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深(?—568年),原名,后世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将他改名[1],字奴干,一字奴于[2]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编辑

宇文深耿直正派、有器量,年仅数岁时就垒起石子模擬阵营队伍,折草作旗帜,布置军队行列,都有行军排阵的阵势,宇文深的父亲宇文永见到后非常高兴的说:“你生来就这样,以后必定成为名将。”[3][4]

永安初年,宇文深以秘书郎起家官,当时盗贼成群作乱,宇文深屡次讨论时势,尔朱荣很赏识重视宇文深,任命宇文深出任厉武将军,宇文深不久担任车骑府主簿。永安三年(530年),宇文深出任子都督,统领宫中值宿警卫的士兵。永熙三年(534年),高欢率领军队攻入洛阳,魏孝武帝元修西迁长安,当时事情仓促,人多逃散,宇文深安抚部下,一起得以入关,因功获赐爵长乐县伯[5][4]

宇文泰因为宇文深有谋略,想把他召引到自己身边,谋划商讨政事。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于是上奏启用宇文深出任丞相府主簿,加朱衣直阁。宇文深很快又改任尚书直事郎中[6][4]

大统二年(536年)十二月,高欢出兵蒲坂,分别派遣窦泰前往潼关高敖曹围攻洛州[7]。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打算袭击窦泰,西魏众将都认为困难。正月庚戌(537年2月21日),宇文泰率军从冯翊郡广阳县回到长安,各位将军的意见仍然与宇文泰不同。宇文泰于是隐瞒自己的计划,假装好像没有谋划,但是单独向宇文深询问计策。宇文深回答说:“窦泰是高欢的骁将,愚妄不顺而勇敢,作战急于求胜而轻敌,高欢经常依仗他,用窦泰来抵御外敌。现在大军如果前往蒲坂,那么高欢据守,窦泰必然支援,我军内外受敌,这是自取失败的方法。不如挑选轻装精锐士兵,暗中从小关出兵。窦泰性情急躁,必然来决战,高欢谨慎稳重,不会立即救援,那么窦泰束手可擒。既已俘虏窦泰,高欢的士气自然颓丧。我们回军抵抗,可以取胜。”宇文泰高兴的说:“这正是我心中所想。”[8]西魏军队于是出击,果然擒获窦泰,而高欢也退兵离去。这年七月,宇文深又劝说宇文泰攻取弘农郡[9],八月,西魏再度攻取弘农。宇文泰非常高兴,对宇文深说:“你就是我家的陈平。” [10][11]

大统三年冬,高欢又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和洛水,到达沙苑。十月壬辰(537年11月18日),宇文泰也率军抵达沙苑,距离东魏军六十里。西魏众将都有害怕的脸色,只有宇文深向宇文泰祝贺。宇文泰责问他说:“贼兵铺天盖地的前来,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宇文深回答说:“高欢安抚黄河以北,很得众人之心,虽然缺乏智谋,人人都为他效命,以此自我防守,他人不容易谋取高欢。现在高欢率军渡过黄河,不是众人愿意的,只是高欢因为失去窦泰感到耻辱,不听劝谏而来。这就是所说的忿兵,一次战斗就可以俘虏高欢。这件事明白可见,不为什么不祝贺呢。请借给我宇文深一个符节,发动王罴的军队,拦截敌人的退路,让他们一个也逃不了。”[12]宇文泰认为宇文深说的对。不久西魏在沙苑之战大败高欢的军队,正如宇文深所策划的那样 [13][14]

大统四年(538年),宇文深跟随西魏大军参与河桥之战,大统六年(540年),宇文深另外监督李弼的军队讨伐白额稽胡,都有战功,不久进爵为侯,历任通直散骑常侍、东雍州别驾、使持节、大都督、东雍州刺史。宇文深处理政务严明,对待百姓讲信用,抑制挫折豪强大族,官吏百姓怀念他。大统十七年(551年),宇文深入朝出任雍州别駕。魏恭帝二年(555年),宇文深晋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北周六官建立,宇文深出任小吏部下大夫[15]

