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4][5],簡稱陽明交大,是一所臺灣北部的國立研究型大學,主校區位於臺北市北投區與新竹市東區,設立於2021年,以電資、醫學、藥學、生命科學為專長,前身為國立陽明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
---|---|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徽 | |
![]() 新竹光復校區北大門 | |
创办时间 | 2021年 |
学校类型 | 國立大學、研究型、綜合大學 |
校长 | 林奇宏 |
副校长 | 陽明校區:楊慕華、鄭子豪、蔚順華 交大校區:李大嵩、陳永富、李鎮宜、唐震寰 |
教师人數 | 1,152人 (2019年) |
学生人數 | 20,412人 (2021年)[1] |
校址 | ![]() ![]() 24°47′12.14″N 120°59′53.86″E / 24.7867056°N 120.9982944°E坐标:24°47′12.14″N 120°59′53.86″E / 24.7867056°N 120.9982944°E |
校區 | 交大校區:
陽明校區: 以下尚未列入校區[3] |
总面积 | 137.6公頃 |
體育聯盟 | ![]() |
昵称 | 陽明交大、NYCU(官方簡稱)、陽交大 |
所屬法人 | 中華民國教育部 |
隶属 | 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全球產學未來人才培育策略聯盟(UAiTED) |
網站 | www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的一員,設有19個學院及1個附設醫院,於2022年聘有約1200名專任教師,並約有20,400名學生在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為401-500名[6],在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為世界第202名[7],在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為301-350名[8],在2022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為587名[9]。
校史编辑
合校歷程编辑
2001年3月,發展生物科技時代之來臨,前國立陽明大學吳妍華校長及前國立交通大學張俊彥校長共同簽署合併意願書,同意合校後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為校名。
2015年12月,交大校務會議再度通過合校備忘錄。但因為事隔久遠,大部分在校生對於合校原委未詳細了解,並質疑校方決議過於倉促、流程黑箱,要求緩議。2016年初的校務會議否決了是項決議。
2018年9月26日陽明大學校務會議決議啟動合校,考慮與清華大學或是交大合併[10],在清、交皆舉辦合校說明會,清、交亦均表態爭取與陽明合併。12月8日交大博愛校區前瞻跨領域生醫工程大樓(賢齊館)落成啟用,為未來預計與陽明合作之醫院之先聲[11]。12月26日,陽明、交大合併定案,啟動併校程序,校名暫定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12][13]。
陽明大學校務會議最後決定合校對象依序為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是因交大同意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作為未來合校後的校名,而清大則未有定案。清華大學尊重陽明的決議,並祝福陽明及交大合校成功。清大另說,該校與陽明、交大、中大 同屬台聯大系統,未來仍將持續教學與研究的合作。[14]
2019年3月27日兩校正式通過合校意向書,準備提報教育部[15][16][15][17][18],也因此交大停止新任校長遴選的準備工作[19],將由代理校長擔任至合校為止[20]。4月16日交大與桃園市政府簽合作意向書,將在青埔桃園體育園區站旁打造國家級生醫研究中心,未來將與陽明合作開發[21]。6月2日陽明宣布109學年度起增設「醫師工程師組」,大一、大二先到交大電機學院修電機、資訊相關課程,大三以後回歸陽明醫學系,使用台聯大的校際選修系統進行,為兩校專業整合之前導[22][23]。8月30日確認校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英文「National Yang-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簡稱YMCT,合校計畫書預計9月送兩校校務會議表決,再送教育部核定[24],9月18日國立陽明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兩校校務會議皆通過合併計畫書,進行合校表決,確認於2020年8月1日成立新校[25][26][27][28]
