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若兰
Elizabeth Fischbacher
出生1897年3月31日
英国大英帝国苏格兰格拉斯哥
逝世1967年12月24日
英国大英帝国香港
职业传教士

巴若兰(Elizabeth Fischbacher,1897年3月31日—1967年12月24日),英国内地会传教士,布道家,后加入地方教会。在1930年代,曾对两位中国教会领袖杨绍唐倪柝声产生影响。

生平 编辑

1897年3月31日,巴若兰出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她是家中长女,家中弟兄姊妹8人,其中有三人加入内地会到中国传道。

1922年(25岁),巴若兰受内地会差遣,前往中国传教,驻山西省曲沃县[1],讲道很有恩赐[2]。1930年代初,巴若兰将山东大复兴带到山西省,影响该省中国传道人杨绍唐。曾在洪洞县山西圣经学院任教。

1935年,巴若兰从内地会辞职,成为自由宣教士,在烟台主领奋兴会,受灵恩运动影响,说方言,唱灵歌,使倪柝声也一度受到影响[3]。巴若兰一度回到苏格兰,与史百克同工。1938年,倪柝声赴英国,与史百克交通,并参加开西大会。巴若兰又陪同倪柝声赴丹麦带领特别聚会。倪柝声回到伦敦后,将《工作的再思》译为英文,巴若兰和另一位内地会女传教士德文兰(P M Deck,1910年由内地会派遣来华,驻山西省曲沃县)从中协助。

1939年,巴若兰和德文兰追随倪柝声回上海。倪柝声回到上海后,在法租界蒲石路(长乐路)637弄友华村设立了同工招待所,名为基督徒交通传道处,安排来自英国、加拿大的巴若兰、德文兰、钟玛琍(Mary Jones)、赖恩喜(Lena Clarke,来自加拿大,1904年由内地会派遣来华,驻四川省夔州府)等多名女传教士居住于此,接受培训。1942年,倪柝声被上海地方教会停止聚会后,仍然继续照顾这些传教士。直到1943年3月18日,巴若兰等宣教士被日本人关进龙华集中营。战后巴若兰返回英国,仍与史百克同工,并接待来访的李常受

1956年,巴若兰和钟玛琍回到远东,定居香港,与香港地方教会负责人陈则信同工,住在尖沙咀天文台道五号聚会所四楼。巴若兰于1967年12月24日在香港去世[4],安葬在九龙城联合道基督教坟场。

家人 编辑

巴若兰弟兄姊妹8人,还有两个弟弟也先后加入内地会来到中国传道:

  • 巴富义(Emil Fischbacher,1903年8月9日-1933年5月27日),1932年抵达中国,在新疆从事医疗布道,因救死扶伤而染病殉职。
  • 巴辅胜(Theodore Fischbacher)在1933年巴富义殉职的同年加入内地会,在中国山西省工作15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黄光域:《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57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 China's Millions, China Inland Mission, 1935, p.45
  3. ^ 金弥耳:《中流砥柱》
  4. ^ 陈福中:《倪柝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