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莉·奎茵

虛構角色
(重定向自小丑女

哈莉·奎茵(英語:Harley Quinn,又譯作小丑女),原名哈琳·法蘭西斯·奎澤(英語:Harleen Frances Quinzel),是一位於DC漫畫旗下的虛構超級反派角色,有時作為反英雄的身分登場,存在於DC宇宙中,最初在《蝙蝠俠動畫[1](1992年)中登場。

哈莉·奎茵
《蝙蝠俠:哈莉·奎茵》的封面
由亞歷克斯·羅斯繪製
作品信息
首次登場蝙蝠俠動畫》「小丑的青睞」(動畫)
《蝙蝠俠冒險》#12(1993年9月)
正式出現在DC漫畫世界
《蝙蝠俠:哈莉·奎茵》#1
(1999年10月)
创作者保羅·迪尼英语Paul Dini
布鲁斯·蒂姆
故事信息
真名哈琳·法蘭西斯·奎澤(Harleen Frances Quinzel)
种类人類
所属团队自殺突擊隊
The Society
能力體操技能
精通心理學
抗毒體質
使用工具戰鬥

2008年,在IGN的漫畫書惡棍全部列表中她排名第45[2][3],在《Comics Buyer's Guide》的100位最性感女性漫畫人物中排名第16位[4]

人物 编辑

哈莉·奎茵是蝙蝠俠的著名反派之一亦是小丑的前女友哈莉擁有抗毒體質過人的反射神經與力氣是來自毒藤女給她的抗毒藥劑的作用[5]

哈莉本名是哈琳·奎澤 來自紐約布魯克林原本是阿卡漢精神病院的一名精神科醫生治療過許多精神病患者(包括毒藤女與小丑),在她治療小丑的期間受到小丑的引誘他的言論與自己提出的學說不謀而合,對他所編造的悲慘過往深感同情且被感動從此她便開始無法自拔的迷戀起小丑這個人之後哈琳更是為了愛而開始幫助小丑逃離阿卡漢精神病院,最後哈琳也跟著離開了阿卡漢並開始跟著穿上小丑的服飾成為後來的「哈莉·奎茵」,哈家人關係.有另外结尾布鲁斯知道身份找救佢奎因来後忘記The Joker和毒藤女有时候哈密.朗逸说扔掉小丑衣离開飛去纽约自己新生活 「哈琳.奎澤」。

其他媒體 编辑

電視 编辑

電視劇 编辑

動畫 编辑

電影 编辑

動畫 编辑

電子遊戲 编辑

參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The Bat Man Adventure》
  2. ^ Top 100 Comic Book hero. 2009 [201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5). 
  3. ^ Harley Quinn is Number 45. IGN. News Corporation. [201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6). 
  4. ^ Frankenhoff, Brent. Comics Buyer's Guide Presents: 100 Sexiest Women in Comics. Krause Publications. 2011: 19. ISBN 1-4402-2988-0. 
  5. ^ Batman: Harley Quinn #1(1999)
  6. ^ Schedeen, Jesse (March 19, 2014). "This Ain't No Task Force". IGN. Retrieved March 19, 2014.
  7. ^ Fitzpatrick, Kevin (March 19, 2014). "'ARROW' REVIEW: "SUICIDE SQUAD"". Screencrush. Retrieved March 20, 2014.
  8. ^ Trubore, Dave (April 3, 2017). "Batman and Harley Quinn Cast, Characters Revealed". Collider. Retrieved April 7, 2017.
  9. ^ "'Batman Ninja' Anime: First Details & Poster Revealed". Anime.
  10. ^ "Infinite Crisis – Behind the Voice – Tara Strong as Harley Quinn". YouTube. Retrieved January 10, 2015.
  11. ^ "NetherRealm Developing New DC Comics Fighting Game, "Injustice: Gods Among Us"". MTV Multiplayer. Retrieved January 10, 2015.
  12. ^ "New 'Lego Batman 2' Trailer and Stills Show Off The Flash, Aquaman, Cyborg and More [Video]". Comics Allianc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y 26, 2012. Retrieved January 10, 2015.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