2020年1月10日將英文校名的連字號 (hyphen)刪除,校名為「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5],4月20日英文校名簡稱將改為NYCU[29][30]。5月6日舉行校徽說明會[31],未產出最終校徽,現由兩校合校工作委員會下設識別系統設計小組專責處理[32]。6月24日教育部完成審議,兩校確認於2021年2月1日合併[33][34]。7月30日行政院同意陽明交大合併案,並啟動校長遴選[35],2020年8月12日其合併計畫書獲教育部回函同意。[36]。根據《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併計畫書》,合校所需經費共計95億元,其中自籌65億元,其餘30億元向教育部申請補助。教育部最終核准4億元的基本設施補助,其餘新建館舍包含在台北陽明校區興建的智慧健康大樓共計26億元經費,將循行政院公共工程程序申請。[37]。11月5日共有6位候選人參選校長[38][39],11月22日李友專、林一平、林奇宏通過第一階段遴選[40][41]。12月17日交大宣布將於2021年1月25日拆除校銜名稱[42][43],使在校師生、校友蜂擁至交大校門口拍攝紀念照,變成熱門拍照景點,最盛時期甚至大排長龍[44][45][46]。
2021年1月10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遴選小組選定林奇宏為首任校長[47]。雖依照抽籤結果校址設定為光復校區,但林奇宏主張要以陽明、光復為雙校區[2]。1月17日陽明宣布將保留具有歷史意義的牌樓不更名,交大同樣保留博愛校區的牌樓[48][49]。1月21日交大宣布將於1月25日當天舉辦告別式[50],同日兩校校長使用甫接通的各校區電話分機校內互打對談[51]。1月25日交大拆除校銜[52][53],原定要進行的告別式因應疫情升溫停辦[54]。1月29日陽明拆除大門校銜並同時掛上新牌[55]。2月1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正式成立,陽明、光復兩校區分別在上、下午舉行揭牌典禮,並開通兩校區間校車[56],校長表示將在百日內力拚讓兩校師生認同新學校,並擬定10年願景的3年計畫藍圖[57][58][59],陽明交大是第一所由下而上自主合併成功的案例[60],朝向「偉大大學」的方向邁進[61]。2月2日台南校區舉行揭牌儀式[62]。
合校後编辑
- 2021年7月28日,教育部通過陽明交大設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研究學院,學院下設前瞻半導體研究所、智能系統研究所,預計110學年度開始招生。[63]
校區编辑
總面積137.6公頃(原國立陽明大學49.82公頃、原國立交通大學87.74公頃),合校初期以「陽明校區」(廣義)和「交大/交通校區」區分原陽明與原交大擁有之校區,陽明校區有陽明校區(狹義,指原總校區)、蘭陽校區、士林校區;交大校區有光復校區、博愛校區、六家校區、北門校區、台南校區。桃園青埔全球校區由交大取得,但尚未開發即合校[65]。
校區名稱 | 設置年 | 位置 | 校園面積 | 備註 |
---|---|---|---|---|
博愛校區 | 1958年 | 新竹市東區 | 11.13公頃 | 生物科技學院 |
光復校區 | 1979年 | 62.72公頃 3.19公頃(校外宿舍) |
原交大總校區 | |
北門校區 | 臺北市中正區 | 0.39公頃 | 運輸管理研究所 經營管理研究所 | |
臺南校區 | 2009年 | 臺南市歸仁區 | 8.20公頃;49.2公頃(預計) | 光電學院 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 |
六家校區 | 2009年 | 新竹縣竹北市 | 2.50公頃 | 客家文化學院 |
陽明校區 | 1975年 | 臺北市北投區 | 49.82公頃 | 原陽明總校區 |
主要校區编辑
新竹博愛校區 | |
臺北陽明校區 | |
台南分部 | |
新竹光復校區 | |
新竹六家校區 | |
臺北北門校區 | |
宜蘭蘭陽校區 | |
桃園青埔全球校區 |
光復校區编辑
光復校區位於新竹市東區,設有工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電機學院、生物科技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科技法律學院、資訊學院及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
初期籌設過程,艱困二字都不足以形容,沈君山在《浮生三記》中有這一段描述:「...後來交通大學也在新竹復校,資深校友凌竹銘擔任復校籌備會的主任委員,卻沒地了,原來都給了梅校長。只好在清華後門外勉強的擠出九甲地,就這樣的擠了二十年,才再買到新校地。...」
在博愛校區竹銘館內,鐫刻前任校長盛慶琜所著之〈新闢光復校區記〉更提到,因校地難尋,中華民國陸軍威武營區也因屢次協調未成,已有遷往高雄市澄清湖畔的想法;最後在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一句「科學也是國防」說服了態度強硬的軍方,使交大繼續留在新竹。[66][67]
陽明校區编辑
陽明校區位於臺北市北投區,設有醫學院、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護理學院、生命科學院、牙醫學院、藥物科學院及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其他校區编辑
