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瑟琳斯英语法语:St. Catharines),當地華人舊譯升卡頓,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尼亞加拉區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与同省省會及最大城市多伦多相望,往東距尼亞加拉河(即美加边境)19公里。城市面积96平方公里,为安大略省面积第六大的城市。由于城市遍布公园,所以得到“花园城市”(The Garden City)的官方昵称。圣凯瑟琳斯地处大多伦多地区及美加边境要道,並坐落威蘭運河的北端,制造业发达,工业为其最重要的经济,因此城市官方格言为“工业与自由”(Industry and Liberality)。

聖凱瑟琳斯
St. Catharines
城市
從上至下,左至右:聖保羅街與女王街的夾角、聖保羅街上的銀塔聯合教堂、威蘭運河和花園城市高架橋、達爾豪西港燈塔、布洛克大學、蒙特貝洛公園
從上至下,左至右:聖保羅街與女王街的夾角、聖保羅街上的銀塔聯合教堂、威蘭運河花園城市高架橋、達爾豪西港燈塔、布洛克大學、蒙特貝洛公園
聖凱瑟琳斯徽章
徽章
綽號:花园城市
格言:Industry and Liberality(工业与自由)
聖凱瑟琳斯(紅色)及其都會區(粉紅色)在尼亞加拉區內的位置
聖凱瑟琳斯(紅色)及其都會區(粉紅色)在尼亞加拉區內的位置
坐标:43°11′N 79°14′W / 43.183°N 79.233°W / 43.183; -79.233坐标43°11′N 79°14′W / 43.183°N 79.233°W / 43.183; -79.233
国家 加拿大
 安大略省
尼亚加拉区
建立1783年
設鎮1845年
改設市1876年
政府
 • 市长Walter Sendzik
 • 政府圣凯瑟琳斯市议会
 • 国会议员Chris Bittle (聯邦自由黨)
Vance Badawey (聯邦自由黨)
Dean Allison (聯邦保守黨)
 • 省議員Jennie Stevens (安大略新民主黨)
Jeff Burch (安大略新民主黨)
Sam Oosterhoff (安大略進步保守黨)
面积[1][2]
 • 陸地96.11 平方公里(37.11 平方英里)
 • 市區382.68 平方公里(147.75 平方英里)
 • 都會區1,397.50 平方公里(539.58 平方英里)
海拔97.8 公尺(320.9 英尺)
人口(2011年)
 • 城市131,400(全國排名第36位)人
 • 密度1,373.3人/平方公里(3,557人/平方英里)
 • 市区308,596(全國排名第12位)
 • 市区密度806.4人/平方公里(2,089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392,184(全國排名第12位
 • 都會區密度279.3人/平方公里(723人/平方英里)
时区ESTUTC−5
 • 夏时制EDT(UTC−4
郵區編號前綴L2M-L2W, L0S
網站www.stcatharines.ca

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聖凱瑟琳斯市内有131,400名居民,是尼亞加拉區的最大城市。聖凱瑟琳斯的都會區則覆蓋尼亞加拉區大部分地域,2011年人口為392,184人。

歷史 编辑

美國獨立戰爭後,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遷居至上加拿大,而聖凱瑟琳斯一帶肥沃的農地令其成為移民的主要落腳點之一。此處亦有一條溪澗,因離尼亞加拉河以西約12英里而稱為十二英里溪(Twelve Mile Creek),而在此處形成的聚落亦順帶稱為十二鎮(The Twelve),並因溪流所在吸引商人在此設立鋸木廠和磨坊。此外,一個名為施普曼(Paul Shipman)的居民在鎮内開設一間酒吧和驛站,該帶亦開始稱為施普曼角落(Shipman's Corners[3]

1812年戰爭期間尼亞加拉河沿河聚落飽受蹂躪,但施普曼角落因相對遠離美國邊境而倖存,而戰後大批沿河居民遷往施普曼角落重建,亦帶旺該處的工業活動。到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該處開始稱為聖凱瑟琳斯:名稱來源無從稽考,但有指是以當地商人羅拔·咸美頓(Robert Hamilton)的妻子凱瑟琳為名[3]

