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縣中國曾經設置的一個,在今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区

平涼縣
北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
572年-763年

788年-880年

936年-1958年

1964年-1983年
歷史 
• 成立
572年
• 废除
1983年
前身
继承
鶉陰縣
吐蕃
吐蕃
平涼市
吐蕃
吐蕃
平涼市
平涼市
今属于 中国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区

沿革 编辑

北朝 编辑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割涇州平涼郡鶉陰縣平涼縣,隸原州長城郡

隋唐 编辑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後,平涼縣直隸於原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原州為平涼郡,平涼縣仍隸之。[1]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平涼郡為原州,平涼縣仍隸之。天寶元年(742年),改原州為平涼郡,平涼縣仍隸之。乾元元年(758年),復平涼郡為原州,平涼縣仍隸之。

廣德元年(763年),平涼縣陷於吐蕃貞元四年(788年),收復平涼縣,隸行原州。貞元十九年(803年),收復原州全境,平涼縣隸原州。元和三年(808年),原州治所陷於吐蕃,平涼縣改隸行渭州,為行渭州治所。廣明元年(880年),平涼縣再次陷於吐蕃[2]

五代 编辑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以故平涼之安國、耀武兩鎮復置平涼縣,隸涇州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平涼縣改隸渭州,為渭州治所。[3]

宋金 编辑

金朝天會八年(1130年),佔領南宋平涼縣。天會九年(1131年),賜予劉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劉齊,得平涼縣。天眷二年(1139年),歸還南宋,南宋升渭州平涼府,仍治平涼縣。天眷三年(1140年),再次佔領平涼縣。正大八年(1231年),平涼縣陷於大蒙古國[4]

明清 编辑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佔領平涼縣,仍為平涼府附郭縣[5]崇禎十六年(1643年),平涼縣陷於李自成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平涼縣。[6]

中華民國 编辑

民國2年(1913年)4月,廢除平涼府,設置隴東道,道尹駐平涼縣。民國3年(1914年)5月,隴東道改名涇原道,仍治平涼縣。民國16年(1927年),廢涇原道,平涼縣直隸於甘肅省。民國24年(1935年),甘肅省設置行政督察區,平涼縣為第二區專署駐地。[7]

民國38年(1949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平涼县。8月1日,平涼县人民政府成立,隸平涼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编辑

1950年7月,割平涼縣城置平涼市。1951年4月,平涼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平涼区专员公署,平涼县仍隸之。1955年,平涼区专员公署改称平涼专员公署,平涼县仍隸之。1955年6月,平涼县人民政府改称平涼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20日,平涼县併入平涼市

1964年6月5日,改平涼市为平涼縣。1968年2月29日,成立平涼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平涼专区改称平涼地区,革命委员会仍驻平涼县。1981年1月,平涼县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政府。

1983年7月29日,撤销平涼县,恢复县级平涼市[8]

人口 编辑

  • 1560年:0.9376万人
  • 1650年:1.7914万人
  • 乾隆中:14.76万人
  • 1855年:1.7589万人
  • 1925年:8.9530万人
  • 1938年:11.0134万人
  • 1948年:12.4963万人
  • 1950年:18.4359万人
  • 1955年:19.8177万人
  • 1960年:20.8875万人
  • 1965年:23.0868万人
  • 1970年:28.2261万人
  • 1975年:32.8018万人
  • 1980年:34.9059万人
  • 1983年:35.5657万人[9]