士林校區编辑
士林校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創新育成大樓。[68]
青埔校區编辑
2019年4月16日,桃園市政府與國立交通大學簽訂《桃園市教育研發暨醫療園區合作意向書》[69]。青埔全球校區位置距離桃園捷運桃園體育園區站5分鐘,面積2.7公頃,主要作為推動「教育研發暨醫療園區」使用,未來將設立全球商管學院、醫療發展學院及一處醫學中心等級之醫院[70],預計2022年完工啟用。
博愛校區编辑
博愛校區位於新竹市東區,設有生物科技學院及跨領域生醫工程實驗動物中心。博愛校區是交通大學1958年在臺復校初始校地,1958年,政府徵收新竹市郊十八尖山下博愛街三公頃土地,以校友會捐款及美援經費補助興建第一棟校舍-竹銘館(前任校長淩鴻勛,字竹銘),當時作為教學研究、辦公與員生住宿之館舍,至1960年才興建第二棟校舍作為圖書館。1964年大學部恢復招生,先後設立四個學系。1973年,原有11.13公頃的校地已無法負荷漸增的學系和學生,為了未來發展需要,交大開始尋覓新校地,最終找到中華民國陸軍威武營區。1978年,奉准有償撥用威武營區;9月,光復校區行政大樓落成,校本部自博愛校區遷入,校務和辦學重心正式移轉。校方預計在此校區興建一研究型臨床醫院,冀望解決大新竹地區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71][72][73]。
六家校區编辑
六家校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設有客家文化學院。另在高鐵新竹站旁有臺灣知識旗艦園區計畫在進行。
北門校區编辑
北門校區原為交大台北校區,位於臺北郵局四樓,設有經營管理研究所[74]、交通運輸研究所。未來將配合臺北市政府西區門戶計畫,遷入「國家創意創新暨金融中心」大樓[75][76]。
蘭陽校區编辑
蘭陽校區位於宜蘭縣宜蘭市,僅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並分為本院(蘭陽院區)與新民院區。
臺南校區编辑
臺南校區位於臺南市歸仁區,鄰近高鐵臺南站及沙崙車站,設有光電學院、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77][78][79][80][81][82][83]。
歷任校長编辑
歷任校長编辑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
1 | 林奇宏 | 2021年1月10日-現任 |
學術單位编辑
排名编辑
大學 排名 |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
全球排名 | |
《泰晤士》世界排名[84] | 301 - 350(2022)[8] |
《QS》世界排名[85] | 202(2023)[7] |
《US NEWS》世界排名[86] | 587(2022) [9] |
《ARWU》世界排名[87] | 401 - 500(2021)[6] |
區域排名 | |
《QS》亞洲排名[85] | 47(2022)[7] |
國內排名 | |
《泰晤士》國內排名[89] | 3 – 4(2022)[8] |
《QS》國內排名[90] | 3(2023)[88] |
《ARWU》國內排名[91] | 3 - 6(2021)[6] |
《US NEWS》國內排名[86] | 3(2022) [9] |
- 依據《Quacquarelli Symonds》所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7]。
- 2022英國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01-350名,台灣第3-4名
- 2022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世界第587名,台灣第3名
- 2021中國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401-500名,台灣第3-6名
- 2021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綜合排名第2名
校園生活编辑
學生宿舍编辑
陽明交大共有10棟男生宿舍、7棟女生宿舍、9棟研究生宿舍,收費、房型等安排各異。[93][94]
圖書館编辑
分為陽明館與交通館[95],交通館又可分為總館的浩然圖書資訊中心,以及北門校區、六家校區、台南校區各有圖書室,彼此間可流通書籍、代印[96]。兩校原本就是台聯大系統成員,館藏流通具有圖書代借代還服務,因此沒有什麼改變,只是從校際變成校內。
運動場地编辑
學校在光復校區、博愛校區及陽明校區都設有運動場地,詳細介紹參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網頁。[97]
社團與及自治組織编辑
學生社團编辑
學生社團總覽參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98]網頁。
