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志略》(越南语An Nam chí lược安南志略?)是越南古代史書,由黎崱越南語:Lê Tắc)所撰,現存19卷(原書20卷,末卷已佚),約成書於14世紀30年代。該書內容,涉及越南古代政治、社會、制度、文化、軍事及對外關係等多個範疇,是研究越南古代史的重要典籍。

安南志略》書影

《安南志略》的編撰 编辑

《安南志略》的作者黎崱,原是越南陳朝人,曾任乂安鎮守陳鍵的幕僚。公元1285年,中國元朝軍隊攻入義安,陳鍵與黎崱一同投降,於是黎崱便歸化元朝,曾獲授以官職。黎崱在晚年時,「聊乘暇日,綴葺已,同采摭歷代國史、交趾圖經,雜及方今混一典故」,寫成《安南志略》。[1]

至於編撰《安南志略》的原因,據《安南志略·自序》所述,有以下數點。

  • 黎崱在暮年時,希望有一點作為。據他的自述,他自從「內附聖朝,至是五十餘年矣」(《自序》中稱他寫作時是「元統初元乙卯」學者武尚清認為可能有誤)。感到「自愧樸愚,舊學蕪落,垂老嗜書,卒恨晚;於古今文籍,不能徧覽」,於是便開始著手撰書工作。[1]
  • 宣示中國元朝越南陳朝宗藩關係的合理性。黎崱雖原是越南人氏,但郤全心歸向元室,他說:「庸表天朝德化所被,統一無外,而南越其有惓惓向慕朝廷之心,亦可概見于此者。」[1]
  • 黎崱認為越南終究是自成一國,有她自身獨特的歷史發展,「聲教文物所尚,近乎中國。雖曰風土之異,而事之可為紀述,不可泯也。」[1]

內容 编辑

《安南志略》的內容如下:

  • 卷首:包括與黎崱相識的元代學者寫的序及黎崱的《自序》和《總序》。
  • 卷一:包括《郡邑》、《山》、《水》等等,是有關越南地理及地方建制的資料。
  • 卷二:《大元詔制》及《前朝書命》,載錄了中國歷代王朝對越南的國交文書。
  • 卷三:《大元奉使》及《前朝奉使》,介紹中國歷代王朝對所派遣的外交使臣。
  • 卷四:《征討運餉》及《前朝征討》,載述中國歷代王朝與越南之間的戰爭。
  • 卷五:《大元名臣往復書問》及《前朝書疏》,載錄了兩國間政府官員及士大夫的往來文書,及中國歷代王朝官員對時務策略書疏等等。
  • 卷六:《表章》及《前代書表》,載錄了兩國朝廷對中國的國交文書。
  • 卷七:《漢交州九真日南刺史太守(附三國時刺守)》,介紹中國漢朝三國時代派駐越南地區的地方長官(當時越南北部的國土隸屬中國)。
  • 卷八:《六朝交州刺史都督交趾九真日南太守》介紹中國東吳兩晉南朝派駐越南地區的地方長官(當時越南北部的國土隸屬中國)。
  • 卷九:《唐安南都督都護經略使交愛驩三郡刺史》,介紹中國唐朝派駐越南地區的地方長官(當時越南北部的國土隸屬中國)。
  • 卷十:《歷代覊臣》,載述中國歷史上因政爭或動亂,而貶徙、遷移到越南中國士大夫事蹟。
  • 卷十一:《趙氏世家》、《五代時潛竊》、《丁氏世家》及《黎氏世家》,載述南越國吳權十二使君丁朝前黎朝等古代越南王朝的歷史。
  • 卷十二:《李氏世家》,載述李朝的歷史。
  • 卷十三:《陳氏世家》、《內附侯王》,載述陳朝歷史,並介紹歸附元朝陳朝宗室侯王。
  • 卷十四:包括《學校》、《官制》、《歷代遣使》等等,載述越南古代在文教、政治、軍事、刑法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以及越南歷代王朝對中國所派遣的外交使臣。。
  • 卷十五:《人物》、《物產》,載述越南中國統治時期及獨立後各朝中的著名人物事蹟及土產。
  • 卷十六:《雜記》、《歷朝名賢雜題》,載述歷史事蹟及古代文人所作的有關越南的詩文。
  • 卷十七:《至元以來名賢奉使安南詩》、《玉堂諸公贈送天使詩序》,載錄兩國士大夫交流文化的詩文。
  • 卷十八:《安南名人詩》,載錄越南古代人物所著的詩文。
  • 卷十九:《圖志歌》、《敍事》,前者為黎崱歌詠宗藩關係的文章,後者則是其自傳。
  • 卷二十:《題辭》(已佚)

史料價值 编辑

  • 具包羅萬有的通史作用。黎崱的《安南志略》是現存較早的一部越南歷史典籍,內容廣泛,包括越南古代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多個方面。學者武尚清便說,此書「實已構成為一部頗具規模的越南通史了」[2]
  • 可與其他典籍互相參證。《安南志略》修正及填補了其他典籍中的訛缺。例如,中國正史之一的《元史》中載「宋封丁部領交趾郡王,其子亦為王。傳三世為李公蘊所奪」,誤把篡奪丁朝者當成為李公蘊[3]。而《安南志略》的卷十一及卷十二,則清楚地交代了黎桓李公蘊的政情發展。又如越南古籍《越史略》中,將李朝改為「阮朝」,李氏改為「阮氏」,但並無說明改易原因。後人從《安南志略》中,乃得知陳氏奪位後實施了「凡李氏宗族,及齊民姓李者,令更為阮,以絶民望」的防變政策,解答了李氏改為「阮氏」的謎團[4]

流傳及出版情況 编辑

 
安南志略》的現代點校本

《安南志略》問世後,便受到關注。元代官修的《經世大典》,便將本書納入。後來,有一些私家藏本出現,如「胡茨村藏鈔本」、「兩准馬裕家藏本」等。在清代時期,本書的校訂工作活躍起來。乾隆朝編修的《四庫全書》,也根據「兩淮馬裕家藏本」,將本書收入史部載記類,但當中的文淵閣在本書已佚的卷二十裡,只把最後數卷進行析合鑿換,以湊足二十卷,而且沒有書序、題跋、目錄,只有正文。在1884年(光緒十年),上海樂善堂出版本書的的銅活字本,由日本人岸吟香聚珍印行,除十九卷正文外,還有十一篇書序、目錄、錢大昕少量批注及黃丕烈前後題跋。1979年,上海古籍書店刊行復印本。[5]

在現代的整理版本方面,則有1995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武尚清點校本《安南志略》,並收錄在中外交通史籍叢刊[6]其後與《海外紀事》合訂出版。[7][8]

注釋 编辑

  1. ^ 1.0 1.1 1.2 1.3 《安南志略·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11頁。
  2. ^ 《安南志略》武尚清前言,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3頁。
  3. ^ 《元史·外夷列傳·安南》,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4633頁。
  4. ^ 《安南志略·李氏世家》,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307頁。
  5. ^ 《安南志略》武尚清前言,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6-9頁。
  6. ^ 《安南志略》,黎崱撰,武尚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
  7. ^ 《安南志略 海外紀事》,黎崱;武尚清點校;大汕著;余思黎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8. ^ 中華書局─圖書信息:《安南志略 海外紀事》[永久失效連結]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