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藩
彭楚藩(1884年-1911年10月10日),又名澤藩,一名家棟,字青雲。清末革命黨人士,湖北鄂城人,武昌起義前的清晨被清朝湖廣總督瑞澂處斬,彭楚藩與刘复基、楊洪聖一同就義,是為「彭刘杨三烈士」。
彭楚藩 | |
---|---|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4年或1887年![]() |
逝世 | 1911年10月10日![]() |
国籍 | ![]() |
教育程度 | 私塾 湖北憲兵營學堂 |
职业 | 革命家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政党 | 日知會 共進會 文學社 |
生平编辑
彭楚藩少時就讀於私塾,後在私塾當教師。1905年與劉靜庵等組織日知會,次年投湖北新軍炮兵。不久日知會參與的萍瀏醴起義失敗,彭改考入湖北憲兵營學堂,畢業後任憲兵什長。1909年參與建立共進會,負責聯絡糾察;1911年9月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彭楚藩任軍事籌備員之一。
10月9日,孫武炸彈事故後,當晚刘复基與彭楚藩在武昌小朝街总指挥部開會,被聞訊趕來的清軍逮捕。蔣翊武逃脫。參與審訊的参议官铁忠,見彭楚藩著憲兵服,不想牽連自己當憲兵管帶的妹夫,而欲為彭楚藩開脫。但彭楚藩卻自首自己是革命黨,愿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民众。
10日晨湖廣總督瑞澂下令,彭楚藩、刘复基、楊洪聖三人被斬首,新軍人心惶惶,當晚兩名革命黨人金品臣、程定國因值勤時睡覺,與哨長(即今排長)陶啟聖發生衝突,槍擊陶啟聖,共進會總代表熊秉坤立即宣布舉事,即武昌起義。
彭楚藩墓位于湖北鄂州市西山古灵泉寺后山坡。
紀念编辑
武昌有以三人姓命名的彭刘杨路。1931年在他们被處死的湖广总署东辕门旧址,现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内建立了「三烈士亭」,亭中立石碑一块,上书「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1991年武昌首义80周年之际武昌区人民政府举办首义文化节,在武昌阅马场树起了彭刘杨三烈士的塑像。
影視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徐友春主編. 《民國人物大辭典》(增補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刘一曙. 《辛亥革命烈士彭楚藩就义前后》. 縱橫. 2009年, 第12期. ISSN 1004-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