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灣石圍遺構

大沙灣石圍遺構,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的軍事遺跡,2007年9月13日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

大沙灣石圍遺構
大沙灣洋式砲台遺址
2021年的大沙灣石圍遺構 地圖
位置 臺灣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05巷內
建成时间 大清光緒二年(1876年)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關塞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開放參觀中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歷史 编辑

基隆古稱雞籠[1],自古就為北臺灣海防的重要地帶[2],其中大沙灣石圍遺構位於大沙灣地區的平坦沿岸,設置在可追溯至1840年(道光二十年)建造的軍事防禦工事,[3]姚瑩台灣鎮總兵達洪阿會稟的《節錄臺灣十七口設防狀》,可知此刻清廷在經歷此戰事後就有在籌備基隆地區軍事設施的建設計畫:[4]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該城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之大安之役曾遭受損壞,1876年(光緒二年),因應戰事因素影響,清廷將源於1840年期間建造的雞籠炮台,故築為新式砲臺(舊二沙灣砲台),由於所處位置容易遭受敵人砲擊,故需要修築石圍來抵禦沿海外寇等防衛作用,此外考慮到沿岸地勢低窪,容易受到潮汐影響受到侵蝕,因此石圍同時亦有防潮的功能,也能夠連結周遭的營壘設施。[來源請求]

隨著1884年8月5日清法戰爭西仔反戰役期間,法軍率領 5 艘軍艦與守軍交戰 5 小時後由側面攻擊新式炮台,新式炮台無由發揮作用,導致法軍佔領並破壞大沙灣地區的砲台設施,此後臺灣巡撫劉銘傳之後於周遭地區另改築有著天然掩蔽的新式高地砲台,如後來建造於山丘上的新二沙灣砲台頂石閣砲台等,損失慘重的原新式炮台則失去其軍事防禦性,最終清廷將砲台與石圍遺構也廢置於原址,並隨著日治時期戰後時期的聚落及基隆港擴寬工程發展而受到破壞,現存遺構殘蹟僅存三處,部分殘蹟位於東側民宅內,並在近年內考古調查挖掘中發現新式砲台與建築等一系列地下遺跡。[6]

2020年,大沙灣石圍遺構在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的計畫下進行保存行動[7],並自2021年起涵納於「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展區,現則進行串聯和周遭古蹟群整合成大型公園,與交通串聯改善等整修工程供遊客參觀。[8]

現存遺跡 编辑

 
大沙灣石圍遺構

大沙灣石圍現留存的範圍結構群呈現「U」字形,整體為平面型砲臺型制,其中保存最為完善的石圍遺跡,能夠看出石圍是以三合土牆上再壓砂岩,這些材料具有承受重量及圍護的功用。下段則為夯土構造,因有糯米成分,故一般人遂稱為「嘛糬城」,此外在近期也發現長形榫口及置放鐵件的痕跡,顯示石圍在完工後曾多次修整。[9]其他清代時期所建之砲台建材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 编辑

  1. ^ 翁佳音、曹銘宗. 〈【臺灣地名真相】基隆叫基隆,是因為長得像雞籠嗎? 〉. 故事 Story Studio. 2015-12-26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1) (中文(臺灣)). 
  2. ^ 陶德(John Dodd)著、陳政三譯,《北臺封鎖記》(臺北:原民文化,2002 年初版)
  3. ^ 姚瑩,《夷船再犯雞籠官兵擊退奏》,東溟奏稿,頁41-43。
  4. ^ 此外根據《淡水廳志》所記載:「邑民捐造石圍於雞籠街,近海一面磊石為之,所以防寇,亦以防潮。」之雞籠石圍,在經過多重資料如《雞籠灣傳奇》《淡水廳志》《基隆市港區歷史建築調查第二階段》,研判該城為雞籠街區,即現今基隆市區所在區域。
  5. ^ 《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作者: 按察使銜福建臺灣道姚瑩,出處: 中復堂選集,出版日期: 道光20年9月。
  6. ^ 吳翊慈. 沙灣古蹟修復紀錄片首映. 中華新聞雲. 2020-11-01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中文(臺灣)). 
  7. ^ 陳彩玲. 基隆中濱營區拆除 打造「大沙灣歷史園區」. 中時新聞網. 2020-11-09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中文(臺灣)). 
  8. ^ 陳彩玲. 基隆古蹟公園10月完工 石圍遺構無防護地方憂遭破壞. 中時新聞網. 2021-08-04 [202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中文(臺灣)). 
  9. ^ 《基隆市歷史建築大沙灣石圍遺構調查研究》,頁55-67,閻亞寧. 基隆市文化局, 2010年
書冊
  • 《基隆市歷史建築大沙灣石圍遺構調查研究》閻亞寧. 基隆市文化局, 2010年
  • 《中復堂選集》,〈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
  • E.Garnet 著、黎烈文譯,《法軍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初版)
  •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 86 冊
  •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初版),
  • 洪連成主編《尋找老雞籠─舊地名探源》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