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社会革命党
此條目可参照俄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6月3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6月3日) |
左翼社会革命党(俄語:Партия левых социалистов-революционеров)是1917年俄國革命期间,社会革命党内的左派成立的革命社会主义政党。
左翼社会革命党 Партия левых социалистов-революционеров | |
---|---|
领袖 | 鲍里斯·卡姆科夫 马克·那汤松 玛丽亚·斯皮里多诺娃 |
成立 | 1917年 |
解散 | 1921年 |
分裂自 | 社会革命党 |
意識形態 | 农业社会主义 革命社会主义 改良社会主义 俄国民粹主义 左翼民粹主义 反布尔什维克(1918年后) |
政治立場 | 左翼至极左翼 |
俄罗斯政治 政党 · 选举 |
历史编辑
背景编辑
1917年,社会革命党在面对是否支持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俄国临时政府的问题上发生分裂,小部分反对临时政府的社会革命党支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主义革命,后形成左派社会革命党。
十月革命后在1918年1月底召开的全俄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与布尔什维克开始联合执政,担任了粮食、司法、邮电人民委员。其主要领导人为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斯皮里多诺娃。左派社会革命党在俄国革命早期有重要影响力,契卡中有许多成员都为左翼社会革命党成员。1918年3月15日,左派社会革命党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宣布退出联合政府。
1918年7月召开的全俄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共有代表1132名,其中布尔什维克754名,左翼社会革命党352名。会上左派社会革命党公开鼓吹造反,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斯皮里多诺娃公开鼓吹恐怖行动,说她本人带来了手枪和炸弹对付布尔什维克。次日(7月6日)左派社会革命党成员、契卡成员雅科夫·布朗金用炸弹炸死了德国驻苏俄大使威尔海姆·冯·米尔巴赫[1],企图挑起对德战争,继而在莫斯科三圣巷爆发了左翼社会革命党起义,随后左派社会革命党被镇压,没有参加暴动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多数在1918年11月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與社會革命黨分裂编辑
瑪麗亞·亞歷山德羅夫娜·斯皮里多諾娃,革命偶像和新左翼社會革命黨的象徵。
需要编辑
組織和第一個月编辑
接近布爾什維克编辑
政府聯盟编辑
聯盟的形成编辑
對立憲會議和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態度编辑
土地政策和加強蘇維埃政權编辑
與布爾什維克分裂编辑
恐怖编辑
與中央帝國和平编辑
頂峰编辑
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和起義编辑
鎮壓和衰落编辑
思想编辑
參見编辑
- ^ Stephen Kotkin. Stalin:Volume 1. New York: Penguin Press. :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