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騎士系列
本條目存在隱藏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的标准。 (2015年9月12日) |
《假面騎士系列》(仮面ライダーシリーズ,Kamen Rider Series)是日本漫畫家石之森章太郎原作,由東映株式會社於1971年起所製作的特攝電視劇。
假面騎士系列在日本大受歡迎,不少日本新人演員的星途都是從假面騎士系列開始。
歷史和特色编辑
昭和時期(1971-1994年)编辑
假面騎士系列的歷史在1971年由系列首作,由石之森章太郎和平山亨製作、藤岡弘所飾演的本郷猛變身而成的《假面騎士》開始。當時的假面騎士(現返稱為假面騎士1號)有以下特徵,包括:
- 綠色蝗蟲的造型
- 變身者為改造人
- 以風車為造型的變身腰帶
- 騎摩托車
- 紅色複眼
- 肩背披風
- 頭上天線
- 主要必殺技為「騎士踢」(日語:ライダーキック,英語:Rider Kick),亦有「騎士拳」
- 之後「騎士踢」亦基本上成為了每個假面騎士的主要必殺技,亦是假面騎士系列的一大特色
- 敵方為大型邪惡組織(修卡)
- 故事內容為進行改造手術的改造人與邪惡組織對抗。
- 由變身者變成假面騎士的口號為「變身」(日語:変身,英語:Henshin)
隨著假面騎士2號因劇情需要在《假面騎士》登場後,這些特徵亦影響到後來更多具不同特色、力量更多元化的假面騎士,部分甚至成為了系列的標誌、傳統,其他作品更是不得使用(如「變身」的口號)。
由於《假面騎士》收視不錯,頗見成效,製作方亦迫不及待地製作續作至1975年的《假面騎士強人》。這些最早期的假面騎士們又被稱為「榮光七人」。事實上很多系列紀錄的保持者是由「榮光七人」的假面騎士保持著,如最多集數( 《假面騎士》的98集) 和最少集數的紀錄 《假面騎士亞馬遜》的24集 ,以及最高收視率的紀錄(《假面騎士V3》) 。
自《假面騎士Sky Rider》在1979年播出後,昭和假面騎士的數量亦繼續增加,至1994年的《假面騎士J》已共有15位假面騎士, 「昭和時期」的假面騎士系列,簡稱 「昭和假面騎士」 的歸類在平成時期隨著平成假面騎士數量越來越多,開始形成「系列」的概念後亦因此出現。自首作《假面騎士》至《假面騎士J》之間的假面騎士都被歸類為此。
但對於 「昭和假面騎士」 這種分法,也會出現《假面騎士Black RX》(1988年10月-1989年10月之間放送)、《真假面騎士 序章》(1992年放送)、《假面騎士ZO》(1993年放送)、《假面騎士J》(1994年放送)這種在平成年間播送卻被歸類為昭和的特例(因為昭和天皇在1989年1月去世,後由明仁天皇[年號平成]繼位)。
昭和假面騎士作品當中較為特別的,包括《假面騎士X》為首位機械騎士,《假面騎士亞馬遜》異於他作的原始、野性風格,《假面騎士Sky Rider》為首位能飛行的假面騎士, 《假面騎士Black》首次設定了宿敵—影月,《假面騎士Black RX》開創了多重形態轉換的先河,以及《假面騎士J》跟超人力霸王一樣擁有巨大身形。 但這些昭和假面騎士們基本上仍大致保留繼承自《假面騎士》的特徵。
平成時期(2000-2009年)编辑
自《假面騎士空我》起,歸類為「平成時期」的假面騎士系列。平成假面騎士系列的故事的軸心加入許多不同元素,同時亦捨棄部分自《假面騎士》流傳下來的傳統,例如:
- 敵役不再局限於邪惡組織(如假面騎士龍騎的Mirror Monsters)
- 撇除了過往改造人才能變身成假面騎士的傳統,改為由普通人類(除了《假面騎士555》、《假面騎士Kiva》、《假面騎士Wizard》,然而他們的變身「資格」都非後天有意改造而成)變身。
- 變身腰帶為外掛式(自《假面騎士龍騎》起 )
- 外形設計不再必定以蝗蟲或昆蟲為主題( 自《假面騎士顎門》起,但少數如 《假面騎士劍》、《假面騎士KABUTO》、《假面騎士W》等仍保留這設定。
- 改以紅色為主色(自《假面騎士空我》起, 繼有《假面騎士龍騎》、《假面騎士555》、《假面騎士KABUTO》、《假面騎士電王》、《假面騎士KIVA》、《假面騎士Wizard》、《假面騎士Drive》的通常形態)
- 出現多於一個 ; 甚至複數騎士(自《假面騎士顎門》起, 如《假面騎士鎧武》就出現了共26位假面騎士)
- 出現最終形態的概念
《假面騎士空我》於故事中首次完全未曾使用「假面騎士」稱呼,同時沿襲《假面騎士Black RX》的多重形態轉換的概念,以及開創了最終形態的概念。其後亦有不少作品跟隨這些設定。
而由《假面騎士顎門》起,正式出現騎士彼此之間的對決 (前設是不把《假面騎士Black》中的影月歸類為假面騎士);以及出現以騎士為藍本所製作的「騎士裝作系統」(假面騎士G3和假面騎士G3-X),更是女性首次擁有假面騎士的變身型態。同時從顎門起的所有假面騎士系列作品擁有劇場版。
自《假面騎士龍騎》起,所有假面騎士的腰帶皆為外掛,即同一騎士變身者可以多於一人,故事更以騎士彼此之間的決鬥,至死方休作主軸,因此變身者多為「生存」而戰鬥,而非以往騎士系列的角色「為保護他人而戰」。在劇場版亦正式有女性變身成假面騎士參戰(假面騎士花夢)。龍騎亦開創了異世界的設定,並開創了使用道具(卡片)變身的先河,這些都大大影響後期不少作品。
《假面騎士555》則以「三條腰帶」為主角,同一騎士之變身者以複數計,並創出了騎士與怪人合作戰鬥,怪人的悲劇更成為故事第二主線,著力描寫怪人的內心掙扎。而且更首次設定變身者為已死的人(非正式意義)。
《假面騎士劍》之前的假面騎士作品早已有「怪人的人類型態」的設定,但不會有「人類就是怪人的型態」的設定,《假面騎士劍》則開創了此一設定,怪人「人類不死者」的怪人型態就已經是人類的型態(也就是以人類的外表做為怪人型態,不具典型的怪人特徵,自然也沒有人類型態),而主角之一的相川始(擁有化身其他怪人之能力的鬼牌不死者)則以其卡片「變身」為人類的外表,並以「螳螂不死者」的卡片來變身做為主要戰鬥型態,官方將之歸類為假面騎士(假面騎士Chalice),因此是目前唯一同時具備「真面目是怪人」,「需變身成人類」,「騎士其實是怪人」,「人類的型態其實是變身型態之一」等特徵的假面騎士(不過在劇中只將其變身為螳螂不死者時的型態認定為騎士,其餘則視為卡片效果及人類型態)。劍亦首次設定假面騎士是一種受薪的“職業”。
《假面騎士響鬼》則以和風為元素,風格亦跟其他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作品迥異,更是首套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作品全部假面騎士不叫“變身”這句假面騎士系列的招牌字句,因此本作又被稱為平成的《假面騎士亞馬遜》。
《假面騎士Kabuto》首次設定「變身器」會自行飛動,並挑選變身者;而假面騎士變身後的第一形態(Masked Form)並非通常形態,要經過脫繭「Cast Off」變成騎士形態(Rider Form)才為正式作戰型態(部分非正式騎士除外,如假面騎士KickHopper、假面騎士PunchHopper以及假面騎士Caucasus)。而本作的敵方怪人多於一個種族/來源,為源自兩種不同的外星蟲。