長官 编辑

平涼縣令(572年-763年)
平涼縣令(788年-880年)
平涼縣令/知平涼縣事(936年-1140年)
  • 周仁俊(平涼縣令,974年-)[12]
  • 吴雍(平涼縣令,治平初)[13]
  • 马希道(平涼縣令,北宋後期)[14]
平涼縣令(1140年-1231年後)
平涼縣尹(1231年後-1369年)
  • 八丹(1368年)
平涼縣知縣(1369年-1643年)
  • 李斌(洪武中)
  • 王桢(1371年-)
  • 娄谦(成化中)
  • 刘泰(1497年-)
  • 孙侃(1503年-)
  • 邢厚(1506年-)
  • 秦由义(1512年-)
  • 王民(1520年-)
  • 张思诚(1525年-)
  • 李性(1528年-)
  • 俞敦(1530年-)
  • 段士儒(1533年-)
  • 王诩(1537年-)
  • 胡相(1540年-)
  • 吴汝贤(1543年-)
  • 宋士龙(1545年-)
  • 李蒙晓(1547年-)
  • 牛宇(1554年-)
  • 徐纯(1556年-)
  • 萧世登(1559年-)
平涼縣令(1643年-1645年)
平涼縣知縣(1645年-1913年)
  • 汪澐(1764年-)
  • 陶淳(1771年-)
  • 于方颍(乾隆中)
  • 龚海峰(1788年-)
  • 陈平伯(嘉庆中)
  • 李焕然
  • 崔国锦
  • 余继城(1821年-)
  • 赵质斌(道光中)
  • 林杞材(道光中)
  • 杨景彬(道光中)
  • 杨景亮(道光中)
  • 黄崇礼(1851年-)
  • 张仁源(1862年-)
  • 王启春(1869年-)
  • 龙惠昌
  • 孙承弼(1875年-)
  • 余泽春(1876年-)
  • 张珩(1878年-)
  • 朱铣(1881年)
  • 黄承荃(1881年-)
  • 陈延芬(1882年)
  • 张润(1882年-)
  • 高心佰(1887年-)
  • 别莹
  • 唐受相(1890年-)
  • 奎绂
  • 刘廷璜
  • 赵先矩
  • 张时熙
  • 杨鼎新
  • 易策谦(1900年-)
  • 高光斗
  • 卢求古(1904年-)
  • 阮士惠(1906年-)
  • 廖元佑
  • 李继训(1910年-)
  • 彭笃年(1911年-1913年)
平涼縣知事(1913年-1927年)
  • 彭笃年(1913年)
  • 徐菱舟(1913年-)
  • 张文泉
  • 邓毓祯(1915年-)
  • 李联庆
  • 凤来旗
  • 许苍霜
  • 张治
  • 李继诏
  • 陆思泰
  • 李朝杰(1926年-1927年)
平涼縣縣長(1927年-1949年)
  • 冯世辅(1927年-)
  • 赵露珍(兼,1928年-)
  • 李增禄(1929年11月-)
  • 邓德堂(兼,1930年)
  • 杨承基(兼,1930年4月-)
  • 陈鸿模(1930年6月-)
  • 董瑞生(1932年2月-)
  • 王幹候(1932年12月-)
  • 熊芝颐(1933年7月-)
  • 汪凯(1934年7月-)
  • 范朴斋(兼,1935年1月-)
  • 刘兴沛(兼,1936年9月-)
  • 胡公冕(兼,1937年5月-)
  • 程汝继(1938年3月-)
  • 孙振帮(1939年5月-)
  • 马继周(兼,1941年12月-)
  • 祝毓(1942年5月-)
  • 王亲师(1944年3月-)
  • 姚佑生(1946年3月-)
平涼縣人民政府縣長(1949年-1955年)
  • 向景义(代,1949年8月1日-2日)
  • 王子厚(兼,1949年8月3日-27日)
  • 钟仰高(1949年8月27日-1950年4月)
  • 张续堂(1950年4月-1952年10月)
  • 赵玉玺(1952年10月-1953年3月)
  • 陈彬(1953年3月-1954年7月)
  • 孙作德(1955年3月-6月)
平涼縣人民委員會縣長(1955年-1958年)
  • 孙作德(1955年6月-1956年9月)
  • 杨致远(1956年9月-1958年9月)
平涼縣人民委員會縣長(1964年-1967年)
  • 薛维亮(1964年6月-1967年10月)
平涼縣革命委員會主任(1968年-1981年)
  • 杨志英(1968年2月-1969年8月)
  • 郝国柱(1969年8月-1972年3月)
  • 车文书(1972年3月-1973年10月)
  • 孙建璋(1973年10月-1974年10月)
  • 丁泽生(1974年10月-1978年2月)
  • 白宗辉(1978年2月-11月)
  • 安长贵(1978年11月-1980年12月)
  • 王晓(1980年12月-1981年1月)
平涼縣人民政府縣長(1981年-1983年)
  • 王晓(1981年1月-1983年10月)[8]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施和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第143-145页. 
  2. ^ 郭聲波.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98-100页. 
  3. ^ 李晓杰.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年. 
  4. ^ 余蔚.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遼金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879-880页. 
  5. ^ 郭紅、靳潤成.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94页. 
  6. ^ 傅林祥等.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年: 第383-384页. 
  7. ^ 傅林祥、郑宝恒.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408-418页. 
  8. ^ 8.0 8.1 平涼市志编纂委员会. 平涼市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 第413-422页. 
  9. ^ 平涼市志编纂委员会. 平涼市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 第131-132页. 
  10. ^ 《唐代墓誌汇编续集》张君墓誌
  11. ^ 《唐代墓誌汇编续集》唐沧州节度荆公墓铭
  12.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
  13. ^ 《宋诗纪事》
  14. ^ 《汉滨集》故客省使雄州防御使泾原路兵马钤辖兼第十一将郭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