學生自治組織编辑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99],由陽明分會(原國立陽明大學學生會)及交通分會(原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於110年2月1日組成。原兩校學生會於110年1月21日預先成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籌備委員會,以促成兩校學生會順利合併交接,並確保合校過程無損學生權益,在兩校合併前,就已完成單一全校性學生會的組織規章制定,期望兩校學生得以共同討論學生事務,目標讓合校後學生會可無縫接軌運作。[100]
依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組織規程及分會獨立的自治精神,陽明分會、交通分會各自獨立行使陽明校區、交通校區內學生自治事務,並各推派7名學生代表組成「學生代表大會」選舉會長、負責全校一致的學生權益問題、促進兩分會的溝通和合作、協調分會間的分工和爭議。[101]
運動校隊编辑
陽明交大交大校區共有十項體育活動設有代表隊,包括籃球、排球、羽球、網球、桌球、棒球、足球、田徑、游泳、射箭;陽明校區則有共有七項體育活動設有代表隊,包括籃球、排球、羽球、網球、桌球、軟網、田徑,參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網頁[102]。
目前原陽明與原交大校隊暫時採取維持原狀,體育室擬持續爭取於合校後三年均仍以兩校區各自組隊參賽[103][104]。
梅竹賽编辑
梅竹賽是原交大與清大間,一系列十餘項的大型學藝、體育活動。梅竹賽於每年三月舉辦,競賽內容包括:棋藝、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球、棒球、橋藝、網球等……,為兩所大學間的年度盛事。第一屆梅竹賽是在1969年,期間停賽過8次,截至2011年,交通大學以19比13暫時領先,當中有3次平手。此活動因在臺復校後校區相鄰而誕生,時至今日,梅竹賽已成為兩校共同的傳統,甚至是家喻戶曉的活動。1995年,梅竹賽與TVBS電視台合作製播梅竹賽專輯,將比賽實況透過網路播放。
環校路跑编辑
2005年,原交大開始舉辦環校路跑,以光復校區為競賽場地,每人跑完兩圈(約4.4公里)視為跑完全程。2013年路線更改,第一圈為環校道路,第二圈為環校道路+西區(總計約5公里),完賽將可領取原創紀念衫一件[105]。
Open House 企業校園徵才编辑
Open House 企業校園徵才[106]為學校為了幫助即將自陽明交大畢業的學生順利進入職場就業所舉辦的活動,表達出「打開學校大門,讓學生接觸社會的開始」。活動自1988年開始舉辦,當時第一屆學長姐提出了「一流人才,進一流企業」的標語。現在是校內每年吸引眾多的廠商及學生參與的活動之一,活動內容包括公司說明會、名人講座、企業徵才、抽獎等。
交大藝術季编辑
藝術季自2000年由原交大開始舉辦,由藝文中心籌辦,每年皆有不同規劃且內容多元,多為講座、劇團演出、展覽。
陽明十字軍编辑
陽明十字軍於1978年創立,在成立前十年,以台灣子宮頸癌防治及衛教工作為主。而後轉型投入社區預防醫學服務,配合各地衛生所,針對40歲以上的民眾,挨家挨戶家訪,為民眾量血壓、驗尿糖,並轉介衛生所建檔追蹤診治,開啟社區預防醫學落實於基層的先驅。2012年起,陽明十字軍投入宜蘭地區,走訪宜蘭市38個里,拜訪過1萬餘名65歲以上長者,對健康情形追蹤,發現罹患1種以上慢性疾病比率達85%、2種以上亦接近60%,對宜蘭市在地流行病學,提供醫療機構及社福單位相當完整的田野資料。奠基於陽明十字軍宜蘭計畫的田野資料,在學術研究方面已於國際期刊陸續發表15篇著作,面向涵蓋睡眠、握力、衰弱、心律變異等,是相當具研究潛力之社區高齡世代研究。
教學相關编辑
數位學習编辑
原交通大學仿照MIT,所設立的OCW系統,還有師生互動的E3教學平臺[107],甚至是線上教學與自1996年開辦至今的遠距教學的系統-開放式課程 [108],讓學校的師生能有更多元的選擇方式來學習。兩校合併後的校區地理距離上相隔甚遠問題,也將使用遠距等方式解決[109]。
臺灣聯合大學系統编辑
陽明、交大與清大、中央大學等研究型大學於2002年獲准共組,為臺灣第一個大學系統。目前推動中的合作項目包括:合聘教師、相互承認學分、舉辦聯合招生、校際轉系及跨校修讀輔系或修雙學位、合辦跨校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共享圖書及貴重設備之資源。短期目標為整合四校之行政、教學及研究資源,長期目標期待能「整併四校為一校」。
合校期的評論编辑
在兩校合校過程中,擁有政治大學博士學位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也是陽明、交大和清大的榮譽博士,曾親筆致函陽明、交大、清大與政大,四校合併成一間新綜合大學。陽明與交大合校工作委員會曾針對尹衍樑的信函討論,但因不是由清大與政大提出,也不清楚清大與政大的是否有意願,因此在正式提出之前,陽明與交大還是依照原定流程推動合校。媒體報導尹衍樑疑似不滿陽明選擇交大,卻不願好好與其它學校坐下來談,喪失了一個成立更有實力綜合大學的良機,因此暫停對陽明大學的資助計畫。[110][111]
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相信學校行政人員決定合併,代表整併對學校是有利的,不過希望校方多聽學生的想法,讓更多人參與討論。「其實大多數人是持沒有意見的態度」,但學生對自己學校有情感。[112]