《假面騎士電王》則以時間旅行為主題,並開創了同一騎士存在複數意識的設定(由變身者和附身的意魔神的意識共同控制),各型態變身者雖為同一人但每個型態各自由不同意識掌控。同時是假面騎士系列史上最多本格劇場版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假面騎士Kiva》則首次以两條时间線(2008年及1986年)雙線叙述故事,更將變身腰帶設定為擁有生命、人格,成為主角作戰及聊天的伙伴。
《假面騎士Decade》為平成假面騎士第10部及10周年紀念作,特別設定主角騎士可以變身成歷代平成假面騎士,並以巡遊平行世界的方式叙述故事的作品。
由此作及其後的《假面騎士W》、《假面騎士OOO》開始,相繼定下了往後幾輯騎士作品的公式:
- 一是電視版每輯只有兩個主要騎士;
- 二是以兩話為一個與主線關係不大的「單元」,因此連貫感驟減;
- 三是主騎會有多種型態組合,並有大量戰鬥道具,更換時會發出很大的叫聲,如玩具一樣。
往後的《假面騎士Fourze》等數部部作品皆沿襲上述設定,直至《假面騎士鎧武》才正式打破以上的首兩個設定,第三個設定則疑因有份參與製作的玩具公司希望刺激玩具產品銷量而保留,惟給予固有假面騎士迷幼稚的感覺。不過其後的作品再次沿用兩話為一個與主線關係不大的「單元」。
新平成(2009-2019年)编辑
《假面騎士W》起一般被粉絲稱為「新平成」。此作多數作品大致跟從由《假面騎士Decade》起定下的騎士作品的公式, 唯自《假面騎士Wizard》起開始打破這些設定,但亦有繼續跟隨這些公式的部分。
《假面騎士W》 首次設定故事背景為虛構地點(風都)的平成假面騎士,並有計劃地設計了自昭和時期的修卡後第二個「幕後黑手」組織「財團X」, W亦是首部(暫時唯一一部)主角騎士由二人變身,合體為一的作品,繼承了在假面騎士電王開先河的「同一騎士存在複數意識」的設定,亦開創了聯組形態的概念。 怪人方面,則首次設定敵人以變身器(記憶體)變成怪人的作品。
《假面騎士OOO》則首次以硬幣為主題,並為擁有最多形態的假面騎士。而當中第27至28集更是紀念《假面騎士系列》啟播第1000集。
《假面騎士Fourze》是假面騎士系列40週年紀念作,故事場景首次設定以校園為主,並首次以太空為主題。 而其他設定上有不少跟《假面騎士W》相類似的地方,如同樣採用完全虛構的地方(天高)、財團X 再次登場、敵人同以變身器變成怪人(天文裝置)。
《假面騎士Wizard》是首次以魔法為主題,同時是平成時期集數最多的系列作品(53話)。
《假面騎士鎧武》首次以水果和戰國武將為主題, 亦是目前最多原創假面騎士數量的系列作品(25位)。 而眾騎士之間的戰鬥主要是為了團體利益,也設定了使用怪人戰鬥為街頭比賽「異域者遊戲」。
《假面騎士Drive》則是首次設定主角騎士的座駕為汽車(跑車),而非系列傳統的機車,並引進警察元素做為劇情主題。
《假面騎士Ghost》則首次以偉人英雄作為變身元素,並首次設定變身者為已死之人(正式意義)。
《假面騎士EX-AID》首次使用電子遊戲做為主題,劇情主題則是採用醫院為主題,本作再次將基本型態做成兩段式變化,並強調了此兩段式變化的必要性。 本作中更是加入了「騎士的專用機車其實是另一個騎士的主要型態」,「變身之後以腳踏車做交通工具」等特殊設定。後期更首度出現由女主角做為公認變身者在本編出場的假面騎士。
《假面騎士Build》發生在有天空之壁的日本,與新平成世界之間以平行時空的世界觀存在,時間流動速度也有所不同。 使用地球透過天空之壁所散發的能量淨化後的能量裝置(滿裝瓶)進行變身。
《假面騎士ZI-O》首次使用錶盤做為主題,劇情主題使用歷代騎士世界為主題,本作使用歷代騎士錶盤進行強化,從而獲得騎士的裝甲。
自《假面騎士Black RX》就已經增設了型態轉換的概念。雖然如此,但並非每個作品的腰帶音效都會讀出此後綴。而在《假面騎士OOO》起每個型態名稱才都有後綴,如OOO 的話是Combo(聯組)。
以下為每套『新平成』作品型態名稱的後綴:
相关作品 | 型態名稱的後綴(日 / 英 / 中) |
---|---|
OOO | コンボ / Combo / 聯組 |
Fourze | ステイツ / States / 形態 |
Wizard | スタイル / Style / 型態 ドラゴン / Dragon / 龍(龍型型態時) |
Gaim | アームズ / Arms / 鎧甲 |
Drive | タイプ / Type / 型式[1] |
Ghost | 魂 / Damashii / 眼魂 |
EX-AID | ゲーマー / Gamer / 玩家 レベル / Level / 等級(追加在每個型態後面,型態會配合等級出現外型變化) |
Build | フォーム / Form / 組 合(形式) |
ZI-O | アーマー / Armor / 裝甲 |
平成時期的昭和類假面騎士编辑
此類特殊的假面騎士初見於2005年發行的《假面騎士THE FIRST》。作為系列誕生35周年紀念作,本作以系列首作《假面騎士》的故事為藍本,亦沿用角色名稱,唯演員班底異於1971年的,而且此作假面騎士的外貌跟原作存在出入。
2015年,東映株式會社及朝日電視台首次將昭和時期的石之森章太郎原著的《3號騎士對黑將軍之卷》所出現的「幻之騎士」,以電影《超級英雄大戰GP 假面騎士3號》推出。其後緊接推出3話網絡劇《 d Video特別篇 假面騎士4號》,劇情接續《超級英雄大戰GP 假面騎士3號》的故事,情節內容更有不少向假面騎士555致敬之處,乾巧飾演者半田健人 、 海堂直也飾演者 唐橋充亦回歸參與演出。《假面騎士4號》亦是平成時代原創騎士再一次以昭和時期的騎士為藍本,並且是首次沒有變身者,由敵人組織「修卡」製造的純機械假面騎士。
2016年,東映著手「原點回歸」,製作還原《假面騎士》原著風格,以黑暗、暴力、原始撕殺及偏成人向為主調的原創網絡劇《假面騎士Amazons》。本作於4月1日首播,逢每周五配信,首季共13集,預計會推出兩季。本劇找來《假面騎士龍騎》、《假面騎士電王》的編劇小林靖子負責腳本,並由《假面騎士空我》的石田秀範、《假面騎士555》的田崎龍太與《假面騎士1號》的金田治三位導演共同擔當導演。此劇與部分平成時期的作品一樣,棄用「假面騎士」的稱呼,劇中的騎士及怪人皆為「Amazon」,分別在於兩名主角騎士以「Amazons Driver」腰帶變身。兩名主角騎士為「假面骑士Amazon Ω(Omega) 」及 「假面骑士Amazon α(Alpha)」,分別對應「養殖」及「野生」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除了兩個騎士以外,亦有部分保持人性的角色以「Amazons Register」手臂注射器抑制獸性,同時變身Amazon 型態,與其他Amazons 對戰。
令和時期(2019年-)编辑
2019年7月,官方宣布令和時代首部作品為《假面騎士ZERO-ONE》,其故事將以人工智能(AI)為主題,同時也導入商業戰爭及企業文化的內容,於同年9月1日播出[2]。
2020年7月,官方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布了令和時代第二部作品的序章宣傳影像《假面騎士聖刃》,首次以書和劍作為設計概念,也是首次將戰鬥的主舞台從以往的地球拉到異世界的系列作品,本作繼《假面騎士響鬼》後,恢復了片尾曲的播放,並首次由主角群參與舞蹈演出,而本作的世界觀有別於過去以往世界觀,首次以「無窮龜背世界」作為概念。
