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
弥勒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南盘江流贯。 面积400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9万人。市政府驻弥阳镇。2019年9月彌勒市榮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1] 2019年10月入选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
弥勒市 | |
---|---|
县级市 | |
弥勒市人民政府、庆来公园 玉皇公园、中山路与上清路交叉口 | |
坐标:24°24′35″N 103°25′59″E / 24.40967°N 103.43298°E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設立 | 2013年撤县设市 |
政府駐地 | 弥阳镇 |
下级行政区 | |
面积 | |
• 总计 | 3,912.38 平方公里(1,510.58 平方英里) |
人口 | |
• 總計 | 527,767人(2,012年)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652399 |
電話區號 | +86 (0)873 |
行政区划代码 | 53 25 04 |
彌勒市為云南省国营东风农场所在地,是中国较少的无公害优质葡萄种植基地之一。經過數十年耕耘,东风农场已成为滇南福地葡萄集散中心,并成功酿造出著名的“云南红”葡萄酒。
地名由来编辑
唐天宝后,南诏崛起征服西爨,泉麻县地隶南诏,“些么徒蛮之裔弥勒部得郭甸、巴甸、部笼甸而居之”(《元史、地理志》)。故境内称弥勒部。《元史·地理志》载:“弥勒州,在(广西)路南。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弥勒县因弥勒部为名。[3]
行政区划编辑
弥阳镇、新哨镇、虹溪镇、竹园镇、朋普镇、巡检司镇、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东山镇、五山乡和江边乡。
原为弥勒县,2013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弥勒市。[5]
旅遊產業编辑
多年前彌勒市很成功的規劃了新城區湖泉生態園建設工程,並使其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 之後,彌勒市更積極圍繞“特色是生命,文化是靈魂,交通是基礎,項目是重點,生態是核心”的發展理念, 以“城市建成景區、項目建成景點、景點建成精品”的思路,不斷完善全域旅游之“大融合”。 其中尤以4個特色小鎮為引領。 紅河水鄉以商貿會展為主線,打造集運動、時尚、會展、商貿等為一體的全國一流特色小鎮﹔ 太平湖森林公園以生態健康度假為主線,打造集生態休閑旅游、森林木屋體驗、康體養生為一體的生態健康度假小鎮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東風韻以原創文化藝術為主線,搭建藝術交流、展示、服務平台,打造集文化藝術、文旅度假、健康生活為一體的文化藝術特色﹔ 可邑小鎮則以民族文化為核心,打造彝族風情特色。[6]
東方韻文化藝術小鎮编辑
有「東方波爾多」之稱的東方韻文化藝術小鎮始建于2014年,位於彌勒市南部,昆明1小時經濟圈內。緊鄰高鐵站,約30分鐘可達昆明。 小鎮規劃面積3.69平方公里。總投資40億人民幣。目前2020年初整體工程尚未完全竣工,完工部分已開始營運。 是一個集本地葡萄文化、自然風光、人文旅遊為一體之創意園區。 以融合綠色生態與智能智慧為建設理念,打造集原創藝術、藝術產業、藝術體驗於一體的特色小鎮。 園區建築使用本土燒制的紅磚打造,以最鄉土的建材彰顯出極具現代感之建築魅力。 已經遠近馳名被譽為藝術「城堡」的主建築群,近觀如形狀各異的酒瓶遠觀則如熊熊火焰,寓意了彌勒的紅酒文化、彝族的火文化以及共生向上之理念。[7]主建築群內規劃有萬花筒大廳、農墾博物館、半朵雲多功能廳等。
圖片编辑
交通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民政部关于同意云南省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弥勒市的批复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弥勒市 |
- ^ 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表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颁发全国绿化奖章的决定.
- ^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
- ^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 ^ 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弥勒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1.
-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弥勒县设立弥勒市的通知. [201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 ^ 雲南彌勒:挖掘地域文化升級旅游業.[失效連結]
- ^ 彌勒東方韻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