陽明大學方面,學生會舉辦學生公投的結果,同意641票、不同意票400票、無效47票,因此認為學生群體多數同意合校。陽明大學也支持學生以民主方式表達合校意見。[113]
至於陽明大學的校友總會,針對全球校友進行的網路問卷調查顯示:高達4成9的校友明確反對併校,且反對者約為贊成票數的二倍。[111] 部分校友憂心合校將喪失陽明主體性,更因此籌組「陽明大學反併校聯盟」,成員包含蔡篤堅、簡以嘉、王文娟、林敏哲等校友,持續透過媒體投書、刊登廣告,並在臉書成立「林瑪莉」、「陽明大學反併校聯盟」發聲。[114][115]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註冊學生人數統計資訊. [202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 ^ 2.0 2.1 2.2 陽明交大掛牌校址在新竹 首任校長林奇宏政見一次看.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區地圖.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 ^ 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併計畫書 (PDF). [2020-04-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27).
- ^ 5.0 5.1 國立交通大學秘書室. 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合校工作委員會第12次會議. 2020-01-15 [202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三、合併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之英文校名中連字號(hyphen)刪除,校名為「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 ^ 6.0 6.1 6.2 6.3 2021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 ^ 7.0 7.1 7.2 7.3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7).
- ^ 8.0 8.1 8.2 8.3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7).
- ^ 9.0 9.1 9.2 9.3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 【清大交大來比拚】陽明大學決議併校 學生會製懶人包優劣分析 -- 上報 / 焦點.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專攻跨領域生醫 交大賢齊館啟用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9).
- ^ 歷經17年終拍板!陽明.交通大學將併校. [2018-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陽明交通大學」合校勝出關鍵是校名 交大校長:相互尊重對等.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 ^ 陽明大學優先與交大合校 清大:尊重並祝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新聞網 2018年12月26日
- ^ 15.0 15.1 合校新進度! 陽明交大通過合校意向書將報教育部 | 媒體報導 - NCTU 國立交通大學.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 ^ 陽明、交大通過合校意向書 將報教部續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 陽明、交大聯姻 最快下半年合校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陽明、交大下半年合校? 陽明校長:不敢說機率多高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 ^ 交大與陽明確定合校 交大暫停新校長遴委會後續作業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陽明交大盼下半年完成合校 交大校長恐代理1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桃市府、交大簽合作意向書 青埔打造國家級生醫研究中心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 ^ 陽明醫學系明年增「醫師工程師組」 大二前在交大修課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陽明交大合作推「醫師工程師」大六畢業取得醫學士、電資雙專長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1).