電視影集系列编辑
昭和時期(舊世代)编辑
年份 | 中文標題 | 日文標題 | 英文標題 | 播放日期 | 備註 |
---|---|---|---|---|---|
1971- 1973 |
假面騎士 | 仮面ライダー | Masked Rider | 1971年(昭和46)4月3日- 1973年(昭和48)2月10日, 全98話。 |
假面騎士系列當中集數最多的作品(全98話)。 本作是昭和假面騎士首作。 |
1973 | 假面騎士V3 | 仮面ライダー V3 |
Masked Rider V3 | 1973年(昭和48)2月17日- 1974年(昭和49)2月9日, 全52話。 |
全系列收视率最高的一部作品。 首部假面騎士露出下半部分臉龐(怪金剛),怪金剛犧牲後獲V3追諡為「假面騎士四號」。 第一部在香港播放時因兩名兒童的暴力意外而停播一段時間的作品。 |
1974 | 假面騎士X | 仮面ライダー X |
Masked Rider X | 1974年(昭和49)2月16日- 1974年(昭和49)10月12日,全35話。 |
第一部昭和假面騎士系列播放不到一年的昭和假面騎士。 第一部骑士变身口号中不说“变身”或含有“变身”二字的作品。 |
1975 | 假面騎士亞馬遜 | 仮面ライダー アマゾン |
Masked Rider Amazon | 1974年(昭和49)10月19日- 1975年(昭和50)3月29日, 全24話。 |
首部假面騎士會咬撕咬敵方怪人的作品。 第一部開始並未無前辈協作而独立战斗的骑士。 第二部昭和假面騎士系列播放不到一年的昭和假面騎士。 假面騎士系列當中集數最少的作品(全24話)。 |
1975 | 假面骑士强人 | 仮面ライダー ストロンガー |
Masked Rider Stronger | 1975年(昭和50)4月5日- 1975年(昭和50)12月27日,全39話。 |
第三部昭和假面騎士系列播放不到一年的昭和假面騎士。 首度出现并非骑士的战士「電波人-甲蟲女」。 |
1979- 1980 |
假面騎士Sky Rider | 仮面ライダー スカイライダー |
Masked Rider Sky Rider |
1979年(昭和54)10月5日- 1980年(昭和55)10月10日,全54話。 |
首度出现靠自身能力飞行的骑士。 |
1980- 1981 |
假面騎士超一號 | 仮面ライダー スーパー 1 |
Masked Rider Super 1 |
1980年(昭和55)10月17日- 1981年(昭和56)9月26日, 全48話。 |
首次採用宇宙、武術為題材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
1982- 1984 |
假面騎士ZX | 仮面ライダー ZX |
Masked Rider ZX | 1982年(昭和57)- 1984年(昭和59)。 |
首次只有一集放映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以「十號的誕生!」為招倈,集合之前九個假面騎士,共十人一起合力戰鬥的作品。 |
1987- 1988 |
假面騎士Black | 仮面ライダー BLACK |
Masked Rider Black | 1987年(昭和62)10月4日- 1988年(昭和63)10月9日, 全51話。 |
首部出現設定跟假面騎士幾乎一樣的宿敵騎士,影迷對於該角色是否第二號騎士至今爭論不休。 第一部在台灣播放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
1988- 1989 |
假面騎士Black RX | 仮面ライダー BLACK RX |
Masked Rider Black RX |
1988年(昭和63)10月23日- 1989年(平成元年)9月24日,全47話。 |
首部播放時期跨越第1位日本天皇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也成為日本邁入平成時期後,第一部播出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首次出现形态转换的概念。 唯一一次出现同一人物连续两部作品擔任主角(本作和前作假面騎士BLACK)。 第一位使用汽車的主角假面騎士。 |
平成時期(新世代)编辑
年份 | 中文標題 | 日文標題 | 英文標題 | 播放日期 | 備註 |
---|---|---|---|---|---|
2000 | 假面騎士空我 | 仮面ライダー クウガ |
Masked Rider Kuuga | 2000年(平成12)1月30日- 2001年(平成13)1月21日, 全49話。 |
本作是平成假面騎士首作。 超古代的假面骑士,去掉了昭和時期诸如战斗员的此类设定。 沿襲昭和時期變身腰带非外掛裝置的骑士作品。 首次出現最終形態的概念。 系列首套不使用「假面騎士」一詞。 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作品至目前為止唯一沒有出現第二號騎士和獨立劇場版的作品。 平成假面騎士中第一次有片尾曲及片頭曲在劇中播放了兩段歌詞(其餘的騎士作品大多只播放第一段歌詞) |
2001 | 假面騎士顎門 | 仮面ライダー アギト |
Masked Rider AgitΩ | 2001年(平成13)1月28日- 2002年(平成14)1月27日, 全51話。 |
30週年紀念作。 原設定為《假面騎士空我》第二季,因此時間線是延續前作的兩年之後,其後續集不成,因此加入了前作沒有的世界觀,如創造神之設定。 因有意延續前作,第一號主角的假面騎士型態與假面騎士空我外觀及設定很接近;故事亦有輕輕提及《假面騎士空我》,並表明「裝作系統」假面騎士是以其為藍本。 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作品中首次出現第二號騎士的作品。 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作品中首次出现反派骑士。 假面騎士系列作品中首次女性擁有假面騎士型態 (無論有沒有實際變身) 為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中首部有劇場版,並與超級戰隊系列固定會在7-9月份同步上映當年各自作品的劇場版。 平成騎士系列首度出現以裝備動力裝甲來「著裝」的假面騎士(即肉體並未發生變化),此類型的騎士的最先例為假面騎士V3的騎士人(只有右手進行改造,變身時只是穿上專用強化服) 同時也是首度出現沒有進行變身,而是先在據點著裝完成之後才前往戰鬥地點的騎士。 首度出現量產型的騎士,雖然只登場一人。 劇中的反派騎士首度出現反派和主角長得相似的概念,算是之後的黑暗騎士的雛型。 平成假面騎士系列第一部未在台灣播放的作品。 |
2002 | 假面騎士龍騎 | 仮面ライダー 龍騎 |
Masked Rider Ryuki | 2002年(平成14)2月3日- 2003年(平成15)1月19日, 全50話。 |
