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簡稱臺灣科大、臺科大,是一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國立研究型科技大學,設有工程學、商學、建築學、設計學等學科。臺科大是全臺唯一同時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大學。[4]校本部與國立臺灣大學相鄰,第二校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徽 | |||
老校名 | 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 | ||
校训 | 精誠(精於做事,誠於待人) | ||
创办时间 | 1974年8月1日 | ||
學校代碼 | 0022 | ||
学校类型 | 國立大學、科技大學、研究型大學 | ||
捐贈基金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務基金 新臺幣2,862,192,000元[1] | ||
校长 | 顏家鈺 | ||
副校长 | 劉志成 周子銓 | ||
教務長 | 阮聖彰 | ||
主任秘書 | 呂政修 | ||
学生人數 | 11,672人(2023年)[2] | ||
本科生人數 | 5,593人(2023年)[2] | ||
研究生人數 | 6,079人(2023年)[2] | ||
校址 | ![]() 校本部/公館校區: 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43號 25°00′49.4″N 121°32′27.1″E / 25.013722°N 121.540861°E坐标:25°00′49.4″N 121°32′27.1″E / 25.013722°N 121.540861°E | ||
校區 | 新北市土城野外試驗場 基隆市基隆坡地工程研究試驗站 新竹縣竹北校區 新竹分部: 新竹縣竹北市福興路748號 華夏校區: 新北市中和區工專路111號 | ||
总面积 | 48公頃 | ||
校隊 | 臺科大運動代表隊 | ||
體育聯盟 |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
代表色 | 臺科藍 | ||
昵称 | 118 技職龍頭 臺科大 | ||
吉祥物 | 老虎坂守(Benjamin) 鴨子蘿絲(Rossie) | ||
所屬法人 | 中華民國教育部 | ||
隶属 | 中華民國科技部產學聯盟[3]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歐洲品質改善系統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 全球产学未来人才培养策略联盟 | ||
邮政编码 | 106335 | ||
網站 | www | ||
|
臺科大成立於197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教育部基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需求,決定設置一所培養高級工程及管理人才、強調學校教育和業界實務相結合的高等技職學府[5],2001年在教育部籌劃之研究型大學計畫(國立大學研究所基礎教育重點改善計劃)中列入首批之9所重點研究型大學之一。[6]
沿革
- 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時期
1973年,因應臺灣經濟與工業迅速發展之需求,以培養頂尖高科技工程及管理人才為目標,購買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土地作為校本部,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成立籌備處,由陳履安博士擔任籌備處主任。
1974年正式立校,初名為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陳履安博士為首任院長,首屆招收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並服畢兵役之專科學校畢業生,分別就讀於工業管理技術系及電子工程技術系,修習兩年,畢業後授予工學士學位。1979年,設立工程技術研究所,同年並開設暑期及夜間進修班,以供在職工程技術人員,及專科學校教師進修之用。1996年正式經管土城校區94筆國有土地,8月1日校長直選,第一任直選校長為劉清田博士,開始實施校務基金。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時期
1997年,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劉清田博士續任校長。2005年,取得基隆校地面積9.8959公頃,公館校區、土城校區及基隆校區,面積總計25.465公頃。2015年,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二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7]。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學生能夠相互跨校選修輔系及學程乃至雙主修他校專業,相互承認學分,並且共享三校圖書、資訊、設備、實驗室等資源[8]。2016年,於美國加州矽谷成立「臺科大矽谷中心」,送新創團隊到矽谷培訓,結合校友資源,並安排企業參訪與實習,助新創團隊和國際接軌[9]。2018年,與東京工業大學簽約,擴大雙方師生交換、推動師生共同研究、強化國際產學合作機會,加深雙方教育及研究技術等各項交流。2018年,參與政府與友邦巴拉圭雙邊合作,協助設立臺巴科技大學,並提供師資、設計課程、建校藍圖及購買實驗室設備[10]。臺巴科大學生可於在學期間到臺科大進行交換[11]。2021年,校長廖慶榮卸任,並由臺大機械系特聘教授顏家鈺接任[12]。2022年,獲准成立產學創新學院,以培育AI人才為目的,是繼成大、陽明交大、台大、清大成立半導體學院後,第五所獲教育部核准的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計畫的研究型大學[13]。同年5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在行政會議與校務發展委員會上,擬依《退場條例》接收華夏科技大學校地及校舍等相關事項[14][15][16]。2023年,1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務會議通過成立兩校的整併推動委員會,3月6日與華夏科大發布共同新聞稿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研議輔導華夏科大學生原校畢業、台科大延聘教師、行政團隊,及校地重新規劃[17][18],8月1日正式接管華夏科大校地成立華夏校區,華夏科大在校生原地就學至2027年8月畢業後停辦。
校長
臺灣科技大學的歷任校長[19]:
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時期 | |||||
---|---|---|---|---|---|
次序 | 院長姓名 | 任期 | |||
1 | 陳履安 | 1974年8月─1978年1月 | |||
2 | 毛高文 | 1978年2月─1981年7月 | |||
3 | 石延平 | 1981年8月─1990年7月 | |||
4 | 劉清田 | 1990年8月─1997年7月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時期 | |||||
