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原教旨主义

市場原教旨主義(或稱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是一個術語,被用以指稱主張透過實施不受監管的自由放任或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政策以解決大多數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意識型態[1]。 它經常被上述信念的批評者用作貶義詞[2]

起源和用法 编辑

帕古米·賽那 (Palagummi Sainath) 認為,記者和活動家傑里米·西布魯克 (Jeremy Seabrook) 首先使用了這個詞[3]。該術語由 喬納森·本索爾 (Jonathan Benthall) 在 1991 年的《今日人類學》社論[4]中以及 約翰·蘭莫爾 (John Langmore) 和 約翰·奎金 (John Quiggin) 在他們 1994 年的著作 《為所有人工作》(Work for All) 中使用[5]

根據經濟學家 約翰·奎金 的說法[6],經濟原教旨主義言論的標準特徵是教條式的斷言,並聲稱任何持相反觀點的人都不是真正的經濟學家。然而,科祖爾-賴特 (Kozul-Wright) 在他的《市場原教旨主義 可抗拒的崛起》一書中指出,新自由主義者和保守派政客傾向於強調“市場力量的必然性”,他們對所選擇政策的信心基於“隱含和隱藏的假設的混合體,關於市場的神話”他們自己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以及偽裝在普遍利益的言辭中的特殊利益”[7]。社會學家 弗雷德·布洛克(Fred L. Block) 和 瑪格麗特·薩默斯 (Margaret Somers) 使用這個標籤“是因為這個詞傳達了當代市場自我調節倡導者所表達的準宗教確定性”[8]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在其接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自傳文章中使用該詞來批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些政策,他認為:“更廣泛地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倡的是一套通常被稱為華盛頓共識的政策,新自由主義學說或市場原教旨主義,基於對經濟理論的錯誤理解和(我認為)對歷史數據的不充分解釋”[9]

我(和其他人)幫助發展的理論解釋了為什麼不受約束的市場往往不僅不會帶來社會正義,甚至不會產生有效的結果。有趣的是,對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反駁並沒有智力上的挑戰:個人和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不一定,或者一般來說,好像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到經濟效率。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10]

自由放任政策的批評者使用這個詞來表示他們認為資本主義自由市場提供最大可能的公平和繁榮的錯誤信念或蓄意欺騙[11] 或認為對市場過程的任何干預都會降低社會福利的觀點 存在。該術語的使用者包括干預主義、混合經濟和保護主義立場的擁護者[12] 以及喬治·索羅斯等億萬富翁[13];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14] 和保羅·克魯格曼等經濟學家;和康奈爾大學歷史學家 愛德華·E·巴德斯特。索羅斯認為,市場原教旨主義包括這樣一種信念,即特定社會的最大利益是通過允許其參與者在不受限製或監管監督的情況下追求自身財務利益來實現的 [15]

批評者聲稱,在擁有全球企業集團甚至大公司的現代社會中,個人無法免受欺詐或產品造成的傷害,這些產品通過對個人消費者和社會施加外部性來實現收入最大化。歷史學家 愛德華·E·巴德斯特 認為,“市場力量的無節制支配有時會放大現有的壓迫形式,成為更可怕的東西”,例如奴隸制,並且“市場原教旨主義並不總是為每個經濟或社會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16]

參考文獻 编辑

  1. ^ Block,Fred. Market Fundamentalism, Longview Institute.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2. ^ market fundemmentalism, UNESCWA
  3. ^ Sainath, P. And then there was the market..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4. ^ Benthall, Jonathan, "Inside information on 'the market'", Anthropology Today, 7.4, August 1991, pp.1–2.
  5. ^ Quiggin, John. Work For All.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March 1995, 37 (1): 186–187 [30 January 2012]. S2CID 153866541. doi:10.1177/0022185695037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6. ^ Quiggin, John. Rationalism and Rationality in Economics, 1999, On Line Opinion,www.onlineopinion.com.au
  7. ^ Kozul-Wright, Richard and Rayment, Paul. The Resistible Rise of Market Fundamentalism: Rethinking Development Policy in an Unbalanced World. London: Zed Books Ltd., 2007 p. 14 and Chapter 6
  8. ^ Fred Block and Margaret R. Somers. The Power of Market Fundamentalism: Karl Polanyi's Critiqu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0674050711. p. 3.
  9. ^ Autobiographical essay in acceptance of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0. ^ Stiglitz, Joseph E. The pact with the devil. Beppe Grillo's Friends interview. [201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4). 
  11. ^ Block,Fred. Reframing the Political Battle: Market Fundamentalism vs. Moral Economy, Longview Institute.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4). 
  12. ^ Bidstrup, Scott. Free Market Fundamentalism: Friedman, Pinochet and the "Chilean Miracle", Revised 10/15/02.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30). 
  13. ^ Beams, Nick. Soros warns of "market fundamentalism". WSWS : News & Analysis : World Economy 22 December 1998.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7). 
  14. ^ Stiglitz, Joseph. Redefining the Role of the State - What should it do ? How should it do it ? And how should these decisions be mad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MITI Research Institute, Tokyo, March 1998.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5-29.
  15. ^ Soros, George, "The worst market crisis in 60 yea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nancial Times, January 22, 2008 19:57
  16. ^ Edward Baptist (September 7, 2014). What the Economist Doesn't Get About Slavery—And My Boo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litico. Retrieved May 23,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