首次採用卡片元素的作品。 開創了所有假面騎士的腰帶皆為外掛裝置的先河,即同一騎士變身者可以多於一人(由卡盒召唤)。 首部以假面騎士之間的決鬥,而且至死方休為主題的作品,因此變身者多為「生存」或「慾望」而戰鬥,而非以往騎士系列的角色「為保護他人而戰」。 平成首部敵人是來自異世界的作品。 首次由普通人類變身成幪面超人。 第一次出現女性以假面騎士的身分參戰 (僅限劇場版)。 史上最多變身者死亡的作品。(基本上變身者皆陣亡) 電視本篇加上所有劇場版一共13位正规騎士,一度成为最多登场骑士的作品(若不算上响鬼TV、剧场版以及映像未呈现的24人骑士)。此记录被2013年的《假面騎士鎧武》TV本篇、剧场版、特别篇全26人骑士超越。 首部出現加速狀態戰鬥的作品。 平成首部使用「假面骑士」一词的作品。 本作起主題曲歌詞不再含有「假面骑士」一词。 嚴格來說是第一次同一騎士有不同人變身或同一人變身不同騎士,但不論哪一種情況最多都只有兩人(龍騎和夜騎,劇中也只出現由龍騎變身者變身的夜騎和夜騎變身者變身的龍騎,以及前一任的龍騎變身者),因此一般不會列入討論。 首度出現黑暗騎士的概念,但本作中的黑暗騎士(龍牙)和對應的騎士只有外型類似,名字則明顯不同。 再次出現類似騎士但不被認定為假面騎士的角色。 |
2003 | 假面騎士555 | 仮面ライダー ファイズ |
Masked Rider Faiz | 2003年(平成15)1月26日- 2004年(平成16)1月18日, 全50話。 |
首部同一騎士之變身者以複數計,其中非认定变身者亦可使用部分腰带变身。 首部正邪界線模糊的作品,以怪人的悲劇為故事第二主線的作品,著力描寫怪人的內心掙扎。 唯一一次有华裔演员扮演假面骑士。 假面騎士史上第一次不使用大爆炸來代表敵人已身亡 平成假面騎士中首次出現會對變身者造成不良影響的腰帶。 若不算全員都是改造人的昭和騎士,為假面騎士系列史上第一位變身者為怪人(已死之人)。 首部假面騎士設有專門的加速形態的作品。 第二次有量產型騎士出現,而且是第一次有超過一人的量產騎士(本編中6人,劇場版更是有多達一萬人之譜) 嚴格來說是第二次同一騎士有複數變身者及同一人變身複數騎士,但本作是第一次三個主要騎士都有複數(三個以上)變身者或主要角色會變成複數騎士(雖然還是有公認變身者),因此通常以本作做為上述兩種情況的代表和先例。 |
2004 | 假面騎士劍 | 仮面ライダー ブレイド |
Masked Rider Blade | 2004年(平成16)1月25日- 2005年(平成17)1月23日, 全49話。 |
首次以扑克牌为蓝本的作品。 有著四位幪面超人,各代表不同撲克牌花色的設定。 首次出現有副作用的最終形態。 之前的假面騎士作品早已有怪人的人類型態,但不會有「人類就是怪人的型態」,此作則開創了這一設定-主角之一的相川始(真面目是鬼牌不死者)實為「人類不死者」的型態,同時劇中也實際出現人類型態就是怪人型態的怪人(即人類不死者);怪人 (鬼牌不死者)更可以腰帶及撲克牌隨意轉換怪人型態,並以「紅心-卡里斯(螳螂不死者)」為主要戰鬥型態,以「人類不死者」做為化身人類隱藏身分的型態。官方將此特例歸類為假面騎士。 平成假面騎士第一部有兩首主題曲的作品。 首次於片頭畫面中暗示了尚未登場的騎士及變身者(一開始的片頭中遮住臉的角色之後揭曉為上城睦月/假面騎士Lengle) 首度有變身者的意識被怪人侵蝕。 再次出現有複數變身者的假面騎士,但因為是測試著裝者及有搶奪變身器強行變身等表現,一般不視為正當變身,也不常被認定是騎士的變身者。 |
2005 | 假面騎士響鬼 | 仮面ライダー ヒビキ |
Masked Rider Hibiki | 2005年(平成17)1月30日- 2006年(平成18)1月22日, 全48話。 |
製作小組原本打算終止假面騎士,預定推出全新系列。 但基於商業考量,仍將「假面騎士」保留。所以劇中大部分設定有別於以往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本作是首次以樂器作爲武器。 本作亦是全员不用「變身」作爲變身口號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平成騎士中首次所有假面騎士都不以腰帶變身,亦開啟了之後以手環變身的騎士的先例。 第二部更換片頭曲的平成假面騎士,也是第二部有片尾曲的平成假面騎士,此外也是第一次片頭曲是純音樂,沒有人演唱的假面騎士。 |
2006 | 假面骑士Kabuto | 仮面ライダー カブト |
Masked Rider Kabuto | 2006年(平成18)1月29日- 2007年(平成19)1月21日, 全49話。 |
35週年紀念作。 首部「變身器」會自行飛動,並挑選變身者的作品。 首次將主要型態分成兩段式的作品(部分非官方腰帶除外)。 首部敵方怪人多於一個種族/來源,為源自兩種不同的外星蟲。 雖非第一部設有「加速度」型態的假面騎士作品,但主要仍以加速战斗为卖点的一套作品(Clock Up)。 繼使用手環的騎士之後,本作開了使用鎗和劍來變身的騎士的先例。 再次有同一騎士有複數變身者及同一人變成複數騎士,值得一提的是本作中變身成The Bee的三個變身者其後都各自變身成不同的騎士,是相當特別的案例。 首度出現非騎士的量產型戰士 本作中的Dark Kabuto首次導入了黑暗騎士和原型騎士的概念(明確的命名為Dark ○○,及設定為Kabuto的試作型,不過作品中沒有明確的表現出試作型的設定) |
2007 | 假面騎士電王 | 仮面ライダー 電王 |
Masked Rider Den-O | 2007年(平成19)1月28日- 2008年(平成20)1月20日, 全49話。 |
首套以穿越時空和列車作為主題的作品。 首部同一騎士存在複數意識的作品,雖然變身者為同一人但切換不同型態時會切換成不同的意識來操控(被不同怪人附身)。 首度出現可以用不同腰帶變身成同一位騎士的假面騎士。,也是第一次可以更換腰帶來轉換型態的假面騎士。 严格意义上为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中擁有最多本格劇場版的作品。 主角首次沒有屬於自己的電單車(電單車放在列車的駕駛室),在日常生活中是騎腳踏車。 首度有兩個最終型態(集合所有意識的Climax Form和主角自己戰鬥的Liner Form)的騎士,也是第一次在劇場版中追加新型態的騎士。 以往的騎士都是在劇場版讓最終型態先行登場,本作則是首度讓劇場版特別型態在本編客串(即電王的Wing Form) 第一部會出現同一騎士的複數型態一起共鬥的騎士,甚至出現過六個電王一起變身成六個型態的畫面 首部主角會和沒有人間體的怪人合作的假面騎士,也是少數會出現非人間體的怪人變身成假面騎士的作品。 首次有合作的怪人會變身成騎士的武器的假面騎士 以「最弱的假面騎士」來宣傳,首部全劇有大半劇情為搞笑向的作品 首次出現來自未來且使用主角騎士的新版本系統的騎士。 |
2008 | 假面骑士Kiva | 仮面ライダー キバ |
Masked Rider Kiva | 2008年(平成20)1月27日- 2009年(平成21)1月18日, 全48話。 |
