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街
街 | |
原名 | 彰化街 |
平假名 | しょうかかい |
羅馬拼音 | Shōkakai |
廢除資料 | |
廢除理由 | 新設合併 |
廢除時間 | 昭和8年(1933年) |
廢除處理 | 與南郭庄、大竹庄合併為彰化市 (州轄市) |
現所屬行政區 | ![]() |
廢除前地理位置 | |
國家 | ![]() |
地域 | 台灣 |
都道府縣 | 臺中州 |
政府編號 | 消滅時尚未使用 |
鄰近行政區
|
大屯郡:烏日庄 大甲郡:大肚庄 彰化郡:南郭庄、大竹庄、秀水庄、和美街、花壇庄、芬園庄 |
| |
廢除前相關數據 | |
象徵 | |
![]() 彰化街章 | |
原彰化街役場 (以下資料現在可能已無法使用) | |
地址 | 臺中州 彰化街東門1 |
彰化街章來自彰化街章徵選的第一名,徵選結果於1922年6月公布,設計者為辰已義。圖案由彰化的「化」與八卦山的「八」所構成。 |
彰化街為台灣日治時期1904年至1933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在1904年時隸屬彰化廳線東堡,1909年改隸臺中廳,1920年10月隨行政區劃調整改隸屬台中州彰化郡,為現今彰化縣彰化市市中心部分。
行政區劃编辑
彰化廳在1904年11月23日實施街庄整併,將原本彰化縣城周邊的合併為「彰化街」,其下設有的6個土名: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北門外、市仔尾。1920年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改為州廳制,彰化街改隸臺中州彰化郡,下設一大字「彰化」,原本的土名則改為小字,包含「北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外」、「市子尾」[1]。
1933年12月20日,彰化街與南郭庄、大竹庄合併成立彰化市,與屏東市同時成為州轄市。
1920~1933 | 1904~1920 | 1904年前[2] | |||
---|---|---|---|---|---|
街庄 | 大字 | 小字 | 街庄 | 土名 | 街庄 |
彰化街 | 彰化 | 東門 | 彰化街 | 東門 | 東門街 |
西門 | 西門 | 西門街 | |||
南門 | 南門 | 南門街、觀音亭街 | |||
北門 | 北門 | 北門街、總爺街 | |||
北門外 | 北門外 | 北門口街、祖廟街(部分) | |||
市子尾 | 市仔尾 | 祖廟街(部分)、新中街、市仔尾街、東門外庄(部分) |