美國方面於19世紀初葉開始建造伊利運河,讓水路交通來往伊利湖大西洋。為了抗衡伊利運河項目,尼亞加拉地區商人威廉·咸美頓·梅里特(William Hamilton Merritt)著手研究興建運河貫穿尼亞加拉半島的可行性;項目可同時可惠及梅里特在十二英里溪沿岸開設的磨坊。梅里特得出項目可行的結論後便成立威蘭運河公司,並於1824年11月24日動工興建第一代威蘭運河[4],於1829年11月29日落成,並於1833年改建。隨著運河開通,聖凱瑟琳斯成為尼亞加拉地區的工業中心,並於1845年建制為鎮,於1854年擴大管轄範圍,再於1862年成為林肯縣的縣治[3]

到了19世紀中期,大批美國黑奴透過地下鐵路逃至英屬北美,當中部分人在聖凱瑟琳斯落戶。地下鐵路其中一名主要成員哈莉特·塔布曼更曾於1850年代以聖凱瑟琳斯作其營運基地[3]

隨著第三代威蘭運河於1871年動工,聖凱瑟琳斯人口節節上升,鎮界亦再度對外擴展。聖凱瑟琳斯並於1876年正式更改建制為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聖凱瑟琳斯對外延伸的情況更見顯著,1950年代期間曾五度擴展市界,而梅里頓鎮(Merritton)、達爾豪西港村(Port Dalhousie)和格蘭瑟姆鄉(Grantham)則於1961年併入聖凱瑟琳斯。另一方面,安省政府於1970年將聖凱瑟琳斯所在的林肯縣與隔鄰的威蘭縣合併成尼亞加拉區,同時將十二英里溪西岸的一部分婁斯鄉(Louth Township)併入聖凱瑟琳斯[3]

交通 编辑

威蘭運河是市内最顯著的交通設施。該運河全長43.4公里(27.0英里),向南通往伊利湖,北端則在聖凱瑟琳斯匯入安大略湖,沿線八個船閘中有四個坐落聖凱瑟琳斯市界以内。

聖凱瑟琳斯市內有兩條達致高速公路資格的省級公路,分別為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安大略406號省道。QEW呈東西走向貫穿聖凱瑟琳斯,並在該市東界經花園城市高架橋通往濱湖尼亞加拉鎮,為來往多倫多、咸美頓伊利堡和美國水牛城之間的要道。406號省道則於聖凱瑟琳斯西部的婁斯鄉從QEW分支,向南通往威蘭市。

聖凱瑟琳斯市內的公共交通服務由市營的聖凱瑟琳斯交通局營運。由維亞鐵路美鐵聯營,連接多倫多和紐約市的楓葉號列車在聖凱瑟琳斯火車站停靠。GO運輸公司現時則營運通勤巴士服務連接聖凱瑟琳斯、布靈頓尼亞加拉瀑布城,並於夏季營運連接多倫多、聖凱瑟琳斯和尼亞加拉瀑布城的鐵路服務。

最接近聖凱瑟琳斯的機場是位於濱湖尼亞加拉鎮的聖嘉芙蓮斯/尼亞加拉區域機場(St. Catharines/Niagara District Airport;IATA代碼:YXU;ICAO代碼:CYSN)。這是一座小型機場,沒有定期航班,主要供包機使用。

人口 编辑

圣凯瑟琳斯
人口种族构成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口 比例
英格兰人 40,430 31.09%
苏格兰人 28,645 22.03%
爱尔兰人 23,830 18.33%
德国人 18,450 14.19%
法国人 15,120 11.63%
意大利人 7,820 8.61%
荷兰人 7,820 6.17%
波兰人 6,940 5.47%
乌克兰人 6,875 5.42%

根据2011年人口统计,圣凯瑟琳斯共有131,400名居民。相比2006年,人口增长了0.4%,远低于安大略5.7%的人口增长率[1]。根据2006年人口统计,圣凯瑟琳斯90%的人口为白人非裔加拿大人占2%,原住民占1.6%, 混血人种占1.5%,南亚人占1.3%,华人占1.1%。大约21%的人口在加拿大以外出生。

氣候 编辑

南安大略其他地區般,聖凱瑟琳斯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Dfb),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然而,聖凱瑟琳斯坐落尼亞加拉懸崖底部,加上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緩和效應影響,為聖凱瑟琳斯帶來微氣候現象,亦令該處成為安省的主要水果和葡萄酒生産地之一。市内的冬季經常出現沒有結霜的日子,但在風向配合下大湖效應可為該市帶來可觀的降雪量,而湖濱地區在春季下午亦頗為清涼。7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7 °C(81 °F),間中出現雷暴,但在大湖緩和效應下雷暴次數較南安省的西部地區為低。