首次以吸血鬼为题材的作品。 首次以两條时间線(2008、1986)雙線叙述故事。 首部正式加入愛情元素,而非限於曖昧關係的作品。 變身腰帶設定為擁有生命、人格,成為主角作戰及聊天的伙伴。 首部必須先召喚武器之後才能切換型態的假面騎士(若是干擾此過程或是在抓住武器前奪取武器則無法轉換型態)。 主角和怪人合作的作品中,首部和多種種族的怪人合作的作品,也是第二次怪人會變成騎士的武器的作品。 第四次同一騎士有數名變身者,同時也是第一次有包括女主角做為變身者(雖然不是公認變身者) 第二次有原型騎士的概念,不過在劇中並沒有直接表現,而是以不同時間線中有不同性能來表現。 首度出現主角方人物取得黑暗騎士的變身器之後變身成黑暗騎士來支援的情況。 |
2009 | 假面騎士Decade | 仮面ライダー ディケイド |
Masked Rider Decade | 2009年(平成21)1月25日- 2009年(平成21)8月30日, 全31話。 |
平成假面騎士第10部紀念作,以半年番的方式播放。 主角騎士可以變身成歷代平成假面騎士。 以巡遊平行世界的方式叙述故事的作品。 歷代假面騎士以平行世界的身份在此作內再次登場,並且可變形為不同的支援武裝。 定下了往後幾輯騎士作品的公式——電視版只有兩個主要騎士;及以兩話為一個與主線關係不大的「單元」,因此連貫感驟減。 7月下旬播放的第24、25話與《侍戰隊真劍者》共演 首部播放不到一年的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作品。 自本作起的假面騎士主題曲中會在歌詞中加入騎士的名字或音近字(只有少數例外) 雖然於假面騎士Kiva中也曾出現過女主角變身的騎士,但本作於劇場版中首度女主角有自己的騎士型態。 |
新平成编辑
年份 | 中文標題 | 日文標題 | 英文標題 | 播放日期 | 備註 |
---|---|---|---|---|---|
2009- 2010 |
假面騎士W | 仮面ライダー ダブル |
Kamen Rider W[3] |
2009年(平成21) 9月6日- 2010年(平成22) 8月29日, 全49話。 |
為「新平成」第一部騎士作品,有計劃地設計了自昭和時期的修卡後第二個「幕後黑手」組織財團X。 首部;亦是暫時唯一一部主角騎士由二人變身,合體為一的作品。 普通形態由主變身者操控身體;次變身者操控靈魂。 第一部故事建構於虛構地點的平成假面騎士。 主騎擁有多個型態組合,以複數計。 怪人設計方面,則是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中是首次採有非生物元素設計。 首部敌人是以通過變身器變成怪人的作品。 首次出現騎士本身可以變化成機車的設定。 本作為平成假面騎士系列中首次擁有OVA作品的作品,同時開了以追加騎士做為主角的外傳的先河 故事設定有三個幪面超人,但沿襲了《假面騎士Decade》的公式-電視版只有兩個主要騎士;及以兩話為一個與主線關係不大的「單元」。 第二次走搞笑向的假面騎士作品,甚至還會有女主角在夢中變身或是在時代劇的夢中用時代劇風格變身的惡搞。 |
2010- 2011 |
假面騎士OOO | 仮面ライダー オーズ |
Kamen Rider OOO |
2010年(平成22) 9月5日- 2011年(平成23) 8月28日, 全48話。 |
首次以硬幣為主題,其中27、28集為假面騎士1000集紀念。 《假面騎士电王》之后再度出现骑士与怪人合作的作品。 首位主騎能以排列聯組方式擁有多種型態,為目前史上最多型態變化的騎士。同時,主騎擁有大量戰鬥道具,更換時會發出很大的叫聲,如玩具一樣。 第一部假面騎士與時代劇合作的作品(僅限劇場版)。 首次出現合作的怪人全身只剩一隻右手,要附身在別人身上才能有身體等奇特的設定。[4] 平成騎士中第一次主角會在片頭中喊變身。 第二次出現同一騎士的複數型態共鬥。 首度出現原型騎士(和先前的Dark Kabuto不同,本作首度正式設定成某個騎士的原型) 本作開始於香港播放時,提供雙語服務。 |
2011- 2012 |
假面騎士Fourze | 仮面ライダー フォーゼ |
Kamen Rider Fourze |
2011年(平成23) 9月4日- 2012年(平成24) 8月26日, 全48話。 |
40週年紀念作,所以Fourze的名稱亦與40有關聯(Four Zero)。 同時也是紀念人類太空飛行50週年的紀念作。 故事場景是假面騎士系列史上中首次以校園為主。 怪人是假面騎士系列中首次以星座為藍本。 本作的標題命名以完全漢字並且以中式語法的方式命每集标題。 劇中多數角色的名字是取自於歷作的假面騎士作品的主角們名字做變化而命名(包含昭和世代的假面騎士作品)。 擁有的武器最多的假面騎士,也是平成騎士中第一個會喊出所有技能名稱(包括特殊技和組合技)的騎士(不算假面騎士響鬼和Kabuto只有喊出必殺技的名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角以外的騎士,名稱多與變身者的名字有關。 |
2012- 2013 |
假面騎士Wizard | 仮面ライダー ウィザード |
Kamen Rider Wizard |
2012年(平成24) 9月2日- 2013年(平成25) 9月29日, 全53話。 |
首次采用魔法题材的騎士。 繼《假面騎士顎門》之後第二部集數超過50集的作品。 電視版緊接第51話所附加的兩話特別篇,令歷代平成假面騎士在此作內再次登場,也成為平成假面骑士系列集数最多的一部作品(53话)。 首次於最終話讓下一作騎士登場。 繼四年前的《假面騎士Kiva》後,假面騎士電視版再次出現多於兩個騎士 (廣義定義)。 第三次出現量產型的假面騎士,同時也因為經費不足因此是第一次以量產騎士來替代原本在本編中要以新騎士的身分出現的騎士,同時也是第一次出現有明顯個體差異的量產騎士(劇場版中為披風的差異,本編則是顏色不同),也是首次出現強度和主角方相近的量產騎士。 第二次在片頭暗示未登場的騎士及變身者(片頭中一閃而過的哭泣少女之後揭露為稻森真由/假面騎士Mage,但因為經費不足故未能如預定劇本擁有自己專用的騎士) 第一次在播放期間一直沒揭露名稱的騎士在播放至尾聲時於雜誌中正名。 另外自此之後,後續幾部系列作的究極型態並無專用武器,皆使用中期或前期武器,直到《假面騎士Build》才再次出現。 平成假面騎士系列第二部未在台灣播放的作品。 |
2013- 2014 |
假面騎士鎧武 | 仮面ライダー ガィム |
Kamen Rider Gaim |
2013年(平成25) 10月6日- 2014年(平成26) 9月28日, 全47話。 |
平成假面騎士第15部纪念作。 棄用自《假面騎士W》起的新平成主流單元劇的模式,改为旧平成由每話都有貫通性的連續劇設定取而代之。 假面騎士史上第一個武士騎士。 首次使用水果為變身主題的作品。 首次設定騎士之間的戰鬥及使用怪人戰鬥為街頭比賽「異域者遊戲」。 繼《假面騎士龍騎》後再次出現以騎士之間的戰鬥為主軸,同樣地與怪人戰鬥的情節甚少提及。 繼《假面騎士Kiva》之后再次主要騎士多於二人,電視本篇加上所有劇場版与外传更多達25位騎士,成為暫時最多登場騎士的作品。 首次一騎和二騎及所有主要騎士使用同一條變身腰帶。 因為本作起的作品有最少三個假面騎士登場,所以由本作起有了三騎的概念。 本作於平成系列的電視本篇中,與石之森章太郎作品之一《人造人间电脑奇侠》的重製電影《电脑奇侠REBOOT》而作故事上聯動。 3月下旬播放的「春假合體特別篇」與《烈車戰隊特急者》共演。 繼假面騎士系列作品《假面騎士Decade》及超級戰隊系列作品《侍戰隊真劍者》後,於電視版本另一部假面騎士與超級戰隊聯動合作的特別篇。 第三次有三人以上的量產騎士發場(量產騎士則是第四次)最終話中更由一般騎士的變身者來變身。 首部TV版中出現有專用型態的女性騎士,也是少數由替身演員自己來飾演變身者的騎士 首度出現不需變身者變身,只需在遠端遙控的變身型態,同時該變身型態在劇中也做為自動警備系統。 第二次有騎士能藉由更換腰帶來轉換型態,而且還是第一次在劇中出現「變身狀態下在鏡頭前以明顯的動作更換腰帶(更換的過程沒有在鏡頭外進行)」的場景。 本作開始於台灣播放時,提供雙語服務。 |