次序 | 校長姓名 | 任期 | |||
1 | 劉清田 | 1997年8月─2000年7月 | |||
代理 | 陳希舜 | 2000年8月─2000年12月 | |||
2 | 陳舜田 | 2000年12月─2005年1月 | |||
3 | 陳希舜 | 2005年2月─2013年1月 | |||
4 | 廖慶榮 | 2013年2月─2021年1月31日 | |||
5 | 顏家鈺 | 2021年2月1日─ |
學生會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會於2007年改組成立,在此改組前歷史可追溯至1974年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甫成立時[20]。
學生會會長由全校學生選舉,設有秘書室協助會長,會長下設「行政部門」,行政部門有學權部、財務部、學術部、活動部、行銷部、公關部,行政部門另設有社團輔導委員會級選舉委員會。學生會亦設有「學生議會」作為立法機關,由學生議員組成,並由學生議員互選的學生議會議長主持,下設秘書處及各種委員會。「學生評議會」則為司法機關,由會長提名、學生議會同意的評議委員組成,並由主任評議委員主持[21]。
教學及行政單位
工程學院 | 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 | 高階科技研發碩士學位學程(EMRD在職專班) | 機械工程系 |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營建工程系 | 化學工程系 | |
工程學士班 | 先進科技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 | 全球發展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電資學院 | 光電工程研究所 | 電子工程系 | 電機工程系 |
---|---|---|---|
資訊工程系 | 電資學士班 |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 工業管理系 | 企業管理系 |
---|---|---|---|
財務金融研究所 | 資訊管理系 | 管理學院MBA | |
EMBA碩士在職專班 | 科技管理研究所 | 管理學士班 | |
財務金融學士學位學程 | 科技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 建築系 |
---|
人文社會學院 |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 應用外語系 | 人文社會學科 |
---|---|---|---|
師資培育中心 |
應用科技學院 | 應用科技研究所 | 醫學工程研究所 | 專利研究所 |
---|---|---|---|
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 | 全校不分系學士班 | 應用科技學士學位學程 | |
全球發展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色彩影像與照明科技學士學位學程 | 智慧財產學士學位學程 | |
醫學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產學創新學院 | 智慧製造科技研究所 | 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 | 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 |
---|
共同教育委員會 |
---|
行政單位 | 校長室 | 副校長室 |
---|---|---|
秘書室 | 教務處 | |
學生事務處 | 總務處 | |
研究發展處 | 際事務處 | |
產學營運處國 | 主計室 | |
稽核室 | 人事室 | |
環安室 | 體育室 | |
圖書館 | 語言中心 | |
電算中心 | 校務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發處) | |
新竹分部 | 教學發展中心(教務處) | |
人文藝術中心 | 推廣教育中心 |
教學與行政中心 | 通識教育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中心 |
---|
研究中心 | 自動化及控制中心 | 生態與防災工程研究中心 |
---|---|---|
光機電技術研發中心 | 無線通訊與電磁相容技術研發中心 | |
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 | 智慧型機械人研究中心 | |
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 | 台灣建築科技中心 | |
營造業職業災害防治中心 | 台灣彩券與博彩研究中心 | |
色彩科技研究中心 | 永續能源發展中心 | |
網路學習研究中心 | 物聯網創新中心 | |
晶圓平坦化創新研究中心 | 寬頻通訊工業技術研發中心 | |
工業4.0中心 | 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 |
高速3D列印研究中心 | 金屬玻璃鍍層技術與應用中心 | |
網宇實體系統創新研究中心 | 區塊鏈研發中心 | |
前瞻智能影像暨視覺技術研究中心 | 人工智慧營運管理研究中心 | |
新穎薄膜材料研究中心 |
排名
排名 |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
全球排名 | |
《泰晤士》世界排名[24] | 401–500(2024年) |
《QS》世界排名[25] | 387(2024年) |
《US NEWS》世界排名[26] | 870(2023年) |
《ARWU》世界排名[27] | 601–700(2023年) |
- QS世界大學排名[25]
2024年:全世界排名第387名、2023年:全世界排名第327名、2022年:全世界排名第314名、2021年:全世界排名第267名、2020年:全世界排名第251名、2019年:全世界排名第257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264名、2017年:全世界排名第243名、2016年:全世界排名第260名。
-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
2024年:全球排名第401-500名、2023年:全球排名第601-800名、2022年:全球排名第601-800名、2021年:全球排名第501-600名、2020年:全球排名第501-600名、2019年:全球排名第401-500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401-500名、2017年:全球排名第401-500名、2016年:全球排名第301-350名。
- 泰晤士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
2022年:全世界排名第148名、2021年:全世界排名第106名、2020年:全世界排名第95名、2019年:全世界排名第93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57名[28]2017年:全世界排名第59名、2016年:全世界排名第43名。
- 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
