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

中國經濟學家

张维迎(1959年10月1日),男,陕西吴堡人,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牛津大学

张维迎
出生 (1959-10-01) 1959年10月1日64歲)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
居住地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语言英语、汉语
教育程度博士
母校西北大学经济系
牛津大学经济学
职业经济学家教授作家
活跃时期1994年至今
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领域经济学
知名作品《价格、市场与企业家》
《中国改革30年》
《市场的逻辑》
奖项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学院奖学金
1992-1994
伦敦经济学院利奥尼尔·罗宾斯纪念奖学金
1992-1994
世界银行奖学金
1990-1993
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特等奖
1997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998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2000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改革30年,经济30人”
2008

生平 编辑

1959年,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

1978至1982年在西北大学读书,1984至1990年在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1988至1994年公派在牛津大学納菲爾德學院读书,但因与领导性格不合而被刁难,后成功调任国务院发展中心下辖的《管理世界》杂志,终获批出国[1]。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1997年升职为教授。

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6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2010年卸职。2014年7月7日调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思想 编辑

在中国经济学界,张维迎以产业组织企业契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见长,并著有博弈论等方面的学术著作多部。2009年,张维迎提出废除合同法,认为“劳动合同法损害的是工人阶级”,引起争议[2]。2010年12月,他卸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由蔡洪滨接任。

张维迎对“反腐败”问题亦有见地,2012年12月19日,他在年度观察家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改革峰会上发表了《反腐败的两难选择》演讲,指出腐败可能亡党不可能亡国,对于中共十八大中共反腐,他建议“以十八大为界进行反腐,对过往腐败事不追究”[3]

2013年11月25日,他在北大法学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前景》的演讲。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来自“企业家精神”,反对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产权制度,进一步废除政府权力。“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比工人和资本家矛盾要大得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也比工人阶级要大的多”。“改革前25年就是有一个好的理念,过去十年改革倒退就是我们理念倒退了”[4]

2017年7月1日,张维迎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中,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回顾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史,指出要实现创新,必须创造自由的环境;只有自由,才能使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才能让中国变成创新的国家。他强调,自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灵魂不自由的时候,行动不可能自由;当言论不自由的时候,思想不可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创造。张维迎指出,推动和捍卫自由是大家的责任,是每个北大人的使命。他希望毕业生们捍卫自由,成为真正的北大人。[5]

著作 编辑

  •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
  •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
  • 《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
  • 《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
  • 《大学与逻辑》(2004)
  • 《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
  • 《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
  • 《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
  • 《中国改革三十年》(2008)
  • 《市场的逻辑》(2010)
  • 《什么改变中国》(2012)
  • 《博弈与社会》(2013)
  • 《改革新启蒙》(2014)
  • 《理念的力量》(2014)
  • 《经济学原理》(2015)

奖项 编辑

年份 作品 奖项 是否得奖
1990-1993 世界银行奖学金 獲獎
1992-1994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学院奖学金 獲獎
伦敦经济学院利奥尼尔·罗宾斯纪念奖学金 獲獎
1997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特等奖 獲獎
1998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獲獎
2000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獲獎
2002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獲獎
200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改革30年,经济30人” 獲獎
2012 网易财经“年度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奖” 獲獎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