2014- 2015 |
假面騎士Drive | 仮面ライダー ドライブ |
Kamen Rider Drive |
2014年(平成26) 10月5日- 2015年(平成27) 9月27日, 全48話。 |
首次以汽車作爲主題。 假面騎士系列史上第二位使用汽車(跑車)的主角,也是第一位不使用電單車代步的主角。 3月下旬播放的「春假合體特別篇」與《手裏劍戰隊忍忍者》共演。 《假面騎士Kiva》之后再度出现變身腰帶擁有人格的演繹。 最終形態是繼《假面騎士電王》及《假面騎士W》後再度採用複數意識操控軀體的設定,也是變身腰帶首次以自身意識參與戰鬥。 本作開始最終話為與本篇無關且與下一作有劇情連動的特別篇。 首度有在本編中死亡的惡役在外傳中復活成為假面騎士。 首度出現非人類變身者是機器人的假面騎士,同時該變身者也是目前擁有最多種變身造型的變身者(不算人間體有多達五種變身造型,當中三種是怪人型態)。 劇場版中首度出現能在沒有變身者變身的情況下以AI獨立戰鬥的假面騎士。 再次出現更換腰帶來變換型態的設定,同時也是首度出現同一人以不同的腰帶/變身器變身成同一騎士時不是以「假面騎士○○ XX型態」的模式命名,而是以「假面騎士XX○○」的模式命名,一般仍將其視為同一騎士不同型態而不是不同騎士。 第五次出現量產騎士(僅一人),而且是第一次量產騎士有兩種稱呼,亦是第二次騎士名稱和變身者名字有關。該變身者同時也是目前首次變身時演員年紀最年長的變身者,同時也是第一次編劇為了迎合演員本身「想變身一次」的夢想而安排該角色變身的戲份(雖然戲份不多) 平成幪面超人系列首部未在香港播放的作品。 |
2015- 2016 |
假面騎士Ghost | 仮面ライダー ゴースト |
Kamen Rider Ghost |
2015年(平成27) 10月4日- 2016年(平成28) 9月25日, 全50話。 |
首次以幽靈獵人作為主題。 首次採用以歷史中存在的偉人英靈作為變身元素。 《假面騎士555》之後第二位變身者為死去的人。 第24話與《動物戰隊獸王者》共演。 繼《假面騎士空我》之後,第二部在戰鬥時不使用戰鬥歌曲及角色沒有自己角色歌的作品。 第二次出現有明顯個體差異(顏色不同)的量產型騎士,同時也是第一次出現會改變型態的量產騎士及第二次主角方女性角色在本編中使用量產騎士 第二次出現主角方人物取得黑暗騎士的變身器之後變身成黑暗騎士來支援的情況,只是這次是由搞笑擔當的角色使用,戲份也很少。 雖然更換腰帶的設定在本作是第三次,但本作是首次行銷時主打「更換腰帶來更換型態」,也是第一次強化型態要更換腰帶的主角騎士(此概念可能來自同樣以換腰帶來強化的假面騎士Baron,但Baron在原作中不是主角騎士)。 平成幪面超人系列第二部未在香港播放的作品。 |
2016- 2017 |
假面騎士Amazons | 仮面ライダー アマゾンズ |
Kamen Rider Amazons |
2016年(平成28) 4月1日- 2017年(平成29) 6月30日, 全26話。 |
45週年紀念作。 本系列首次网络剧。 |
2016- 2017 |
假面騎士EX-AID | 仮面ライダー エグゼイド |
Kamen Rider EX-AID |
2016年(平成28) 10月2日- 2017年(平成29) 8月27日, 全45話。 |
45週年紀念作。 首次以遊戲和醫療作為主題。 本作假面騎士的設計有別于以往假面騎士的作品,配合風鏡、眼睛色膜以及模仿頭髮的造型登場。 雖然並非首次將主要型態分成兩段式,但卻首次強調兩段式變身的必要[5]。 雖然過去已經有過騎士本身可以變化成機車的設定,但本作首度出現騎士的專用機車就是其他騎士的主要型態。 首度出現能同時變身成兩種型態[6]。 首次出現使用腳踏車做交通工具及武器的騎士。 首次出現強化型態所使用的腰帶為組合自一般型態的武器的騎士,此外也再次延用了「更換腰帶來變成強化型態」的設定,但本作並未將該變身器做為賣點[7],另外在怪人會使用變身器的作品中,本作也是第一次有表現怪人變身時跟騎士是使用完全相同的變身器。[8] 雖然過去已經有過女性變身者變身的假面騎士,但本作首度由女主角在本編以專用變身型態出現。 第24話與《宇宙戰隊九連者》共演。 繼假面騎士Kabuto之後第二次有同時做為原型騎士及黑暗騎士出場的騎士,而且也是繼假面騎士龍騎之後再一次黑暗騎士和主角騎士的名字完全不同。 第七次出現量產騎士,其個體間也有實力差距。同時第三次出現有明顯個體差異的量產騎士及第三次有主角方女性角色在本編變身成量產騎士,是目前有最多的公認女性變身者的騎士 以往假面騎士推出外傳時都是延用本編片頭或是只放出標題,本作是首部非主角騎士在外傳演出時有自己的專屬片頭動畫的假面騎士[9] 近年的假面騎士中為了維持電視播出尺度仍適合兒童觀看,人類角色被施以暴力的演出往往只有被拳打腳踢的畫面,就算角色死亡通常也不會見血,只會有割傷或瘀傷等化妝演出[10],本作十分少見的有人類角色在劇中大量出血[11]或是被施以虐殺式的暴力行為的演出[12],甚至在騎士打鬥期間不時加入有如1960年代版蝙蝠俠的擬聲、必殺技等英文字卡。 平成幪面超人系列第三部未在香港播放的作品。 |
2017- 2018 |
假面騎士Build | 仮面ライダー ビルド |
Kamen Rider Build |
2017年(平成29) 9月3日- 2018年(平成30) 8月26日, 全49話。 |
首次以數學和科學等相關物理用語作為主題。 本作的世界觀與以往系列不同,是尺度大至遍布整个日本列岛和以平行世界的概念呈現,且时间流速有著差异性。 本作首次出现暗示和预测性剧情。 本作首次出现来自外太空的异星生命体為騎士之一的設定,更是首次出现为了侵略地球而大费周章地策划一系列阴谋诡计的惊人特色。 本作的恶役騎士的变身腰带首次被設定为主角变身腰带的原型,而且比其更强。 不算假面騎士EX-AID的變身者都要在體內注入特殊病毒方能變身以及假面騎士Ghost部分變身者的靈魂被抽離身體的話,本作是自空我以降的假面騎士中首次再度加入了身為改造人/賽博格的變身者的假面騎士。 |
2018- 2019 |
假面騎士ZI-O | 仮面ライダー ジオウ |
Kamen Rider ZI-O |
2018年(平成30) 9月2日 - 2019年(令和元年) 8月25日 , 全49話。 |
平成假面騎士第20部紀念作,第二部播放時期跨越第2位日本天皇的假面騎士系列作品,同時也是平成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 在設計方面,首次以手錶為造型藍本。 繼《假面騎士Decade》後第二部騎士可使用歷代平成假面騎士的力量戰鬥。 繼《假面騎士電王》後第二部以時間為主題。 第一部由官方授權在中國大陸播放假面騎士系列的作品。 |