- ^ 陽明交大合校英文名YMCT 9月校務會議表決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陽明、交大合校案通過 陽交大最快109年8月掛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陽明交大合校案通過 盼2020年8月掛牌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 ^ 陽明、交大兩校校務會議,通過合併計畫書. 國立陽明大學. 2019-09-18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永不回頭的列車!陽明、交大今天開校務會議表決合校案. 國立交通大學. 2019-09-18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 ^ 陽明交大推動合校 英文校名簡稱將改為NYCU | 生活 | 中央社 CNA.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關於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併校名英文簡稱 (PDF). [2021-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2-08).
- ^ 陽明交通大學併校新校徽設計出爐! 網歪樓:像Loading圖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合校問題解惑 ep. 2 - 交大學生聯合會 - 貼文 | Facebook
- ^ 教部點頭 陽明與交大明年2月合併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udn_20201204020859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獨/行政院同意陽明交大合併案! 新校長遴選9月啟動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 ^ 陽明交大合校通過 110年2月起更名. 中央社. 2020-08-19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教部送「嫁妝」…陽明、交大合併 將遴選新校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新聞網 2020年8月20日
- ^ 陽明、交大首任校長遴選 6人下戰帖參選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 ^ 陽明交大徵求合校首任校長 教育部罕見登報徵才 | 文教新訊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 ^ 陽明交大徵求合校後新校長 3候選人名單出爐 | 生活 | 中央社 CNA.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陽明交大合校後校本部在哪?3名候選人這麼說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 校銜名牌即將拆除 - 交大學生聯合會 - 貼文 | Facebook
- ^ 陽明交通大學合併將拆校銜名牌!學生:簡稱「陽交大」很難聽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31).
- ^ 交大將拆校牌 校友排隊瘋搶拍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 ^ 交大換校牌 校友昨搶拍最後畫面 | 媒體報導 - NCTU 國立交通大學.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 與陽明大學合併 交大校銜名牌將拆!校友大排長龍搶拍照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首任校長遴選小組選定林奇宏教授為校長人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首任校長遴選小組. 2021-01-10
- ^ 抗議奏效 交大跟進陽明留歷史校牌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史上首次陽明交大併校 兩校歷史校牌保留!再另設新牌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你剛攻擊我的村莊? - 交大學生聯合會 - 貼文 | Facebook
- ^ 陽明交大合併兩樣情! 校長網內互打 學生卻在辦告別式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 陽明交大2/1合併 「國立交通大學」校銜拆除將掛新牌 | 媒體報導 - NCTU 國立交通大學.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交大校名走入歷史 「最小校區」也拆招牌了 - 生活 - 中時新聞網
- ^ 告別式緊急停辦 - 交大學生聯合會 - 貼文 | Facebook
- ^ 校名走入歷史!陽明今拆校牌 下周一將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歷經20年!陽明交大明天正式合校 設新竹、台北雙校區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 ^ 陽明交大校銜字體不同 林奇宏:保留記憶漸融合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上任 將打造10年願景藍圖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國立大學新任校長交接 陽明交大校長:改變「頂大印象」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 ^ 陽明交大揭首任校長 教育部:高教里程碑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 陽明、交大共議合校 以建設成「偉大大學」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陽明交大台南歸仁校區揭牌 黃偉哲盼深耕台南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全台第一!陽明交大通過設立產學創新研究學院 與業界共育下世代人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陽交大新聞網,2021-07-28
- ^ 陽明交大與台科大攜手發展新世代通訊與感測技術. [2022-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 陽明交大合併 爭取桃園航空城設校本部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7).