周孝闵帝宇文觉接受禅让建立北周,宇文深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升任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深外任豳州刺史[16],改封安化县公。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深获征召出任宗师大夫,改任军司马保定初年,宇文深出任京兆尹,又入朝担任司会中大夫[17][18]

宇文深年少丧父,侍奉哥哥宇文测非常谨慎。宇文深性情奇异多变化,喜欢读兵书,既在近侍任职,每每进献谋略计策。等到宇文深在吏部任职,很受当时舆论的称赞。宇文深个性仁爱,对待族人情谊深厚,堂弟宇文神举 [19]宇文神庆年幼丧父,宇文深抚养教育他们,情义如同骨肉,世人因此称道他。天和三年(568年),宇文深在司会中大夫任内去世,朝廷赠予使持节、少师、恒云蔚三州刺史、谥号成康[20][21]

家庭 编辑

祖父 编辑

父母 编辑

兄弟 编辑

  • 宇文测,西魏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大都督、绥州诸军事、侍中、绥州刺史、广川靖伯

子女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陈晓捷,王建域, 《唐宇文思约墓志初考》, 《乾陵文化研究 》 (第00期), 2017年, (第00期): 233–239 
  2.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三七》:深字奴干 北史卷五七广川公测附弟深传“干”作“于”。
  3.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深字奴干。性鲠正,有器局。年数岁,便累石为营伍,并折草作旌旗,布置行列,皆有军阵之势。父永遇见之,乃大喜曰:“汝自然知此,于后必为名将。”
  4. ^ 4.0 4.1 4.2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深字奴干,性鲠正,有器局。年数岁,便累石为营,折草作旌旗,布置行伍,皆有军阵之势。父永遇见之,喜曰:“汝自然知此,后必为名将。”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人多逃散。深时为子都督,领宿卫兵,抚循所部,并得入关。以功赐爵长乐县伯。大统中,累转尚书直事郎中。
  5.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至永安初,起家秘书郎。时群盗蜂起,深屡言时事,尔朱荣雅知重之。拜厉武将军。寻除车骑府主簿。三年,授子都督,领宿卫兵卒。及齐神武举兵入洛,孝武西迁。既事起仓卒,人多逃散,深抚循所部,并得入关。以功赐爵长乐县伯。
  6.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太祖以深有谋略,欲引致左右,图议政事。大统元年,乃启为丞相府主簿,加朱衣直阁。寻转尚书直事郎中。
  7.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三八》:高敖曹围洛(阳)〔州〕 宋本和北史本传“阳”作“州”。按魏、周、齐相关纪传、通鉴卷一五七都说高敖曹攻围的是洛州或称上洛,周书卷四四泉企传纪载甚详。且洛阳久为东魏所有,何须攻围。今据改。
  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庚戌,丞相泰还长安,诸将意犹异同。丞相泰隐其计,以问族子直事郎中深,深曰:“窦泰,欢之骁将,今大军攻蒲坂,则欢拒守而泰救之,吾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不如选轻锐潜出小关,窦泰躁急,必来决战,欢持重未即救,我急击泰,必可擒也。擒泰则欢势自沮,回师击之,可以决胜。”丞相泰喜曰:“此吾心也。”
  9.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魏宇文深劝丞相泰取恒农,八月,丁丑,泰帅李弼等十二将伐东魏,以北雍州刺史于谨为前锋,攻盘豆,拔之。
  10.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及齐神武屯蒲阪,分遣其将窦泰趣潼关,高敖曹围洛(阳)〔州〕。太祖将袭泰,诸将咸难之。太祖乃隐其事,阳若未有谋者,而独问策于深。对曰:“窦氏,欢之骁将也,顽凶而勇,战亟胜而轻敌,欢每仗之,以为御侮。今者大军若就蒲阪,则高欢拒守,窦泰必援之,内外受敌,取败之道也。不如选轻锐之卒,潜出小关。窦性躁急,必来决战,高欢持重,未即救之,则窦可擒也。既虏窦氏,欢势自沮。回师御之,可以制胜。”太祖喜曰:“是吾心也。”军遂行,果获泰而齐神武亦退。深又说太祖进取弘农,复克之。太祖大悦,谓深曰:“君即吾家之陈平也。”