令和時期(次世代)编辑
年份 | 中文標題 | 日文標題 | 英文標題 | 播放日期 | 備註 |
---|---|---|---|---|---|
2019- 2020 |
假面騎士ZERO-ONE | 仮面ライダー ゼロワン |
KAMEN RIDER ZERO-ONE |
2019年(令和元年) 9月1日 - 2020年(令和2年) 8月30日, 全45話。 |
本作是令和假面騎士首作。 本作首次以「人工智能(AI)」作為相關設計概念。 以往擔任平成系列作主角騎士替身的演員高岩成二,於本作開始退居二線,交棒改由同為騎士替身的縄田雄哉擔任。 本作追加了企業爭權奪利的劇情。 本作因國際重大疫情而延遲播放後續話數。 本作為假面騎士系列史上最多款變身器的系列作。 |
2020- 2021 |
假面騎士聖刃 | 仮面ライダー セイバー |
KAMEN RIDER SABER |
2020年(令和2年) 9月6日 - |
本作是令和假面騎士第二作。 本作是以「書」和「劍」為相關設計概念。 本作恢復片尾曲的播放,並首次由主角群參與舞蹈演出。 本作是首次將戰鬥的主舞台從以往的地球拉到異世界的系列作品。 本作為假面騎士系列首次出現三輪型的車種為代步用交通工具。 本作出現非人型型態的假面騎士。 |
海外播出编辑
現況编辑
目前中國大陸緊貼日本播放《假面騎士聖刃》。香港亦緊貼日本播放《假面騎士ZERO-ONE》,台灣補播《假面騎士Drive》。
香港编辑
- 《初代假面騎士》至《假面騎士顎門》於亞洲電視本港台簡稱「亞視-」播出,《假面騎士龍騎》至《假面騎士鎧武》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假面騎士Drive》至《假面騎士EX-AID》因無綫電視取消假面騎士時段未在電視播放,而此段空白期官方已經在《假面騎士EX-AID》雜誌中公佈角色及各假面騎士的形態簡介、連載漫畫和播放電視廣告,但最終該作沒有播放。直至《假面騎士Build》開始,於香港電視娛樂ViuTV播出;而《假面騎士ZERO-ONE》更是首部緊貼日本播放的作品(日本播放最終回與香港開始播放只相差一星期)
- 劇場版部分,亞洲電視本港台只播映《假面骑士 THE FIRST》和《假面骑士 THE NEXT》,無綫電視翡翠台只播映《假面騎士劍》和《假面騎士響鬼》劇場版,《假面騎士KIVA》和《假面騎士鎧武》劇場版只發行影碟。自《假面騎士Build》劇場版起,香港院綫開始緊貼日本上映最新假面騎士劇場版電影。
台灣编辑
衛視中文台编辑
- 1996/12-1997/11:《假面騎士Black》
- 1997/12-1998/11:《假面騎士Black RX》
八大戲劇台编辑
- 2003/08/31-2003/11/23:《假面騎士空我》
華視编辑
- 2004/07/29-2005/03/16:《假面騎士龍騎》
東森幼幼台编辑
- 2005/09/18-2006/08/27:《假面騎士555》
- 2006/09/03-2007/08/05:《假面騎士劍》
- 2012/07/01-2013/06/09:《假面騎士W》
- 2013/06/16-2014/05/04:《假面騎士OOO》
- 2014/09/07-2015/08/02:《假面騎士Fourze》
MOMO親子台编辑
- 2007/09/30-2008/08/31:《假面騎士響鬼》
卡通頻道编辑
- 2009/01/05-2009/03/12:《假面騎士Kabuto》
- 2009/10/09-2010/06/02:《假面騎士電王》
- 2010/12/03-2011/10/28:《假面騎士KIVA》
- 2011/12/03-2012/06/30:《假面騎士Decade》
東森綜合台编辑
- 2016/09/03-2017/07/22:《假面騎士鎧武》
- 2017/09/09-2018/07/14:《假面騎士EX-AID》[13]
中華電信MOD编辑
- 2019/08/02-2020/01/17:《假面騎士Build》
- 2019/12/06-2020/05/22:《假面騎士ZI-O》
- 2020/09/30-2020/12/25:《假面騎士Ghost》
巴哈姆特動畫瘋编辑
木棉花國際官方Youtube编辑
劇場版编辑
皆由木棉花國際代理,假面騎士空我至假面騎士OOO系列由卡通頻道首播,假面騎士Fourze至假面騎士EX-AID系列由MOD首播,假面騎士Build系列至今為院線上映。各特攝劇場版2019年起皆可於木棉花官方Youtube收看。
中國大陸编辑
- 從《假面騎士ZI-O》開始,由騰訊視頻購入且緊貼日本播放,在《假面騎士ZI-O》播映期間,騰訊視頻全集上架前作《假面騎士Decade》至《假面騎士Build》的雙語版本(除《假面騎士Fourze》2021年1月上架,《假面騎士鎧武》2018年8月上架外),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間陸續上架《假面騎士空我》至《假面騎士Kiva》日語原聲版本。
- 劇場版方面,《假面騎士W》至《假面騎士01》的冬季聯動劇場版及《假面騎士平成Generations Forever》,《假面騎士Decade》至《假面騎士OOO》、《假面騎士Build》的獨立劇場版在騰訊視頻上架。
- 外傳方面,《假面騎士W》、《假面騎士Build》的外傳在騰訊視頻上架。
韓國编辑
- 從《假面騎士空我》開始至今都有穩定播出,但《假面騎士響鬼》及《假面騎士鎧武》因為有濃厚的日本文化因此未播出。
馬來西亞编辑
新加坡编辑
- 《假面騎士555》、《假面騎士劍》、《假面騎士KABUTO》、《假面騎士Fourze》和《假面騎士Wizard》分別在新加坡兒童頻道Kids Central和OKTO播出。
假面騎士作品編劇编辑
昭和编辑
平成编辑
對應年份 | 作品名稱 | 集數 | 編劇 |
---|---|---|---|
2000 | KUUGA | 49 | 荒川稔久(38)、井上敏樹(8)、荒川稔久&井上敏樹(1)、荒川稔久&竹中清(1)、きだつよし&村山桂(1) |
2001 | AGITO | 51 | 井上敏樹(50)、小林靖子(1) |
2002 | RYUKI | 50 | 小林靖子(36)、井上敏樹(14) |
2003 | FAIZ | 50 | 井上敏樹(50) |
2004 | BLADE | 49 | 今井詔二(18)、今井詔二&今井想吉(1)、會川昇(19)、井上敏樹(7)、宮下隼一(4) |
2005 | HIBIKI | 48 | きだつよし&大石真司(10)、大石真司(14)、きだつよし(5)、井上敏樹(17)、米村正二(2) |
2006 | KABUTO | 49 | 米村正二(33)、井上敏樹(16) |
2007 | DEN-O | 49 | 小林靖子(45)、米村正二(4) |
2008 | KIVA | 48 | 井上敏樹(46)、米村正二(2) |
2009 | DECADE | 31 | 會川昇(11)、米村正二(10)、井上敏樹(4)、小林靖子(4)、古怒田健志(2) |
2009-2010 | W | 49 | 三條陸(25)、長谷川圭一(20)、荒川稔久(2)、中島一基(2) |
2010-2011 | OOO | 48 | 小林靖子(38)、毛利亘宏(6)、米村正二(4) |