2022年:亞洲排名第118名、2021年:亞洲排名第91名、2020年:亞洲排名第80名、2019年:亞洲排名第61名、2018年:亞洲排名第42名、2017年:亞洲排名第41名、2016年:亞洲排名第28名。
- 2009年,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位列iF設計獎全球第二[29][30],2010年至2014年臺灣科技大學連續四年在iF設計獎得到全球第一[31]。
- 2019年亞太地區紅點設計獎名列台灣第一,亞洲第三[32]。2021年,亞太地區中名列榜首。[33]
參見
參考文獻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主計室. 108預算.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2.0 2.1 2.2 簡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023-12-05 [2023-12-11] (中文(臺灣)).
- ^ 中華民國科技部. 科技部公布「國際產學聯盟」通過名單 鏈結國際 麻省理工學院、柏克萊大學來台交流.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台灣科技大學為台灣唯一榮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典範科大計畫補助之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022-07-14].[失效連結]
- ^ 重大校史發展歷程 >> 本校沿革 >> 立桅起帆時期[失效連結]
- ^ 教部宣布 9國立大學列重點研究型大學,記者: 陳榮裕 臺北報導. [2015-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國立臺灣大學聯盟整合資源 臺大臺師大臺科大簽約學生更具競爭力. [2015-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2).
- ^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triangle.ntu.edu.tw.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 ^ 【人才就是這樣培養的】台科大矽谷中心成立,直送新創人才赴美取經.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歐陽夢萍. 台科大:將台巴科大打造成中南美最好科大.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台科大開辦「台巴科技大學」 首批巴拉圭學生來台就學. [202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 ^ 自由時報. 台科大校長顏家銓就任 強化產學打造台灣MIT學院.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 ^ 台科大准設產業創新學院 新增3研究所瞄準智慧製造、AI. [202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 ^ 華夏科大將停招 學生原校畢業「校產擬台科大接收」. [202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 ^ 臺科大學生會 NTUST SA.
- ^ 台科大接收華夏科大? 教育部證實:是華夏主動捐給台科大. [202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6).
- ^ 華夏科大、台科大重啟合併 研議教師延聘及校地重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23-3-6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華夏科技大學洽商合作整併具體架構創建三贏技職優質發展新契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共同新聞稿,2023-3-6
- ^ 歷任校長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學生活動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會組織規程. https://student.ntust.edu.tw/. [2022-03-21].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會. 臺科大學生會法規彙編. https://ntustsc.gitbook.io/.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 ^ 教學單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 ^ 行政單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02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 25.0 25.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 2018 THE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 ^ 台科大設計學院 德國iF大學排名全球第二 | 台灣英文新聞 | 2009-03-17 11:47:57.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 ^ 台科大設計學院 德國iF大學排名全球第二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9-03-18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中文(臺灣)).
- ^ 【2014.04.11】德iF設計獎 台科大蟬聯4年冠軍 -udn tv,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中文(中国大陆))
- ^ 2019 red dot 概念設計獎世界排名 台科大設計 台灣第一 亞太第三 - 設計學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dcollege.ntust.edu.tw. [2019-10-14].[永久失效連結]
- ^ 紅點設計獎大學排名出爐 台科大奪亞太第一 - 生活 - 中時.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注釋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英文)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圖書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英文)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圖書館的Facebook專頁
- 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與本條目所宣揚的內容可能存在利益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