  11. ^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及齐神武屯蒲阪,分遣其将窦泰趋潼关,高敖曹围洛州。周文帝将袭泰,诸将咸难之。帝隐其事,阳若未有谋,独问策于深。深曰:“窦氏,高欢骁将,欢每仗之御侮。今大军就蒲阪,则欢拒守,窦必援之,内外受敌,取败道也。不如选轻锐潜出小关,窦性躁急,必来决战,高欢持重,未即救之,则窦可禽也。虏窦,欢势自沮,回师御之,可以制胜。”文帝喜曰:“是吾心也。”军遂行,果获泰,齐神武亦退。深又说文帝进取弘农,复克之。文帝大悦,谓深曰:“君即吾家陈平也。”
  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冬,十月,壬辰,泰至沙苑,距东魏军六十里。诸将皆惧,宇文深独贺。泰问其故,对曰:“欢镇抚河北,甚得众心。以此自守,未易可图。今悬师渡河,非众所欲,独欢耻失窦泰,愎谏而来,所谓忿兵,可一战擒也。事理昭然,何为不贺!愿假深一节,发王罴之兵邀其走路,使无遗类。”
  13.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是冬,齐神武又率大众度河涉洛,至于沙苑。诸将皆有惧色,唯深独贺。太祖诘之,曰:“贼来充斥,何贺之有?”对曰:“高欢之抚河北,甚得众心,虽乏智谋,人皆用命,以此自守,未易可图。今悬师度河,非众所欲,唯欢耻失窦氏,愎谏而来。所谓忿兵,一战可以擒也。此事昭然可见,不贺何为。请假深一节,发王罴之兵,邀其走路,使无遗类矣。”太祖然之。寻而大破齐神武军,如深所策。
  14. ^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是冬,齐神武又率大众至沙苑,诸将皆惧,惟深独贺。文帝问其故,对曰:“欢抚河北,甚得众心,虽乏智谋,人皆用命,以此自守,未易可图。今悬师度河,非众所欲,唯欢耻失窦氏,愎谏而来,所谓忿兵,一战可禽也。不贺何为。”文帝然之。寻大破齐军,果如所策。
  15.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四年,从战河桥。六年,别监李弼军讨白额稽胡,并有战功。俄进爵为侯,历通直散骑常侍、东雍州别驾、使持节、大都督、东雍州刺史。深为政严明,示民以信,抑挫豪右,吏民怀之。十七年,入为雍州别驾。魏恭帝二年,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六官建,拜小吏部下大夫。
  16.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三九》:除(幽)〔豳〕州刺史 北史本传“幽”作“豳”。张森楷云:“作‘豳’是。”按张说是,幽州不在周管内。今据改。
  17.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孝闵帝受襌,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迁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除(幽)〔豳〕州刺史,改封安化县公。二年,征拜宗师大夫,转军司马。保定初,除京兆尹。入为司会中大夫。
  18. ^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俄进爵为侯。六官建,拜小吏部下大夫,迁中大夫。武成元年,迁豳州刺史,改封安化县公。保定初,除京兆尹,入为司会中大夫。
  19.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四0》:從弟神(譽)〔舉〕神慶幼孤深撫訓之 北史本傳「譽」作「舉」。按卷四0宇文神舉傳云:「神舉早歲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異之。」傳末云:「弟神慶。」知北史作「舉」是,今據改。
  20.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深少丧父,事兄甚谨。性多奇谲,好读兵书。既在近侍,每进筹策。及在选曹,颇获时誉。性仁爱,情隆宗党。从弟神(誉)〔举〕、神庆幼孤,深抚训之,义均同气,世亦以此称焉。天和三年,卒于位。赠使持节、少师、恒云蔚三州刺史,谥曰成康。子孝伯,自有传。
  21. ^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深少丧父,事兄甚谨。性多奇谲,好读兵书,既居近侍,每进筹策。及在选曹,颇有时誉。性仁爱,从弟神举、神庆幼孤,深抚训之,义均同气,世亦以此称焉。卒于位,谥曰成康。子孝伯。
  22. ^ 22.0 22.1 赵君平,赵文成编.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12: 42–44. ISBN 978-7-5013-4465-9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