- ^ 新竹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沿革.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交大趣味小檔案:第七題. 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 [201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3).
- ^ 「士林校區創新育成大樓」動工 有助科技園區生醫產業發展 - 國立陽明大學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聯合新聞網. 桃市府交大簽合作意向書 打造「教育研發暨醫療園區」. 聯合新聞網. [202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 ^ 國立交通大學108學年度第4次行政會議紀錄 (PDF). [2020-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1).
- ^ Storm.mg. 陽明併校花落誰家?交大砸48億拚「智慧醫院」當聘禮 得等衛福部點頭-風傳媒. www.storm.mg.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 ^ 全台第一所大型智慧醫院 5年內在新竹市實現!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電子報.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 ^ 攜手陽明 交大博愛校區建500床大醫院. www.nctu.edu.tw.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中文(臺灣)).
- ^ 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ibm.nctu.edu.tw. [202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北門都更案 中華郵政為最大地主. tw.news.yahoo.com. [2020-02-08] (中文(臺灣)).
- ^ 臺北郵局變創新創意中心 目標2020完工. tw.news.yahoo.com. [2020-02-08] (中文(臺灣)).
- ^ 綦守鈺. 交大台南校區致遠樓明動土 蔡英文出席. 聯合新聞網. 2019-02-24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交通大學台南分部 致遠樓新建工程動土. 大代誌臺南. 2019-02-25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鄭雅珊、葛家銘. 1080225新永安新聞-交大致遠樓動土 產學研合作促產業升級. 新永安&大揚 有線電視. 2019-02-25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 ^ 李嘉祥. 交大臺南分部致遠樓 動土. Yahoo!奇摩新聞. 2019-02-26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 ^ 洪紹晏. 交大台南分部致遠樓動土 打造智慧科技人才. 經濟日報. 2019-02-25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 ^ 林悅. 交大台南分部致遠樓新建動土 蔡英文:期帶動綠能跟智慧科技. ETtoday新聞雲. 2019-02-25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 ^ 林樹銘. 交大台南致遠樓動土 蔡總統盼帶動綠能科技-民視新聞. 民視綜合頻道. 2019-02-25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 85.0 85.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 ^ 86.0 86.1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Taiwan 2022.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9).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 ^ ARWU 2020 Top 1000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 ^ 2021最佳大學誰當家五大排名.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 ^ 宿舍簡介 – 住宿服務組.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 ^ 存档副本.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Front Page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 ^ 台北校區 簡介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首頁.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 ^ 各項運動場地介紹 – 體育室.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中文(臺灣)).
- ^ 存档副本.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1).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粉絲專頁
- ^ [1]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粉絲專頁:關於學生會會長選舉的Q&A
- ^ School Team – Off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美国英语).
- ^ 合校問題解惑 ep. 3 - 交大學生聯合會 - 貼文 | Facebook
- ^ 國立陽明大學109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臨時校務會議紀錄 (PDF). [2021-0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8).
- ^ 2019校園路跑賽 3月6日起跑 (送限量活動紀念衫) | 交大電機資訊學士班. eecshp.nctu.edu.tw.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OpenHouse 交大企業校園徵才.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E3教學平臺. [201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開放式課程. [201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 ^ 跨校區課程交流推廣計畫全時修業生申請開跑囉! – 教學資源組.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 ^ 陽明交通大學併校程序還在走 尹衍樑曾給郭旭崧四校合併的建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信傳媒 2020年5月22日
- ^ 111.0 111.1 倒貼交大2/陽明獨鍾交大 尹衍樑切心 10億捐款突喊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TWANT,2020年7月7日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_4dASzkVE&t=85s&ab_channel=%E8%87%AA%E7%94%B1%E8%BF%BD%E6%96%B0%E8%81%9E
- ^ 與交大合校案 陽明學生公投約6成同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新聞網,2020年9月26日
- ^ 珍惜陽明「十字軍」精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 2020年5月24日
- ^ 陽明交大合校 支持、反對兩派校友登廣告隔空交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 202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