聖凱瑟琳斯機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湿热指数 20.8 20.2 29.3 34.5 40.5 44.5 46.1 45.9 42.0 33.8 27.1 25.0 46.1
历史最高温 °C(°F) 18.5
(65.3)
19.4
(66.9)
26.7
(80.1)
30.3
(86.5)
32.4
(90.3)
35.0
(95.0)
37.4
(99.3)
35.6
(96.1)
33.3
(91.9)
28.9
(84.0)
22.2
(72.0)
21.9
(71.4)
37.4
(99.3)
平均高温 °C(°F) −0.5
(31.1)
0.3
(32.5)
5.4
(41.7)
12.2
(54.0)
19.4
(66.9)
24.3
(75.7)
27.1
(80.8)
25.9
(78.6)
21.5
(70.7)
14.9
(58.8)
8.3
(46.9)
2.4
(36.3)
13.4
(56.1)
日均气温 °C(°F) −4.1
(24.6)
−3.6
(25.5)
1.1
(34.0)
7.2
(45.0)
13.6
(56.5)
18.8
(65.8)
21.8
(71.2)
20.8
(69.4)
16.6
(61.9)
10.3
(50.5)
4.6
(40.3)
−1.1
(30.0)
8.8
(47.8)
平均低温 °C(°F) −7.7
(18.1)
−7.4
(18.7)
−3.2
(26.2)
2.1
(35.8)
7.8
(46.0)
13.3
(55.9)
16.4
(61.5)
15.7
(60.3)
11.6
(52.9)
5.6
(42.1)
0.9
(33.6)
−4.5
(23.9)
4.2
(39.6)
历史最低温 °C(°F) −23.8
(−10.8)
−25.7
(−14.3)
−21.1
(−6.0)
−9.1
(15.6)
−1.7
(28.9)
1.7
(35.1)
8.0
(46.4)
2.6
(36.7)
0.4
(32.7)
−5
(23)
−10.6
(12.9)
−22.5
(−8.5)
−25.7
(−14.3)
历史最低風寒指數 −42.0 −34.6 −25.9 −19.7 −5.8 2.6 6.9 2.1 −1.3 −8.3 −18.9 −28.0 −42.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63.1
(2.48)
51.9
(2.04)
67.9
(2.67)
77.8
(3.06)
74.9
(2.95)
82.5
(3.25)
73.6
(2.90)
72.1
(2.84)
91.5
(3.60)
68.5
(2.70)
75.5
(2.97)
74.2
(2.92)
873.6
(34.39)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28.8
(1.13)
26.1
(1.03)
46.6
(1.83)
70.2
(2.76)
74.6
(2.94)
82.6
(3.25)
73.6
(2.90)
72.1
(2.84)
91.5
(3.60)
68.5
(2.70)
66.2
(2.61)
44.9
(1.77)
745.7
(29.36)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38.7
(15.2)
28.8
(11.3)
20.5
(8.1)
7.2
(2.8)
0.3
(0.1)
0
(0)
0
(0)
0
(0)
0
(0)
0.1
(0.0)
9.1
(3.6)
31.9
(12.6)
136.6
(53.8)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16.6 14.0 13.5 13.6 11.5 10.8 9.2 9.8 10.9 12.0 13.8 15.4 151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5.6 5.2 8.9 12.0 11.5 10.8 9.2 9.8 10.9 11.9 11.4 8.1 115.4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12.6 10.1 6.3 2.5 0.04 0 0 0 0 0.13 3.2 9.8 44.6
数据来源:加拿大環境部[5]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St. Catharines (City) community profile. 2006 Census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2). 
  2. ^ St. Catharines - Niagara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 community profile. 2006 Census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2). 
  3. ^ 3.0 3.1 3.2 3.3 3.4 History of the City - St. Catharines. 聖凱瑟琳斯.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4. ^ The Welland Canal section of the St. Lawrence Seaway (PDF). Information Services. St. Lawrence Seaway Management Corporation: 2. 2003-03 [2013-08-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19). 
  5. ^ Environment Canada, Climate Normals for St. Catharines 1971-2000, accessed 24 March 2012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