘達磨』。」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