2011-2012 | FOURZE | 48 | 中島一基(22)、三條陸(18)、長谷川圭一(8) |
2012-2013 | WIZARD | 53 | きだつよし(25)、きだつよし&香村純子(2)、香村純子(20)、石橋大助(4)、會川昇(2) |
2013-2014 | GAIM | 47 | 虛淵玄(30)、虛淵玄&七篠トリコ(1)、虛淵玄&砂阿久雁(1)、虛淵玄&毛利亘宏(3)、虛淵玄&鋼屋ジン(8)、毛利亘宏(2)、虛淵玄&海法紀光(1)、鋼屋ジン(1) |
2014-2015 | DRIVE | 48 | 三條陸(29)、長谷川圭一(14)、香村純子(4)、毛利亘宏(1) |
2015-2016 | GHOST | 50 | 福田卓郎(22)、毛利亘宏(13)、長谷川圭一(15) |
2016-2017 | EX-AID | 45 | 高橋悠也(45) |
2017-2018 | BUILD | 49 | 武藤將吾(49) |
2018-2019 | ZI-O | 49 | 下山健人(28)、毛利亘宏(19)、井上敏樹(2) |
令和编辑
對應年份 | 作品名稱 | 集數 | 編劇 | |||||||||||||||||||||||||||||||||||||||||||||||||||||||||||||||||||||||||||||||||||||||||||||||||||||||||||||||||||||||||||||||||||||||||||||||||||||||||||||||||||||||||||||||||||||||||||||||||||||||||||||||||||||||||||||||||||||||||||||||||||||||||
---|---|---|---|---|---|---|---|---|---|---|---|---|---|---|---|---|---|---|---|---|---|---|---|---|---|---|---|---|---|---|---|---|---|---|---|---|---|---|---|---|---|---|---|---|---|---|---|---|---|---|---|---|---|---|---|---|---|---|---|---|---|---|---|---|---|---|---|---|---|---|---|---|---|---|---|---|---|---|---|---|---|---|---|---|---|---|---|---|---|---|---|---|---|---|---|---|---|---|---|---|---|---|---|---|---|---|---|---|---|---|---|---|---|---|---|---|---|---|---|---|---|---|---|---|---|---|---|---|---|---|---|---|---|---|---|---|---|---|---|---|---|---|---|---|---|---|---|---|---|---|---|---|---|---|---|---|---|---|---|---|---|---|---|---|---|---|---|---|---|---|---|---|---|---|---|---|---|---|---|---|---|---|---|---|---|---|---|---|---|---|---|---|---|---|---|---|---|---|---|---|---|---|---|---|---|---|---|---|---|---|---|---|---|---|---|---|---|---|---|---|---|---|---|---|---|---|---|---|---|---|---|---|---|---|---|---|---|---|---|---|---|---|---|---|---|---|---|---|---|---|---|---|
2019-2020 | ZERO-ONE | 45 | 高橋悠也(30)、筧昌也(11)、三條陸(2)、高野水登(2) | |||||||||||||||||||||||||||||||||||||||||||||||||||||||||||||||||||||||||||||||||||||||||||||||||||||||||||||||||||||||||||||||||||||||||||||||||||||||||||||||||||||||||||||||||||||||||||||||||||||||||||||||||||||||||||||||||||||||||||||||||||||||||
2020-2021 | SABER | 福田卓郎( )、毛利亘宏( )、長谷川圭一( ) | ||||||||||||||||||||||||||||||||||||||||||||||||||||||||||||||||||||||||||||||||||||||||||||||||||||||||||||||||||||||||||||||||||||||||||||||||||||||||||||||||||||||||||||||||||||||||||||||||||||||||||||||||||||||||||||||||||||||||||||||||||||||||||
2021-2022|
電影版/劇場版编辑昭和時期(舊世代)编辑
昭和時期(Special)编辑
平成時期(新世代)编辑
令和時期(次世代)编辑
特別篇/OV编辑昭和時期(舊世代)编辑
平成時期(新世代)编辑
新平成编辑
網路劇编辑
導演剪接版编辑
Hyper Battle 特別篇编辑
單發作品编辑昭和騎士(TV版)编辑
昭和騎士(電影版)编辑
昭和時期(Special)编辑
平成騎士编辑
衍生作品编辑S.I.C. 英雄傳說编辑
小説编辑
漫畫编辑海外作品编辑台灣编辑以下三作均為電影作品。
美國编辑首部改編為美國版的《假面騎士》作品。由於引進超級戰隊系列的《金剛戰士》獲得成功,製作的SABAN公司與東映以同樣模式再次合作,將《假面騎士BLACK RX》引進美國播映。但此版本除了演員替換之外,劇情走向也與日本版完全不同。 循《金剛戰士》模式製作,演員與劇情完全更替的美國版《假面騎士龍騎》,於2009年3月於美國播出,台灣於2010年11月11日起每週一至四晚上21:30於卡通頻道播出,片名仍然延用日本原名假面騎士龍騎。 假面騎士SHOW编辑台灣编辑
一人多角编辑在平成時期的假面騎士作品之中,經常可以發現同一演員在同部或不同系列作品的連續劇或電影版中飾演不同的角色: (粗體表示該角色於作品中為騎士變身者) (自KUUGA至BUILD為止的演員,若以同一角色身份參演DECADE和ZI-O,將不列於下表之中) 一人多角
各作對「假面騎士」的稱呼编辑
平成時代
令和時代
怪物/怪人编辑平成和令和的《假面騎士系列》中的怪人設定基本如下:
平成時代
令和時代
相關遊戲编辑
相關項目编辑註解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